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潍坊市住建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政

住建局

10月12日,潍坊市住建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根据国家、省有关工作部署,围绕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聚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结合潍坊市实际,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对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县市区、开发区,暂停供地。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的,限制供地,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原则,根据年内竣工和收回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动态确定其新出让商品住宅用地面积。

切实优化商品房存量。支持各县市区、开发区积极争取国家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优选1-2家政府保障性住房收购主体,细致摸排保障性住房需求底数和已建成存量商品房情况,收购户型面积合适、价格合适、位置合适的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对金融机构发放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贷款,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比例从贷款本金的60%提升到100%。

盘活闲置存量土地资源。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支持企业开发建设,对超期一年以内的未开发土地,企业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动工的,允许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开竣工日期和违约金缴纳条款。充分利用二级市场流通转让,为企业转让土地、合作开发等提供服务。对非企业自身原因造成闲置,企业无力继续开发、也难以转让的,政府与企业协商收回土地,合理确定回购价格;对企业原因超期未动工两年以上的闲置土地,应依法无偿收回。

推进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对新竞得宗地的高品质住宅项目,或经区级研究同意按照《潍坊市住宅规划设计品质提升指引》调整规划并经主管部门确认整宗地未销售(含预售)的住宅项目,在不影响交通组织、消防安全、相邻权利人权益且满足绿地率等情况下,住宅建筑首层可设置庭院。庭院面积不计入建筑密度和绿地率,进深不大于7米,围墙高度不大于1.8米(设置北向庭院、确需设置实体围墙或围墙高度超过1.8米等应进行专题论证),沿东西向主次干路及30米以上城市道路的庭院不得设置实体围墙,可采用起到景观遮挡作用的通透性围墙或绿篱,庭院内不得设置永久性建筑物。住宅首层可设计下复式结构,并采用采光井、下沉庭院等措施,提高居住生活体验。

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对新开工项目优化完善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①配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托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应急物资储备房间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计入容积率。②建筑保温层外的保护层、找平层、饰面层(含幕墙)等,不计入容积率。③住宅建筑开敞式阳台、封闭式阳台水平投影面积合计不超套内建筑面积的20%,且进深不超过2.1米的部分,按照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进深或面积比例超出上述规定的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④每套住宅用于放置集中空调外机等的设备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4.5平方米的不计入容积率,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按照开敞阳台规则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⑤建筑高度不超过54米的住宅建筑,每户可设置一处建筑主体结构以外且不封闭、进深不小于2.1米且不大于4米、高度不小于两个自然层、水平投影面积不超过住宅套内建筑面积25%的户属空中花园。户属空中花园进深在2.1米以内的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在2.1-4米的部分不计入容积率。住宅同时设有阳台和户属空中花园的,阳台应为封闭式,阳台外不得再设户属空中花园。

优化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服务。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具体首付款比例由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和意愿,与客户协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自主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作为定价方式,与金融机构协商约定重定价周期,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降低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促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2024年10月31日前,各银行机构统一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实施批量调整,对于LPR基础上加点幅度高于-30BP的存量房贷,将其加点幅度调整为不低于-30BP。

强化住房公积金支撑保障作用。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100万元;在我市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120万元;符合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我市首次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200万元;购买高品质住宅、装配式住宅的,在上述基础上各提高10万元。适时推出“商转公”政策。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购住房的,取消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户籍地或工作地限制。

加大“白名单”项目支持力度。优化住宅类资金业务受委托银行考核办法,对支持“白名单”项目融资的银行,在住房公积金、住宅维修资金、商品房预售资金等存放和银行考核赋分上加大权重;对工作不积极的银行可采取在业务承办银行招标委托中予以剔除、依法依规约谈等负面惩戒措施。

推行转移预告登记。在商品房“以旧换新”中,开发企业收购的存量住房可以办理转移预告登记,办理预告登记的住房在卖出后,可由开发企业申请注销预告登记,旧房权利人与旧房购买人申请办理转移登记。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实施期内遇上级政策调整,按调整后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孙雪婷)


如何看待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称房地产市场仍是个10万亿市场?

