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祭出杀手锏 苹果接得住吗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当全世界目光都停留在Open AI和谷歌的时候,微软不声不响地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在微软Bulid开发者大会前夕,这家软件巨头举办了一场特别发布会, 提出了名为“Copilot+PCs”的概念。

与此前被主机厂频频展示却又概念模糊的“AI PC”相比, 微软在Windows系统层面,集成了刚刚问世的GPT-4o;在硬件层面,内置的骁龙X Elite芯片可以在不依赖云端算力的情况下,本地处理生成式AI应用。

尽管此前关于微软将对Copilot进行升级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但本次发布会还是大大超出了预期。

首先,令人始料未及的是,GPT-4o竟然能如此迅速地被整合到终端产品上。当然,考虑到Open AI与微软的关系,双方围绕端侧AI的合作大概率早已开始。

其次,“ Copilot+PCs”的首批产品中,全部搭载骁龙X Elite/X Plus两款芯片,这意味着微软开始主导主机厂们集体转向ARM阵营。

过去几年, 苹果凭借ARM架构的M系列芯片在PC市场中大举蚕食Windows阵营,如今微软选择了用苹果最熟悉的方式来向这家公司发起反攻。

发布会现场,微软的高管甚至在展示产品旁边,直接摆放了一台搭载M3芯片的Macbook Air,展示在图片生成的环节中,Copilot+PCs如何大幅领先于后者。

图片生成速度对比,图片来源:Microsoft

微软如此公然地“针尖对麦芒”,苹果还能接住招吗?

AI PC这事,终于有点眉目了

相较于生成式AI应用在处理速度上的提升,本次发布会更加值得称赞的是,微软展示了许多项行业内从未有过的创新应用。

比如,让你的电脑实现“时光倒流”。

这项被命名为“Recall”的功能,可以让Copilot帮助用户查找在本地的文件、任务,或者是网页浏览记录。

这项功能的原理是,电脑每隔几秒钟就会捕捉并记录一次当前的屏幕快照,并加密存储到电脑硬盘中。

图片来源:Microsoft

如果出现的结果过多,你还可以通过上方的时间轴,选择特点时间区间,来进一步筛选想要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时间轴上,你可以回溯之前操作的任何任务,甚至是看过的视频。

这绝对是生产力的一次跃迁,但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是隐私安全问题, 如果说过去的隐私安全是用户与厂商间围绕Cookie的争议,那么在Copilot+PCs上,这种数据痕迹已经变成了用户电脑上每隔几秒就要进行的“屏幕画面录制”。

发布会后,马斯克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是《黑镜》中的一集,必须要关闭这个功能。”

图片来源:@Elon Musk,X

对此,微软在发布会上多次提到, 所有记录的信息都将在电脑本地储存,绝对不会上传到云端,而且用户也可以自定义选择系统可以记录哪类信息。

不过,如果全部在本地留档,系统每天保留的海量信息是否会过多占用存储空间?对于这个问题,微软在现场并没有做出说明,但表示“Recall”功能在今年晚些时候会正式上线。

另一项令人振奋人心的升级是,微软展示了在GPT-4o的加持下,我们终于看到了语音助手该有的样子。

在现场的一段Demo中,测试人员打开了游戏《我的世界》,并呼叫了Copilot询问如何打造装备。 Copilot即时地提供了建议,甚至在发现“僵尸”后,向玩家表示“这是僵尸,你需要迅速远离它”。

图片来源:Microsoft

实际上,如果把Copilot当作游戏中的NPC来看待,类似的基于AI驱动的NPC在近些年已经屡见不鲜。 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微软的展示场景中,Copilot并非是预先设置的进程,而是玩家实时调用的,它需要在监控游戏画面的同时,处理玩家发送的语音信息

这对于游戏行业来说,或将带来一次颠覆性的转变。

此外,微软还针对“相对传统”的生成式AI场景做了大幅升级。在现场展示的Surface样机上,实时字幕的支持的语种已拓展到40+,场景包含视频会议、流媒体内容。

微软还为自家的Paint应用升级了扩散算法,现在用户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框架,电脑实时生成出对应的图画。

图片来源:Microsoft

虽然当下听起来已经不算新奇,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全部都是借助本地算力完成的,而支撑Copilot+PCs的就是此前被业界寄予厚望的骁龙X Elite。

