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 中欧最新申报! 这类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看似一片“红海”的传统宽基指数赛道,迎来头部公司积极布局。

近期, 中欧、富国 上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宽基产品,而今年以来多家公募新入局上证50、中证500等宽基领域。为何基金公司又将眼光转向传统宽基领域?“后来者”居上的机会如何?如何寻求突破?

传统宽基指数获积极布局

证监会公布的行政审批进度表显示,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提交了沪深300指数类基金的申报材料。 6月4日,中欧基金申报了沪深300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6月5日,富国基金申报了一只沪深300ETF联接基金 。 在此之前,5月21日,中欧基金提交了沪深300指数量化增强的申报材料。而富国基金则在5月23日成立了沪深300ETF。另外,西藏东财基金公司在5月13日上报了西藏东财沪深300ETF。 除沪深300指数相关产品外,今年以来,其他传统宽基指数产品也迎来新的布局。例如,广发基金旗下的上证50ETF在不久前正式成立;而东证资管推出的东方红中证500指数增强即将开始发售。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指数领域——上证50和中证500,广发基金和东证资管分别是新的参与者。 针对多家头部公募转向传统宽基指数领域,盈米基金研究院研究员王誉蓉称,由于主动投资难以获得超额收益,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转向布局分散投资的指数基金。当前A股估值较低,吸引投资者逢低增持宽基指数,期望未来获得反弹的平均收益。另外,今年2月份救市资金大举买入沪深300类ETF,也提振了大家对于大盘的信心。 富国基金表示,对于以投研著称的公司,围绕ETF投资策略来建设客户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此时,搭建完备的ETF产品线就成为重要的产品布局思路。例如公司量化团队推出的大小盘轮动策略,就需要布局300ETF和1000ETF,才能形成闭环管理。 另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布局宽基指数,一方面体现出机构投资者中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积极布局A股优质资产;另一方面,当前在市场低位区域进行逆周期布局,不仅可以减少顺周期共振,稳定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获得感。 “后来者”仍有机会居上 整体来看,宽基指数尤其是传统宽基领域的先发和头部优势较为显著,新进入者面临一定挑战。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投资者偏好的差异化,后来者仍有机会找到突破口。 富国基金介绍,表征性指数是许多机构客户的基准指数,宽基指数ETF也具有良好的基准作用。虽然这些ETF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大,但各家基金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务存在明显差异,此时考验的是各公司的投研能力、策略输出能力和产品费率定价能力等。 王誉蓉认为,对于宽基ETF而言,从更smart beta的角度入手是一个突破点。例如,同样是投资于大盘的宽基指数,沪深300仅根据规模选股,而如果投资策略能更优化,如去年发布的中证A50指数,将更注重ESG、行业均衡等因素,这样的ETF规模就有望大幅增长。 华北某公募基金表示,宽基产品的编制思路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和风格三个差异维度。通过这些维度的拆分和叠加,可以有效地寻找布局思路。借鉴美国市场的经验,创新型主动ETF占比持续上升,已成为美国ETF市场的新增长点,未来中国的ETF主动管理市场也有望实现突破。 谈及宽基指数基金市场的发展格局,富国基金认为,宽基市场容量足够大,竞争也较为激烈。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众多且差异不大,此时各家的竞争点转向细节差异,如费率等。此外,ETF的投资策略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提供完整的以ETF策略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成为各基金公司的竞争差异点。最后,基于投资逻辑、改善选股逻辑的新宽基指数,如中证A50指数、深证50指数等,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科创板基金有哪些?

