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国门 娱乐化或将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综艺节目《歌手2024》中,中国歌手与外国歌手同台竞争,观众玩起了热梗“五旬老太守国门”,掀起了今年夏天的娱乐狂潮,用“守国门”一次来形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竞争,这是观众本土文化自信、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励、全球视野融合和多元文化共荣的综合体现。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综艺节目之中,还体现在同样有着娱乐属性的电影之中,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国产片与引进片的竞争在暑期档显得尤为激烈,7月26日,将有三部不同国家的漫改电影同时上映,分别是中国的《异人之下》、美国的《死侍与金刚狼》和日本的《蓝色禁区:凪》,出现了国漫与美漫、日漫同期竞争的市场格局!如果由高人气国漫《一人之下》所改变的真人电影《异人之下》能够成功“守国门”,观众必将重新提起“国漫崛起”的口号,也意味着中国异能漫改电影未来可期。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即将在巴黎举办的奥运会,中国的运动选手已经做好出征奥运的准备,将与全世界运动选手同台竞技,不难想象,在奥运赛场上“守国门”将会是今年夏天的又一个热议话题。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观众对本土文化的期待和支持不断增加。成功的文化作品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更成为文化自信的象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碰撞不可避免。“守国门”不仅是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接纳,通过相互影响,共同发展。通过竞争和交流,吸收全球优秀的创作经验,提升自身水平,走向国际。

作为中国观众,无论是造梗还是玩梗,都体现了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和自信,并且也乐于见到中国文化在面对外国文化时能够大放异彩,为国争光,从这一角度来看,“守国门”娱乐化或许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

你是如何看待“守国门”成为娱乐现象呢?