PC行业,真的要变天了

两个月前,英特尔在台北举办了一场开发者大会,并罕见地与微软共同发布了对于AI PC的定义: 需配备NPU、CPU和GPU,并支持微软的Copilot,且键盘上直接配备有Copilot的物理按键。

原本Windows键的位置,现在变成了Copoilot键

透过这则声明,能够挖掘出两条关键信息: 首先在AI PC的定义权上,英特尔与微软的利益是一致的,Wintel联盟未来在AI PC时代仍会存在;其次是将异构计算平台将做为AI PC的硬件基础,已经成为各家的共识。

但问题在于,能够玩转异构计算的又不止英特尔一家,所以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Windows+高通”的组合。

就目前微软公布的信息来看,“Copliot+PCs”的首批产品将于6月中旬开始,主机厂商中包括联想、华硕、戴尔、惠普等主流品牌纷纷响应,而这批产品中将全部搭载高通骁龙 X Elite/X Plus芯片。

图片来源:高通

这枚去年10月发布的芯片,由台积电4nm工艺制程打造,搭载了全新定制的Oryon CPU, 在4+4+4的三丛集中,12颗核心的主频均可达到3.4GHz,其配备的NPU具有45TOPS的算力,集成的Adreno GPU也能提供4.6TOPS算力。

相比之下,目前在AI PC上普遍搭载的英特尔酷睿Ultra总算力约为34TOPS。

除了在算力上的领先外,基于ARM架构开发的X Elite在能耗表现上,较一众X86架构芯片也是具先天优势。

实际上,微软早在2012年就做出过从X86向ARM转变的过渡,并于当年推出了基于ARM架构芯片的Surface,但当时的ARM架构采用的指令集为32位,程序兼容性几乎不存在。

而去年ARM更新的V9.2架构中,包括Cortex-X4、A720和A520三款处理器芯片设计全部转向64位指令集。与此同时,包括Photoshop、Zoom、Chrome等大型应用程序也纷纷推出了支持ARM 64位的原生版本。

应该说,今时今日ARM架构芯片从手机端向PC端的跃迁,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当然, 考虑到X86架构芯片极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微软联手高通的目的可能不是取代英特尔,而是向苹果发起的一次挑战。

就目前来看,至少与M3芯片相比(M4芯片还未搭载在Macbook上),骁龙X Elite+Windows的组合要明显强于M3+MacOS。

首先在性能上,无论是Geekbench还是Cinebench,搭载骁龙X Elite的Surface Pro几乎在每一项基准测试上都击败了M3版本的Macbook。

而苹果最引以为傲的能耗表现,改用ARM架构后的Surface也要大幅领先于Macbook。

微软方面表示, 目前搭载骁龙X Elite的15英寸Surface Pro在续航时间上达到了22个小时,实际测试中,相比于M3版本的Macbook,前者在计算速度提升58%的情况下,续航时间延长了20%。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 微软已经通过本场发布会实实在在地展示了AI PC的应用场景和开发潜力,而苹果在AI上的动作仍然仅以辅助功能的形式展现,这恐怕并不足以说服用户为此买单。

