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标志着秋季的尾声,紧随其后的一周,北京迎来了观赏秋色的最佳时节。因此,众多游客纷纷前往这些著名景点,以期亲身体验这份自然之美。与此同时,也有人渴望探索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境,然而,在这寻觅美景的旅途中,危险往往悄然而至。
不久前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北流村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一名女子报告其丈夫在山区失踪。作为北流村派出所的资历最老的民警,韩忠对该村庄及其周边环境极为熟悉。
鉴于当时的气温偏低且天色已完全昏暗,为了迅速定位失踪者,韩忠不仅联系了向导,还联合了当地的消防救援队伍,共同展开了搜救行动。经过6个小时的搜救,最终走失的这名男子安全被带到了山下。韩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大多数被困人员都有着相似的情况,看到社交平台上一些人分享的探索未被开发地区的登山攻略以及探险视频而后便认为自己可以尝试。本周,韩忠找到这几次参与救助的本地向导,协助对容易走失的山中,安装警示标注。
类似于登山者求助救援的情况,在韩忠所在的派出所辖区已经发生了11次,共有19名登山者被成功营救。尽管如此,因迷恋秋日美景而被困山中的事件仍在不断上演。就在本周一,房山区的救援队伍接到了一起由地图软件发出的紧急求助信号。一名游客在景区内迷路,导致被困山中,由于体力大量消耗,并且天色已晚,无法自行下山。
被困在山上的陈先生今年64岁,退休之后喜欢平时一人遛弯,经常会去一些以前从未去过的景点游览。本周一成功被带下山后,由于当时体力消耗巨大,没来得及当面跟救援人员当面道谢,本周五,陈先生约来救援人员当面感谢,同时也想还原当时被困的情况来为他人警示。
事发当日,陈先生发现迷路的同时,天色也开始变黑,由于这个季节太阳落山快,陈先生想要冒点险走直线爬下山,尝试着爬了几个悬崖后,发现光线已经无法支撑他再寻找路线,一眼望去发现脚下都是悬崖。
陈先生通过手机上的高德卫星求救功能,发出求救信息,这条信息同时包含求救者当时的位置和轨迹信息,来发送给最近的救援队。
这一功能能够实现,是两个月前在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指导下,我国户外探险行业首个“救援互助联盟”的成立。根据中国探险协会《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统计, 2023年全国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其中山地事故216起,占事故总数的50.8%,共涉及1350人。 为此全国目前已有500多个专业救援队加入联盟,辐射中国大陆及港澳全部地区,求救者通过一部分已开发此功能的地图软件,发送轨迹位置与专业救援队取得联系。
救援队员 张侠: 其实跟大海捞针也差不多,大家只能说是拼体力。人海战术多分几路人,大家不同的路线分散去找。在有了这个坐标点之后,我明确知道你的位置了,即使是在山里,这种坐标会有偏差,但偏差一二十米问题不大。
驴友自然保护区野泳:不让游就悄悄游,驴友素质能有多低?
素质可以说是非常之低了,既然已经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不让游客游泳,而驴友此举明知故犯,为了贪图个人一时的乐趣而藐视管理规章制度,抛弃做人道德底线,缺乏基本的道德素质。
但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除了驴友的个人素质不过关,另一方面还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做得不够到位。 试想,如果我们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巡逻,发现有此类情况立刻予以制止和处罚,相信我们的自然保护区野泳的现象会大大降低,同时,如果我们有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严格规范此类行为,并对违法者予以严惩,是闭唤否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呢。
虽然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亟待完善刻不容缓,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旅游出门旅行时,个人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不断提高。
这方面固然离不开学校、家庭从小对孩子的教育,但是我们的政府也要积极作为,可以在社会上播放一些教育宣传片进行宣传,出台相关保护法来规范行为,通过法律讲堂、法律栏目来扩大宣传效果。
但不管怎么样,驴友不让游还偷偷游帆液的行为值得引起我们社会的重视,这不仅反映了驴友个人基本素质低下,也折射了我们的自然保护区在日常监督管理的工作中存在的纰漏和不足,国家在相关法律层面存轿轿凯在的空白,这一切都亟待完善。
只有个人、保护区、政府三方都能做好,才能才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