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一季度净亏收窄 AI智驾车要成最主要品类 与大众合作已贡献盈利

小鹏汽车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美股开盘一度涨超26%。

5月21日,小鹏汽车(09868.HK, NYSE:XPEV)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5.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2.3%,环比下滑49.8%,高于市场预期的61.1亿元;净亏损为13.7亿元,2023年同期净亏损为23.4亿元,而2023年第四季度净亏损则为1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与大众汽车的合作,小鹏汽车的毛利率终于达到了两位数。

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2.9%,2023年同期为1.7%,2023年第四季度则为6.2%;不过其汽车毛利率仍是个位数,为-5.5%,去年同期为2.5%,上一季度则为4.1%。

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和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这标志着小鹏汽车实现了在智能电动车业务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技术输出提升盈利和国际化潜力的独特模式。”

销量方面,小鹏汽车一季度销量为2.18万辆,环比下滑63.8%,同比增长19.8%。

展望第二季度,小鹏汽车预计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为2.9万辆至3.2万辆,预计第二季度总收入为75亿元至83亿元。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强调,小鹏的战略不会像以前一样仅着眼于销量增长,而要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在长跑中获取更大的规模和利润。

第二季度销量指引为3万辆左右,预期四季度销量大增

作为国内曾经的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在销量方面,小鹏汽车还处于几家主流造车新势力的下游,第一季度平均月销量仅约七千辆。

小鹏汽车给出的第二季度汽车交付指引也并不高,为2.9万辆至3.2万辆。相比之下,问界、理想等品牌在4月份单月的交付量都达到了3万辆左右的水平。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说,小鹏的战略不会像以前一样仅着眼于销量增长,而是要在这么卷的市场里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使长板更长且没有短板,把小鹏汽车打造成“多边形战士”,从而在长跑中获取更大的规模和利润。

产品方面,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从今年第三季度起,将会开启在三年内推出多款产品的周期,会覆盖10万-40万价格带主要的细分市场。小鹏的所有产品都将会坚持智能驾驶的领先,同时通过多个产品序列在价格区间和设计上去满足不同客群。

“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打造一个像大众汽车一样覆盖全球市场、多种产品类型、拥有广阔客群的一个超级品牌,并且让AI智驾车成为最主要的品类。”何小鹏补充说。

对于即将上市的MONA品牌,何小鹏介绍,MONA产品系列的首款A级纯电轿车将会在今年6月份亮相,并且在三季度正式上市跟规模交付。在明后年,小鹏汽车还将在A级车的平台上推出多款产品。

针对小鹏品牌,何小鹏介绍,今年四季度,小鹏将交付一款小鹏汽车品牌的全新B级纯电轿车车型。这款新车是基于最新的技术,规模降本的首发车型。

何小鹏称,“这款B级新车型加上MONA车型贡献的增量,让我们很有信心在今年的四季度会实现月交付量同比有大幅度增长。”

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无疑已经成为小鹏汽车展示给市场的一张王牌。

2024年4月17日,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将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平台联合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根据协议,平台将集成小鹏汽车最新一代基于中央计算和域控制器的电子电气架构,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预计将从2026年起应用于在中国生产的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这是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达成的第三项战略合作。

何小鹏表示,与大众汽车集团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在不断地深化,合作的规模迅速扩大。期待与大众的伙伴们一起,在全球汽车行业面向AI智驾时代的转型浪潮中找到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创造更大的战略协同价值。

他透露,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平台和软件技术服务的收入已经开始成为小鹏盈利的重要来源。这标志着小鹏汽车已经发展出与传统车企不同的创新商业模式,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技术,不仅将通过小鹏汽车品牌的销量变现,而且可以通过和全球领先的品牌合作,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更好的财务回报。

日前,有消息称小鹏汽车有意与更多车企开展类似合作,对此,小鹏汽车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回应称,对于此类战略合作小鹏秉持开放态度。

此外,小鹏将在今年加速出海计划。

何小鹏介绍,在海外市场今年将会加快扩张的节奏,“出口将会成为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小鹏汽车的海外销售网络计划从原先的北欧国家扩展至超过二十个国家。

上半年,小鹏汽车已经与西欧、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等地的多家头部经销商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并且陆续开出新的销售门店。小鹏汽车还预计将在三季度推出G6的右舵版本。