无论是微软与高通的联姻,还是各主机厂的积极响应,都能看出在Windows阵营中,更加紧密的生态联盟正趋于成形。

一个月后的WWDC,可能就是苹果最后的机会。


微软Windows10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新机遇下揭开新篇章

微软Windows10系统一直保持着高昂的人气,吸引着全球的注意力。 其原因不仅在于Windows10这款横跨PC端、移动设备端以及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在大一统上所具备的诸多优秀特性,更在于大家都期待着正处于“移动为先、云为先”转型期的微软,能否凭借着Windows10这款横跨终端且拥有巨大潜在用户基数的大一统操作系统,再次俘获全球开发者们的心,让他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Windows生态,给予微软应用开发优先级,繁荣Windows生态,为WindowsPhone移动操作系统带去关键性的发展,以突破iOS和Android对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封锁。 帮助纳德拉“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的顺利执行,让在“移动互联网初期”落后的微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新机遇下揭开新篇章。 一、当前微软面临的最大问题微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无非在与微软占据统治地位的PC端正在不断衰落,而发展迅猛的移动端微软却声微势弱。 世界的目光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微软逐渐走进了边缘化。 为改变现状而祭出了WindowsPhone和Windows8两大杀器,本以为能奋起直追苹果、谷歌,至少与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但由于Windows8过于激进的改变,并不受人待见。 而WindowsPhone生态痼疾的恶性循环,其至今仍然处于份额仅为3%的绝对的弱势地位。 二者现实表现均不尽如人意,而消费者对其的忍耐却已快接近爆发的临界点。 针对当前微软面临的最大问题,微软在新CEO纳德拉“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下,针对移动端开出了“应用跨平台,系统跨终端、拥抱开源”的三大拯救药方。 1.应用跨平台由于自家WP平台势微,不能够承载微软将生产力散布至全球每一个角落的宏愿。 微软为此开启了根本停不下来的“移动为先,应用跨平台”之路,为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自家的核心级别应用。 至今微软重量级应用诸如OfficeMSN全系列(健康、天气、Outlook、资讯、Bing)、Skype、OneNote、OneDrive、Officelens、OfficeRemote、以及最新的MicrosoftHealth均已相继登陆iPad、iPhone以及Android平台。 并且大量的微软车库应用登陆iOS系统和安卓系统。 而且与三星、索尼以及戴尔、和硕等十一家Android设备生产厂商和CyanogenMod这样的系统开发商达成产品预装的合作意向。 并且在可穿戴设备应用的跨平台上,微软也是积极,其此前就为AndroidWear带去输入法应用,而对最新上市的AppleWatch更是迅速提供了适配版本的OneDrive、Word、PowerPoint等应用。 这一切都展现出了微软对于应用跨平台的力度。 2.系统跨终端Windows10系统的推出,实现了微软酝酿已久的全平台大一统,其横跨PC端、移动端、XBOX和未来的物联网以及嵌入式设备和黑科技的HoloLens。 并且通过Windows10所具备的相同内核,通用应用的特性,使开发者对应用一次开发,即可在支持Windows的全平台终端上运行,既降低了开发者对应用的调试适配难度,也降低了开发成本,更扩展额应用的使用场景。 3.拥抱开源微软在纳德拉治下最大的改变,可能是对开源技术的拥抱。 此前视开源技术为毒瘤癌症的微软。 也打出了“微软爱Linux”的标语,宣布了支持Docker和对的开源,使之支持支持OSX和Linux。 而在Windows10中又开始支持AllJoyn技术。 微软针对其在移动端声微势弱的现状,开出的三大药方,总结起来可以为两个方面:一是扩展微软自家优秀应用生态边界,占领iOS和Android平台,培育用户对微软应用的使用习惯,使核心应用成为平台级产品;二是构建更为优秀的应用开发平台,提供更为优秀的开发工具,为开发者的应用开发提供更多的便利,以吸引开发者重回Windows生态。 而这场围绕“构建智能云、重塑生产效率和业务流程、创造更多的个人计算”三大主题而展开的Build2015首场Keynote演讲,则将微软开出的这三大药方的药效更进一步的发挥。 首场的Keynote演讲,微软拿出了大量的干货,使开发者跨入了应用开发的黄金时代,使自家核心级应用成功成为新的平台级应用,为开发者提供了大量的开发新思路。 而看完着三大主题,我想对广大应用开发者说一句:你们处在了应用开发者的黄金时代;在开发应用时,对平台化应用的适配将是应用开发的一大方向。 并且是时候回到Windows这片埋藏在巨大宝藏的生态蓝海中来了。 二、开发者跨平台的黄金时代在今晚的首场Keynote演讲中,在“构建智能云”微软现场发布了VisualStudioCodeforMac、VisualStudioCodeforLinux。 至此,作为代码优化编辑器的VisualStudioCode开始横跨Windows平台、Mac平台、Linux平台,成为免费的全平台应用代码编辑器,这意味着无论开发者使用Mac、Linux还是Windows,都可以利用VisualStudioCode来开发应用程序。 其在去年宣布的开源,而在今天、Windows、Mac预览版也正式发布。 这一切,让开发者对的开发者跨平台更加方便。 并且微软在Azure云上位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微软Azure云也已经承载了140万SQL数据库、50Trillion存储对象、4.25亿活动目录用户和300万开发者注册VisualStudioOnline。 并且可以在Azure云服务上实现云端编程,并且在Azure云服务上的数据库池,是利用机器学习机制可以进行学习,这个数据库池将会越来越智能,并提供更详尽的报告。 三、核心级应用平台化在首场Keynote演讲中,微软使用搭载Windows10的设备展示了Office2016。 现场展示了Office丰富的扩展性功能,其扩展目前已能够运行在Office桌面版和在线版以及iOS版本上。 