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一缕茶香飘传千年 飘至世界

今天是第五个国际茶日,各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展示活动,传播推广茶文化、深化茶文化交流互鉴。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茶和天下——典籍里的茶”,通过陆羽的茶学专著《茶经》、清《四库全书》本《宣和北苑贡茶录》等60余件珍贵典籍,全面梳理、展现中国茶的起源发展以及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与传播中心,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今天上午,2024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浙江省主会场活动在湖州市安吉县举行,在八个各具风格的“非遗茶空间”里,人们不仅可以体验盖碗泡茶、中药奶茶等创新茶饮,还能现场体验中药炮制、龙泉青瓷烧制等非遗技艺。

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保护传承,在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拥有生态茶园1000亩,是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走在生态茶园里,就像漫步在公园中,这里的采茶制茶研学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在云南普洱,随着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回到景迈山从事茶树种植和产业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成为茶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山茶农 而炳炳: 我们布朗族有一句遗训是说,爱护自己的茶林要像(爱护)眼睛一样。我们年轻一代,更加要守护好我们的景迈山。

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吸引了来自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参展商共同参与,共享全球茶产业发展成果;文化和旅游部在5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2024“国际茶日”主题活动,以茶为媒,生动展示中国茶文化魅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茶道的茶德有哪些

中国茶德,含义广泛而深刻,内容丰富,总结了我国几千年的饮茶历史,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和文化传统,包括各阶层人们对饮茶目的的理解。 概括起来,中国茶德大致可以用“理、敬、清、融”四个字来表达。 “理”者,品茶理论,理智和气的茶德。 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思,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的茶德。 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还是今日的来客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 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为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的茶德。 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 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 “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体会之深,令人敬佩。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的茶德。 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真是其乐融融;朋友相会,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 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在中国,饮用最广、消费最大、最受人们欢迎的饮料是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祭祖、育德,直至陶冶情操,美化生活,以一物牵动众人之心的也是茶。 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层次,各个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功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 所以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世界公认茶的起源是哪里

发源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 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 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 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蒙顶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 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 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 提壶行酤。 汲水作哺。 涤杯整案。 园中拔蒜。 斫苏切脯。 筑肉臛芋。 脍鱼炰 鳌。 烹茶尽具。 哺已盖藏。 舍后有树。 当裁作船。 上至江州。 下到煎主。 为府椽求用钱。 推纺恶败。 傻索绵亭。 买席往来都洛。 当为妇女求脂泽。 贩于小市。 归都担枲。 转出旁蹉。 牵牛贩鹅。 武阳买茶。 杨氏池中担荷。 往来市聚。 慎护奸偷。 “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 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 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 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 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 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唐代中叶,中国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 据文献记载,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从天台山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 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 后又经日僧南浦昭明在径山寺学得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 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 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 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

中国茶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是要研究中国的茶艺。 所谓茶艺,不仅仅指是点茶技法,而包括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 中国历史上,真的茶人是很懂品饮艺术的,讲究选茗、蓄水、备具、烹煮、品饮,整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程式,而包含着艺术精神。 茶,要求名山之茶,清明前茶。 茶芽不仅要鲜嫩,而且根据形状起上许多美妙的名称,引起人美的想象。 一芽为莲蕊’’,二芽称旗枪,三芽叫雀舌’’。 其中,既包含有自然科学的道理,又有人们对天地、山水等大自然的情感和美学的意境。 水,讲泉水、江水、井水,甚至直接取天然雨露,称无根水,同样要求自然与精神的和谐一致。 茶具,不仅工艺化,而且包含有许多文化含义。 烹茶的过程也被艺术化了,人们观其色,嗅其味,从水火相济,物质变换中体味五行协调,相互转化的微妙玄机。 至于品饮过程,便更有讲究,如何点茶,行何礼仪,宾主之情,茶朋之谊,要尽在其中玩味。 因此,对饮茶环境,是十分注意的,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朝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等,不同坏境饮茶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茶艺。 也就是说,要从美学观点上来对待饮茶。 中国人饮茶,不仅要追求美的享受,还要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 在各种饮茶活动中去协调入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洁、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 以茶雅志,以茶交友,以茶敬宾等,便都属于这个范畴。 通过饮茶,佛家的禅机,道家的清寂,儒家的中庸与和谐,都能逐渐渗透在其中。 通过长期实践,人们把这些思悟过程用一定仪式来表现,这便是茶仪、茶礼。 茶艺与饮茶的精神内容、礼仪形式交融结合,使茶人得其道,悟其理,求得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群体,人类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的大道,这便是中国人所说的茶道了。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饮茶而称之为道,这就是说,已悟到它的机理、真谛。 读至此,也许人们会说:你把茶说玄了,哪有这样高深的东西?但如果你能认真读下这本书去,真正领会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精神,就会感到笔者此论并不为过。 茶道既行,便又深入到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 于是产生宫廷茶文化、文人士大夫茶文化、道家茶文化、佛家茶文化、市民茶文化、民间各种茶的礼俗、习惯。 表现形式尽管不同,但都包括着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茶又与其他文化相结合,派生出许多与茶相关的文化。 茶的交易中出现茶法、茶榷、茶马互市,既包括法律,又涉及经济。 文人饮茶,吟诗、作画;民间采茶出现茶歌、茶舞;茶的故事、传说也应运而出。 于是茶又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出现茶文学、茶艺术。 随着各种茶肆、茶坊、茶楼、茶馆的出现,茶建筑也成为一门特殊的学问。 而在各种茶仪、茶礼中,又与礼制,甚至政治相联系。 茶,成为中国人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你又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去看待饮茶。 茶走向世界,又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内容。 综合以上各种内容,这才是中国茶文化。 它包括茶艺、茶道、茶的礼仪、精神以及在各阶层人民中的表现和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的现象。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1046.html
内涵段子 闺蜜说 新娘是我同学! 新郎是老爸同学
梦幻西游 手游演绎反派全新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