在智驾方面,5月20日,小鹏汽车举行AI Day发布会,宣布向所有小鹏汽车用户推送AI天玑系统。何小鹏认为,智能驾驶的技术架构升级到“端到端大模型”驱动后,数据的壁垒和价值将会放大,通过海量的高质量数据训练,在复杂交通场景中,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实现拟人乃至超越人类司机的驾驶表现。

何小鹏表示,尽管在第二季度仍然面对车市的诸多挑战,包括组织在内的多项变革调整还在执行的过程中,已经开始看到这些调整带来的积极影响。他提到,预计从10月份开始,小鹏汽车将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截至21日美股收盘,小鹏汽车涨5.92%,报收8.77美元。


8大汽车经销商年报:盈利普遍下滑、最高亏损16.28亿

文|祁六金

欢迎供稿 |

近日,中升集团、永达汽车、新丰泰集团、美东汽车、广汇宝信、和谐汽车、百得利控股和正通汽车,相继发布了2022年度财报。

8家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目前都是以经营豪华品牌为主,从2022年整体的经营情况来看,8家经销商集团中,仅有正通汽车一家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其他经销商集团净利润或收缩,或由盈转亏。

汽车服务世界梳理了8家经销商集团财报中公布的核心数据,浅析2022年上市经销商的运营情况。

营收盈利普遍下滑最高亏损16.28亿

对于汽车经销商行业而言,2022年疫情反复突袭,导致部分地区经销商门店闭店、产品供应节奏紊乱,消费端疲软也使得销售放缓,经销商面临高库存、低流转、毛利下跌、资金占用等多重不利局面。

反映到经营数据上,最直接的就是经销商不赚钱了,或者说,没有之前那么赚钱了。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年报里的两组核心数据。

数据一、营收与净利润

营业收入代表企业的业务能力,净利润代表企业的赚钱能力。

营收规模上,2022年中升控股以1798.5亿元的收入位居榜首,其他7家经销商营收规模均在百万亿级别,规模效应明显。8大经销商中,中升控股、永达汽车入围2022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榜单。

从营收同比来看,有人欢喜有人愁,8家经销商中4家营收同比增长,另外4家则同比下滑。

从净利润来看,仅有正通汽车一家实现了同比“增长”。尽管从绝对值上来说并未实现盈利,但较去年亏损37.8亿元大幅收窄92%至亏损2.97亿元,其年报表示:收益上升主要源于新车销售上升,且售后服务成本得到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正通汽车,其余3家营收同比增长的经销商,净利润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收缩,中升控股、美东汽车、百得利控股3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20.7%、57.1%、62.5%,其中美东汽车和百得利控股净利润腰斩,显示出增收不增利的特点。

虽然增收不增利,但好在仍是盈利状态,表现不太乐观的是广汇宝信、和谐汽车,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分别达6.98亿、16.28亿,同比下滑分别达226.4%、341.9%。

这是广汇宝信自2011年上市的首次亏损。对于巨额亏损,广汇汽车表示,零星、散发性疫情的反复冲击和各地区不同封控政策的影响,对公司4S门店的正常运营产生了阶段性的较大冲击,部分店面在第四季度基本没有客流,对正常的经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体来看,2022年8家上市经销商喜忧参半,营收下滑的不说,即便是营收报涨,净利润却大幅下降甚至腰斩。

以往豪车销售在行业是公认的“利润奶牛”,但目前豪华车经销商尚且如此,行业在2022年的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数据二、毛利与毛利率

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而毛利和毛利率,则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水平。

8家经销商中,除正通汽车毛利率增长外,其余7家经销商集团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广汇宝信,从去年的6.1%下降至1.5%,成为2022年毛利率最低的经销商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8大经销商毛利率均在10%以下,最高的是中升控股8.9%,去年同期为10.5%。除去最高值与最低值,经销商毛利率普遍降低在6.6%-8.8%之间,盈利水平下滑是共同点。

相较去年而言,经销商之间的综合毛利率差距在缩小,或许一定程度说明部分经销商成本优势不再明显。

主要板块业务营收毛利双双下滑

第一段我们从整体营收和利润角度,了解了8家经销商在2022年的基本盈利状况,下面就从具体板块来看是哪些业务拖了后腿。

经销商的主要业务板块是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两大块,先来看这两大板块的营收。

总体来看,汽车经销商的售后业务收入普遍下降,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疫情封控政策下,车主用车频次下滑、高毛利事故车占比下降,导致售后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8家经销商中,仅有2家经销商在新车销售收入和售后业务收入上,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分别是中升控股和美东汽车。其中表现最亮眼的莫过于美东汽车,分别同比增长21.4%、22.32%。