万科集团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表示,万科在年初对于市场下行有预估,但没想过这么严重。 短期来看,万科会用更积极的销售、更具体的应对来兑现今年实现业绩止跌企稳的承诺。 如果看得更长远一点,从两三年的时间跨度来看,万科大体上想实现三个目标,业绩一定 要止跌回稳,开发要继续维持在行业第一阵营,第三个是率先从房地产开发转向不动产 开发、经营、服务并重。 看到没,第一个是根本点,也是我强调烂了的核心——人口老龄化(面对负增长吧)、城镇化见 顶、居民负债率、收入增长速度放缓等等。

一、最近房地产有趣新闻应该是碧桂园,比如碧桂园总裁莫斌喊:相信所有地产企业都会检讨和反思。 市场调整作为管理层我们预判到了,但剧烈程度超出了预期。 对于业绩下滑,我和我的管理层对投资者表示深深歉意,我和我的管理层也在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碧桂园神经反应有些迟钝啊,都这个点才喊超出了预期。 对投资者表示深深歉意这句话很恶心啊,只对投资者表达歉意,那些购房者呢,甚至烂尾楼呢。

二、怎么不表达歉意,一句道歉都没有,倒是对资本家很殷勤。 “新业务方面,博智林 机器人业务是唯一的重点业务,其他新业务都已经暂缓。 ”这说明碧桂园和华为类似,在战略收缩,而且可以看出除了建筑机器人产业,碧桂园转型基本上“无成功”。 让我想起来股东大会郁亮喊:从短期来看,楼市已经触底,但恢复是一个缓慢而温和的过程。 那次报告会,最重要的信息如下:

三、与此同时,郁亮也表示,尽管环比明显上升,但预计同比仍然会有不小的跌幅,底部回暖需要时间。 他强调,当前房地产市场所处环境已与过去不同,如今,人口状况和结构、收入水平、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指导原则都已发生变化,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册宴清段,所以不能再沿着过去的逻辑,期待回到过去高峰时的数据和规模。 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681.1亿元,同祥宴比2021年同期的2868.1亿元下降41.39%。 已公布数据的14家TOP20房企前5月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5.2%。 这么说万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属于泥沙俱下状态。

四、看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它的影响力已经大幅下降(未来股市会占很大比重),会从经济的超级支柱沦为支柱之一,而且会逐渐 离开舞台中央。 届时,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医药医疗健康乃至大飞机产业都可能超过房地产对GDP的贡献。 比如数字经济:国家正式发布了《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进入全面扩张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业内人士分析,假设2025年GDP总量为130万亿元,这意味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3万亿元。 2020年,这个数字只有7.8万亿元左右。

五、另一个就是可以窥探未来发展趋势是指标:最核心出生人口(供需关系核心)、城镇化、经济转型升级、化解土地财政困境、空置率等。 最核心的出生人口无需多言,我从18年强调到现在,现实情况人口也和我此前分析一致。 城镇化呢,已经到顶了,后续城镇化会随着人口自然更迭(农老龄人口去世)而被动上升。 一个社会,理性的声音很重要,不要做沉默者。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通过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影响他们的身边人,如此循环,就会产生磅礴的理性力量,就可以战胜非理性,不要等悲剧发生才冷静,那就晚了!我们都可以作为理性力量发生源,州前我从18年开始慢慢影响了,现在也影响了一批人,大家加油。

房地产市场

据说中国房地产总市值有400多万亿,虽然经过21年底和22年的持续萎缩,但10万的市场目前还是有的,但过了今年就不好说了。 郁亮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就是存量住房每年要淘汰10亿-11亿平方米,简单的理解一下就是房子会折旧的,会没人住的,会淘汰的,指望囤房子涨上天际的炒房客们,好好算算房子的折旧,特别是30层左右的高层。

六、以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电梯和电路水路也就15年左右,外墙二十年,房子能住30年算质量很好的啦,而且这还是标准的。 若是按照这几年烂尾楼开发商的尿性,嘿嘿,我都倒吸一口凉气,开发商都已经抠到把草坪换成沙地,至于购买的房子钢筋数量够不够,实在不好说。 前段时间烂尾事件,个人认为保交楼但没有保质保量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有钱的时候,开发商建房子况且可以四年掉外墙,建筑用海沙,3年时间阳台护栏全部生锈。 要是没钱的开发商能做出什么事,真不敢想。