#如何正确看待守国门成为娱乐现象#


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将流失 来源:新华社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 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 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见图)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 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 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 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 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 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 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 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 在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对“传统文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响”一题,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有40%的同学认为“有作用”。 对“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中,58.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得到,可以对于传统文化,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对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居然有51.2%的“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 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 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自身却对它知之甚少。 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认识也很肤浅,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与此同时,一份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到小学生的手中,结果更是让人担忧。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 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 仅25%的人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 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如此西洋化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海外,使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了解的知识。 教师们要教育小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大学生们应该有意识的多看传统文化书籍,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营养。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再缺失。 1、传统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它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 但是,不少人错误地把传统在时间上等同于“过去”甚至“陈旧”,在形式上视作“静态”甚至“僵化”,割裂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联系。 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承袭性,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采的有机统一性。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 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在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 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 “君不见传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于九曲回环中浩然荡进,不断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 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代俱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与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的传统。 2、传统,是现代人的双刃剑。 一方面,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而是滋养现代人精神的源头,是培育现代人格的养料,是走向未来的依托。 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它无处不在地制约和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使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人们无不感到这负荷的沉重。 因此,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泥沙和珠玉齐沉、糟粕和精华共存;它既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又滋长着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毒瘤。 因此,既不能把传统当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来,也不能把传统当作历史的废品,简单地予以抛弃。 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乱现象,不少人表现出茫然失措的价值尺度,他们难以分清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更难以分清精华中混杂的糟粕、糟粕中包裹的精华,找不到“白玉之瑕”,也淘不出“沙里之金”,真正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节,分寸适宜,恰如其份,而显得良莠不辩,囫囵吞枣,或人云亦云,盲目反叛。 3、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 文化的发展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风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国土、同胞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亵读民族感情行为的厌恶、仇视等,表现出自己的传统以及民族的自毫感、尊严感。 我们不应借口更新传统,借口继承西方社会的文化成果而否认、丧失传统的民族性。 更新传统,必须强调民族的主体性。 任何个人都不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侈谈自我的观念更新。 只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的独立性(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主动性(积极改造环境的能动力量),社会文化才有勃发的活力和坚固的凝聚力。 因此,深入传统肥沃的底层,淘金般获得许许多多闪光的金沙,并熔铸成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金塔。 4、超越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和不满足,它追求并实现着向未来挺进的崭新层次和境界。 “回复故道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迁移;维持现状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改变”。 正是由于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继承,才形成了无法遏制的人类历史长河,既不可能断裂,也不可能干涸。 但超越又是艰难的。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的艰辛之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灵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同样,当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中也顽固地浸入了历史因袭的沉重,虽然身着髦得合时的现代服装却并没有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 超越不是超脱。 超越是立足大地而又直插霄汉般昂然挺起,是继承传统又从传统中脱颖而出,是在继承中追求发展;超脱则是双脚悬空如浮云飘移,是抛弃传统建构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在虚无中滑向毁灭。 超越,这是客观的规律;超脱,则是幻想的花朵。 5、创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迷人的呼唤,前进的动力、精神不竭的支撑点。 完整的人是为传统所创造并创造传统的人。 人总是站在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一方面,他是过去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濡染、镂刻,同时又主动地选择、吸收、激浊扬清,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于新的特征、意义和功能,使其得到发育、成长、拓展。 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 要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6、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没有对传统的继承,个体就不会拥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人类永远只能滞留在茹毛饮血的洪荒之中。 