至此,Office这款原本的微软核心杀手锏应用已经升级为平台化应用。 通过插件,可以大为扩展应用的界限,接下来,对于微软核心应用的扩展支持将是值得开发者注意的一个大方向。 在现场的展示中,微软也展示了Outlook2016的更多交互性,例如和Uber合作插件,就可以使用Outlook启动Uber打车。 此外。 微软还推出了Skype状态WebAPI。 四、Windows10即服务,开发者的便利之路如前文所说,Windows10自出生以来就是奔着大一统去的,其相同内核,统一应用商店,让开发者在开发应用时可一次性适配PC端、移动端、XBOXOne游戏平台和未来的物联网以及黑科技HoloLens。 开发者开发出的一款Windows应用(原通用应用)就可以支持所有的Windows10设备。 其以往为安卓和苹果开发应用需要的诸多平台思考,在Windows10上均可免去,达到一次编译,Windows10全平台设备支持。 并且,开发者可以在应用中整合Cortana,整和XboxLive(目前已有诸多应用已经整合),并且允许加入语言,触控笔等自然用户交互,更为炫酷的是可以将应用变为HoloLens的全息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片蕴藏着巨大金矿的蓝海市场。 根据微软的说法是:在两三年之中,将会有10亿设备能够运行Windows10,这对于开发者来说,市场前景的广阔度和含金量是无比巨大的。 我需要在此安利一下了:开发者们,不要在迟疑了,现在是时候进入Windows这片埋藏在巨大宝藏的生态蓝海中来了。 是时候为Windows生态开发优质应用了,如果你害怕,看看离我们最近的腾讯吧,其QQ、微信均已登录。 一刻的迟疑,或许带来的就是无尽的后发劣势。 五、充满争议的应用获取方式在首场Keynote演讲中,微软宣布了在Windows10的应用商店中获取新应用的四种新方式。 一是直接的Web应用打包方案,直接复用目前的服务器托管网站和工具。 二是在WindowsStore内直接获取和Win32位应用,开发者可以将现有的桌面应用发布到WindowsStore。 三是Android应用Java和C代码可以复用来创建Windows10手机应用。 四是iOSObiectiveC也可以转换位Windows10应用。 微软借助Windows10的开发语言的支持帮助,利用微软在大会一开始就发布的VisualStudioCodeforMac、VisualStudioCodeforLinux跨平台编译器,可以让开发者开发的iOS和Android应用可以快捷的移植为Windows10的应用。 采用此种方法,拉拢一切应用,好处在于一直困扰着微软移动端的生态应用短缺问题有了快速解决的希望,有助于提升设备的销量,打破当前WP生态的恶性循环。 但坏处在于,开发者有了这样的便捷移植方式之后,是否还会有开发者愿意专门来开发符合WindowsPhone操作系统特性应用;快速移植过来的速生应用,如何保证应用的高水准体验和减少山寨假冒应用的出现。 所以,在此前业界有此传闻时,就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多数WP爱好者认为微软的此种做法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更像是一次饮鸩止渴的行为。 我个人认为,微软此次选择了这种极具争议的做法,现实原因依然是移动端吸引力不足。 并且我认为使用这种速生策略,对于Windows生态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当下带来的这一点裨益。 很有可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并在,在黑莓的前车之鉴下(虽然和黑莓的实现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微软此种做法,是否会让Windows生态患上不可根治的癌症,是有待观察的。 不过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是一次重大利好,可以快速的实现应用的移植。 极大的降低了开发成本,减少了诸多麻烦。 六、斯巴达终获正名,HoloLens继续黑科技爆表代号ProjectSpartan的全新浏览器在今日终于有了正式名称——MicrosoftEdge,其支持快速Chrome扩展插件移植。 而在“TheNextChapte”发布会上出现的黑科技HoloLens继续在此次大会上放大招。 其已经吸纳了NASA、Unity、Legendary、Autodesk、迪士尼等一大批重量级合作伙伴,在医疗,建筑设计,娱乐游戏、视频等商业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唯一的悬念将是其何时可以商用。 当然,此次微软还是对Windows10进行了一定的优化更改,例如,Cortana已被整合进了Windows10的开始菜单之中,并且能够直接通过语音发起应用的深度命令,加入了Spotlight增加锁屏探索性、使用了新的开始菜单、并且展示了针对手机推出适用于手机的Continuum功能。 从上面可以看出,微软所做的诸多努力,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吸引开发者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Windows生态,促进Windows生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繁荣。 而Build2015这场针对开发者的大会,对微软而言,其重要性可以说更甚于前面几次有关Windows10的发布会。 因为微软的开发者政策和所提供的开发工具已经平台前景将直接影响到开发者对Windows平台的兴趣。 所幸的是在Build2015这场即是微软挽回颓势最后一次机会也是开发者的饕_盛宴的大会上,微软拿出了诸多的干货,例如为开发者免费提供更好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为开发者创造新的平台级应用延伸,为开发者在开发应用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等等。 微软推行的种种举措,都将开发者们带入了一个更好的时代,为开发者提供了下一个可供深度挖掘且尚是一片蓝海的金矿。 虽然微软推出”借鸡生蛋“的应用获取方式,对微软生态而言是福是祸,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但对于开发者而言,均为利好。 每次看微软的发布会,都是一次为自身信仰充值的奇妙旅程。 而现在,我需要再次安利一下的是:开发者们,是时候马力全开的在Windows生态系统上面行动了,是时候去挖掘微软Windows10这一个十亿级平台了。