现在大家明白为啥二手房5-10年要套现走人了吗,要是超过10年二手房,任谁接盘都很可能是最后一手,哪怕你吹上天际,但二手就是二手,就是在不断折损,就是不如一手房。 房子其实是个消耗品,作为地产行业相关人员,我见过很多房子,其实不管是多贵的房子,楼龄超过15年或者20年以上的,都会显得非常老旧。 10年前的开发商还算有良心的,但这几年起的房子,那些高周转一年半建起来的,各种违规偷面积扩阳台,用海沙建房子返碱的,要说能住三十年,我说你都不信。

有没有可能30年前掏空积蓄买房子,30年后掏空积蓄修房子为啥要用修这个字眼呢,因为现在高层是拆不起的,把你们30层的高层住宅拆掉要赔多少钱,还不如另外找个空地去建个新城。 中国那么大,你们不会那么天真以为会没有地,要拆你家的高层吧,就把话放这里,绝大多数人花了一辈子积蓄,也就是租了30年房子而已,要是现在还有人把商品房当成传家宝,传一代又一代,那是你想多了。 能传一代一代的,那是宅基地!老房子危楼了,能推到自己重新再建的,也是宅基地。 跟你买的商品房没啥关系,商品房是消耗品。

重磅会议定调房地产,2023年这么干

商品住房

中房网讯 (亚晨/文)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而本次圆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房地产的表述,主要体现在两处。

支持住房改善

一是,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部分,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此次会议将“支持住房改善”列为第一内需,足以显示对住房消费领域的重视。 而这一表述,与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关于房地产的内容大体一致。

实际上,改善型需求一直是近年来的购房的主力。 而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能否企稳回暖,并对经济有所拉动,如何刺激改善型需求是重中之重。 基于此,未来关于需求端的政策还有一定继续优化的空间。

首提“三保”

二是,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部分,对房地产描述的比较多。

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值得注意的是,“保交楼、保民生橘纯肢、保稳定”工作,也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

而“保交楼”一词,最早出现在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 此后,央行发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向商业银行提供2000亿元再贷款,拟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用于支持“保交楼”。

做好“保交楼”工作,一方面可以避免一部分房地产项目烂尾所造成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做好“保交楼”工作也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因此,做好“三保”工作,将是未来房地产持续稳健的基础。

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最近几个月以来,满足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被多个主管部门反复提及。 自“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落地后,对于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此后,“三支箭”政策相继落地,为房地产释放大量资金。 据中房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约有50家银行和各地分支机构,对80余家房企提供意向授信,授信总额超过3.5万亿元;8家房地产企业储架式注册发行总金额也已超过1200亿元;此外,披露股权融资意向的裤埋上市房企至少超过了20家。

房地产融资政策的松动,对于推动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要“探索新发展模式”,此次会议则提出要“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新发展模式已经基本确立。

《丁祖昱评楼市》指出,一方面是既有市场又有保障的住房体系的建立,未来保租房、长租房等相关政策有望发力。 另一方面,则是与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旧发展模式的告别。

对此,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等媒体提问时表示,要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 要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人口变化、城镇化格局,包括城市群都市圈、城市更新、再城市化等,研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摆脱多年来“三高”模式。

房住不炒

另外注意的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对“房住不炒”也有所提及,但与此前相比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其体现的位置已经有所靠后,但这也表明“房住不炒” 未来仍将是中长期坚持的基准定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表示,房地产对居民生活和财产、宏观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稳定、政府财政、金融市场的影响,都不是别的产业可以比肩的。

刘国强指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支柱不能大幅度摆动,非保持总体稳定不可。 前期的宏观调控已经化解了大涨的风险,现在大跌已成为主要矛盾,亟需止跌。 当然,也不能偏离“房住不炒”的定位,要以稳民生为落脚点,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优化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全国房地产政策变动监测报告(2021年10月)