其次是中升控股,销售与售后业务分别同比增长2.1%、0.42%。中升控股是国内梅赛德斯—奔驰的第二大经销商,同时也是雷克萨斯的最大经销商。其年报表示:尽管业内全年遭受多次运营中断,但豪华品牌汽车的需求稳定,销量保持平稳。

新车营收下滑的经销商中,有永达汽车、广汇宝信、和谐汽车、新丰泰集团4家。其中广汇宝信下降幅度最高,达到15.4%。主要是宝马、捷豹路虎、英菲尼迪等品牌在华销量大幅下降,给广汇宝信的新车销售业绩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照新车销量数据来看,除了广汇宝信未披露数据外,永达、和谐、新丰泰3家经销商不出意外地新车销量都出现了下降。

对此和谐汽车称,在全年消费信心受挫的背景下,豪华品牌增换购需求均有所削弱。还有经销商表示因为疫情封管控措施,造成消费者出行减少,进而带来的购车需求减弱。

从销量增长的经销商来看,美东汽车增长率达到10.2%,在3家实现销量增长的经销商集团中最高,其次是正通汽车与百得利集团,分别取得增长9.4%、7.0%的成绩。

营收与销量的增长,往往并不意味着毛利率的增长。下图是8家经销商新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板块的毛利率,可以看出主要经营项目的盈利水平。

从红色标注能够看出,8家经销商新车销售毛利率全军覆没,均出现同比下滑。唯一一家新车销量毛利率为负数的是广汇宝信,但在其2021年毛利率基数较低的情况下,转正为负也可以理解。

售后毛利率方面,整体也是下滑状态。比较有意思的是正通汽车,2021年正通汽车在8家经销商中新车销售毛利率最高、售后毛利率最低。而在2022年,情况发生了反转,其新车销售毛利率下滑幅度最高,达到9.56%,直接成了经销商中的倒数第三名。而售后毛利率却是8家经销商中唯一实现增长的一家,且增长幅度高达10.18%。一增一降,似乎说明正通汽车顾此失彼,在加强售后服务运营的同时,却在新车销售业务上马失前蹄。

毛利率的下降,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从成本角度来说,中升控股本年度的成本上升明显,而且是唯一一家新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同时出现上涨的经销商。

年报显示:2022年中升汽车新车销售业务成本1414.8亿元,同比增长3.8%。售后业务成本13.2亿元,同比增长2.4%。这也是造车中升控股2022年度净利润大幅下跌的元凶之一。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经销商库存周期明显增加,带来的影响是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8家经销商中,仅有永达汽车一家库存周转天数减少1天,其余经销商的增长天数区间在0.3-16.9天。对于库存周转天数的增加,经销商普遍表示,受疫情影响,门店的运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影响库存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

在年报中,几家汽车经销商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在新能源上的布局。先来看看各自的公告:

中升控股:2022年,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9.4%,这归功于本集团核心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强大经销网络。

永达汽车: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台,同比增长54.5%,占整体销量12.9%。其中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达9591台,同比增长221.2%,包含新能源厂方直销车辆代理销售数量3861台。在新增新能源品牌授权的基础上,同步开启了多维度的业务探索和落地,致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用户全生态服务产业链。与smart、小鹏、比亚迪等多个国内头部新能源品牌车企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于2022年已成功发展36家新能源销售服务网点。

和谐汽车:在电动化方面,和谐汽车于多数年前战略投资的铛铛新能源定位涵盖电动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综合性电动车服务商,目前已取得理想汽车、蔚来集团、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主流电动车品牌的授权。

广汇宝信:对于未来的展望,广汇宝信将以更加开放及包容的心态来面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变革,在传承传统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的营销和服务的同时,继续探索新能源服务产业链未来的业务发展机会,并紧抓各豪华品牌主机厂推出的重点新能源汽车车型,不断增强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销售占比和服务能力,以适应未来汽车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并打造新能源用户全生态服务产业链。