因此,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 所以,“个体必须吸取文化传统,必须登上他所出生时代的文化顶峰”。 离开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智慧、品质、作风的继承,是不可能健全发展的。 科学的求异精神是旧思想的“爆破手”,是新思想的“助燃气”,是新传统的“设计师”。 但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精髓基础上的标新立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贪新骛奇。 因为,新奇之物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东西也常有新奇的面孔。 但有些人甚至热衷于“反其道而行之”,把过去否定的传统一概肯定,把过去肯定的传统一概否定,今日倒过来,明日颠过去,结果未获现代化,已患现代病。 7、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既植根于浓厚的民族土壤上,又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既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又具备气度恢弘、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以鲜明的时代责任感,以深厚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品质,为创造更合理的文化模型而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样,也才能获得洞悉现实和预见未来的透视力,否则,只能在“一无所有”之中“跟着感觉”做无根的、失去精神家园的漂泊者。 同时,应使这种深沉的民族历史感与开放的世界眼光相结合,在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传统的营养成分以滋补自身。 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汲取现代社会的一切科学文明,“洋为中用”,即采外来文化之长,固民族文化之根。 在继承中吸收,在开放中筛选,在批判中提高,不断摒弃保守、封闭、落后,高擎起民族传统的旗帜,绽放出一簇簇古今贯通、中西合壁的绚丽火花。 8、在历史的渐进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并不觉传统有一种异己的压迫感。 但在历史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变时期,人们就强烈地感到传统负荷的沉重,也强烈地渴望从无形的纠缠中解脱,因而,使得个人情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极易被不可名状的下意识所驱使,为感情所冲动,导致破坏性思维的泛滥。 这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突出心态。 因此,剔除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为,具备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意识,这对于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9、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贵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 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是一束承载传统、映照现代并昭示未来的人类文明的鲜花。 它既为本民族代代传承,并为其它民族所欣赏。 欣赏是一种由衷的赞美,不是低下的恭维;欣赏是一种理性的深刻审视,不是一种观光式肤浅的浏览;欣赏更是一种洋溢着科学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批判性借鉴,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顶礼膜拜。 所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或称之为“赏花”,体现着一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自信的开放与坦然的抉择,也是一个民族永葆发展活力之必需。 但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扬弃和自觉内化的过程,是其它民族文化的绚烂火花与本民族璀璨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过程。 因此,博采外来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不能生吞活剥地折下一枝插进花瓶,并摆在文化的花架上供奉礼赞。 如果这样,那枯萎的不仅是外来文化的精华,还有本民族的精神。 外来的文化成果只有和固有的深层基础结合起来,才能重新开出鲜艳的花朵。 还是象“栽花”一样对待外来文化吧,把外来文化的花枝深深地植入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使民族文化的家园鲜花竟放。 10、虽然新事物不全是有生命力的,但当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热衷于求新猎奇时,那就叫“过激”;我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不研究、不分析的时候,那就叫“落伍”;当我们对新事物看不惯的时候,那就叫“失衡”;而当我们对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冷嘲热讽甚至阻碍的时候,那就叫“顽固”。 过激”可以矫正,“落伍”可以赶上,“失衡”也可以求得平衡,“顽固”却是一种必须排除的阻力。 11、虽然新的不一定有生命力,但追求新事物始终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12、传统是过去的时尚,时尚是将来的传统。 传统是流传的,时尚是流行的。 传统在流传中更新为时尚,时尚在流行中沉淀为传统。 13、开拓者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没有抄袭别人,更在于没有抄袭自己。 第二,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适。 ”祖辈改造环境的文化创造,以符号或物化形式遗存下来,后辈则掌握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 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通过层层积淀而不断积累,这种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形成民族或区域的文化传统,对现存文化保持长期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还有水平式的文化交流。 不同文化系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互相渗透、吸收和融合,引起文化变迁与重构。 要使文化正常、健康地发展,既需要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又需要水平式的文化交流融合。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的编辑规律,正是文化正常、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是文化传递积累的要求。 其中有经过长期积淀、成为传统文化精华的部分,如历代整理出版的文化典籍;也有当代人新的文化创造,包括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文艺作品等。 有些重大的文化创造会引起文化变迁,即文化内容和结构的重大变化。 文化变迁的原因除了本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外,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 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编辑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 � 这样,在文化传播中就会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需要发挥编辑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选择优化功能,进行文化整合与重构,以实现文化的整体创新。 在整合重构中,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得到新的解读和意义,在现代文化中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特质。 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也被民族文化所摄取,成为民族文化新的特质。 这种文化体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有的论者提出,创造性是编辑活动的规律。 这种论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创造性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的许多活动,因此需要揭示编辑活动的创造性的特点。 编辑活动的创造性不仅指具体文化产品的创造(准确地说,是再创造),尤其是指通过文化整合与重构所发挥的文化整体建构作用。 编辑活动的产品,也不仅是具体的文化产品,还有由各种文化产品建构的出版文化体系,以及其中反映的理想信念、社会风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都是文化发展的要求。 没有文化的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 而文化的发展又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受经济、政治、科技诸因素的推动和制约。 因此,这条编辑规律不仅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也反映编辑活动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 编辑活动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还要适应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 第三,保证文化产品质量与掌握最佳传播时机相统一规律。 在编辑活动中,产品质量与最佳传播时机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制约文化传播的效果。 徐柏容提出的质量与社会效益同步规律,是就质量与传播效果的一致性说的。 逸士提出的最佳运行规律,则在质量之外,增加了时效性和编辑周期的因素,认为在最短的编辑周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定稿品,并不失时机地向社会传播,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本文综合他们的意见,将文化产品质量、传播时机与传播效果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目标,分析它们的对立统一关系。