一、本月楼市政策聚焦:中央为楼市“维稳”频繁发声,地方调控力度趋缓

10月,房地产政策环境延续紧中趋稳。 中央层面,继9月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和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之后,本月高层继续密集发声,楼市“维稳”导向明确。 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再次表态,下一步,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住建部和地方政府,坚定地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橡轮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地方层面,本月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条数较上月基本持平,但紧缩性政策占比由上月的50%进一步下降至44%,地方房地产政策收紧趋势继续放缓。 从调控手段来看,紧缩性政策主要聚焦在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和强化房企资金监管等方面,出台“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行政措施的城市较此前明显减少。 而在宽松性政策方面,除依托人才引进和放宽落户外,哈尔滨、湖南等地相继推出购房补贴政策,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等多地则纷纷减征免征个人转让二手住宅的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缓解楼市颓势。 本期报告主要对10月份房地产行业政策进行梳理,并作解析。

二、中央政策:坚定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资金需求

1.政策跟踪

2.政策小结及重点政策解读

(1) 政策小结

本月货币政策继续延续稳健。 一方面,10月末央行连续多日开展大规模逆回购操作桐型,全月全口径净投放1600亿元,较9月有所放量。 在社会融资规模方面,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数据,梁尘10月我国社融增速有望止跌企稳,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0.7万亿元,新增社融1.33万亿元,社融增速维持在10.0%左右,M2增速维持在8.3%左右。 整体信用市场维持在“稳中偏紧”状态。 另一方面,MLF中标利率、逆回购操作利率和LPR利率继续保持不变,维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本月央行进一步明确楼市“维稳”导向。 具体来看,10月18日,央行在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近期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是市场短期过激反应。 部分金融机构对于“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解。 主要银行要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在随后的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和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纷纷表态,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房企融资行为和金融市场价格正逐步恢复正常,未来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有助于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保持房价和房地产市场稳定。 此外,本月中央还就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经验推广、超高层建筑建设管理等工作出台了具体指导意见。

(2) 重点政策解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会议内容:

一、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

二、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科学可行的征收管理模式和程序。

三、国务院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考虑深化试点与统一立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情况确定试点地区,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四、本决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

事实上,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了房地产税的讨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正式启动,仅在上海和重庆两城开展了房产税试点工作。 但房产税与房地产税本质上有明显区别。 房产税是对房屋持有征收的一种具体课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而房地产税则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对房产征收的税目的总称,包括流转环节和保有环节,囊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等多个税目。

从此次会议内容来看,试点地区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纳税人为土地所有权人和房屋所有权人,这也就意味着,此次征收的房地产税至少是包含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内的,至于是否将契税、印花税等也纳入其中,税基、税率多少等问题,则仍需国务院及试点地区政府拟定实施细则确定。 从此次试点决定的目标来看,意在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引导住房消费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但从实际来看,推行房地产税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远性的。 具体来说:

第一,有助于调节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下,逐步确立了建设以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新机制为核心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房地产税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房地产税通过将保有环节纳入征税,提高房屋持有成本,一方面可以抑制对房地产的投机性需求,维护房价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盘活存量房源,让闲置房源进入买卖和租赁市场,增加市场住房供给。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的实践经验来看,房地产市场受税收的影响短暂且有限,具体要取决于征税力度。 长期来看,税收对房地产市场主要起调节作用,人口、经济形势、金融政策等仍是决定房地产市场走向的主导因素。

第二,有助于为地方政府开拓新财源,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在“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下,房企拿地能力被弱化,拿地积极性下降,土地溢价率下滑,地方土地财政面临较大收缩压力。 房地产税征税范围包括流转环节和保有环节,覆盖范围广,而且我国房地产存量庞大,房地产税一旦开征,无疑将成为地方重要、稳定的收入来源。

住宅

第三,有助于调节收入的二次分配,缩减贫富差距。 根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家庭财富报告(2019)》,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71.35%,房产是居民财富的主要构成。 随着房价的上涨,不同能级城市间、城乡间财富差距不断拉大。 而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渠道。 《求是》杂志发表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即指出,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

第四,有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而房地产税正是整体税制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凭借征税范围广、税源稳定等优点,或将成为未来地方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从而更好地保障地方政府职能的实现。

