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功 旧址被纳入旧改范围 入沪160周年的徽墨 相关博物馆计划提出文保申请

据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位于黄浦区天灯弄120号的“曹素功”墨厂旧址,便是曹素功墨在上海最早的自有工厂。20世纪上半叶,墨厂在该旧址运营,直至1958年搬至它处。目前,旧址内仍保留了彼时木制石库门结构。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计划对上海市黄浦区天灯弄120号曹素功墨厂旧址提出文物保护相关申请。据黄浦区政府公开资料,该旧址所在地块为旧区改造实施计划项目之一。

▲天灯弄现状

记者走访看到,涉及区域已被围栏遮挡,无法进入。当地居委会称,涉及区域居民已搬走。黄浦区文物局答复红星新闻,已收到相关线索,具体文物价值及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等,需专家评议后确认。

20世纪上半叶建成

天灯弄曹素功墨厂 曾见证国货运动

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司徒文介绍,“曹素功”是上海开埠后迁入沪上的第一家制墨品牌。曹素功为清代徽墨“四大家”之首。清末,曹素功后人在上海小东门开设了上海首店;1890年,曾有官府文书提及该店。在上海开店后,约20世纪20年代,曹素功墨厂在今天的天灯弄120号开办。

关于墨厂开办的具体时间,暂时为推论。司徒文解释,1907年,曹素功安徽炼烟厂来信写到将烟料送至上海工厂,而1922年的一份契约显示,曹素功后人已拥有位于天灯弄房屋的产权,“推测在1907至1922年间,墨厂在天灯弄建成。”一份1946年的产权证显示,业主为曹素功后人,产权内容包括天灯街120号双间楼房三幢、平房九间等。“这是抗战胜利后重新统计了土地情况,重发了权证。”她介绍,1958年,“曹素功”合并了上海其他墨坊并转公有,天灯弄工厂不再适应生产规模,工厂搬迁至它处。

该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林仕亨提到,在天灯弄开办工厂期间,曹素功品牌曾参与国货运动。据光明日报报道,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升温,1933年曾被定为“国货年”。而一份1934年的联名书信中,以“曹素功尧千氏介绍启”开头,提及彼时洋烟所制的墨“其膏如糊、其色如煤,不可以笔”,有商人牟利而使用,但曹素功品牌仍坚持古法炼烟制墨,书信由王一亭撰写,联名者包括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1946年,冯玉祥为曹素功笔墨庄题词“艺林至宝”。

在博物馆成立之初,2008年,筹建组成员等人就曾在曹素功后人、老员工陪同下重访天灯弄120号。彼时,博物馆曾考虑是否可以活化使用旧址,但由于产权问题而搁置。走访时,旧址已多用于民居。据当时参与走访的副馆长汪凡介绍,“天灯弄120号,原本是包括了墨厂本身、员工宿舍。制墨主要是手工艺,所以并没有大的仪器。有一些老员工依然住在那儿。走访时发现,新增了一些建筑,而一些老建筑的结构保留了下来。”

保留木制石库门

院内有棵大朴树,或已上百年

司徒文提及,近期,该博物馆举办了“曹素功与天灯弄”特展,一名天灯弄居民陆先生曾写作回忆曹素功墨厂旧址。在这篇文章中,陆先生称,童年时代,曹素功墨厂旧址东侧已出现两栋联立住宅,不过,街坊们仍称呼天灯弄120号为“曹素功”。

据陆先生和家人回忆,在墨厂尚未搬迁前,平房里进行过和料、杵捣坯料。而后,坯料被搬到客堂间再捶打,压入木模成形,放入厢房内晾干,楼上则是给墨锭描金绘色和包装成品的地方,后天井则有小升降机运送墨锭。陆先生的家人居住在墨厂周边,“厨房的窗正对着工厂,墨工锤打坯料的声音一日响到夜。”

陆先生称,2007年,自己曾重回天灯弄120号,“看到的是一幢三开间、一幢二开间的联立石库门,简单的条石门框,没有后厢房和晒台,狭长的后天井后面有双坡一层平房,典型的早期石库门,可惜没有拍摄。”2008年走访拍摄的照片显示,旧址民居仍为木制房梁结构。

今年6月,该博物馆尝试联系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司徒文回忆,“我们本身是研究曹素功历史为主,而基金会有很多城市古建筑保护的经验,我们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意见。”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告诉红星新闻,在收到相关信息后,她走访过天灯弄120号,注意到建筑风格,“比较早期的木制石库门,可能是清末建造的。在上海开埠以后,西风东渐,直接影响建筑,很多西式的花样就在石库门的门头等装饰上表现明显。”

此外,丁枫注意到,在旧址内有一棵朴树。据其观测,树木目前健康,“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朴树。”司徒文称,在2008年走访时,彼时60多岁的一位老职工曾回忆,年幼时便已见到这棵树,推断可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大朴树 博物馆供图

位于历史文化风貌区

目前居民已搬离,当地文旅局回应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天灯弄120号位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开资料,这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

在丁枫看来,曹素功墨厂旧址与多个周边建筑都可能有所关联。距离曹素功旧址约几分钟步行路程,是上海社会活动家王一亭曾居住的梓园,而王一亭也在国货运动中为曹素功制墨书写联名信。在天灯弄另一侧,则是建于乾隆年间的藏书楼书隐楼,“据考证,曹素功墨厂旧址和书隐楼,都在明代上海著名园林日涉园的遗址范围。”

司徒文也提及,当时,“曹素功”是海派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天灯弄所在的乔家路历史风貌区也是上海古城文脉所在。而天灯弄“曹素功”又可以与周围的历史建筑串联起上海古城发展的脉络,比较早可以追溯至明朝“眼看世界第一人”徐光启(徐光启故居)、抗倭名将乔一琦(乔家故居)、江南藏书楼书隐楼,再到开埠后众多名人故居,这些历史遗迹串联起来相当于还原了一个上海古城发展史。

据黄浦区政府公开文件,2019年,区政府发布乔家路东块房屋征收决定,天灯弄120号属于该地块。2020年公开资料显示,其为旧区改造实施计划之一。

2024年10月14日,小东门街道天灯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天灯弄120号一带居民已经搬离。10月17日,记者实地走访,天灯弄入口已设置铁门。工作人员告知,出于安全考虑,目前不允许进出。

▲天灯弄现状

2021年,黄浦区政府曾印发《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提及“保护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文化根脉,促进文化传承与商贸活力相得益彰,彰显老城厢‘红色、江南、海派’文化品牌”,“以福佑地块、乔家路地块等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老城厢宜居品质;做好梓园、书隐楼、徐光启故居、小南门火警钟楼等老建筑规划方案,保护好一批历史建筑遗产。”

2023年,《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发布,普查从2023年1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其中,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为普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丁枫告诉红星新闻,本次文物普查期间,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计划对上海市黄浦区天灯弄120号曹素功墨厂旧址提出文物保护相关申请。

10月18日,上海市文旅局文物保护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答复红星新闻,已就此情况进行记录,相关线索可以向区级文物相关单位报送,可以提供建筑历史材料、保护价值等说明。同日,黄浦区文旅局文物科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相关线索,具体文物价值将由专家评定等,如确有保留价值,将予以保留。

红星新闻记者 陈馨懿

编辑 张莉 责编 邓旆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28351.html
黑色行动6 使命召唤 登顶英国实体游戏销量榜
将对日本政局产生哪些影响 日本执政联盟众议院选举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