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殖民者从巴勒斯坦地区撤离,并为该地区未来的分裂埋下伏笔以来数十年,巴勒斯坦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英军在巴勒斯坦
尽管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分裂与更长时间的战乱,但巴勒斯坦人民依旧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与耐力,而在《北京宣言》签署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被明显按下了“加速键”。
《北京宣言》发表后,中方开始加大力度,在国际上宣传,并喊话要求以色列尽快在加沙地区停火,开启和谈并接受“两国方案”。
中方多次强调,“两国方案”才是巴勒斯坦问题解决最终的出路,而以色列方面对此则长期持回避态度。
《北京宣言》签署
7月26日,中方公布了傅聪大使在安理会巴以问题公开会上的发言全文。其中,傅聪大使再次重申了“两国方案”的重要性,并且强调, 在当前加沙地带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灾难的背景下,各方应该加快努力,尽快为该地区恢复和平创造条件。
此外,傅聪大使特别强调了美国的重要性。在发言中,他敦促美国方面,尽快向以色列施加更多压力,以此实现早日停火。
中方这番话,背后有两个含义。首先是把话说明,以色列问题不只是以色列自己的问题,美国长期在以色列背后提供军火支持,大量英美财团为以色列进行政治游说及庇护,这是巴勒斯坦地区长期无法恢复和平的重要原因。
傅聪大使在联合国发言
中方此番发言无疑是将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放到台面上,对美方进行施压。目前,美国国内大量有识之士及爱好和平的民众已经行动起来,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发起了相关的示威游行,而傅聪大使的这番话是在此之上又给美国政府施加了更多的压力。
而中方在联合国大会上对美国施压, 毫无疑问表达了中方在落实《北京宣言》促进中东和平方面的坚定态度。
美国民众示威游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日子并不好过。其目前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同样也需要应对巴勒斯坦和解后的局面。
目前,内塔尼亚胡正在美国进行访问,为以色列争取更多的支持。不过从现在的 消息来看,其面对的局面并不乐观。
此前不久,其在美国国会发表了为以色列争取援助的演讲,不仅受到了民主党近半议员离场的抵制,更是被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大力抨击,后者称其的演讲是美国国会发表过的最差的外国政要演讲。
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演讲
另一方面,其在与众多美国政要的私下见面中也并不顺利。 7月26日,内塔尼亚胡来到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会面。
特朗普明面上倒是很给面子,在其公开发言当中,特朗普对记者表示自己与内塔尼亚胡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好”。
不过对于以色列迫切需要的援助方面,特朗普却并未做出什么表示, 反倒是再次强调如果自己上台,将会尽快恢复中东地区的和平。 在此之前,他曾经在2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塔尼亚胡应该尽快了结此事”。而这一次,他则更加激进,称如果自己落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有可能爆发。
以色列军队在加沙
总得来说,尽管目前不论是民主党的哈里斯还是共和党的特朗普,其都不愿意在公共场合公开发表支持以色列行动的言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以色列的反对更多是基于选举季对于选民的讨好。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过于残暴的所作所为导致美国政客无法公开对以色列表达支持。
但另一方面,亲以色列财团在美国强大的影响力又导致美国政客同样不愿意采取实际举措来向以色列施压。换言之, 目前美国政客在以色列问题上的态度更多是“拖”字决,寄希望于选举结束后局面发生转变。而这也是中方在联合国对美施压,敦促其尽快行动的原因之一。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为什么14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一致反对美国?
