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大家都不读书了! 钱理群

原标题:钱理群: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大家都不读书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这些年我们把教育越说越复杂,越糊涂。现在应该返璞归真,回到常识上来。

教育是干什么的? 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 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

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 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影视有关的书,学校里完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就是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

还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

还要有一个好的图书室。里面不能只有与应试有关的书,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适合孩子读的好书。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图书室里还应该有电脑设备。即使现在难以做到,以后也要创造条件,完善网络设备。要知道,网络将是年轻一代主要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这方面路落后了,将处处落后。

什么是教育? 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不容易。

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 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

除了引导学生读纸质的书,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还应该引导学生读“生活”这本活书,大书。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与父老乡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自己乡土上生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应该编写“乡土教材”,开设乡土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从而和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建立精神联系。以后学生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根”。

即通过读书,养成了读书兴趣、方法和习惯;又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在自己的家园扎根,这样,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终生学习的底子,一个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有了这两个底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从容应对。培育这两个“底子”,我们基础教育就尽职尽责了。

我为什么不谈教育呢?坦白说对教育非常熟了,我很强烈感觉到我们的追求和我们能做的东西之间的矛盾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我对总体教育很绝望,对第一线老师,我一看到第一线老师就看到了希望。所以这些年,逐渐的,我就形成了一个教育理念。

还有一个让我看到希望的是“志愿者”,另一个是一线老师。

这样的群体,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事情?因此我逐渐形成了一个理念,我把它叫做“静悄悄的存在变革”。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改变自己存在和自己周围的存在开始,老师从改变课堂开始,校长就从改变学校开始。志同道合的一起来改变我们的教育存在,这样肯定有希望。所以改变自己的教育存在是什么意思呢?我叫静悄悄的存在改革,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我不跟你玩儿,我自己玩儿。

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面开辟一个第二教育。我们这群有共同教育理念,我们一起按照我们教育理念一起做事情,能做多少算多少。但是有一个前提,不认为我努力就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拯救一个算一个。老师别想教书全班同学都听你的,不可能。

我们教师主义,不仅仅是来自外在的,还有来自学生。跟应试没关,学生不听你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听你的。你教一个班,你这一个年级,影响5个学生,只要影响5个,持续下去,10年,你这一辈子教育下去,你能影响100个学生。

我认为一个老师、一个校长通过你的努力,一辈子影响100个学生的话。从个人来说100个学生很少,但是整个加起来是相当大的。就像我们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老师,一个一个好像很小,我觉得中国最大的优势,我们人多,你比例很小,一个学校可能就一个老师,但是整个比例可能很大,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老师?1100万中有1000个也不错,这么影响下去,持续下去的话,就是很大的数字了。

第一, 要有清醒的估计,对我们局限性要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不要幻想通过个人的努力,或者通过一群人努力改变我们的教育面貌,我更不相信,更不能改变贵州落后的教育面貌,但是我可以局部的改变。现在不是大有作为的时代,但是我们是可以小有作为。如果我们努力可以中有作为,就很不错,就很了不起了。我们要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一点点的做。在帮助孩子的这个过程当中,你自己也改变了,你也感到你的生命力有价值。

第二, 我们这一代理想主义和你们这代理想主义是有区别的,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改变世界,我们有无限牺牲自己的精神,燃烧自己点亮别人,首先我燃烧自己,不要说大话,我这么做是我自己活着快乐,我自己觉得有意义,要做低调的理想主义。

我们的理想主义背后是有信念,我自己有三大信念:

第一相信人性是向上的,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善的种子

我觉得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性就是善恶并举的。好的教育,就是扬善抑恶,坏的教育就是扬恶抑善。对人性要充满信念。

第二对我们的孩子,我称为童年和青春时期充满信心

他在这个阶段就是有好奇心,就有学习的欲望,本身就有这个欲望。一个人的童年有没有美好的记忆,对他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童年一点快乐都没有。

刚才说到那个事件(贵州4位孩子自杀),我专门写文章,我还研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北师大有一个研究生,自杀之前列了一个表,我活着的理由是什么?死着的理由是什么?结果认为死的理由高于活的理由。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在剥夺孩子活的自由。