iphone的与众不同

IPHONE的屏幕巨大,操作模式革命性创新,整个机器就1个操作键(开关不算),样子也够COOL,IPOD音乐模式看家本领。 优势一:忠实的苹果拥护者 使用苹果公司产品的用户群非常庞大,而苹果公司本身的产品线涵盖面也非常的广,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数字电视盒、移动硬盘、键 盘、鼠标、音乐播放器、手机等等。 很多用户都是从使用当初最早的苹果电脑开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些甚至还是“子承父业”开始使用和接触一些苹果产品。 举例两次iPhone手机的首发日,全球各地都有连夜排队等着购买的用户,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的他们?让这些人如此的狂热?试问还有哪一家手机厂商的产品首发日能够达到如此效果?这些苹果产品的忠实拥护者们肯定不会因为其他手机厂商随便推出一款手机产品就倒戈的。 优势二:电容式触控屏 iPhone手机最吸引人的是漂亮的外观和简单灵动的操作界面。 其中,iPhone手机3.5英寸触控面板采用投射式电容触控传感器,除了吸取传统 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各项优点之外,还拥有代表人机接口重要发展趋势的多点触控(Multi-touch)功能。 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国内山寨机模仿 iPhone同样采用电容式触控屏,甚至还具备多点触控功能,但是由于其他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缺陷,这类手机并没有对iPhone构成什么威胁,最鲜明的例 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桔子 HiPhone手机。 也许随着T-Mobile G1、HTC Touch Diamond HD等“牛机”的上市,iPhone的屏幕优势才会真正被超越! 优势三: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 苹果电脑公司成立于1976年,至今公司的历史已近30个年头。 这对于才50多年历史的计算机业来说,苹果电脑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元老了。 在近30年的时间中,苹果电脑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曾经陷入彷徨。 乔布斯曾宣称苹果的灵魂并不是硬件,而是其操作系统。 诚然现在我们一提到Apple,最先想到的就是那美轮美奂,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的MAC OS X。 自从苹果在2001年正式发布MAC OS X起,很多PC用户就被MAC OS X的唯美风格所征服,开始纷纷以在Windows系统中模拟出惟妙惟肖的MAC OS X操作环境为荣。 在他们眼里MAC OS X不单单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是一件艺术品,一种生活的态度。 在这个被微软公司所垄断的领域,苹果公司独树一帜开辟着属于自己的“天空”,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下苹果公司这款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MAC OS X操作系统采用了Darwin内核,Darwin内核是UNIX系统的一个变种,当然具有UNIX类操作系统所具有的高稳定性。 并且MAC OS X还具有一套全新设计的,被称作Aqua的用户界面。 Aqua界面非常漂亮,拥有如水流般的平滑动感,设计精美的图标、菜单和停靠栏等等。 一个成熟稳定、 界面漂亮的操作系统是iPhone手机的杀手锏,Windows Mobile、Symbian这类操作系统目前还无法与之相抗衡。 除了界面华丽、高稳定性外,苹果公司的系统升级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从上面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苹果公司一般1-2年就会升级一次系统,有时甚至会一年升 级两次,苹果在发布第六代Mac操作系统Leopard时,采取的策略是“以快制胜”。 而其竞争对手微软经常耗时超过五年才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统,这就是差 距。 优势四:软件扩展性 谈到iPhone手机的软件扩展性,我觉得应该分为两部分--SDK平台开放前和SDK平台开放后。 SDK平台开放前: iPhone手机刚刚推出的时候,没有任何可在iPhone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软件。 后来经过全球黑客们的共同努力,并得益于iPhone手机采用的 MAC OS X操作系统,他们成功破解了iPhone手机使其能够自由的安装第三方软件,至此大批的软件开发人员开始制作iPhone上的应用程序软件,这些应用程序 软件包括游戏、破解软件、系统软件等等...最后甚至出现了一个名为installer的软件专门用来搜集、整理这些应用程序软件,以供全球的 iPhone手机用户下载使用。 虽然这个时候iPhone手机上的软件已经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软件数量上还是无法与Windows Mobile、Symbian等操作系统相比。 SDK平台开放后: 当然,苹果公司自身也认识到了自己对于Windows Mobile、Symbian等操作系统的劣势,于是史蒂夫·乔布斯决定在今年为用户提供一个iPhone软件开发平台,广邀全球的软件编程人员开发基于 iPhone MAC OS X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程序,这个平台就叫做iPhone SDK。 