美国1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让一份旨在推翻美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决定的决议草案胎死腹中。
尽管结果在意料之中,但阿拉伯人的激愤情绪可能因此受到强化,引发更大规模冲突,加剧中东动荡。
分析人士认为,在民意和国际舆论的双重压力下,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与美国、以色列的关系势必受到较大冲击,美国将更为孤立。
唯一的反对票
安理会当天对这份由埃及起草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为14票赞成、1票反对。 由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投票反对,草案未获通过。
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布勒阿塔在投票前表示,决议草案旨在确保任何改变耶路撒冷老城特点或人口构成的企图都“没有结果、无效”。 决议草案还呼吁所有各方不要向耶路撒冷派驻外交使团。
12月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布勒阿塔出席安理会会议。 新华社/法新特朗普本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 此举遭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拥有57个成员国的伊斯兰合作组织13日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同时宣称美国的决定“无效”。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7日表示,土方将在东耶路撒冷开设驻巴勒斯坦国大使馆。
这一事件还刺激了巴勒斯坦民众和伊斯兰世界的神经,引发巴以之间的流血冲突,至今已造成至少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500多人受伤。
无独有偶,白宫18日宣布,本来将于本周出访埃及和以色列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将把中东之行推迟至明年1月14日。 白宫的理由是他要留在华盛顿确保税改法案过关。
对以色列未必利好
特朗普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做法可谓一意孤行。 美国否决安理会决议后,更显孤立。
12月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在投反对票时举手。 新华社/路透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指出,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来自民众层面的压力巨大,会倒逼政府做强硬表态,并波及这些国家政府与美国的合作,对这些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在美国国际战略中的配合程度都会产生巨大冲击。
马晓霖认为,以色列领导人虽然盛赞特朗普新政是“历史性里程碑”,但从宏观和长远的视野看,这种不利于长久、公正解决中东问题的“大礼”,对以色列也未必就是好消息。
巴以和平进程无法排除美国
虽然目前巴勒斯坦方面有诸多“排斥美国角色”的表态,但大家都清楚,美国是这一地区最有实力的调停者,巴以和平进程很难排除美国的参与。
12月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里亚德·曼苏尔(中)出席安理会会议。 新华社/法新通过谈判解决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路径,美国近日也多次强调仍然支持巴以和谈。
面临巴以和谈的一个个巨大障碍,做为重要调停者的美国,如果有诚意致力于和平,需要做的是排除障碍,而不是一边喊口号,一边搬石头挡道,给巴以和平道路添堵。
背景链接
巴以和平进程停滞多年,就是在多个核心问题上难以实现突破,而耶路撒冷的归属是其中最为敏感和复杂的问题之一。
以色列1967年占领东耶路撒冷后,单方面宣称整个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且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方则要求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很多和以色列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把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非耶路撒冷。
巴以曾在2000年因为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硬闯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发生持续多年的流血冲突,近些年来,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暂时处于悬而未决的搁置状态,巴以因而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之中。
现在,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这一脆弱的平衡已被打破。
媒体:美以首脑会晤 巴以和平进程或有新变数是怎么回事?
2月17日新媒体专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两人间的首次正式会谈。 特朗普在会谈前的记者会上表示,实现巴以和平不限于“两国方案”。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在内塔尼亚胡访美过程中发表的一系列言论释放出美国转变中东政策的信号,将给未来巴以和平进程带来新的变数。
【“两国方案”何去何从】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说,只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愿意,他对以“一国方案”还是“两国方案”实现巴以和平都能够接受。 美国和以色列媒体普遍认为,这一表态背离了此前美国政府支持“两国方案”的一贯立场。
2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发言。 (新华社/法新)
所谓“两国方案”,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两国和平共存。 国际社会普遍支持这一方案,认为它是实现巴以持久和平的唯一办法。
