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传习志愿者贾怡君现场提问。
赵辉教授在讲座中。
2023年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会上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8月12日,名人大讲堂“古蜀文明季”首场讲座中,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便以《古国时代——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为题,带领观众走进古国时代。讲座结束之后,四名青年传习志愿者从各自的关注点出发,向赵辉教授请教。
古国时代的历史遗产仍作用于当代社会
在讲座中,赵辉教授曾提到,直到秦汉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历史上邦国林立的状态才结束。来自三星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贾怡君提问,这种长期“邦国林立”的状态,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哪些特征?“很早的时候,东亚地区中部就有了很大一片农业文化。在农业文化之中,各地又有各地的文明,且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赵辉教授介绍,“这些不同地区的文明在发展中互相借鉴,从而凝结成更大的整体。”初期,这个整体还较为松散,而后出现了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核心,进而凝聚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且各个民族之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这段历史作为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它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来自三星堆博物馆的另一名工作人员薛雅丽好奇的是,明明同样参与了中国文明形成的总进程,甚至在古国时代早期出现了像良渚古城这样可被称为“国家”的地方文明,为什么唯独中原社会承担起走向王国的政治发端?“我能想到的就是,中原处于‘天下之中’,有四通八达的优势,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呢?”赵辉教授对这个问题表示赞许。他说,中原乃“天下之中”,可谓占尽地利。“但这是不够的,最关键还是看它创造了什么、吸收了什么、扬弃了什么。”他以良渚文化为例进一步阐释。中原先民接受了良渚的典型器物玉琮的形态,却未继承其蕴含的宗教文化。在他看来,中原将其改造为己所用,并用类似方式吸收、借鉴不同地区的文化,从而整合创造出了适合中原社会发展的道路。“应当是中原找到了一条适合更大区域、更大范围参与中国文明进程的道路。但问题在于,我们并不清楚这个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是日后做中国文明研究的人的重要努力方向。”
古城之间的交流碰撞是考古与历史学长期研究内容
赵辉教授还提到了基于中国历史考古资料总结出来的文明标准,其中并未包括西方学术界非常强调的文字、冶金技术。青年传习志愿者邓加庆的关注点在于,中国商代晚期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为何不将“文字”这一点纳入到文明标准中?赵辉教授介绍,其实在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中,都出现了符号,但是关于这种初级书写系统的资料并不充分。“当时是否出现了文字,我们并不知道。”同时,这些初级书写系统是极其幼稚的,它们对于良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仍有待发掘。且这些符号所处的陶罐、陶片,也不能称之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从而不能证明这些符号是文书的往来。“但是从国家的本质来看,良渚有一个绝对的公共权力,这个权力是他人必须服从的,说明这不是一个平等协商的社会。”“中华文明探源”主题,还将从哪些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和阐释呢?第四名青年传习志愿者吴翼君发问。“就‘中华文明’起源这个问题而言,通过四十多年的工作,加上考古资料的积累,我们已经描绘出了大致的段落。有些段落比较详细,有些粗略一点,但也有细节。这是很不容易的。”赵辉教授说,“中国文明的形成是多线索、此起彼伏、极其复杂的过程,接下来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以关注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例如成都平原,人们已经知晓多座史前古城的存在,那么,就可以关注这些古城与当时生活在成都平原的人有何关系、其社会发展水平又处于何种程度等。而后,再探讨这些古城彼此之间有哪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进而论证它们通过怎样的具体行为,融合成为中国文明。“这是我们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长期研究内容。我个人以为这可以是大的方向。”赵辉教授总结道。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摄影 雷远东
怎样看待地域文化差异?
承认地域的人文差异是很正常的,但这种差异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有的仅仅是生活习惯、文化表现的不同。 正是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才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大文明古国简介
1、古巴比伦
古代两河流域国家。 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有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两河流域普遍闪米特化,苏美尔人已融合于闪米特人。
2、古埃及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3、古印度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
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 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 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4、中国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
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扩展资料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巴比伦地图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巴比伦,位于亚洲西部,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叙利亚一带,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土地)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而巴比伦王国就座落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公元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城邦,其间不断地出现政权更迭,使国家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最后苏美尔很快地衰落。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继承了巴比伦城邦的王位,他自称是“月神的后裔”。 并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
中国的文明古国之称源于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约五千年前,并且这一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传承。 与中国一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唯有中国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拥有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从文字的起源到农业文明的进步,以及至今仍存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表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礼仪之邦的大国。 在欧洲文明兴起之前,中国的文明已经在世界上闪耀。 尤其是在唐代和宋代,中国的国力达到顶峰,知识丰富,科技发明不断涌现。 在唐宋时期,其他国家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番邦小国,他们从中国学习各种知识并将其带回本国研究。 因此,称中国为亚洲文明发源地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