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丑的武侠游戏 活侠传 是怎么被一颗骰子毁掉的

史上最丑的武侠游戏《活侠传》,是怎么被一颗骰子毁掉的?

泥头车

2024-06-23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泥头车

评论:

本文基于初版《活侠传》体验,包含一定程度的剧透。

历经了一个周末,两个通宵,长达22小时的“吃史”后,我通关了史上最丑游戏《活侠传》的二周目,也有幸见证了各大平台浩浩荡荡的差评大军——正如戏中十八路门派围攻唐门时那样,戏外的《活侠传》本身也成了被围剿的对象,在“随机剧情杀”“剧情喂屎”“主角恶心”的声讨中,游戏的好评率一度直逼“差评如潮”。

不仅Steam被攻陷,游戏的宣传片评论区,开发商的微博账号底下,随处可见愤怒的玩家,甚至连少数为《活侠传》辩护的博主和上传攻略视频的UP主都被波及,“喜欢吃屎”和“龟男”的称呼不绝于耳。

实际上,《活侠传》早在两年前的Demo阶段,就因主角的相貌过于猎奇而备受瞩目。Demo中,文笔精致的“意难平”剧情,让不少人担心这会是一款主打“虐主”的游戏。

但谁也没想到,让《活侠传》口碑崩盘的,并不是因为它的“丑”,也不是因为它的“虐”,绝大多数的恶评,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这款游戏对屏幕前玩家的“恶意”,实在是太深了。

和网上沸沸扬扬传的一样,这款游戏主角赵活的长相奇丑无比,不男不女、面貌猥琐,堪称非人。他也因此在门派中饱受欺凌唾骂,活在所有弟子的最底层——他做着最低微的杂事,只为幻想着有朝一日晋入内门,拿到这个曾经辉煌门派的独门武学,迎娶那个朝思暮想,藏于深闺的小师妹,逆天改命成为一代大侠。

这理应是个完美的逆袭流模板——别说莫欺少年穷了,这位少年集矮穷矬弱穷为一身,起步就在最低谷,怎么走都是向上。

主角赵活是这么想的,玩家们是这么想的,制作组理应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抛开“主角能不能开后宫”“未亡人妹子是不是处女”和“女兄弟被大师兄偷亲算不算NTR”之类涉及性癖的争议与噱头,这款英文译名“凡人传奇”(Legend of Mortal)的游戏,所讲述的本就是一个平凡人从零成为侠客的故事。

既是平凡人,故事中自然有大量的“抑”,丑侠成长中历经的白眼与折磨绝非常人能承受的,被轻蔑、吐痰、毒打,都是家常便饭,还要被外门弟子所需要承担的繁重杂务磨损心神。因为这副相貌,许多不讲道理的恶意也被频频强加到其身上——毕竟从古至今,“相由心生”这句话就是美人歧视丑人的金科玉律。

这些“吃瘪”的剧情,自然会让玩家积累大量的负面情绪,如果任凭这些情绪积累,势必会导致游玩动力下降,也无益于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也正因如此,这些情绪需要被加以引导和释放。

因而,《活侠传》中也存在数量相当可观的“扬”,甚至在某些路线还挺“爽”的——在我的二周目结局中,这位曾经被万人踩头的主角赵活,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把握了种种机缘,无师自通了多门江湖武学,以强大的领导力引得万众向心,使曾经衰微的唐门重换新生,还以一介凡人的身份挑落了贵为“天选之人”的武林盟主。

那让唐门与武林万千弟子魂牵梦萦的小师妹,也被赵活皮囊之下的真心所折服,终成眷属,同游江湖。

此般成就,对起点如此之低的赵活而言,堪称是个奇迹了——事实上,也确实是个奇迹。因为,这个故事是建立在数以百次计的读档SL,与现实之中玩家的数次红温破防之上的。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掷骰子,但在《活侠传》的世界里,几乎万事万物都是由骰子决定的,你固然可以决定主角赵活要做什么事情,但这件事要如何发展,全看骰子之神的心情如何。

是的,正如标题所说的那样,《活侠传》的崩盘,就源自这颗司掌万物的骰子。如果任凭这颗骰子自由发挥,上面先抑后扬的“爽文”故事,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一天,赵活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来让自己变强,他决定去后山挑柴,赚点贡献的同时还能练一练轻功。于是,上帝掷出了骰子,结果是N1,大失败,赵活脚下一滑,掉到谷底摔死了,全剧终。