大庆石油博物馆简介参观大庆石油博物馆

1.参观大庆石油馆

大庆石油科技馆,当地称为地下宫殿,位于让胡路区中央大街大庆油田开发科学展厅。1996年,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人民总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将该博物馆指定为中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它每年接待4万至5万名游客。自成立以来,它已经接待了数百万游客。现在博物馆占地7000多平方米,是一栋漂亮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多平方米。1995年9月,重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增加了化学展厅和恐龙化石。

2.大庆油田参观

参观铁人纪念馆回顾5月18日,教育局党委组织我们去参观铁人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我们踏着钢铁侠的足迹开始了一次有意义的参观。深入展厅,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苦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轻时早早扛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他十岁的时候给地主放牛,在人间挨饿。参观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钢铁侠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由于家境贫寒,年轻时没有上学的经历,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阅读和记日记,逐渐提高了文化水平。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学会一个单词,我我可以移动一座山。我我要去爬山看毛主席!多么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一一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执着的追求,造就了有条件上班和无条件上班,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有一辈子对油田负责。铁人王进喜,我们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并不熟悉,但我经常听老人们讲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说他们有多努力,有多无私的付出,有多无私的工作。听了他们的话,最多只是觉得自己生在了一个幸福的年代,很幸运,从来没有真正想象过父母走过了怎样的艰辛道路。现在,当我有机会学习二合一,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有太多的感触。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油田发生井喷,但危急时刻,没有重石头,只用水泥代替,但水泥很容易凝固。在没有搅拌机的情况下,铁人王进喜拖着受伤的腿,毅然跳出水泥搅拌池,充当人肉搅拌机,看着石油工人一个接一个跳进去,终于将井喷压制住。我感到有点兴奋。在那个关键时刻,他们没有don’不要想着个人利益或死亡,而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精神。现在它很难再看到它了。那种可贵的精神真的很值得学习!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过很多问题,每次我都尽力把事情做好,努力圆满解决。在钢铁侠精神,我突然觉得无比惭愧,因为我的努力真的微不足道。作为70后的干部,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钢铁侠精神,学习和发扬不畏艰难、坚守岗位、勇于奉献的精神,把奉献作为我们的人生信念,把拼搏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是一个初级阶段要学习王进喜从心底感受铁人精神的伟大,如何把铁人精神转化到自己的岗位上,做好?学习铁人精神,弘扬奉献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协作的氛围。奉献是一种为他人服务和提供便利的利他行为,体现了和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发扬奉献精神,会使人更加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起相互关心、支持、帮助、合作的关系,创造出团结互助、亲密友爱的和谐局面。发扬奉献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人务实的精神。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奉献精神实际上是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重点是做。诚然,不同的时代对奉献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求人们踏踏实实地做事。本次展览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了大庆油田战斗的优良传统和以钢铁侠。对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扎实工作,建设和谐美好的原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参观大庆石油馆的感受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是以原油、轻烃、油田气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化工、化肥、化纤生产的超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是中国重要的石化基地,是支撑国民经济和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骨干企业之一。大庆石化公司现有10个主要生产装置、19个辅助装置和一个矿区服务事业部,员工3万多人,年加工原油650万吨、乙烯60万吨、尿素80万吨。生产聚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ABS、聚丙烯、合成氨、腈纶、聚酯纤维、石蜡、石油焦、芳烃、丁辛醇等。工程、化工建设、机械加工等辅助单位不仅为企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也为公司拓展了业务范围。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89亿元,位居中石油前列美国炼油和化工企业。当前位置1952年8月1日是石油工业历史的第一页。7月,人民军第19军第57师近8000名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被改编为中国石油事业部并集体转移到石油战线。为了寻找石油,我们经常要走在沙漠戈壁,风霜万里,颠沛流离,物质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我们是人民解放军脱下我们的军装,不怕死,不怕苦。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没有一个是逃兵。前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说起那段历史,仍然激动不已。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石油部指战员遍布长城,参加了迄今为止中国所有油田的开发战斗。当时,石油部部长宋,副部长,陈烈民,秦,李晶都来自石油部门。1952年底,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4.26万吨,成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1953年,玉门油矿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此后,大批技术专家、工人和学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在玉门。1957年,玉门油田原油年产量达到75.54万吨,占全国的87.8美国的石油总产量。当年12月,新华社宣布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甘肃玉门建成。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一所大学校、一个大试验场、一个大研究场所,玉门油田承担了生产产品、人才、经验和技术。一批玉门人南下四川,北上大庆,东至庆阳,西至吐鲁番。每个主要b1958年,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揭开序幕。只有石油部完成了计划。当时,在冷战期间,西方国家窒息了红色中国用油。余总后勤部部长、人民解放军独臂上将被任命为石油部长。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大同镇附近,一口名为宋记三经。国庆十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为周年,周年油田作为献给新中国的礼物。从那以后,这大庆工业大庆成为新中国早期工业化建设中独特的文化符号。1960年2月,一场关系到石油工业命运的石油大战在大庆拉开序幕。1952年,奔赴祖国各地的石油工程师在大庆重新集结。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的3万名老兵也加入了战斗。之后,中央军委又分配了3000名转业军官到大庆。共和国历史上美国的经济发展,只有石油工业一直得到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的支持。也许,是因为新中国石油行业创业特别难。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数万石油大军挺进东北松嫩平原,克服了没有路、没有粮、没有房、天灾人祸等诸多困难,在松辽地区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石油行业从来不缺历经磨难磨练出来的英雄。王进喜尤其出名。这个没上过小学的牧童,带领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来到大庆,立下了我我宁愿少活20年,尽最大努力赢得大油田。零下十几度的严冬,他跳进井场的泥坑,用身体当搅拌机。这钢铁侠形象永远定格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上。依靠铁人精神,周年人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从那以后,西方不再认为中国是一个贫穷的产油国。1970年,47岁的王进喜因病去世。钢铁侠真的要奋斗20年。但这位朴实的工人至今仍享有大庆的尊敬。大庆为他建了一个美丽的纪念馆,大庆劳动模范最崇高的名字是新钢铁侠。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宣布,中国所需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自足。中国人使用外国石油很快就会永远消失。原油产量大幅增长,基础薄弱的炼油行业发展迫在眉睫。上海金山卫,杭州湾北岸,1972年。中国石油化工公司的前身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在这片潮水白浪的盐碱沙滩上迅速崛起。从此,中国美国炼油工业在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和大连新建了7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为1亿至100万吨。70年代后,先后建成了茂名、大庆、南京、胜利、东方红、荆门、长岭等7个大型炼油厂。其他地方有十多家大中型炼油厂。1978年,我国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9291万吨,与原油生产规模基本匹配。在这一点上,中国被证明是一个石油大国从劣质油通过练习。如果说前30年的石油行业是一个热血的创业群体,30多年后,石油行业逐渐变成了一个现代企业的航母。1978年底,改革开放开始,石油工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中国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即使是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上海石化总厂,原油利用率也只有26%,甚至低于印度。当时部门和地方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立,原由石油、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部管理的39家石化企业划归该公司领导。1988年8月,石油部撤销,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此同时,1982年成立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被拆分,直属国务院领导。在过去的30年里,石油工业的领导模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第一次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美国石油工业基本形成了以陆上、海上和石化三大公司为基础的独立经营格局。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石油石化行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石化总公司改组为两个大型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实现了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三大石油公司基本实现了政企转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1993年,中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有趣的是,今年,中国美国石油公司首次走出国门。中石油中标泰国邦雅区块,首次获得海外采矿权。此后,类似的出去例子比比皆是。中国美国石油工业已逐渐融入世界石油工业体系。2000年,中石化股份在纽约、伦敦和香港成功上市。中石油和中海油紧随其后。到目前为止,中国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美国石油工业体系已经形成。20年后的2013年,中海油151亿新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完美收官。这是最大的海外并购。由中国企业成功完成。与世界石油工业的历史相比,中国新兴石油工业在短短65年间的发展相差近百年。但它创造了许多举世瞩目的奇迹。今天,中国美国石油公司已经跻身于世界石油公司之列。连续几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在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中不可忽视。未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美国的石油工业将会继续。对于石油人来说,新的征程永远不会结束。

