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鸡加养羊 杭锦旗实现立体生态光伏治沙

光伏板一眼望不到尽头

本网讯(草原云·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查娜 牛天甲) 5月30日,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永兴村农民温喜全,在沙地里的光伏板下栽种了西红柿秧。一排排的嫩绿的秧苗,在沙地里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这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蒙西基地库布其200 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的鲜活一幕。

一位农民正在种植西红柿苗

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装机规模200万千瓦,配套容量400兆瓦/800兆瓦时储能系统以及10万亩沙漠治理生态建设工程。

沙漠中的绿色希望

项目于2023年底全部建成并网,每年可向蒙西电网供应绿色电力约51亿度,每年节约标煤1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2万吨、减排烟尘1.8万吨。同时,治理沙漠15万亩,年均减少向黄河上游支流毛不拉孔兑输沙300万立方。

一位记者正在体验种植西红柿苗

“从一块板子到一条链子”的板上双层发电、板间双层生态、板下双层养殖的“三双”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模式,形成新能源与治沙融合发展的生态圈子,实现国土空间高值化利用。

杭锦旗光伏治沙项目

板上通过双面光伏组件的应用及技术创新实现发电量增加10%—15%;板下通过种植优质牧草防护固沙,种植四翅滨藜、甘草、马铃薯等经济性作物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实现防沙治沙、生态修复、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板间通过先养鸡后养羊,实现鸡粪还田、优质灌草全覆盖治沙、养殖畜禽带动现代牧业产业发展,实现立体生态光伏治沙产业多层化、生态多样化、效益多元化生态循环产业发展目标,体现项目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0年9月6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2010年7月9日19:00新闻联播节目主要内容第一条: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民生篇: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与草原的和谐成本;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着草原的鄂尔多斯农牧民,曾因养羊卖羊毛不断致富。 然而 当羊绒闻名世界时,羊却成为草原最大的威胁者。 要富裕,也要美丽的草原,鄂尔多斯人做出了新的选择。 马俊科,鄂尔多斯白泥井镇农民。 从签下土地转租协议的这一刻起,老马将告别几十年的放羊生活,不久后,一家五口将正式搬到镇上成为地道的城里人。 和村里人一样,在草原上养羊卖羊毛曾是老马一家的主要收入,但自从几年前政府要求草原禁牧,羊必须圈养后,老马感觉养羊的成本高起来。 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鄂尔多斯,近一半的土地是沙地沙漠。 余下的草原资源也相当脆弱。 农民要致富,草原要保护,如何调和二者的矛盾?鄂尔多斯的选择是向现代 农牧业转型。 而以规模化经营为特色的现代农牧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农牧民的数量,于是全市的农牧民迁移计划开始了。 政府给每个愿意进城的农民提供20平米的免费住房。 但这项政策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 看来想让百姓自愿进城,光有房子还不够,很快政府的免费培训课堂开起来了。 学了一技之长还帮助找工作。 当听说儿子儿媳在镇上找了一份好工作时,老马心动了。 进城让农牧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也让不堪重负的土地得到解脱。 在杭锦旗,农民的几百万亩土地通过市场流转到了亿利集团手里。 企业在草原上种上了既能产生效益又保护生态的中草药,同时开展旅游业。 2009年,这家企业的医药产业直接收入就超过10亿元。 企业赚钱了,周边的农牧民也跟着沾光。 人给草原让路,草原为人致富。 如今在鄂尔多斯,年收入百万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已近200个,养牛、养羊、种植饲料、科学的经营正让传统的产业和生态恢复得到双赢。 数据显示,2009年鄂尔多斯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7800元,而植被覆盖度则达到75%。 2010年9月6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的参考资料:快播电影

什么地方的羊的羊绒最好

当然鄂尔多斯当地阿尔巴斯纯种山羊绒了!!!!鄂尔多斯当地杭锦旗阿尔巴斯苏木有一种绒山羊《阿尔巴斯纯种绒山羊》,到目前为止是世界上最好的羊绒!!细度好14微米以下,长度好40以上。 不过该山羊绒毛产量极低,只做高端市场。 市场上其他的山羊绒几乎都是改良过来的杂交羊,产量大,品质一般,北方气候温差大,山羊绒品质比南方要好一点。

内蒙政府下发的养牛养羊补贴政策每个养羊户都有补贴吗

鄂尔多斯杭锦旗,养了10多年羊,300多只也没见有什么补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15698.html
售价24.98
将加强两国军事合作 台海升温之际 俄称随时支持中国统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