新丰泰:2022年本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分别取得了北京小鹏、渭南AITO汽车品牌授权网点,将在北京设置小鹏汽车品牌体验中心、交付和售后服务中心,完善集团在北京市场的品牌结构。实现2022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0.0%,占总新车销售量5.0% ,同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随着各大汽车生产商以零排放、碳中和、电动化作为未来发展方向,本集团将把握这产业升级过渡阶段,配合各大合作伙伴落实其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亦为我们的客户群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服务。

正通汽车:2022年新增广州合创4S店、宜昌和襄阳的蔚来维修中心及揭阳特斯拉钣喷中心等新能源品牌授权,呼市哈弗4S店、北京亦庄坦克4S店等新兴品牌授权,其中广州合创新能源4S店、揭阳特斯拉授权钣喷中心顺利通过厂商验收并投入运营。公司成立新兴业务小组,持续拓展新能源领域产业布局,紧抓在手与储备项目推进并积极探索、挖掘新能源市场领域的合资合作、项目并购机会。

百得利: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以适应并把握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8家经销商在新能源汽车战略上的布局,主要是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拿到新能源品牌授权,布局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钣喷中心,如永达汽车、和谐汽车、正通汽车等;

第二种是建立商超展厅、品牌体验中心、交付和售后服务中心等,如新丰泰集团;

第三种是积极抓紧原有品牌主机厂推出的重点新能源汽车车型,如广汇宝信。

可以看到,当前的汽车经销行业面临着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的剧烈变化,各大经销商集团也在顺应行业趋势发展,积极抓住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机遇期,加快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并从中寻找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模式与项目。

写在最后:

近日《2022-2023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内容显示,2022全年退网4S经销商店1757家,换句话说,在2022年,平均每天有4家经销商退网。

在退网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比较大。豪华品牌中,退出的主要是讴歌、英菲尼迪等品牌的经销商。

相对来说,8家豪华汽车经销商网点并未受到退网影响,主要是广汇宝信减少了4家网点,这与其优化品牌结构有关。

广汇汽车在年报中表示,品牌优化与投资相关的损失或费用增加了约6-7亿元,其中就包括对资产收益率较低或已破产的主机厂品牌,例如“广汽菲克”等店面进行“关停并转”。

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的开局并不乐观。高盛指出,年初至今中国汽车行业出现定价竞争及库存压力,预计相关影响将对整个汽车供应链造成利润率压力。但由于高端品牌经销商拥有较好的定价能力及价格调整灵活性,可能表现会较好。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也是豪华传统燃油车经销商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方面,未来传统燃油汽车在行业里的位置如何,还是未知数;另一方面,虽然各大经销商都提到布局新能源汽车,但实际执行效果及进展如何,目前很难判定。

对于2022年增收不增利的汽车经销商来说,如何在2023年实现营收增长的同时提高利润,才是首要目标。

小鹏,好好跟过去道个别吧丨财报解读

这是大众入股小鹏后的首份财报,也是智驾业务负责人吴新宙宣布离开后的首个成绩单。

当然,由于以上两个大变动都是发生在近期,因此对于小鹏Q2财报的影响并不明显。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次Q2财报的发布节点,是小鹏跟过去发展阶段道别的时刻。

接下来,何小鹏扬言将回到正循环的路上。

小鹏对Q2财报的低迷是有预期的。

从踏入2023年以来,小鹏的交付量成绩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在历经了半年之后,终于才在7月实现今年首次的月付万辆。

正因为这样的低迷,早前何小鹏在Q1财报会上就指出,“从交付量来看,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小鹏会有着连续4个季度的挑战期。”

这样算下来,Q2就是小鹏交付状态低迷的终结点。

关于Q2的低迷,相比Q1好坏参半。

首先当季度交付量为2.3万辆,较今年Q1的1.8万辆增长27.3%,这使得总收入环比增长25.5%至50.6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7月,小鹏已保持了连续6个月的交付量环比增长。

