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中庸就是折中主义吗

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思想,起源于上古时代。 《论语·尧曰》记载,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唯一告诫的话是,一定要做到“允执其中”,允是信的意思。传位者说:如不真诚地实践中道,四海的百姓穷困,你的禄位就会永绝。 使用、奉行“中”道,是圣王相授受的经国大道。 《尚书》中的《周书》,有《洪范》与《吕刑》两篇,都提倡中道。《洪范》高扬“三德”,以正直为主,有刚有柔,求得刚柔相济的中正平和。《洪范》的“皇极”,即是“无偏无陂(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的政治哲学智慧。所谓“极”,原指房屋的大梁,乃房屋中最高、最正、最中的重要部件,引申为公平正直、大中至正的标准。

我们俯瞰北京城,从天坛到紫禁城到明十三陵,都分布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均是以这条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平衡地建筑而成的。中国的古城大体遵循这样的理念,具有稳定的结构,有对称平衡之美。北京城是这样,西安也是这样。 中正、平衡、对称,这是中国的建筑美学、城市规划的美学。

(明) 朱邦绘《明代宫城图》

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北京皇宫紫禁城,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

再往前追溯,辽阳的辽河流域一带,有一个距今四五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那里,也有一条中轴线,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有祭祀上天的祭祀坛的遗存,相当于后世北京的天坛。办公的地方,房屋建筑当然非常简陋,但相当于故宫、紫禁城。也有埋葬先人的地方,叫“积石冢”,相当于明代皇室陵寝。红山文化遗址上的祭祀坛、宫室、积石冢三者也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对称平衡地展开的。在浙江余杭,距今五千年的良渚古城,也是这样的布局。

中与庸

我们中华民族,她的审美,她对世界、宇宙的看法,现在称为宇宙观,认为世界上好的东西一定是对称的、中正的。 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平衡性的这样一个结构,它既是稳定的,也是美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我们的先祖对宇宙的看法,慢慢传到今天。

过去我们一谈到中庸之道,就认为它相当保守、相当市侩,说它是折中主义、不讲原则,给它贴上负面的标签。 其实在世界文化史上,中道的思想、中庸的思想是各民族共同的诉求。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有中道的思想;印度的佛教,大乘佛学也有中道的思想。在中国学术传统中,“中庸”是至高的品德。那究竟什么是“中”?什么是“庸”?什么是“中庸”呢?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归纳:

“中”字的本义,有几种说法:象射箭中靶的形状;立木表测日影的正昃;象旗子,氏族首领立旗于中,以聚四方之人等。 《说文》:“中,内也。从口∣,上下通。”这个“中”字,相对于“外”来说是“内”,里面;在方位上,相对于四周来说是等距离的“中心”;在程度上,是相对于上等与下等的中等;在过程中,是相对于全程来说的“一半”;而相对于“偏”来说,那就是“正”,不偏不倚。段玉裁指出,“中”是相对于“外”、相对于“偏”来说的,同时又是指“合宜”的意思。 我们今天讲的“中庸”之“中”,即是指适中、正当、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

“庸”字的本义,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大钟,通“镛”;有人说是城,通“墉”;有人说是劳义,通“佣”;有人说是功义,以钟记功等。 “中庸”之“庸”有三个意思:第一,何晏讲是“常”,程子讲“不易之谓庸”,即恒常而不易之理、变中不改变的道理;第二,朱子讲是“平常”,即平凡、平常之德, 徐复观讲是每个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行为; 第三,《说文》:“庸,用也。”就是运用。 郑玄讲,《中庸》这篇文章,是记中和之用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

在孔子那里,中庸既是道德修养的境界,又是一般的思维方法论。

首先,我们看修养的境界。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

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他说:“师与商也孰贤?”孔子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又问:“然则师愈与?”孔子说:“过犹不及。”这是《论语·先进》中的一段对话。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亦称作卫赐,是“孔门十哲”之一,擅长“语言”。子贡善货殖,在理财经商上很有成就。货殖是指聚积财物,使之生殖蕃息以图利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商。

师是指颛孙师,颛孙是复姓,师是名,字子张,是春秋时陈国人。孔子说“师也辟”,师就是指的他,辟通“僻”,是偏激的意思。子张性格勇武,清流不媚俗。孔子认为他的性格过于张扬,因而说他性情偏激。

《孔子弟子像》(局部)

商是指卜(bǔ)商,卜是氏,名商,字子夏,是春秋时卫国人,他也名列“孔门十哲”。子夏擅长文学,是孔门诗学的传人,由子夏六传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授毛亨,为《毛诗》之祖。此外,《春秋》公羊、穀梁二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