4.大庆石油纪念馆

大庆旅游景点有林迪安北国温泉、丽都温泉、龙华池温泉、拉菲营业厅等林北国温泉:位于黑龙江省周年庆市林甸县旺仔温泉镇,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灵魂休憩、生命调养的地方。门票价格在118元左右。莲湖:莲湖,从字面上看,特点很明显:由一系列娇小的浅水湖泊组成,这些湖泊的名字都很形象:哈布塔泡、塔拉洪泡、马泉泡、德龙泡、北津泡、羊草沟泡、西葫芦泡、二坝子泡、小上泡、洪源泡、衙门。门口/开门时间80元大庆博物馆:大庆博物馆是中国东北第一座以第四纪古环境、古动物、古人类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图书馆有20多万件化石、标本和文物。大庆科技馆:该馆包括科技场馆、科普场馆、国防教育展厅、地震展区、球幕影院、4D影院六大区域。展品有200多套。丰富多彩的科技展品为广大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技文化搭建了互动平台。丽都温泉: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建设路129号,集温泉、汗蒸房、红松骨为一体。门票价格在:43元左右。龙池温泉: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新村经八街广源小区A-6,养生文化与古典装修精髓完美融合。门票价格在25.9元左右。拉菲商务会馆: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环路拉菲庄园南侧,集温泉、休闲、娱乐于一体

5.大庆石油陈列馆

东北石油大学,简称东油、内普,位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是随着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人民黑龙江省重点高水平大学。也是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建设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实施国家高水平大学公共研究生项目的高校。

6.参观大庆石油馆的实训报告

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的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1]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强的努力。

7.参观大庆石油馆感悟

1959年9月,松辽盆地第一个油田经勘探发现,正式命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国家组织周年石油会战,投入试验性开发。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相继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油田,勘探和准备了一批可开采的新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摆脱了劣质油中国的帽子。

