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程实
本文为程实博士为《中国外汇》杂志撰写的音乐与经济随笔“乐由心生”系列文章
任何人,任何事,不知不觉间都会被打上时代的印记。 比如,爱的叙事,像是一个亘古不变、独立超然的话题,却带有鲜明的时代感。在刀耕火种时期,所谓痴情绝对,莫过于“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而这些赌咒发誓,在一切皆有可能的科技爆发年代,就似乎不再那么可信。木心1980年代在诗里感叹:“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进入2020年代,一切都快,爱似乎既没有变得容易,也没有显得充裕,很多人被剩下,生育率更是一路走低。
时代滚滚向前,爱的宣言也悄然与时俱进。换句更经济学一点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爱的质态。 那么,复杂多变的现今,最具时代感的爱的表达会是什么样子?很多朋友可能都在短视频里刷到过答案: “我的心啊我的心,整栋出租,处处都给你。”这是一句歌词,来自网红乐队回春丹的《鲜花》。 就像网易云音乐点赞最多的评论所言:“整栋出租这个说法真的很妙。”这是一个产权意识、个体意志更加鲜明的时代,心永远是我的,使用权的全部让渡就是爱的最高礼遇;这是一个自我觉醒、务实主义更趋主流的时代,爱的付出不是盲目倾尽所有,而是理性有所保留。从经济学家的职业角度开个玩笑,“整栋出租”作为大变局里爱的新主题,也和房地产市场“租售并举”的新趋势十分契合。
既然是投行经济学家,我想聊的自然不是爱情,而是音乐和时代的共鸣。在我看来,回春丹乐队是这种共鸣的最佳代表,没有之一 。回春丹乐队成立于2016年,2018年才发行首支单曲,2022年发行首张专辑,2023年9月发布《鲜花》,2024年的今天就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乐队。和很多中国摇滚和中国民谣完全不一样的是,回春丹乐队并没有经历从地下到地上、从小众到大众的一路曲折。 这种出道即巅峰,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时势造英雄。
一方面,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回春丹乐队走进大众视野创造了最大可能。 不需要传统发行模式的缓慢加持,短视频传播迅速给《鲜花》带来了巨大流量;而几乎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线上音乐会和音乐综艺,也都有回春丹乐队的参与,像是央视网络春晚、哔哩哔哩毕业歌会、《乐队的夏天3》和《歌手2024》。 另一方面,服务消费的踏刃而起也给回春丹乐队扬长避短提供了无形助力。 作为一支由几名90后“业余爱好者”组成的新晋乐队,回春丹一直在圈内颇受争议,乐器演奏水准和主唱声线质量也说不上顶级,但回春丹的强项在于极富感染力的现场演绎,而中国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趋势和政策支持则让更多音乐爱好者在各种音乐节上领略了回春丹的风采,并成为他们的粉丝。
当然,每一个乐队的成功,其内核永远都是音乐本身。与其说时代成就了回春丹,不如说回春丹精准唱出了时代所思、听众所想,最深刻的共鸣发源自音乐气质和时代精神之间。 其实,乐队的名字就有点神来之笔,身处一个动荡的转型大时代,往外看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内看是增长路径和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变,每一个人都难免会感到不安、感到迷茫。面对愈发不确定和窒息感渐重的未来,很多人难以走出过去,总是试图找到唤醒活力的灵丹妙药。回春丹乐队的音乐,就像是对症下药的精神安慰剂,让微观个体在宏观洪流中松弛下来、勉力自洽。
回春丹最具传播力的这首《鲜花》,就具有这种治愈效果。很神奇的是,在这首歌的网易云音乐评论里,有一条评论得到了近万点赞:“好喜欢人民日报这段激励的话,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内心的烦躁、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这说的其实和歌曲本身没有关系,却传递了与歌曲共鸣的真情实感。
如何在转型大时代里自我救赎、自我和解、自我超越?《鲜花》唱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感悟:首先,我们需要平衡理性和感性。 一首歌,“没有技巧,全是感情”或是“没有感情,全是技巧”,都不会好听,《鲜花》在技巧上谈不上惊艳,主唱刘西蒙的感情足够饱满但也不令人生厌,这种恰到好处的不完美组合在一起反而足够吸引人;同样的,一段人生,太过理性就会很累,太过感性又显得做作,唯有对趋势和现实保有理性认知、对人间和人性保有感性共情,我们才能真正处变不惊。
其次,我们需要融汇模糊与精准。 《鲜花》这首歌具有一种迷人的气质,鼓点很清醒,歌词很迷幻,似乎在怀念过去,又像是在憧憬未来,暧昧有加,却又美丽如诗,每一个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被打动。同样的,关于转型时代,我们可能都有和而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在模糊的框架下,所有的顺势而为都没有精准的统一答案。所以,对被时代裹挟向前的个体而言,选择可能是模糊的,应时而变,不必强求;原则却一定要清晰,守正慎独,不拘于时。
最后,我们需要超脱得到和失去。 《鲜花》在短视频里最广为流传的是刘西蒙撕心裂肺唱出的一段话:“我妄想开着我的烂摩托,去转一转,可是我可是我,可惜我把车卖了。”这其实具象化了“往者不可追”的现实,我们喜欢缅怀过去,因为过去意味着失去。但失去于过去而言,又是曾经的得到。所以,目光向后,我们看到的,都是失去;目光向前,我们期许的,都是新的得到。超脱于得到和失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代巨变才不会让我们迷失本心。
给我一颗回春丹,逃出苦难向春山。很多痛苦,其实都是作茧自缚;打开自己、共鸣时代,哪怕把这颗心,整栋出租,我相信,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