从性格上说,子张处事有点过头,子夏处事“不及”。一个性情张狂一点、过一点、激烈一点;一个性情迟缓一点,不足,达不到。那是不是子张过了一点更好呢?孔子回答说,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都没有达到中正的标准。人要守中道,子夏的处事有一点赶不上,子张的处事有一点过头,这样都不好。

孔子称赞“中行”之士。 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者一意向前,是豪迈慷慨之士,心地坦然;狷者毫不苟取,不要不义之财,个性独立又有修养。孔子说,实在是找不到言行合乎中道的人交朋友,那一定要交狂狷之士做朋友呀! 进取的狂者与有操守的狷者都很不错,但还不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人是综合了两者之优长的中行之士。

孔门弟子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孔子有威仪的一面,他又很慈祥,这叫“温而厉”;“威而不猛”是说他威严,但不至于过分;“恭而安”是说他恭敬又很安详,严肃、谨慎而又很泰然。 孔子还提倡“泰而不骄”“欲而不贪”。舒泰而不骄纵,有欲望但不贪财。这是在人的性情、处世原则方面的中庸之道,也是修养的境界。

在文质关系上,就形式华美与内容质朴的关系来说,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是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中道。在诗歌的表达上,孔子评论《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快乐而不过于流荡,悲哀而不过于痛苦,这是情感表达的中道。孔子赞美《韶》乐,提出了“尽善尽美”的美学原则,这是“中和”“中庸”之道在美学和艺术上的反映,当然也是一种境界。这种艺术的境界是美,它和善(道德)是连在一起的。

中庸之道不是不要原则,不是迎合所有的人,那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批评这种无原则的滑头主义, 说:“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有人说儒家、孔子及其道德论是“乡愿”,说中庸之道是折中主义、苟且偷生,这当然是毫无根据的说法。

其次,我们再看一般方法论。孔子的“中庸”又是普遍的方法论。

《中庸》第二章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这里提出了“时中”的问题。孔子是“圣之时者”,最有时间意识,不舍昼夜,自强不息。“时中”的意思是随时制宜,随时符合标准。例如,一个士人为诸侯所用,绝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可以当官就当,不可以当官就不当,可以做久就做久,不可以就赶快离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关键是要保持独立人格与节操。如果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礼”是标准与原则的话,“时中”的要求是指人的行为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立于礼”,指符合礼,不是机械地拘执僵死的教条、规范。

(南宋) 哥窑青瓷葵口碟

此碟底面镌刻乾隆题诗,句中提到“中庸章廿九”,该章主要阐述为君之道,论述统治者的言行理应力求成为百姓的典范。

孔子最早提出了“权”的概念。“权”是称物之锤,即民间说的“称锤”“称砣”。权然后知轻重。这里用作动词,指权衡,即在道的原则下通权达变,强调动态的平衡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中庸”不是线段的中点,不是僵死的,而是动态的、有弹性的标准。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名若,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有子记性佳,好古道,貌极似孔子,孔子卒后,弟子思慕孔子,乃共立有若为师,侍之如夫子生时。我们知道,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子就是先生,是尊称,大概传到今天的《论语》本子,是有子、曾子的弟子参与整理的,所以尊称他们的老师为子。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这是指,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相接相处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天下一家”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

孔子还有“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 (《论语·子罕》) ,即不断地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端点(如阴阳、强弱、大小)去叩问,去启发,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他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即“执两用中”,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动态统一平衡的契机,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辩证综合。

总而言之,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反对过头和不及,但不是“和稀泥”,不等于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 孔子之后,他的孙子子思继承了中庸之道的精华并集其大成,写了《中庸》,后来成为四书之一。


中庸之道和折中主义有什么区别?

折中是指在没有完美结果的情况下,为了不得到的较坏的结果而作出的一个让步,有调整使双方都可接受的意思。中庸有不左不右,不激进不过于保守的中立姿态。有一些交集,但不可混用。

曾几何时,儒家的“中庸”及“中庸之道”一度被一些人简单而粗暴地批判为折中主义、调和主义,而且这一错误论调至今在学术界仍有市场,并非销声匿迹;但总的来说,它又正濒临着从未有过的致命性的挑战和冲击。诸如有人认为,把“中庸之道”说成是没有原则、平衡调和的折中主义的流行说法实与“中庸”之本义风马牛不相及。

中国讲求中庸之道,这在日常中有什么表现?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折中的意思,是化解两头尖锐,取中间最平和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这个道理就像天平上一样,秤砣只有挪在中间两头才能平衡,往左偏移或往右偏移都会让天平失衡。

