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是如何炼成的 疯狂的麦克斯

1979 年,一位名叫麦克斯洛克坦斯基的男子,开着他的爱车「追缉号」飙上公路,开创了《疯狂的麦克斯》的历史。

麦克斯的冒险从 1979 年电影《迷雾追魂手》开始,再来是 1981 年的《冲锋飞车队》、还有 1985 年的《冲锋飞车队续集》。麦克斯的冒险还要继续,但《疯狂的麦克斯》的前三部电影已经震撼了全世界。

有日本漫画家受到启发,画出了《北斗神拳》;还有美国的年轻导演受到启发,创作了《魔鬼终结者》与《异形 2》;而《疯狂的麦克斯》三部曲更让澳洲小伙子梅尔·吉布森,一跃成为全球电影巨星。

如今,《疯狂的麦克斯》传奇还有新的篇章,让我们来回顾这个传奇的开端,真正的澳洲之光: 《疯狂的麦克斯》三部曲。

《迷雾追魂手》电影剧照(一)

导演乔治米勒的父亲,是迪米崔米利欧提斯,迪米崔出生于希腊,但九岁时全家移民到了澳洲;乔治米勒的母亲爱凡佳丽亚出生于土耳其,但因为当地发生叛乱,使得全家被迫逃难到希腊,后来也移民到了澳洲。

最终迪米崔与爱凡佳丽亚相遇了,两人最后建立了一个有四个小孩的拥挤的小家庭。

乔治的父母亲都经历过辗转流离的辛苦人生,这似乎在乔治的 DNA 之中烙下了某种印记,使他热爱冒险,永远幻想着一个遥远的梦幻天地,等着他去畅游享受。

这是为什么,当乔治已经进入了新南韦尔斯医学院就读时,他却不像一起就读医学院的双胞胎弟弟约翰那么用功,因为他常常逃课去看电影⋯⋯因为电影就是他的梦幻天地,他想要在其中大展身手。

《迷雾追魂手》是乔治的第一次大冒险。

这部电影极其粗糙,因为受限于仅仅 35 万美金的成本(大半来自乔治担任急诊医师的薪水),以及毫无经验的年轻演员。

《迷雾追魂手》一切从简,例如:

《迷雾追魂手》电影剧照(二)

《迷雾追魂手》的幕前与幕后一样恶名昭彰,这部片在新西兰遭禁 4 年、在瑞士遭禁 26 年,原因都一样,因为它「太暴力」了。

但事实是,乔治米勒其实没有暴力的「本钱」。他已经因为预算焦头烂额,不可能再把杀人或辗毙的镜头拍得清晰仔细。《迷雾追魂手》的剧情里有警察被杀、良家妇女被杀、甚至连麦克斯的幼子都被杀了。

但是,观众在画面上看不到有人真的丧命轮下,因为这些过程其实都发生在镜头之外,可是⋯⋯乔治在杀戮的前一刻,已经把气氛补到最满,他不用拍出殒命的那一剎那,观众就会自行脑补——新西兰、瑞士、马来西亚这些地区的电影审检单位,禁止这部电影上映,但他们想禁制的暴力却并未真正发生在银幕上,而是藏在每位观众的脑中。

此前,梅尔·吉布森没有太多演出经验,《迷雾追魂手》的大半剧情里,他饰演的麦克斯其实都很木然,这固然是受限于梅尔的演技,但另一方面,麦克斯的沉默寡言形象,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银幕孤狼。

即使在电影前半段,麦克斯还有着温暖的家庭生活,但他脸上的木然,隐约透露着他与其他人⋯⋯甚至包括妻儿之间的距离。

《迷雾追魂手》电影剧照(三)

而在电影后半段,当他的同事一一被杀、妻儿遇害,心中怒火炽烈的麦克斯却依旧沉默寡言。

当救治麦克斯妻子的医生,说着病人全身骨折、器官受损⋯⋯镜头慢慢拉远,麦克斯就站在急诊室外,听到这一切不幸消息的他抬着下巴,面无表情,眼神定定望着远方⋯⋯他依旧一句话都没说,但观众都可以清楚感受到他内心的怒火。

这股怒火最终烧死了残害麦克斯家人的飞车党们,也烧毁了麦克斯的灵魂。

他仍然驰骋于大路之上,但他已不再是一名巡警,而是徒具人形的愤怒灵魂。这个世界,也似乎变得与他一般荒芜。

在《迷雾追魂手》的成功之后,乔治获得了华纳影业的资助,他拿到了四百万美金的预算,拍摄了续集《冲锋飞车队》,它成为当时澳洲电影圈成本最高的电影(尽管四百万在当时的好莱坞仍然只是小成本),而最终,《冲锋飞车队》获得了两千三百万美金的美国票房,是当年的票房奇迹。

《冲锋飞车队》的开场,是这样形容整部片的时代背景:「这是一段混乱时期,这是一片毫无希望的荒芜之地」。

世界进入了末日,强权崩坏,石化燃料耗尽,人们开始弱肉强食,争夺所剩无几的汽油。

麦克斯似乎把油门踩得太大力,使《迷雾追魂手》与《冲锋飞车队》之间的变化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尽管在《迷雾追魂手》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明退化的迹象,但在《冲锋飞车队》里,已经毫无文明可言,这部社会暴力电影突然变成了末日已至的科幻电影⋯⋯不过还是一样暴力。