科技创新板个人投资者的门槛,比如50万元人民币和两年的证券交易经验,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利用公共基金参与科技创新板是普通投资者的一个很好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明确指出,不符合适宜性条件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公募基金的方式参与科技创新板。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测算,预计可参与科技创新板的公募基金规模为3000亿元,其中新发行的科技创新板基金规模为1000亿元,战略配售基金规模为1000亿元,以及1000亿元的股票市值调整。

据统计,截至3月26日中午,已申报科技创新基金58支,其中53家已受理/更正,占90%以上;书面反馈39条,占60%以上。据悉,部分基金在书面反馈后进行了一些调整。仅从基金名称来看,有的将股票型调整为混合型,有的将开放式基金调整为封闭式运作基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预测,最终将有200多只科技创新板基金申请。

这类基金有“科技创新委员会”之称。科技创新板股票投资比例下限有限制。同时采用闭式操作。因此,科技创新板的参与度在理论上是最高的。之后,将进行改造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增强流动性。目前,已经申报了21只这样的基金。这类基金适合于2-3年内手中有闲置资金,希望更高程度参与科技创新板投资的长期投资者,尤其是那些希望间接参与科技创新板战略布局的企业,能够承受更高的风险。

这类基金分为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如“华夏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富国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这类基金不仅可以投资于科技创新板股票,还可以投资于A股其他板块的科技股票,投资于科技创新板股票的比例相对低于前者。其中,混合型基金的灵活配置可以使很大比例的基金在股票等主要资产类型之间灵活切换,具体的股票配置比例需要根据基金合同中公布的策略进行区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混合型基金名称中有“科技创新板”字样,如“广发科技创新板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与上述混合型基金相比,科技创新板的股票投资比例可能更高。

基金管理人申报增强策略ETF产品未来将丰富股票ETF产品供给

在首批产品上市满8个月后,增强型ETF又迎来“新成员”。

10月21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南方基金等13家基金管理人密集申报了13只增强策略ETF产品,普通投资者布局指数增强型基金再添场内新工具。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已经运作的增强型ETF试点看,存量的5只增强型ETF管理业绩良好,产品具有一定超额收益,初步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在管理规模和流动性上,增强型ETF产品规模相对稳定,交投活跃度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未来随着增强型ETF批量上报、创新产品“试点转常规”后,将进一步丰富股票ETF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继续推动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并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13只增强策略ETF密集上报

创新产品“试点转常规”

10月21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密集申报了13只增强策略ETF产品。

从产品名称看,易方达、汇添富、博时基金上报了“中证500增强策略ETF”;南方、鹏华基金申报了“上证科创板50增强策略ETF”;招商、国泰、银华、华泰柏瑞基金申报了“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嘉实、富国基金申报了“创业板增强策略ETF”等,继首批跟踪沪深300、中证500指数的增强型ETF后,增强策略ETF跟踪的指数标的更为丰富和多元,投资者借道增强策略ETF产品投资权益类市场也有了更丰富的投资工具。

所谓增强策略ETF是指运用指数增强投资策略,以合理控制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为前提,以获取超越基准指数收益为目标,以实物申赎模式运作的ETF产品。

分解该类产品的投资收益,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跟踪标准指数获得的贝塔收益;二是基金管理人通过量化研究策略等创造的阿尔法收益。

谈及各家公募密集上报增强型ETF产品,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随着13只增强策略ETF的密集上报,说明该类创新产品已经“试点转常规”,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股票ETF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继续推动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并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谈及该类产品的特点,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增强型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场内参与指数投资、且可以在控制指数偏离度的同时,力争获取超额投资收益的投资工具,该类产品兼具指数增强型基金和ETF的特点。从产品费率上,该类产品相比普通的指数增强型基金费率更低、场内交易便捷,ETF的产品形式将更加优化投资者的交易体验,指数增强的超额收益也将更加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鉴于增强型ETF的上述特点,这类产品也需要投资者认真选择基金管理人。”上述沪上公募基金经理称,增强型ETF需要基金管理人具备较好的ETF管理运营能力,还需要在控制指数跟踪误差的前提下,提升产品的超额收益能力,这对基金管理人的ETF管理经验和专业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平均3.6%超基准年化收益率