中庸之道是一种折中之道,因为中间的才是最稳定的,最有安全感的。古人用中庸之道治国安天下,平衡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天平,平衡社会矛盾。

中庸之道在日常表现也很多,比如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很贵的,一个很便宜的和一个中间价位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价格中间价位的。我相信很多人都这样选择过,就是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处在中间的才是划算的。

还有当我们开会或者是跟别人讨论的时候,当一方意见过于激烈,另一方意见过于平和的时候,结果大多会折中两方意见。很多领导都会用这招平复两方态度,而且这招是百试百灵,其实并不是领导多高明,而是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最好。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旧社会每当开家族会议,都要请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族长出来主持公道。其实族长的作用就相当于那个秤上的秤砣,主要作用就是平衡各方意见,选出公正对大家都有利的一种方式。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中国人讲圆滑,其实圆滑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我们在跟人交往中都会注意说话的分寸感,就算有意见也会找一个比较温和的方式来提,就是怕对方心里不舒服。在工作场合中跟人说话更要注意圆滑性,这门技巧掌握越好的人越能左右逢源。

其实中庸之道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分寸感,中庸之道贵在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中庸,是恒用中和,不是折衷主义

nwt176 摘自网络现实中,很多人反对“中庸”,是把中庸误解成了“折衷主义”,而且有因为古今字义的变化,看成了平庸的折衷。 此“中庸”非儒家之“中庸”。 还有人误把“中庸”理解成完美主义,倒有点接近但实则似是而非,其实“中庸”是一种德行。 那什么是“中庸”呢?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去看个究竟。 《中庸》原文不长,可配合朱子《中庸章句》一起看。 一,“中庸”即“恒用中和” 中庸,是儒家的至高德行。 其中“中”指“中和”; “庸”则兼摄两义,1.庸,用也;2.庸,常也,恒也,即一息不可已也。 故《中庸》首章有“不可须臾离也”之语; 则依此可将“中庸”解作“恒用中和” 二,“中”“和” 但这其中的难点还在于“中和”二字的理解。 “中”作为一个普通的词语,并无难理解之处,如人常说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 即是。 但儒家著作《中庸》中的“中”已成为一个哲学概念,如同《老子》中的“道”一样,并不可单纯地用字面意思来理解,欲知其为何物,还应回到文献本身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 朱子注:“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 ” 换言之,“中”在《中庸》中是指天所赋予而人所固有之“性”。 何为性呢?1.“性”指先天具有,使人得以成为人的特质,故《中庸》第一句即为:“天命之谓性”;2.“性”是“情”得以发生的内在依据,故曰“情之未发为性”。 那儒家为何要将人“性”用“中”指称呢?因为儒家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本善。 (这里不做论证)因为其至善,所以一定无所偏倚,是一种极致状态,之所以用“中”来命名,即是为了强调“性”的这种特征。 现在再来反观“和”,同样回到文献本身。 《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上节言未发为性,则已发便是指情,如喜怒哀乐爱恶欲一类,未发之性即是至善,则由至善之性而发的情也应是善的,故称其为“和”,和者,无所乖戾之谓。 人性本善本“中”,其所发之情也应该为善为“和”。 但实际情况却是,人之所发多为恶为戾,这并不是“性”本身的问题,而是在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因受制于身体的欲望以及人心后天的被蒙蔽,“中”之性仍在,但所发已不为“和”。 因此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来祛除人心上的蒙蔽,使其重新恢复“中”的面貌,儒家《中庸》一书即是在讲这种修养复性的方法。 三,再回到“中庸”一词 好了,既然弄明白了“中庸”一词的原始含义,那么当孔子评价一个人中庸的时候,我们也就明白了,他指的实际是: 这个人已达到或近乎至境,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心体至善无碍,无有一丝私心蒙蔽,惟有天理流行其间,故其所言所动,无不合乎大道。 又孔子自述其“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便是这种境界的最善描述。 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庸》一书中,孔子不止一次感慨“中庸”难以达到,而被孔子认为具有这种品德的人也只有尧、舜、禹、文王、周公、颜渊廖廖几位,亦可见“中庸”的可贵之处。 但所言如何做到,则实在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等同于如何达到儒家所言的圣人之境,儒家所有典籍都是在讲这个问题,略举之,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也,《中庸》的“致中和”是也,朱子的“居敬穷理”“存天理灭人欲”是也,象山的“发明本心”是也,阳明的“致良知”亦是也。 欲学此道者需要自己去择取,然后投诸实践,毕生用功不懈,或可侥幸达至。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7417.html
去找邻居理论 油滴我晾的衣服上 邻居把肉挂在阳台上 邻居送肉
进厂打工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