玩家读了档,再次向后山走去,这次骰出了普通失败。于是,赵活遇到了其他门派的侠士,因为他长得太丑,被他当作歹徒誓要替天行道。

但赵活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杂鱼,被几下捅死,全剧又终。

这两次死亡与玩家的操作毫无关系——游戏结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罢了。对此,玩家能做的也只有重新读盘,直到骰出一个“正常”的结果。

不仅是上山挑柴,诸如团练、打铁、扫地、炼丹、打坐、跑商之类的几乎所有基础操作,都与这颗天命之骰强力绑定在一起。不仅在战斗中你需要用这颗骰子来决定暗器能不能打中敌人,甚至部分至关重要的,涉及你一生大事的抉择,都需要扔骰子决定。

如果随机出的结果不佳,赵活可能瞬间暴毙,也可能会被倒霉事儿缠上。而若是撞了大运,没准能有超乎想象的收获——按制作组的话讲,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有时候能做出选择,有时候会被无情的命运玩弄。”

听到这里,可能会有不少人感到熟悉:跑团玩家可能会联想到“DND”和“COC”之类的TRPG,最近几年的游戏玩家也不会对这套玩法陌生——毕竟,上一款出圈的“扔骰子游戏”叫做《博德之门3》。

然而,相似的玩法所带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游玩体验。《博德之门3》靠着“扔骰子”斩获了去年能拿的几乎一切奖项,而《活侠传》收获的却是怒涛般的口诛笔伐。

究其原因,无非一点——《博德之门3》等游戏是将骰子融入了完整的游戏框架,而《活侠传》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游戏拆散进了骰子的无数分支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所谓的“控骰能力”,也是一款以“随机性”为核心的游戏,能够区分于“安科”这种纯随机创作的根本。在传统的DND体系中,尽管万事万物都要仰赖骰子,但玩家也获得了与之对抗,使之趋于稳定的能力——也就是在“捏人”与“升级”时获得的属性调整值。

玩家是一个拧巴的群体,它们既希望随机性能带给他们恩惠,在关键时刻救他们一把,却又不愿承担随机带来的失败风险。对精心设计了失败结果的开发者来说,这并不是十分公平,却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为了赢而打游戏是绝大多数人的心之所向,设计师眼中有趣的失败,未必是玩家想要的东西。

因此,玩家们总会千方百计地,用构建Build的方式获得调整值,让自己的角色趋向某个方向,换取稳定的成功——正因如此,我们会看到一个战士出身的角色,几乎总会成为手持巨剑,蛮勇健壮的猛男;而法师出身的角色,则往往会担任队内的智囊。他们做简单的事几乎总是成功,即便做困难的事,也有不小的成功率够你赌上一把。

《活侠传》中同样存在类似的设定。主角的身体属性、处世态度和学识修养,都会影响掷骰与剧情的结果——只是,这种能驾驭随机性的手段,迟迟没能交到玩家手上。

作为唐门杂鱼,前期的赵活几乎就是一张白纸,所有的属性都是基础值,毫无长板可言,一切属性都需要后天进行培养。而最要命的是,这个培养的过程,同样高度依赖于骰子,且几乎不可控——同样是炼丹,根据结果不同,你可能会增长炼丹经验,可能会扣除道德水平,可能辱没唐门名声,可能增长二师兄的好感,甚至可能一颗臭丹毒死了师傅,被二师兄追杀致死。

这也导致玩家养成的Build,也会因随机性的参差,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驾驭随机性打造的Build,却要靠更多的随机性来完成,让“驾驭随机”这个课题彻底成为不可预知的三体运动。

想要获得一个稳定的结果,能依赖的就只有那个玩家之间代代相传的祖传秘籍——SL。但SL毕竟只是盘外招,其代价也相当高昂,屏幕外玩家的耐心与情绪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反复消磨,直至枯竭。

这还没完,《活侠传》是一款文本量非常庞大,且文笔水平相当精美的游戏,可许多精彩的剧情与极为重要的剧情分支,却偏偏被作者藏在了随机性与条件触发的犄角旮旯里。再加之游戏引导上的缺失,使玩家们很难在茫茫多的随机性中,找到通往“正确”剧情的关键分支。