对于“两国方案”,以色列国内有不同声音,左翼政党表示支持,极右翼政党表示反对。 此次特朗普作出上述表态后,以色列右翼和极右翼政党发出一片欢呼。 极右翼政党犹太人家园党主席贝内特称,特朗普的表态意味着“两国方案”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不过,美以舆论都认为,“一国方案”面临很多困难,其实并不现实。 《以色列时报》时事评论员戴维·霍罗维茨认为,在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建立一个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有的国家,不可能做到犹太人占人口多数并维持西方式的民主制度。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巴勒斯坦方面极有可能不会接受成为非主权国家的方案。
此外,关于美国大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的问题,特朗普说,他“愿意看到此事得到落实”。 但他也同时表示,美方将会“十分谨慎地”处理这一问题。
此前美国政府虽然在巴以问题上袒护以色列,但也和其他国家一样,不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使馆搬迁计划一旦实施,将会令巴以冲突加剧。
不过,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东问题专家马丁·因迪克认为,如果特朗普把这张牌打好,以搬迁使馆为契机引发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谈判,可能会达到快速重启沉寂已久的中东和平进程的效果。
【定居点建设或放缓】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将“非常努力地”促成巴以达成和平协议,这对他个人“十分重要”,但巴以双方必须直接进行谈判,且均作出让步。 为此,他敦促内塔尼亚胡在建设定居点问题上“缓一缓”。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和平的主要障碍之一。 特朗普前任奥巴马政府曾多次批评以色列的定居点建设,并在去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就谴责以色列定居点建设的决议进行的投票中投下弃权票,从而使决议得以通过。
特朗普身边的一些政要曾表态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 为试探特朗普的立场,以色列在他上台后加紧了定居点建设,以议会还通过了一项极具争议性的法案,将所有未经以政府批准建在约旦河西岸的非法犹太人定居点合法化。
在与特朗普结束会谈后,内塔尼亚胡对媒体记者表示,既然特朗普提出了要求,他愿意与美国政府一起重新审视定居点政策,对定居点建设进行控制。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国内的右翼势力一直希望内塔尼亚胡在建设定居点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特朗普当天的表态或许有助内塔尼亚胡缓解这些压力,放慢建设定居点的步伐。
1月2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出席内阁会议。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在联合记者会上还强调了美以两国的团结。 特朗普表示,美以“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基于双方共同的价值观。 内塔尼亚胡则将特朗普称为“犹太人和犹太国家最有力的支持者”。 他呼吁两国领导人抓住机遇,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开辟新的道路,并将以美盟友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谈到美以盟友关系时把矛头指向了伊朗。 他说,以色列长期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尤其是伊朗核计划带来的威胁。 而伊朗核问题协议是他“见过的最糟糕的协议之一”。
此外,特朗普还表示,他希望巴以达成和平协议,而这一协议将是一个“更大、更好”的协议。 内塔尼亚胡则称,这将发生在一个大的地区框架内。
以色列媒体认为,这些表态有可能意味着,美以两国准备联合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对抗伊朗,同时让这些国家对巴勒斯坦做工作,促成巴以达成和平协议。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以色列《国土报》评论员谢米·沙莱夫表示,这些逊尼派阿拉伯国家虽然可能为了对付伊朗而寻求与以美更密切的战略关系,但它们绝不可能放弃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立场,因此不可能同意放弃“两国方案”。
媒体:美以首脑会晤巴以和平进程或有新变数是怎么回事?
1.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5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了首次正式会谈。 在会谈前的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对巴以和平的解决方案持开放态度,既不局限于“两国方案”。 2. 这一立场与以往美国政府的支持“两国方案”的态度有所不同,引发了分析和讨论。 特朗普的表态被认为可能预示着美国中东政策的转变,为巴以和平进程带来新的变数。 3. “两国方案”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和平共存。 虽然这一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但以色列内部对此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右翼和极右翼政党对此表示反对。 4. 特朗普的言论受到以色列右翼和极右翼政党的欢迎,他们认为这标志着“两国方案”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然而,评论员指出,“一国方案”面临诸多困难,其实际可行性受到质疑。 5. 关于美国大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的问题,特朗普表示愿意看到此事得到落实,但同时表示会谨慎处理。 这一决定可能会加剧巴以冲突,但也有可能成为重启中东和平进程的契机。 6. 在定居点问题上,特朗普敦促内塔尼亚胡放缓定居点建设。 这一要求可能会帮助内塔尼亚胡缓解右翼势力的压力,从而放慢定居点建设的步伐。 7.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强调了美以之间的紧密伙伴关系,并共同呼吁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开辟新的道路。 同时,特朗普将伊朗视为以色列的安全威胁,并批评伊朗核问题协议。 8. 以色列媒体猜测,美国可能会联合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对抗伊朗,并在一个更大的地区框架内推动巴以和平协议。 然而,有评论员认为,阿拉伯国家不太可能放弃支持“两国方案”,因此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