交投活跃度较高

事实上,早在2021年11月,就有首批5只增强策略ETF获批,跟踪基准指数为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股票指数。目前,首批5只产品上市已满8个月,总体来看,首批产品运作平稳,管理业绩良好,规模较为稳定,流动性良好。

公开信息显示,首批产品分别为南方中证500增强策略ETF、华泰柏瑞中证500增强策略ETF、景顺长城中证500增强策略ETF、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国泰沪深300增强策略ETF等5只产品,这些产品多数在2021年末、2022年初设立和上市,产品发行总规模65亿元。

从该批基金成立以后的业绩表现看,这些跟踪中证500、沪深300指数的产品,在成立以来股市的剧烈震荡中,平均获取了3.6%的超基准年化收益率,华泰柏瑞中证500增强策略ETF甚至出现了5%以上的超基准年化收益率,相比跟踪标准宽基指数的产品,斩获了一定的超额回报。

换手率方面,上市以来5只产品日均换手率均在10%以上,日均成交金额均在3000万元以上,其中4只在1亿元以上,显著高于同期全市场股票ETF的4.9%日均换手率中位数和1300万元的日均成交金额中位数水平。

谈及首批产品的市场表现,上述沪上公募基金经理表示,由于增强型ETF相对普通股票ETF有增强策略,这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发挥基金管理人的部分主动管理能力,力争获取超越指数基准的超额收益。因此,首批产品的基金管理人也选取了在指数和量化投资领域具有较长时间积淀、投研水平优秀的机构,首批产品的平稳运行也初步体现了上述机构的专业能力。

虽然国内增强型ETF产品密集上报,但多位投研人士认为,相比海外市场增强型ETF的快速发展,我国增强型ETF的未来发展空间仍较为广阔。

华南一位公募投研人士表示,从历史来看,我国指数增强型基金的历史业绩优秀,投资者的认可度也较高,产品规模不断攀升,为增强策略ETF的发展打下了投研基础和客户基础;另一方面,我国股票ETF总规模超万亿,运作规范和透明,产品由标准股票ETF产品向增强型ETF创新发展也是水到渠成的。

富国稀土基金有一定的知名度,这类基金该不该卖?

这类基金该不该卖应当取决于市场的行情来判断。从现在这种情况上来看,像有色、钢铁或者稀土这一类的基金,已经迎来了一个短期的小爆发。像稀土类的基金它的这个涨幅已经超过了30%,那么从这个时间段来看的话,稀土基金显然还有更高的成长空间。稀土基金一直以来都是被低估的一个基金板块,因此它的下跌空间并不会说特别大,反而上涨空间是要比下跌空间更大的。

这个时候如果说是玩短期的话,稀土类基金可以直接卖掉,把一部分的收益落袋为安。因为稀土类基金短期内已经来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了,那么这个时候稀土类基金就可能会迎来一个回调,等到这个回调结束之后,那么就可以再次进行买入了。其实就是一个基金估值的东西,虽然说稀土类基金近期的这个估值并不是特别高,但是由于稀土类基金是属于短线的,长线拿着他的这个收益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稀土类基金的这种成长属性也不如白酒或者新能源板块的基金,相对来说稀土类基金更适合玩短期,那么短期需要注重的是止盈点的设置,在收益达到10个点之后就可以卖掉了,不然即便是赚到再多的钱也都只是浮盈,等到稀土类基金开始大批回撤的时候,这些浮盈马上就会变成浮亏。因此收益超过10个点以上的实际上就可以卖掉了,但是如果说想要贪婪一些,继续持有的话也没有问题。

所以稀土类基金在这个时间段的时候应该去卖掉了。现在的这一波市场行情差不多已经结束了,现在普遍迎来一个回调的阶段,等回调过去之后,找到一个时间点再进行定投稀土类基金。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jinrong/26781.html
后又一家 realme 出手机快充新高度 卷 真我欲 300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