一个人活着,为自己的理想活着,第二为父母活着。 但是现在谈的, 我们的教育,对父母子女情感的伤害是太大了 ,父母对我的要求就是上学打工,我死了也没有关系。还有一个活着的理由,因为他曾经快乐过,他有快乐的童年。但是现在的教育第一剥夺孩子的理想,第二剥夺孩子的亲情,第三剥夺孩子的快乐,所以他就没有理由活着了。

但是人要活着,青春期要快乐的活着,要积极向上,要对未来充满好奇心,这都是青春期的想法。这样的本性的教育才有可能性的基础。所以我们对青春期要有信心。

第三对教育本身要有信心

我始终认为教育是理想主义的思维,教育和其他的工作不一样,没有理想主义,根本上和教育是合不拢的。我觉得有三个自信,第一对人性的自信,第二对于青春,对于童年的信心,第三就是对教育本身的信念。

我们做的事虽然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但是我认为我们做的事情是符合人性,符合孩子要求的,也是符合教育本性的。我们做好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你做好了,自然有人向你学习,或者参与进来。我对志愿者组织很有信心。做好了以后,第一我们影响有限,第二要看到影响逐渐扩大。

如果大家聚集在一起做,我觉得就可能会有一点希望。我给志愿者算了一个账,现在全国志愿者的组织有30万多人还是多少。每个志愿者组织至少30个人,哪怕你影响30个人,30万人影响30万的人,持续下去会产生作为的。

历史是合力的作用。在坐的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彼此是不知道的,大家各干各的,心照不宣,都在局部改变着周围的现状。首先改变自己,另外改革周围的现状,聚集起来,就会起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我认为中国的要改变,希望是有的。

最后,还有一个建议:我们要推动教育改革,也可以考虑从组织读书会开始。现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校长也以普通读书人的身份参加。定期共读一本书,边读边讨论,不仅读教育的书,还要读文学、社会、历史方面的书。一本一本读,就会形成某种共识,然后大家商量着共做一些关于教育改革和乡村建设的事情,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学校的教学骨干队伍。以后还可以推广到学生中去。这样逐渐积累,就会在学校里自然形成读书的氛围。我把它叫做“静悄悄的教育存在改革”。不声不响的,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做,而且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我们现在正要呼唤教育的“有心人”。