只是对比去年同期,今年小鹏Q2交付量依旧还是少了挺大一部分,交付量和总收入的下滑幅度都超过30%。

尽管小鹏的交付量开始有了提升迹象,但财务数据方面还在进一步转坏。

例如,Q2毛利率为-3.9%,反之Q1则是1.7%,同时Q2的28亿人民币净亏损额,较之上季度的23.4亿元亦再次拉大。

就此来看,小鹏函待破局的心情毋庸多言。

还好的是,小鹏手上有着足够子弹。

截止到今年Q2,其现金及等价物为337.4亿元,与Q1的341.2亿元变动并不大。

怎样更好去改善财务数据,何小鹏在本次财报会上就说到,下半年将对销售网络进行大刀阔斧的优胜劣汰,同时加快扩大在二线及低线城市的市场份额。

需要留意的是,何小鹏提到了要进行“国际市场渠道的商业模式变革”,这点多少容易让人联想到小鹏和大众集团的合作。

何小鹏说到,将与大众集团不断深化合作关系,在下一代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建立更强有力的战略协同,共享规模效应,并通过全球汽车行业首创的软硬件全栈技术合作的商业模式,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中,小鹏能否借助大众集团的销售渠道,完成对欧洲市场的拓展,相信这点也会在双方的合作议程当中。

与之同时,小鹏亦对降本提出了更明确的指标——有信心在明年底对整体成本实现25%的下降,使得2024年公司毛利率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到2025年,小鹏将实现收支平衡。

把目光拉回来一些,何小鹏预计,随着G6等新品带来的销量增长,下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将完成整体转正,同时公司毛利率也将在今年Q4转为正值。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开源永远是实现健康经营的头等大事,何小鹏对此似乎充满了信心。

Q3将是小鹏反弹的起点。

何小鹏表示,经过过去几个季度的自我变革,小鹏从Q3开始进入到销量、品牌、士气、现金流初步的正循环。

按照官方给出Q3交付量指引,小鹏将在本季度交付3.9万-4.1万辆,实现总收入85-90亿元人民币,其中收入将较前一季度增长67.9%-77.8%。

基于7月已交付了1.1万辆,看来小鹏对于8、9月份完成1.5万辆的月交付量相当胸有成竹。

要实现销量的强劲反弹,这离不开小鹏G6的助力。

在该车上市之前,小鹏就表示G6具有统治力的表现,并成为小鹏崛起的新起点。

以7月官方的1.1万辆总交付量来看,其中G6在半个月时间里交付了超3900辆,其重要性之高可见一斑。

而在本次财报会上,何小鹏指出“G6对于其上下价格带的车型有着明显迁移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上下通吃”。

基于如此势头下,何小鹏预计G6将在Q4冲击单月交付过万,另外,总交付量冲击2万辆。

要达成2万辆/月的历史新高,这还需要有其它新品的帮忙。其中,小鹏P7i磷酸铁锂版已经蓄势待发,该版本的到来无疑将使其售价下探至20万元附近,以给到用户更友好的选择。

另外关于全新MPV的小鹏X9,何小鹏对其的评价是“该价位上,空间最大,且有着非常好的驾控”,预计新车将在Q4后期开展首批交付,明年实现大规模交付。

基于何小鹏的评价,X9将在MPV该有的大空间基础上,不失操控性能及智能化卖点,因此可预见新车将主打类似“年轻人的第一辆MPV”的卖点。

在力推年轻人卖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小鹏整体产品的15-35万元价位规划,未来X9的定价或在30-35万元左右。

这么来看,小鹏X9将要对腾势D9的强势地位发起挑战,未来该车能否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值得关注。

如果说X9还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反之对于何小鹏来说,他本人很明确一点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过去,后面将是AI的时代。

为此,何小鹏表示接下来小鹏将建立公司级的研发团队,由他亲自领导智能化团队,具体最新研发成果将在“1024科技日”上发布。

根据此前吴新宙透露,小鹏将在科技日上展示自研芯片的最新进展。

提到小鹏精心钻研的领域,这不得不说到智驾层面的进展。

根据何小鹏透露,G6上市首月的Max版本订单占比高达70%,远超团队预期。

另外,他明确表示,10月将推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XNGP,兑现年底前落地50个城市的诺言。

