如果考不进清北 真心劝你别来帝都卷....

家长君写过很多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以及海淀家长、顺义妈妈、上东区名媛母亲各种“鸡娃”的故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其中最为鸡血的还得是北京老母亲,最近正值高考报志愿,很多人都向往北京,但残酷的现实却是这里实在是太卷了。

文|mikizhou

From Miki粥

微信号:mikizhou520

高考后有个说法:选专业选学校都不重要,选对城市做跳板。

逻辑是——

那是2003年,80后刚走出大学校园,互联网大厂群雄逐鹿,北京租房三居500多块,二环的房价才8000块一平。

地铁里挂满的小广告,西直门小公寓30平/套,首付6万月供800。这个价格让我一个月薪1500的人,都产生了自己也可以够一够的冲动…

只是苦于刚毕业没有积累,掏不出6万的本金,试着劝爹妈投资但他们一辈子穷怕了, 6万块宁可放银行吃3%的定存利息,也舍不得拿出手。

虽然稳稳错过第一波红利,但那时人人都不会觉得帝都高攀不起。午饭8块预算的年轻人都敢于讨论买房。

08年橡树湾平米破万,某大厂内部团购价8000多块,不少年轻人靠爹妈经济上的支援,也顺利踏上了这班车。

但你知道,现在橡树湾什么价吗?

一套70平的公寓轻松破千万,首付就算三成也几百万,如果不是之前有房做置换,得是多有钱的爹妈才托举得动?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非京考生如果没考上清北,就请慎重考虑别来帝都扎堆,因为——

北京真的太卷了。

清北毕业本硕博每年破万,都很难在帝都得到一席之地。

据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留京率都不到2成。其中北大本部16.07%,清华大学18.20%。

而10年前,2013年清华本科生留京率30.7%,北大本科生留京更是高达71.79%。

这个数据说明,曾经的北京人才需求很旺盛,城市发展对北京的大学毕业生十分利好,于是大家都选择留下来为城市打拼;

然而副作用也很明显, 上一届学长还没有卷完,后面学弟学妹就蜂拥而至。

每年好单位就那么几个坑位,放一个出来有上百人疯抢,竞争者不乏清北的硕博,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机会能有多大?

有人说,搞不定体制内的工作,我去民企不行吗?北京遍地是机会,一个饭碗还能愁死人?

确实,北京工作机会多,不选996还能创业。但现实是,你在大厂工作,一年收入百万,在别人眼里也算是人生赢家,但在北京是捉襟见肘的,只要碰到孩子读书、老人看病,原地成了「困顿中年」;

就算创业成功赚到千万,有房有车怎样?无法落户也不算站稳了脚跟。

如果没有读博,想积分落户要奋斗20年…

相比之下上海政策就亲和得多,世界排名100的学校毕业、清北应届直接落户;深圳基本没「底线」,应届生落户,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2年都算…

但在北京不行,就算是名校毕业,也要找的单位有落户的名额。否则天纵奇才也无处安放,因为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名校毕业。

上半年,我有两个北大朋友告别了北京。因为她自己创业,为了做喜欢的内容生昌,毕业五年还租房住。

本来也没什么,但当计划要小孩的时候,发现已被甩出了教育主线队列。买不起学区房也搞不定关系网,又无力放弃事业全身心投入海淀鸡娃正规军,家庭条件也不允许,于是搬家去了海南…

到了海南,就是人才引进;但留在北京,只能艰苦奋斗。

哪怕是一方卷王也得「能屈能伸」,不然处处碰壁。

之前有人精心规划,北京的大学毕业,不管三十二十一先找个体制内工作上岸,熬到户口到手直接开启新地图。

可是即便如此,能熬出头的也没有几个。

你作为一个城市新移民没有根基,背着房贷车贷,养着孩子,月薪几万都难免捉襟见肘,怎么可能拼得过人家几代人的积累?买房全款,就凭房租都不愁吃穿。

因为工作认识了个开玛莎拉蒂的妹子,随便读了个三本毕业,干着一份月薪5000千的工作,每天不亦乐乎。

某天这姑娘突然不干了,人生有了其他计划。开宝马的老板找不到一丁点儿理由留她,因为人家不缺前途也不缺这份儿工资。

身边都是这种随随便便实施「降维打击」的同龄人,你还能在奋斗的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吗?很难。