大学生应该看什么书

读书还是凭兴趣的好不是有人说 自己不喜欢的书再著名他也不读毕竟我不了解你,如果你需要书单,网上多的是也不少我一个漫说大学之大——钱理群《致青年朋友》带给我了新的视野希望你能读读全文 应该还是有帮助的节选。 。 。 。 。 。 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这里侧重谈一谈该怎么求知识、怎么读书的问题。 关于读书,周氏兄弟有两个出人意料却意味深长的比喻。 鲁迅说:读书如赌博。 就像今天爱打麻将的人,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打,有时候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还继续打。 打麻将的妙处在于一张一张的牌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而读书也一样,每一页都有深厚的趣味。 真正会打牌的人打牌不计输赢,如果为赢钱去打牌在赌徒中被称为下品,赌徒中的高手是为打牌而打牌,专去追求打牌中的趣味的。 读书也一样,要为读书而读书,要超功利,就是为了好玩,去追求读书的无穷趣味。 周作人也有一个比方,他说:读书就像烟鬼抽烟。 爱抽烟的人是手嘴闲空就觉得无聊,而且真正的烟鬼不在于抽,而是在于进入那种烟雾飘渺的境界。 读书也是这样,就在于那种读书的境界--它是其乐无穷的。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最大失败就在于,把这如此有趣、如此让人神往的读书变得如此功利、如此的累,让学生害怕读书。 我想同学们在中学里都是深有体会的:一见到书就头痛,其实要是我一见到书就高兴,就兴奋。 中学教育把最有趣味的读书变成最乏味的读书,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失败。 现在同学们进入大学后就应从中学那种压抑的、苦不堪言的读书中解放出来,真正为趣味而读书,起码不要再为考试去读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读书是为什么?读书就是为了好玩!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当年在西南联大上课,有一次正讲得得意洋洋、满头大汗,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发问(这位女同学也很著名,就是后来巴金先生的夫人萧珊女士):金先生,你的逻辑学有什么用呢?你为什么搞逻辑学?为了好玩!金先生答道,在座的同学们都觉得非常新鲜。 其实好玩两个字,是道出了一切读书、一切研究的真谛的。 还有一个问题:读什么书?读书的范围,这对同学们来说可能是更现实的、更具体的问题。 鲁迅先生在这方面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年青人大可看本分以外的书,也就是课外的书。 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的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对于别人、别的事情可以有更深切的理解。 周作人也自称是杂家,他主张大家要开拓自己的阅读范围,要读点专业之外的书。 这里我想着重地谈一谈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 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知识分子说:这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 所谓巨人都是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 那时候的巨人像达·芬奇这些人,不仅是会四五种外语,而且在几个专业上都同时发出灿烂的光辉。 恩格斯说:他们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 这使他们的性格得到完整、全面的发展。 在五四时期也是这样,五四开创的新文化的重要传统就是文理交融。 我们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自然科学家,他们都是在两个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 著名人类学者裴文中写的小说,曾受到鲁迅的赞扬,还选入了他所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卷。 植物学家蔡希陶当年就是一边在云南采集植物标本,一面写有浓郁的边地风情的小说。 还有一位北大物理系教授丁西林,他的一生,在物理学和戏剧创作两个领域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医生、工程师,都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的修养和西方古典音乐的修养,他们有的在业余时间写的诗词、散文,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竺可桢、梁思成、华罗庚等等,就是他们写的学术论文、报告,文笔都是很优美的。 一个真正的大学者,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知识分子,一方面,他要受到社会和知识分工的制约,同时也在努力突破分工所造成的限制,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求得自身学识、思维能力与性格的相对全面的发展。 问题是到了1949年以后,由于这种文、理、工、医、农合校大学体制的改变,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使得学生知识越来越单一。 这就提出了一个专业知识和专业之外的知识的关系问题。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当然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专业本身就会把你带入一个你所不熟悉的新的世界,也是其乐无穷的。 但是,如果眼光完全局限在专业范围内,发展到极端,就会把专业的、技术的世界,看作是世界的全部,只知专业而不知其他,这就把自我的天地压缩在极小的空间,知识面越狭窄,兴趣越来越单调,生活越来越枯燥,最终导致精神的平庸化与冷漠化。 这种情况也容易产生靠技术吃饭的观念,把专业知识和技术功利化了,实际上也是将自己工具化了。 这就意味着人最终成了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奴隶,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现代科学技术病。 看到了这样的可能出现的危险,同学们在初进大学,设定自己的目标时,就应该给自己提出双重任务:既要进入专业,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且以做本专业的第一流专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走出来,看到专业之外的广大世界,博览群书,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开拓更加广大、自由的精神空间,确立更高层面的目标:做一个健全发展的自由的人。 这就是我今天要对在座的理工科大学生说的话:要进入专业,又要走出专业。 。 。 。 。 那么在大学期间我们如何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呢?怎样打基础呢?