8.参观大庆石油馆观后感

长期以来,日本在入侵中国东北期间,曾在松辽盆地中心的萨尔图(今黑龙江省大庆市)钻过石油的传闻甚嚣尘上。大庆油田石油科技馆的讲解员曾向观众形象地讲述,日本人在萨尔图一带打了一口600-700米深的探井,几乎钻进了油层。他还说,日本探井位于大甲屯附近。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至少有三四个版本。

怎么编武术节目

先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从2004到2008年,武术类节目得到空前发展。 河南卫视武术娱乐栏目《武林风》自2004年元月开播以来,不到一年时间,收视率已跃居河南卫视前三名,最高收视率达19.26%。 央视体育频道2007年3月6日首播“武林大会”栏目,被《新周刊》“2007中国电视节目榜”评为“最具国粹精神体育节目”。 武术类节目也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有学者评价,“武林风”节目的优势在于“利用武术,强化栏目的国际形象;将竞技和娱乐结合,举办国际赛事,吸引外国选手”。 [1]也有学者肯定《武林风》的创新之处,认为其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广泛的参与性、新颖的娱乐性”。 [2] 还有学者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角度予以评价,认为这类节目“对中华武术的发扬也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3]《武林风》栏目总导演兼制片人吴立新认为节目的特色就在于“以弘扬中华武学文化、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为己任,融‘竞技、趣味、参与’为一体,以‘武术艺术化、娱乐化’为宗旨,采用电视手段的行为和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武术将以“特设项目”的身份出现,奥运年将成为武术类节目大放异彩的年份。 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武术类节目存在的隐忧。 一、超越武技形式,涵养武学精髓武术类节目亟待超越单纯“炫技”的阶段,而进入到更深厚的层次。 老子说过:“反者道之动守柔,守雌,守愚,实即指望适得其反,得强,得雄得智”。 所谓“守柔曰强”,无为而无不为,致虚极,守静笃,就能“归根”“复命”,返璞归真而达于到道。 这正是武学“道不清意还远”的内涵体现。 [4] “以德治武”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达到“止戈”的境界。 所以又有学者认为,武与止戈,构成了中国最本质和占据统治地位的武学文化。 [5]单单依靠打斗和搏击,技击性作为对各门派比较的惟一标准,势必无法呈现丰富的武学内蕴。 而且,传统武术最高的境界是“感悟”。 孙禄堂八卦拳学中的“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形意拳中的“不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致”;少林拳法更是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顿悟法影响,提倡“尚静悟、贵解脱,无往生心”,在超时空非逻辑的精神状态中实现绝对超越,进入佛性本体境界。 其重视的也正是整体的、感性的直觉感悟。 [6] 中国武术不同于西方搏击的地方正在于它体现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武术类节目的宗旨应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中国武术的丰富内涵,展示武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现代美感”,而简单用武术的外力搏击代替了武学的“感悟”,实际上就破坏了武学的神妙美感,使深厚的武学肤浅化了。 武术类节目应该在武学精髓的探索上更进一步,而不要依赖娱乐的外表,弱化了武学的内涵。 二、瞻抬全球视角,发掘文化底蕴2008年是奥运年,武术第一次走上奥运表演的舞台,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同,走上世界文化的舞台。 武林频道作为一个宣传武术文化的窗口,更应该担负起向国外热爱中华功夫的人宣传中国的武术,在媒体的传播中体现文化的渗透与影响。 中国武术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武林,不单单是它的技击性,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武术文化。 如只是一味地搏击较量,观众得到的也许只是肤浅的快感。 无论台上少林拳、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梅花拳打得多么灿烂,观众笑过就忘记了。 在宣传武学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应该被充分挖掘。 即不能仅仅停留在搏击的层次,而要以其表入其里,展现文化的魅力,帮助更广泛层次、更广阔地域的受众登武学之堂,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武术类节目在讲述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讲述方式。 如《武林风》与日本富士电视台合作的环球拳王争霸赛 ,比赛实况在日本富士电视台进行重播,带着中华武术文化走出国门,外国观众不仅看热闹,更看到了精神风貌,感受到了与之相联系和延伸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效果就很好。 