《冲锋飞车队》电影剧照(一)

在《迷雾追魂手》里,纯真一片片地被剥夺,但在《冲锋飞车队》里,纯真已死,只剩下算计与无止尽的争夺,坏人与好人互相欺骗,甚至好人也要欺骗好人,大多数的角色都无法信任,他们之间的合作只是一时迫于情势。

即使你没看过《迷雾追魂手》,也不妨碍你直接观赏《冲锋飞车队》,因为两部片几乎没有共通性──但如果你够细心,可以发现《冲锋飞车队》里,麦克斯的右臂上没有袖子(因为右臂在上集遭机车辗过),他的步伐有点蹒跚,左脚还装上辅具(因为上集他的膝盖中枪),这些都是刻意安排的小细节。

有了更多预算,《冲锋飞车队》可以撞更多的车、制造更壮观的飞车特技⋯⋯而且现在人人都有治装费了。

《冲锋飞车队》变成华丽的飞车电影,特技难度更高,一段机车骑士坠桥的片段,特技人员不靠钢丝在空中翻滚两圈半的特技,至今看来仍然惊险异常;而角色造型更加突出,轮胎与排气管的车体元素,以及飞车党的皮革元素,结合在匪徒身上,变化出性感又危险的奇特气质。

《冲锋飞车队》电影剧照(二)

但是《冲锋飞车队》最重要之处,是确立了整个系列的发展方向。乔治在制作《冲锋飞车队》之前曾经陷入迷惘,他甚至痛恨《迷雾追魂手》带来的成功,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拍出符合内心完美质量的作品,而这种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

但是,《冲锋飞车队》治愈了他自己,乔治理解一部电影永远不可能完全呈现他对「荒土世界」的视野,可是,他可以将整个电影缩小到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达到他期望的尽善尽美。

所以,《冲锋飞车队》的剧情更加简单,整部电影几乎只是麦克斯与一群定居在炼油厂的居民达成协议,要帮助他们逃出以暴力宰制荒土的「猛格大王」追捕。

不同的追逐片段穿插在片中,最后以一场麦克斯驾驶大型运油车,逃离猛格帮围杀的片段作结。

这样的大逃杀结局,重复地在往后的《冲锋飞车队续集》、《疯狂的麦克斯:愤怒道》、甚至是最新的《芙莉欧莎:疯狂的麦克斯传奇篇章》里出现。只是每一次的表现形式都有明显的进化,有更复杂的特技编排或创意。

《冲锋飞车队续集》电影剧照(一)

《冲锋飞车队》之后的疯狂的麦克斯系列作品,像是乔治米勒不断地「重奏」一首相似的曲子,这些重奏版本有着不同的主题,但形式都很相似、相同的角色不断地出现,而戏剧效果一次比一次更加浓烈刺激。

可是,《冲锋飞车队续集》很明显是整个系列里最特殊的作品,它与其他作品不太一样,暴力程度下降了不少,疯狂的麦克斯甚至变成了孩子们的保母,而到了结局,反派竟然放走了麦克斯⋯⋯《冲锋飞车队续集》不像是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的续集,它更像《七宝奇谋》的末日版本。

疯狂的麦克斯三部曲,活化了末日动作电影类型、飞车动作类型⋯⋯事实上,它甚至活化了80年代初期的美国动作电影市场。这一切都来自于疯狂的乔治米勒,他编剧所有的疯狂的麦克斯电影,同时也是全系列的导演、美术概念、与特技发想者。

很难想象,乔治米勒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电影科班教育,也许是澳洲的风土、与父母的漂荡经历影响了他,让他能拍出这么豪放不羁的动作系列作品⋯⋯但当然别忘了,他对电影的热爱,才是维系这个系列,延续至今 45 年而不衰的真正原因。

《冲锋飞车队续集》电影剧照(二)


疯狂的麦克斯怎么制造军火库

如果是营地大门喷火,就在营地附近看看有没有那种红色的大罐子,如果有就用鱼叉拉下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沿着喷火的地方找红色的管子,最后就能找到控制喷火的开关或者红色大油罐!如果是在营地内就找管道开关,就ok了!

疯狂的麦克斯一共几部是一个人演的吗

《疯狂的麦克斯》一共有四部前三部男主Max是一个人演的(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饰),第四部Max则由汤姆·哈迪(Tom Hardy)饰演。

疯狂的麦克斯4的剧情背景是什么时期

末世时期,应该是核弹弄的吧?貌似没有详细介绍过,我知道的就是全球天气变暖,开始发洪水,接着就是酷热,没多久地表水就被蒸发干了,海也没了,人类为了最后的资源互相残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25710.html
我们德国见 凯恩 这不是我们在欧洲杯上想看到的成绩
新设合营企业未依法申报 上海海立和海尔空调各被罚1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