我有这有这样一个看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我觉得大学期间的学习,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做。 第一方面,所有的学生,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都必须学好几门最基础的课程。 一个是语言,包括中文和外语,这是所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基础。 顺便说一下,这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外语的学习,你们的外语水平都比我强得多了,我非常羡慕。 但是却忽略了对中文的学习,包括许多学中文的学生甚至到了博士阶段还有文章写不通,经常出现文字、标点的错误。 有一些学生外文非常好,中文非常差,这样一个偏倚就可能失去母语,造成母语的危机。 这是一个令人非常焦虑的问题。 越是像北大这样的学校,问题越严重。 作为一个健全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首先要精通本民族的语言,同时要通一门或者两门外文,不能偏废。 在注意语言的同时,还有两门学科的修养值得注意。 一个是哲学,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哲学的思维对人很重要,无论你是学理的还是学文的,都要用哲学的思维考虑问题,有没有哲学思维是很重要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数学,数学和哲学都是最基础的学科,也同样关系着人的思维问题。 当然,不同的专业对数学和哲学的要求不一样。 比如学经济学的人,必须有很高的数学修养。 对学中文的人,数学修养虽然不必那么高,但是你也要有一定的修养,数学是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的。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但所有学科的所有学生都要打好一个语言、哲学与数学的底子。 这是关系到你的终生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基础。 第二方面,必须打好自己专业基础知识的底子。 我认为在专业学习上要注意两个要点。 一个是要读经典著作。 文化讲起来非常玄、非常复杂,其实都是从一些最基本的经典著作生发出来的。 就我所知道的中国古典文学而言,中国早期的文史哲是不分的,中国的文史哲、中国的文化其实都是从几本书生发出来的,就是《论语》、《庄子》、《老子》这几本书,看起来很简单,但以后的中国文化就是由这些原典生发开来的。 我带研究生,尽管学的是现代文学,我也要求他们好好地读《论语》,读《庄子》,读《老子》,有时间还要读《史记》,学文学的要读《文心雕龙》,就这么几本书,并不多。 当然,这属于补课,按说这几本书,在大学期间就要下功夫好好地读,把它读得比较熟。 读的时候最好读白本,读原文,千万不要去读别人的解释。 必要的时候看一点点注释,主要应该面对白本原文、面对原著,你反复读,读多了自然就通了。 有这个以后你的学术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就我的专业——现代文学而言,我就要求学生主要要读三个人的著作:鲁迅、周作人、胡适。 把这三个人掌握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你就拎起来了,因为他们是领军人物。 专业学习要精读几本书,几本经典著作,在这几本经典著作上必须下足够功夫,把它读熟读深读透。 这是专业学习的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是掌握专业学习的方法。 通过具体学科、具体课程的学习,掌握住专业学习的方法。 这样在专业方面,你既打了基础,有经典著作做底子,同时又掌握了方法,那么以后你就可以去不断深造了。 我刚才说过理科学生也要学文,那么学什么呢?我也主张读几本经典。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几个原点性的作家、作为这个民族思想源泉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在他这个民族是家喻户晓的。 人们在现实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到这些原点性作家这里来寻找思想资源。 比如说所有的英国人都读莎士比亚、所有的俄国人都读托尔斯泰、所有的德国人都读歌德,每个民族都有几个这样的大思想家、大文学家。 这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是这个民族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必须了解的,也是这个民族的知识的基础、精神的基础、精神的依靠。 具体到我们民族,如果你对文学有兴趣,大体可以读这样几本书:首先是《论语》、《庄子》,因为这两本书是中国文化的源泉,最早的源头。 第二,如果你对文学有兴趣就必须读《诗经》、《楚辞》,还要读唐诗。 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高潮时期,唐诗是我们民族文化青春期的文学,它体现了最健全、最丰富的人性与民族精神。 第三是《红楼梦》。 这是总结式的著作,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第四个是鲁迅,他是开现代文学先河的。 我觉得理工科学生即使时间不够,也应该在以上所谈的那四五个至少一两个方面认真读一点经典著作。 我建议开这样的全校性选修课,你们修这样一两门课。 有这样一个底子,对你以后的发展很有益处。 第三方面,要博览群书。 要学陶渊明的经验——“好读书不求甚解”,用鲁迅的话说就是“随便翻翻”,开卷有益,不求甚解。 在北大有无数的讲座,我鼓励我的学生都去听讲座,听多了你就不一样了。 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听课的有一半的是旁听的。 课堂上老师姑妄讲之,学生姑妄听之。 你睡着了也不要紧,懵懵懂懂也听到了几句话,这几句话就能让你受益无穷。 我们曾经开玩笑,也是北大人比较自豪的一点,说“我们的学生就是四年睡在寝室里不起床,他听也听够了。 ”因为那地方信息广泛,什么消息、什么人都有,听够了出去就可以吹牛。 你不要看是北大学生就怕他,他虽然什么东西都知道一点,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听来的。 他虽然不求甚解,但他知道一点儿就比你高明。 所以你们每个人底子打好了,然后就博览群书,知识有的是读来的,有的是听来的。 人才是熏陶出来的,是不经意之间熏出来的,不是故意培养出来的。 我做王瑶先生的学生,王先生从来不正儿八经给我们上课,就是把我们带到他客厅沙发上胡吹乱侃,王瑶先生喜欢抽烟斗,我们就是被王先生用烟斗熏出来的。 我现在也是这么带学生,我想到什么问题了,就让学生到我家的客厅来和他们聊天,在聊天中让学生受益。 真正的学习就是这样,一边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把基本的经典读熟、读深、读透,一边博览群书,不求甚解,对什么都有兴趣,尽量开拓自己的视野。 从这两方面努力,就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如果你还有兴趣,那么就读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就要进行专业的训练,博士生在专的基础上还要博。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来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加油