伴随着iPhone SDK平台的开放,苹果公司还推出了App Store(软件商店)功能,分为PC端和iPhone端两部分,用户利用iTunes就可以在网上购买适用于iPhone手机的应用软件程序。 iPhone SDK平台开放后吸引了全球软件开发者的目光,每天都会有很多“千奇百怪”的软件、游戏更新到App Store(软件商店)上,目前在App Store中大约有2500多种软件可供下载;甚至连一些全球知名的软件公司和游戏厂商也开始尝试在为iPhone手机开发软件或者游戏程序。 另外,苹果公司还联合著名风投KPCB设立总额高达1亿美金的iFund,用来鼎力支持在iPhone平台创业的开发商,这样的支持力度可不是一般手机厂商能够做到的。 苹果公司的“慷慨解囊”和各大软件、游戏厂商的鼎立支持,促使iPhone手机具备了和Windows Mobile、Symbian等操作系统手机在软件扩展性方面一争高下的实力,但是要最终打败“敌人”iPhone手机还得经历时间的考验。 iPhone SDK平台的优势: 1、开发环境为Leopard上的Xcode套件(其中包含定制的Instruments实时性能监测和Debug工具,以及接近全功能的iPhone模拟器),语言为Objective-C,但提供C,C++的原生嵌套支持。 2、iPhone OS 的系统架构和多数Framework与OS X大同小异,从Unix内核,到 Core Foundation Framework系统级服务,再到更高层的Quartz2D、Core Animation、Core Audio、OpenGL ES/AL都完全相同或者是功能相似的简版,一直到最顶层的API才有些真正重大的区别,桌面版OS X使用Cocoa, 而iPhone版则是变体Cocoa Touch。 所以一个有经验的Mac程序员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适应iPhone的编程。 3、SDK免费下载,但是想要真正在iPhone上运行需要花费99美元加入iPhone Developer Program,由此不仅能得到官方的技术支持,也允许其将软件挂上唯一的iPhone软件商店App Store出售,开发者自由定价,销售收入与苹果七三分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管理、帐目、挂载费用——如果你宣布免费,那么苹果也就不向你收钱。 4、苹果将会对上线软件进行审核,诸如色情、恶意、违反开发者协定等等的软件将不能获准出售。 5、苹果联合著名风投KPCB设立总额高达1亿美金的iFund,用来鼎力支持在iPhone平台创业的开发商。 优势五:苹果风格的工业设计 设计-“Design”,意指有目标和计划的创作行为、大部份为商业性质、少部份为艺术性质。 在时装界也许是PRADA、GUCCI、ARMNI等品牌的 设计最受关注,每每引领时尚潮流;但是在工业设计领域,就要数德国博朗、美国苹果、日本索尼三家最为出名了。 在这三家企业中,尤以苹果公司的设计最为时尚 前卫。 iMac、iBook、PowerBook G4、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iPod Video、iPod Nano、iPod Touch、iPhone等等一系列产品都做工精致、设计前卫,引领着IT业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 苹果iPhone手机同样采用了“苹果味”的工业设计风格,它的推出立刻让同一时期的其他厂商手机黯然失色。 乔布斯曾经要求过,苹果公司的产品不仅仅是数 码产品,而且要是一件艺术品。 正是这种态度让之后苹果的公司的每件产品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点也是其他厂商的产品所望其项背的。 当然作为IT业界的 标杆,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能力也曾遭到其他厂商的挑战,HTC推出的Diamond手机就是最好例子。 这款被HTC公司寄予厚望的手机目标直指 iPhone,中肯的说 Diamond确实在外观上非常吸引人,是近几年少有的设计出色的手机,但是和iPhone手机比起来还是要差了一截。 优势六:贯穿始终的人性化操作 关于这最后一条秘籍是否合理我反复琢磨了很久,最终还是把它算成了第六条秘籍。 其实每部手机都有自己的人性化设计,而且用户体验每部手机后的感觉都不一 样,凭什么就说iPhone手机的人性化设计比其他手机要好呢?下面我就来细数下iPhone手机所采用的四大人性化科技。 1.光感应 — iPhone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节屏幕的亮度,因此不但可以省电,而且可以让用户的眼睛得到最佳视觉效果。 其实这项技术已经很常见了,甚至在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的多款低端手机上都能见到,但是这项感应技术却是非常的实用。 2.红外感应 — 当用户脸颊贴近屏幕的时候,系统认为是人在听电话,就会自动关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貌似诺基亚7650是率先拥有这个感应功能的,但是iPhone手机 的感应更加敏锐。 不过我感兴趣这个红外感应功能是在电话打进的时候自动启动还是机器运行的时候就常开? 3.加速度感应 — 当机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从高处坠下),操作系统会自动关机,以减少可能造成的不必要损害。 但试想下如果iPhone手机真从20层楼高的地方摔下来,就算是能够自动关机,但还能保住些什么呢? 4.湿度感应 — 当iPhone手机不幸落水或者带入蒸汽浴室内,操作系统会检测到湿度变化,然后便会自动关机以减少可能造成的不必要损害(电子元件在高湿度的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发生短路等机械故障),这项技术可以很好的保障iPhone手机的电子元件的安全。