更重要的是,小鹏计划在明年将XNGP的成本降低50%,以实现更广的智驾市场覆盖度。

何小鹏预估,2025-2026年将是自动驾驶的“iPhone 4时刻”,而要想达成XNGP覆盖度的裂变,他认为要实现以下几点——

1、使用覆盖面积达到国内95%的路段,甚至小区里、地下车库都能用。

如此目标,实际也在催促着小鹏智驾团队快速推进无图方案的进度。

2、其次因素是成本,这也是小鹏提出明年要将XNGP成本降低50%的原因所在。

3、第三个因素是智驾能力。

例如在城市领航当中实现1万公里接管1次,何小鹏希望未来两年能达到千公里接管0.1-1次的水平,并且XNGP要开得比大部分司机更聪明、效率更高。

在对XNGP市场裂变充满信心之下,小鹏表示未来或推出软件订阅的灵活付费方式,继续探索XNGP更好的商业模式。

在小鹏提出要对XNGP大幅降本的同时,XNGP往低价位车型的应用自然也在议程当中。

这次,何小鹏作出提前剧透——“让15万级别市场用户也能享受到自动驾驶技术最前沿的成果”。

关于推出节点,官方表示明年将发布两款全新车型,结合改款及换代车型之后,整体产品将覆盖15-35万元市场。

如此来看,大概最快明年我们就能看到15万级XNGP车型的到来。

另外,结合官方提到的换代车型,或许这款15万级新车就是小鹏G3的换代产品。

15万级产品也能实现城区NGP,这点不是狂言。

一方面参照现时小鹏推行统一Orin平台的做法,可预见未来小鹏该15万级新车将因应降本需要,选择配备单Orin-x芯片。

在算力达到254TOPs之下,再结合小鹏足够强的算法能力,实际这已然提供了相当强的实力基础。

结合不久前元戎启行副总裁刘轩说过,预计明年可以摒弃激光雷达,靠视觉路线实现城区领航功能。

因此不排除之后小鹏15万级车型也是采取同样做法,通过摒弃激光雷达来符合官方的降本需要。<

蔚来去年净亏损近113亿;7月1日起禁止生产国五轻型汽车

摘取每日重要新闻,以科技视角、极客精神,挖掘重点,探索更多。 编辑丨AutoR智驾 智驾小郎君蔚来汽车2019年:营收同比增58%至78.25亿元,净亏损近113亿元美东时间5月14日,蔚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2019财年年报,年报显示2019财年蔚来总营收78.25亿元,同比增长58.04%;净亏损为112.96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7.2%;归母净亏损为114.13亿元,同比收窄51.1%。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蔚来已向江淮汽车公司支付了人民币6.044亿元。 费用包括:2018年和2019年共计支付的3.331亿元人民币亏损补偿费,以及2.713亿元人民币制造加工费。 四部门:7月1日起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 公告称,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 公告指出,对2020年7月1日前生产(机动车合格证上传日期)、进口(货物进口证明书签注运抵日期)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增加6个月销售过渡期。 2020首个大型车展:海南车展5月21日开幕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2020海南车展将于5月21日正式开幕。 本次车展预计展出面积约5万平方米,全国主流汽车品牌厂家直展,覆盖海南汽车市场销售品牌的90%以上。 此外,更有20多款新车将首次在海南亮相。 接下来将有一系列线下车展开展,已经公布举办日期的还有粤港澳大湾区车展(预计6月)、成都车展(7月24日)等。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开发新电池:160万公里续航有望中国首发特斯拉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是明年年初推出一款低成本、长寿命电池,或将在中国产Model3车型上先行应用。 5月15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上述新型电池将由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共同开发,同时也将使用马斯克招募的电池专家团队的相关技术。 其设计目标是终生续航里程达到100万英里(折合160万公里),且让电动汽车成本与燃油车持平或是更低。 股价持续低迷 亏损不断加剧 福特高层受股东多方面质疑据底特律汽车新闻网报道,福特汽车公司股东周四向该公司高管提出了质疑,询问了该公司股票长期低迷的原因。 长期以来,外界一直对这一问题感到沮丧,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冲击,福特股价的低迷似乎在变得愈演愈烈。 在网络年度股东大会上,福特领导人还被问及该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管理财务的措施,以及其准备周一重启北美工厂生产之际,会以多快的速度满负荷运转。 与此同时,投资者提出的一项废除福特双层股权结构的提案被否决。 这种股权结构保证了福特家族成员拥有这家拥有117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40%的投票权。 “BEIJING品牌”正式定名为“BEIJING汽车”,BEIJING-X7开启预售5月15日,北汽集团宣布“BEIJING品牌”正式定名为“BEIJING汽车”,并介绍了产品、服务、团队、活动一系列落地动作。 新品BEIJING-X7也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10万-15万元。 BEIJING汽车旗下产品将采用英文BEIJING LOGO,北汽集团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表示:“BEIJING汽车全系8款产品的2020款车型均已升级‘BEIJING’LOGO,换标新车陆续到店。 ”北京市将对在丰台区购车用户予以购车补贴,每辆最高3000元5月14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表示,对2020年6月底前在丰台区4S店购买乘用车的消费者给予限量购车补贴,共计1000万元,兑完即止。 购买价值10万元以下的乘用车,补贴1000元/辆;购买价值10万元(含)-20万元的乘用车,补贴2000元/辆;购买价值20万元(含)以上的乘用车,补贴3000元/辆。 补贴将从5月20日开始。 五菱汽车2019年净亏损约1.67亿元5月14日,五菱汽车公布的盈利预警显示,根据集团最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年度未经审核综合管理帐目评估,预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年度将录得净亏损约1.67亿元,与初步未经审核业绩公告相比之报告数值为净利润114.5万元。 与此同时,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及每股亏损将分别大幅增加至约1.24亿元及约6.05分。 雷诺将砍掉多款轿车和MPV车型以削减成本5月14日,四位接近雷诺的消息人士称,作为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雷诺正准备大幅缩减产品线,砍掉Espace等知名但销量状况不佳的车型。 上述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雷诺将减少小型面包车和轿车,专注于跨界车和SUV。 “该计划尚未完全确定,但Espace、紧凑型MPV风景(Scenic)和大型轿车塔利斯曼(Talisman)已经被考虑从未来的产品规划中取消”。 大众与福特将在电动车及自动驾驶汽车方面合作5月15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正在推进电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合作计划。 该合作预计将在6月底前完成,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认为有必要共担研发所需的巨额投资。 大众发言人在电话中称,与福特的谈判进展顺利,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福特旗下自动驾驶部门Argo AI LLC发言人艾伦·霍尔(Alan Hall)表示,与大众的合作有望在第二季度完成。 FF与英伟达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平台5月15日,Faraday Future宣布与英伟达(Nvidia)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后者将为FF在自动驾驶领域提供持续不断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据知情人士透露,与特斯拉等其他主机厂选择不同级别的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不同,FF本次与英伟达合作选择的是自动驾驶技术平台。 大众将削减1.8万名高层最多25%奖金 并暂停晋升和加薪计划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约1.8万名大众高管将不得不降低酬薪,以节约资金。 根据消息人士,大众汽车管理层的新酬薪制度规定,到2020年,只有前一年工资的90%得到保障。 固定工资不会改变,至于可变工资部分,主要是奖金,现在已经决定最高削减25%。 在个别案例中,大众高管可能会损失1万欧元的绝对金额。 日产北美高级管理层变动,原董事长辞职5月14日,日产汽车发布声明表示,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日产北美公司总裁兼董事长José Luis Valls,处于家庭及个人原因将辞职,人事变动自6月15日起生效。 杰里米·帕潘(JérémiePapin)将担任日产北美地区副董事长,日产公司副总裁迈克·科勒兰(Mike Colleran)被任命为日产美国市场和销售高级副总裁,任命于自6月1日起生效。 smart计划推出旗下首款电动SUV 2022年面世继1月戴姆勒与沃尔沃母公司吉利以50:50成立的智马达汽车,总部落户宁波,同时3月吉利收购smart品牌50%的股份之后,戴姆勒似乎已经着手开发一款跨界SUV车型,即将加入全新fortwo和forfour产品系列之中,成为smart品牌的第一款SUV,预计将在2022年正式面世。 目前我们对这款smart新车知之甚少,但无论是放在forfour系列之中,还是采用新的名称,应该与fortwo和forfour共享平台架构。 该款新车将在中国组装,并出口到全球市场。 目前,smart正加快进度,准备在年中推出全新fortwo和forfour车型。 优信二手车CFO及公司法定代表人曾真被朝阳区人民法院限制消费5月15日消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限制优信二手车CFO及公司法定代表人曾真。 限制令称,因优舫(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立案执行申请人唐博申请执行单位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一案,因单位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故限制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曾真不得实施高消费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0855.html
龙头啤酒的效率之战 酒业财报观察
小鹏汽车必须不计伤亡 攻下自己的 塔山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