本作的第三位可攻略女主夏侯兰,需要玩家在留学时通过骰子猜中四分之一的概率,从而在毫无引导的情况下进入“正确”的门派,又要恰好在某场战斗中坚持四个回合,既不被打死,也不取胜利,才能进入其对应的路线——这几乎比《恶魔城II - 西蒙的冒险》中,主角拿着红水晶下蹲半分钟才能触发的龙卷风传送,还要更苛刻些。

连路线都未必能稳定进入,玩家又要如何体验到那些藏于深处的优秀文本呢?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若巷子不开门,就真的没人能喝到这杯酒了。

几乎可以说,如果不去刻意控制(也就是SL),在随机性无形的大手下,赵活的命运只会走向既定的失败——这或许也是制作组的有意为之,正如两年前Demo中一幕幕令人扼腕的意难平剧情那样,作者用极大的笔墨去刻画了赵活没能逆天改命,唐门走向覆亡的坏结局。

我懂作者的意思,有时候悲剧比团圆更能打动人心,花未全开月未圆,有憾也无憾,亦是一种韵味。

在一周目的那个世界里,我厌倦了无休止的SL,选择了顺其自然。于是,赵活没能拥有独步武林的武功,屡战屡败的唐门没有得到复兴;因为没能刷到足够的好感度,小师妹被作为政治联姻的道具出嫁,终其一生未获幸福;因为没有骰出特定的点数,红颜知己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不知所踪。

即便如此,饱尝人间冷暖,失尽身边一切的赵活也仍然屹立着,朝世界最后一次挥出了拳头——这的确引人感慨,有人说这只是叛逆文青病,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喜欢这种即便输光一切,却仍然要成侠的感觉。

可造成悲剧的,却偏偏不是玩家的策略失败,甚至不是作者想要刻画的“来自成见的恶意”,败因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不可控随机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不讲道理的挫败。而玩家甚至无法将其归咎于具体是哪处地方选错了——因为这个失败的“果”,是从先前无数随机性种下的“因”中而来的,若是非得给他起一个名字,那或许就只有“恶意”。

最后,为《活侠传》补上尾刀的,是它尚不齐整的完成度——游戏的前两年内容极为充实,铺垫、转折、伏笔接连不断,精彩的文笔与优秀的氛围塑造相辅相成,游戏内的人物不论是洒脱还是市侩,都带着股醉人的江湖味儿。这也是众多玩家乐于顶着随机性的恶意,坚持游玩到最后的原因所在。

可偏偏是在最后的关头,《活侠传》破功了——第三年,也就是游戏末期的剧情密度出现了显著下滑,不少伏笔都尚未收回,也有许多人物没能得到应有的出场机会。

表现最为显著的,便是“活侠”最后面对的BOSS,是名为“瑞笙”的龙傲天,二人的名字连起来即是“生活”。不难看出,此人的身世定然与赵活有着匪浅的联系,从剧情中的蛛丝马迹也能推断,在完整的剧情线中,这二位或许本应是处在相反立场,拥有着不同面庞,却同怀侠客之心的知己。

可限于游戏的完成度,现如今的这个角色无根无蒂,在后期突然出现,又突然敌对。不客气地说,如今的瑞笙,就是个与《活侠传》的优点完全背道而驰的角色——除了“此人是个龙傲天”外,毫无特点与塑造。

每个游戏的最终BOSS,都承担着玩家们一路走来,所有情感爆发的宣泄口。其责任之重,连《博德之门3》中的奈色脑都难以承载,以至于被部分玩家骂成“决战烂尾”。

典型的“好BOSS”,萨菲罗斯

而《活侠传》的BOSS,要承载的更比寻常游戏多上数倍——被SL和随机性折磨到焦头烂额的烦躁,屡战屡败导致的不甘,不完美结局带来的愤怒和意难平……将这些情感倾泻在一个模板化的平庸角色上,显然不会有多少尽兴,反倒会让人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空留满身的余力不知向何处释放。

更别提,在最初的版本中,玩家甚至无法真正战胜这位“龙傲天”——你只能和他打个平手,双方一笑泯恩仇。这个设计放在“完整”的剧情中似乎并无问题,从最低的起点,与贵为天命之子的宿敌兼知己打个平手,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可这剧情偏偏不能出现在这个刻画极度扁平的BOSS身上——我历经了这么多,最后就连想发泄一下,力都无处可使吗?也无怪乎无处宣泄的玩家们,会将怒火转而攻向Steam的评论区了。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上万玩家围攻光明顶。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令人叹惋——《活侠传》的文本质量有目共睹,游戏中绝大多数的人物也都鲜活真实,它或许应该成为一部有十人厌恶,就有十人喜爱的争议之作,却不该像现在这般成为一部被唾骂的“粪作”。