三、地方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趋缓,出台财税托市政策的城市增多

1.政策跟踪

(1)行政限制政策

(2)土地政策

(3)公积金政策

(4)住房保障政策

(5)人口人才政策

(6)市场监管政策

(7)其他政策

2.政策小结

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监测统计,2021年10月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43条,较上月基本持平。 其中,宽松性政策16条,紧缩性政策19条,中性政策8条。 紧缩性政策占比较上月进一步下降,地方房地产政策收紧趋势明显放缓。

具体来看,紧缩性调控主要集中在加强市场监管上。 典型代表有:天津明确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并实行全流程监管;武汉、大连等地发布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有关通知,内容覆盖企业备案、资金监管和业务规范等多方面;广东、浙江等多地发布购房风险提示,提醒购房者谨防开发商销售手续不齐全、商品房价格不合理等多种交易风险;山西、安徽、赣州等地相继发布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买卖和住房租赁等多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等。 此外,东莞正式建立二手房价格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孝感明确新建商品房取得预售证后调价幅度超过10%需重新备案,泉州本市户籍居民购房2年限售、非本市户籍居民购房5年限售等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地方楼市降温。

宽松性调控主要集中在放宽行政类限制和人口人才政策上。 其中,在放宽行政限制方面,典型代表有:哈尔滨出台“十六条”新政,从降低预售证许可申请门槛、适当放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为人才和新市民发放购房补贴等多方面,为地方楼市助力;义乌降低预售条件,并调整“公证摇号”政策,容积率≤1.2的商品住宅小区及建筑层数≤3的商品住宅可以不采用公证摇号排序选房的开盘销售方式;湖南发布推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的若干意见,对于新购或租赁(自持)存量非住宅商品房的单位和个人,采取购房补贴、租金补贴、降低相关交易费用等方式予以支持。 此外,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珠海、揭阳等多地纷纷减征免征个人转让二手住宅的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有利于缓解地方二手房成交急剧下滑的颓势,释放利好信号。 在人口人才政策方面,典型代表有:宁波市奉化区发布高层次人才安居补助办法,最高发放购房补贴120万;河南制定青年人才公寓管理办法,明确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的租金标准原则上不高于同区域住房市场租金的70%,与同区域郑州市青年人才公寓租金标准基本保持一致;湖南加大对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高层次人才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至省直中心最高贷款额度的4倍等。

四、10月重要事项复盘

五、房地产政策展望

1.中央层面

保障性住房

10月15日,央行举行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 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会上表示,央行做了前瞻性的政策安排,降低了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外溢冲击,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做好跨周期调节,统筹考虑今明两年政策衔接。 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 从市场流动性来看,11月公开市场将有超两万亿元资金到期,其中包括1万亿MLF和1万亿逆回购到期,对资金面形成干扰。 尤其央行在10月末连续多日开展大规模逆回购操作,意味着11月月初流动性就将遭遇挑战。 从中央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来看,预计仍将通过等量或者小幅缩量续作到期MLF和逆回购,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此外,临近年末,财政支出逐渐放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 整体来看,11月市场流动性仍倾向紧平衡。

在房地产方面,本月中央层面就楼市“维稳”继续频繁发声。 从金融管理部门和多家银行反馈结果来看,10月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已基本恢复正常,为了修复前期过激的市场反应,后续房地产市场融资环境仍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但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的大方向不会改变,融资重点将更多聚焦在“合理的资金需求”。

2.地方层面

10月楼市维稳导向更加明确,中央层面继续频繁发声,地方紧缩性调控也进一步放缓。 从政策层面来看,短期房地产政策面已基本见底,后续将呈现边际改善。 包括近期如长春、哈尔滨、东莞、惠州、湖南等多地就已出台财税支持类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改善地方房地产市场,后续预计将有更多城市跟进,尤其是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为主,热点一二线城市仍将保持审慎。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策往往具有滞后性,政策面见底并不意味着市场见底;第二,在“房住不炒”调控主基调下,政策宽松幅度有限,对市场的提振作用也将受限。 因此,短期房地产市场或仍将延续下行态势,但在边际改善政策作用下,下行态势将逐渐放缓。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23942.html
记者观察丨房地产市场回暖 二手房成交量上升 新房
北大教授为其点赞 中国游戏共建全球叙事空间 原神再登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