钱理群教授说,中国教育的病症是利益问题,教育问题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钱理群先生认为中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链,必须要对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利益链条一直都存在的话,必定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好好的学习。孩子学习知识是必须要有的一个过程,不法商家不能够用这些来赚取一定的钱财。有关部门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打击,把那些违规人员全部都给抓捕起来。因为只有用这种方式,才可以彻底的让教育出现改革的现象。

办好教育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的,必须要有一个好读书的好校长。校长只有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学生才能够跟校长一起模仿,不断的学习。学生必须要有一个爱教育爱学生的好老师,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整天在学生面前学习也会起到一个全面的影响。学校当中一定要有著名的图书馆,因为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受到与众不同的教育。

农村的孩子童年一点快乐都没有,只能够选择不断的学习。因为他们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更感受不到书中的精彩内容。父母即便是在外出打工,一定要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绘本。让孩子提前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才能够让孩子表现的越来越开心。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否则的话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伤害。

总的来说现在的教育一直在剥夺孩子的理想,剥夺孩子的亲情。家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能够一心都投在学习当中。根本不管孩子有怎样的兴趣爱好,必须跟学习有关才行。家长一定要替自己的孩子想一想啊,他们究竟喜欢做什么。不能够让叛逆的心思变得越来越重,否则的话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

现在有很多人花费大量时间去看毫无意义的网络小说,为什么不愿意去看名著呢?

文学教育关乎每一个人的良知和灵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世纪以来的教育生态却越来越不容乐观。曾经有一篇借一个印度工程师之名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尽管无从辨别来源真假,但国人对阅读现状的忧虑却真实存在。

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孙郁等一些文学教育专家多年来为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摇旗呐喊,纷纷撰文直陈文学教育之弊端,在各种高校文学教育的研讨会上,一线教师吐槽学生不读书或读书甚少,尽管也想尽各种办法,效果却难尽如人意。

前几天看到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古代文学的期末作业中这样写道:“我在完成这份作业之前都不知道普救寺的背后还有一段如此美丽的故事”,让人瞬间泪崩,文学教育生态之恶劣由此可见。而事实上,文学教育不仅仅是审美的学科,更事关独立人格的形成、批判思维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塑造,一个不阅读的个人是可悲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本期邀请的对话嘉宾是我省作家协会的首批签约评论家,他们的身份有大学教师,有编辑,有银行高管,还有从事行政工作的,希望大家能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出发,针对文学教育以及文学接受生态相关问题畅所欲言,给我们的文学教育把脉问道,贡献良策。

至于文学性,还没有评价的能力,模式化什么的,感觉不到,但是可贵的是这些作品都平白晓畅,适应小学生接受能力。上了初中,正逢港台文学大举进入大陆,于是金庸古龙、琼瑶亦舒之类的,都基本看遍,虽然耗去了不少时间,但是带来完全新异的阅读感受,甚至是对人的个体性的一种开蒙。

到了高中、大学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逢西方文学与理论著作大量引入中国,得以大量阅读文学经典和充满实验性的现代派作品,由此开始对文学性的真正认知。在这个回顾中,基于文学教育的视角,有两个点是完全空白的。第一个空白点,是学校文学教育的长时间缺席,文学的阅读,完全在一种自发的、偶然性的状态下进行,文学阅读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两张皮,甚至是两种话语体系。

第二个空白点,是儿童文学的完全缺席。小学之前,没有任何有意识的文学阅读引导,也匮乏适应儿童的文学读物。我常常想,所幸的是大学阶段选择了中文系,文学阅读的视野才被彻底打开。若没有这样的专业选择,70后的成长中,文学实在是微乎其微的存在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827.html
与邹市明甜蜜互动引热议 40岁的冉莹颖整容了 形象大变
胡太后剪发做道姑 尔朱荣南下立子攸 南北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