当然,也可以试着采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中国武术在外国的发展;或设置相应的“学武英语”栏目,让外国人主持,定期用英语来介绍,使各国人民都感悟到中国武学思想。 担负传播文化的责任,创新传播文化(不可忽视地域文化)的形式,应该成为武学节目“亮招”的重点。 三、拓展交流通路,整合节目形态武术类节目既然是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展示深厚的武术底蕴,就更要加强与受众的广泛联系,积极拓展交流的渠道,而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比武较量来吸引受众。 如《武林风》走进北大,第一次进行跨省大型直播;央视“武林大会”举办服装设计大赛,举行“武林大会”年度人物评选,以“武林大会”为主题、以传统武术为题材的“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大型论文评选等活动,通过大众参与的方式来推动传统武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和推广,都有效加强了和受众的联系。 但要真正吸引受众,就要“尽量整合节目形态”,以武学为核心,使得节目丰富而多元。 如对“武术频道”而言,除了播放武术擂台赛外,还可以播出新闻节目,如“武术新闻联播”,介绍中国武术界的动态和人情,像“黄帝祭祖大奠”、“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少林寺”、“五一黄金周直播嵩山”等都可以成为武术新闻报道的对象;文化讲座节目,如“武学大讲堂”,运用类似于“百家讲坛”的形式,让武学名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传武学的堂奥与典故;电影娱乐节目,如“武学电影系列”,播放经过编辑的武术电影,对其中透露出的武学精神作一生动解说,既娱情又长见识;武术与地理结合的节目,如“武术名地探秘”,采用类似“国家地理”、“探索发现”的节目形式,对孕育中华武学文化的胜地作一寻访;纪录片节目,可以与武协合作拍摄以人为主或以拳为主的纪录片;当然,也可以运用时下流行的“体验式”方法,让年轻人亲身体验武术的魅力,如“体验武当武术”、“体验少林武术”等等,都是值得借鉴的武术类节目类型。 四、重塑特色武术,彰显功夫品牌随着武术类节目的增多,特色化将成为武术类节目竞争的利器。 特色化是电视媒体赢得竞争的独家优势,也是形成市场吸引力的核心资源。 而建立独特的品牌是电视媒体竞争力的核心。 “打造品牌,树立品牌,才能使频道具备特色”。 [7] 黑龙江电视台的《快活武林》邀请在武术方面较有成就的人士作为被邀请明星嘉宾的“武术教头”,经过一周的培训他们的成绩将在《快活武林》节目当中通过独特的“武术游戏环节”得以展现;山东电视台“中华武术”栏目力求“视野覆盖全国”,做成“一本中国武术的‘电视杂志’”。 这都是特色。 但是从整体来看,武术类节目雷同居多,特色不明显。 武术作为一个节目类型尚可,要成为一个频道,还需要像其他的特色频道学习,如广西卫视的“女性频道”、江苏卫视的“情感频道”、广东卫视的“财经频道”等。 武术类节目,尤其是武术频道,更需要依托电视传媒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力争让观众获知武学文化的同时,更愿意积极参与节目,形成有效互动。 河南电视台台长周绍成就说:“在‘内容为王’的今天,栏目的品牌化和特色化不仅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延伸产业和边际产业的发展,同时,栏目特色化能够持续提升频道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忠诚观众,是电视频道竞争的优势资源。 ”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就和韩国易视普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易视普乐公司对包括“武林大会”在内的中视体育拥有的赛事在韩国进行招商和推广,这正是国内武术类节目“品牌化”与“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世界观众将在奥运会上第一次看到中国武术,这也是国内武术类节目越来越受瞩目的动力所在。 但是正如有些评论认为的,虽然武术类节目的举办“已经在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道路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要真正地改变传统武术的命运,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不仅要看到武术类节目的美好未来,更要运用客观辨证的思维看待问题。 惟有亟待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武术类节目方能更精彩地“亮招”! 建议:1、设计出场8人组合造型,酷一点的,造型突出1个主力,其他人包括初学的都可以充分用上,配背景音乐,可变换2-3个动作造型;2、3个主力,能完成侧空翻,后手翻等动作——轮流出前担当主要表演段子。 其他人2人1组,在后面只做简单动作和摆酷造型。 3、最后再来个集体造型,完毕,谢幕。 觉得这样比较适合你团队的情况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484.html
恩比德全首发 仅老詹&amp 库里&amp
穆斯卡特 王振澳已回到训练中 连胜纪录是所有人努力付出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