若是制作组痛定思痛,将驾驭随机性的缰绳给到玩家,适当降低游玩门槛,再及时补全未能实装的内容……或许,如今的《活侠传》也能有朝一日,真正成为人心之中顶天立地的大侠。可若是他们被这股巨浪击倒,再起不能的话,赵活也就终究只能是赵活,不能成为制作组想要表达的那位“活侠”了。

好在,从发售后几天的表现来看,他们选择的道路是前者。

即便在文字与代码中能看出仓促,但制作组确实在以极快的速度修改游戏,让游戏变得更加易玩——他们将原定于二周目加入的“逆天重骰”功能移到了一周目,增加了数个自动存档点来减轻玩家的SL压力,还将部分原本基于随机的剧情分支改为了由玩家自己选择,修改了部分有争议的剧情,甚至连“多周目继承”这种在某些厂商那边要当DLC拿出来卖的东西,都被他们在短短四天内做好了。

那位不可战胜的龙傲天,也被下了降头——如今,玩家终于可以战胜他了,他也会在战败后,向你吐露真正幕后黑手的情报。即便这个扁平的角色已然算不上什么优秀的宣泄口,但起码已经能让不少人止怒了,Steam的好评率,也从“多半差评”回暖至“褒贬不一”。

只是,这些修改当中,却也包含了不少制作组的无可奈何和妥协。为了安抚被“负反馈”激怒的玩家,他们强行修改了关乎剧情框架的部分剧情——可想而知的,这会让补全剧情的难度进一步提升。而有关部分女主角“人身清白”的剧情修改,也被锐评为“赛博补膜”。

这些改动也引发了“老粉丝”们的不满,不少人认为这些“委曲求全”的修改,是“卷钱跑路”的前兆。

于是,制作组再次发文道歉,停止了没有必要的剧情修改,明确了今后的更新路线,承诺了不会跑路,并会将剧情一步步补全。

如今的《活侠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这条路并不轻松——未实装的剧情始终是游戏完整度的一个大窟窿,降低门槛也无法真正消除随机性带来的困扰,反复SL还是会伴随游戏过程的始终。不仅如此,制作组还必须跨越“听从舆论”和“保持作者性”之间的两难对立——毕竟,武侠味儿是个很难塑造的东西,但想让他变俗却相当简单。

对制作组而言,现在他们唯一要做,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继续优化打磨,让这款如今的半成品,能真正以一款“完整游戏”的面貌示人。或许只有那时,《活侠传》才能和游戏中的赵活一样,从“万人唾弃”到“武林传奇”。


剑网三roll装备是什么意思

你好:当击倒BOSS,掉落装备后,大家投点,谁的点高,谁获得装备。本门派的有优先权

葫芦娃说相声吐槽雾霾剧本

网上有视频。刮风可以吹散雾霾,根治还是要解决工业污染,全民齐心对抗雾霾保护环境,雾霾天出门还是要戴口罩的,普卫欣美国进口的天猫有,能有效过滤pm2.5

读《上帝掷骰子吗》有感

去网络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xuchong92探寻宇宙本质——读《上帝掷骰子吗》有感这个学期,由于选修了《科学技术史》这门课程,并且通过老师的推荐,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书籍。 在这之中,最引人入胜,最能引人思考的当属《上帝掷骰子吗》一书。 书中,作者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读现今最高端的物理学思想——量子物理学和它的发展历史。 从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的电磁感应实验讲起,到“波动派”及“微粒派”对电子长达百余年的争论,最终引出现代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在这一段物理史上的大爆发时期,各种理论争相冒头,科学家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试图去解释量子物理学中的神秘现象。 正式这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争论,见证了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先贤们如何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至死方休。 虽然,这本书貌似是在讲科学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似乎是一本毫无生气的科普类读物,犹如一杯白开水一般将一段历史叙述给读者。 但是,经过细读之后,我发现,作者的想法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一本通过一门科学的发展来探讨人们对世界观的看法并且带有一些哲学性探讨的书。 从谈及现代量子物理学的诞生之时起,书中便充满了关于世界本质的各种哲学性争论,而这恰恰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那么,世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jinrong/37195.html
对阿尔巴尼亚前锋达库禁赛2场 赛后喊民族主义口号!欧足联官方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