ios到底比安卓好在哪?

一.稳定性

安卓系统经常会突然一下子很卡,然后又恢复正常,这是通病,几乎任何价位的安卓手机都会发生的一个问题,这并不是手机不行,而是安卓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任何一个你点击开的进程,它都会默认在后台持续的开着,这样做是非常占用手机CPU运行内存的,所以才会出现突然的卡顿,目前安卓系统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二.系统优化差

买安卓手机是一种什么体验?大概就是半年或者一年后这手机就卡到不行了,你完全不明白它为什么卡,明明配置很高,自己也按时清理文件和安装包了,可就是总感觉不流畅。

这其实是因为安卓系统的优化差,优化差导致手机冗余系统文件越用越多,就好像你电脑的C盘一样,清理是清理不干净的,只能重做系统来减轻其压力,但手机又与电脑不同,电脑重做系统无伤大雅,手机重做系统就会对本身硬件有一定的损耗,多做几次系统手机也就离报废不远了。

三操控性更强

用习惯IOS系统的人绝对用不习惯安卓系统,因为IOS的系统真的很方便,各种快捷键以及只有一个home键的设计让IOS系统从没有什么复杂的操作,最多几个步骤就能搞定你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一点从IOS独有的siri功能上就有所体现,安卓系统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类似siri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系统本身已经足够累赘,再加上这种功能只会让手机变得更卡。

四更干净

这里所说的干净,是指没有自带的各种软件,这一点安卓系统是万万做不到的,无论你是千元机还是万元机,安卓系统的供应商总会想方设法的往系统里面放一些广告类型的软件,尤其是安卓手机还总能碰到自带软件删除不掉的情况,让用户非常糟心,而IOS在这一点做的很好,甚至连自带软件都能删除,设计很人性化。

五.安全性能更强

IOS系统给人的一大感觉就是安全,毕竟我们没有什么机密,相信库克对于我的隐私也不会感兴趣,在这样的前提下,这款系统的优点就绝对是它足够安全,安卓系统的漏洞就好像每次微软新出的系统一样,各种漏洞让电脑变得非常不安全,而这一点,IOS就做的滴水不漏,几乎所有程序都在APP里下载,杜绝了被病毒趁虚而入的可能,让系统更安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231.html
苏帅开喷 我需要公平竞争的环境 国安怒了!3次争议判罚均吃亏
营收65.5亿 交付21821辆车 经营亏损16.5亿 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