换成上海,也是一样。 很多大学生卷到本科毕业,才发现工作难找。

前两天有人吐槽沪漂——

别人以为你在上海吃香的喝辣的,不知道你可能跟何广智一样,住在连地铁都到不了的城郊,和野生动物依法相处。

所以,有点资源的大学生北上广毕业,很多回选择回家,找一份朝九晚五的体面工作,从此过上躺平的生活;

没有资源的,选大学的时候就要筹谋弯道超车。

比如,报考深圳大学,虽说名字比不上清北响亮,但深圳落地就是王者,属于找工作的硬通货。

从择校到升学,真心不建议大家去挤独木桥,卷死别人卷伤自己,没必要啊。

如今不少年轻人放弃大城市的热闹,选择去安逸的小城,然后找到了生活的感觉。

防杠说明:本文只针对选城市进行探讨,如果已有心仪的大学、热爱的专业,城市不是首要考虑,北上广随便选。

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创造了"顺义妈妈"一词。


高二升高三文科生暑期怎样安排?一个月假期。各位有经验的高三学子或者老师帮帮忙啊啊啊啊。

我是理科生,语数外很强(今年高考滴),给你提供点个人建议:1.关于古诗文:古诗文其实考的无非是名句,高考虽说会创新,可是目标不是清北的学生,这是可以忽略的,你只要把名句背熟,尤其是字要写对,就ok了(具体的:把考纲要求的段落过一遍,当然这是指很仔细的一遍,以后都不动他了的;每次大考前拿出来把以前错的看一遍。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考试的规律。 当然这是模拟考的,至于高考会怎么样,谁也无法把握,所以第一遍的效率很重要。 )2.关于数学(个人认为数学多做题没什么用,重要的是跟着老师走,高三老师会带你把高考的题型反复练,最后会发现高考考来考去就考这几道)3.英语我也很强哦,也考过几次全校第一,还拿了个全国的奖。 嘿嘿,英语个人觉得你只需平时适当做题,保持手感。 (别小看手感,英语这科,几天不接触就生疏啊,手感尤其重要;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建议你压缩英语的时间,如果有长远的打算,可以先放一放,最后几个月加大题量,找回感觉,现阶段着重提高你的地理,尤其是像暑假这样的长假,可以把弱科补一补,如自学,如果吃力可以请家教,一对一辅导,这种情况不建议上补习班,没有针对性)....总之建议把精力放在弱科上,即使是100%也不过分,另外注意劳逸结合,这是比死拼更高的境界,学得好还要生活的好,这样才有高考前的好心态)(p.s弄个作息表,别太严格,但要严格执行)

我是华政的大一学生,专业是民商法,以后想考中国政法的研究生,难度很大吗?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难度很大,甚至大于北大,人大,倒不是因为笔试,而是因为复试难过,今年保研去的几个学长学姐说中政只要本科本校和清北的,除非个人素质特别过硬,不然中政难度颇大。 已经大三的过来人告诉你,想考个好的研究生大学可不能放松,别觉得绩点可以重修,绩点真心很重要,特别是对于立志考研的同学。 如果绩点高,拿过综合1,2奖,你最好往期刊投投稿,如果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对于考研,保研都是大有裨益的。 真想回到大一,重新奋斗,可惜没机会了T T

我想考研可是那个动力没了没热情了怎么办? 可是一直在看书但总感觉不是我当初那么强烈

朋友!你好!难道你的家里很有钱?以后的生活需要自己打拼!如果可以考研的话,最好努力点!不要混日子!也许混了日子了,但是你会发现总有一天,不是这样的,原来你被日子混了!玩的时候在后面,当学业有成以后,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huangtou/35517.html
三星预估 2024 上半年手机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