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剧场如何才能与演出同热

金湖 剧场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测算,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739.94亿元,与2019年同比增长29.30%,达到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专业剧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当演出成为焦点,剧场该如何突破?

数据

剧场行业经营增长后劲不足

统计数据显示,作为演出市场的三大基础支柱之一,2023年专业剧场演出场次为9.74万场,票房收入86.23亿元——两项数据较2019年均略有上升,表明剧场行业正在逐步恢复良好发展势头。

在近期举行的第七届剧场大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鹏介绍,2023年,我国新建专业剧场数量增加,改建专业剧场陆续投入使用,专业剧场的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专业剧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部分剧场经营主体在场均票房收入和营收利润率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统计,2023年专业剧场的场均观演人次约为314人次,场均票价仅有281元;在专业细分领域,话剧、音乐会、戏曲的演出场次、观演人次与2019年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除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头部项目外,多数剧场演出项目票房收缩,剧场用户分析显示剧场演出已经出现消费降级现象,400元以上价位的演出票销售疲软,部分观众年均观演场次也有所下降。

郭文鹏认为,总的来说,剧场行业供给端恢复上升,但需求表现低于预期,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剧场行业呈现出增长后劲不足、问题短板并存的态势。

除此之外,与2019年相比,2023年演出衍生品、周边、赞助以及经营主体配套服务等其他收入下降36.1%。

分析

不少剧场过于依赖头部剧目

郭文鹏指出,近年来,不少剧场在运营过程中过于依赖热门头部项目的引进。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导致剧场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的品牌个性和持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剧场在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和市场热度时,可能会忽视对于原创内容以及多元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培育。

此外,由于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自营项目风险上升、优质演出产品供给不足等现实困难造成剧场行业运营压力增大,因此一些剧场出现了“以租场替代经营、过度依赖补贴、只重管理不重运营”等现象。这在郭文鹏看来,这不仅是对剧场自身品牌的伤害,也是在主动让渡出原有的观众群体。

为此,郭文鹏建议专业剧场进一步强调内容为核心的战略布局,推动剧场与内容深度融合,成为优质内容的发现者、创造者与参与者。

关注

精细化、差异化发展推动业务拓展与提升

天桥艺术中心

天桥艺术中心打出特色牌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实践,也说明了培育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树聪介绍,截至5月15日零点,天桥艺术中心2024年演出总票房1.017亿元,成为开业以来票房破亿速度最快的一年。

杨树聪透露,在演出上,天桥艺术中心不断扩大自营、合作比例确保品牌调性。以2023年为例,全年968场演出中,非租场剧目705场,占全部演出73%,在确保剧目品质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收益。自2020年以来,天桥艺术中心开始剧目出品、演出制作的经营探索。2022年联合出品话剧《万水朝东》,2023年出品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2024年,出品了新空间剧场《男巫客厅》、舞剧《九歌》、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这其中,《猫神在故宫》2023年在天桥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共演出103场,收获市场和口碑双赢。

特色品牌无疑是专业剧场的未来出路。杨树聪介绍,从演出类型看,音乐剧类演出票房在2024年已售总票房中占比为64.24%,高居所有演出类型榜首。

票房

经过长期培育,天桥艺术中心以音乐剧为核心的演出特色已经为市场和观众熟知。以音乐剧为例,开业至2023年,累计演出134部,961场,观众92万人次,累计票房4亿元,占累计票房的50%。从《剧院魅影》首演后29年来京,到《长靴皇后》首演6年后,再到《摇滚学校》首演4年后,众多国际原版、国内原创剧目选择天桥作为首演地,“看音乐剧到天桥”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观众的观演共识。

郭文鹏也认同专业剧场基于实际情况,精准定位,实施因地制宜发展战略的做法。在他看来,“剧场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文化积淀、受众群体等不同,推行精细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业务的有效拓展与提升。”

苏北县域剧院也能突围

2022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湖文化艺术中心(简称金文中心)是一家县域剧院,面临着大部分县域剧场同样的生存困境:“基层有场地、无人懂经营”;市场规模较小、消费能力较低、市场化运作艰难;投入文化资金有限、优质演艺资源较难向县域倾斜;县域观众文化消费习惯和文明观演礼仪亟待培养等。

金文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雯介绍,金湖全县域人口仅仅30万,城区人口更少。为此,他们采取了多种个性化方式:比如推行会员卡。通过不同面额的会员卡、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和会员权益,建立起自己的会员体系,“我们有1000元的‘艺术卡’,500元的‘惠民卡’和300元的‘体验卡’,使用会员卡最低50元就可以看一场演出,大大降低了县域观众的观演门槛。”

比如“发红包”培养观演礼仪。金文中心发现,在很多次的演出过程中,观众迟到现象特别严重,严重影响演出进行。为此,他们在演出前增加互动小游戏环节“抢红包”,提前来的观众都可以扫码进群抢红包,手气最佳的观众可以获得下一场演出的门票,“通过持续开展这样接地气的小活动,一方面逐渐培养金湖观众观演不迟到好习惯,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积累金文中心粉丝人数,有利于后续的营销推广。”

郭文鹏 专业剧场如何才能与演出同热

此外,结合金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苏北县域文化发展,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提出“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口号,打文旅结合牌,吸引周边地区如高邮、宝应乃至安徽天长等县市观众,利用节假日前来大剧院观看演出。截止到2023年底,金文中心开展各类演出160余场,超15万人次观众走进大小剧院,近1000万名网友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乐园演出和剧场演出有什么不同

乐园演出和剧场演出的不同。 大剧场有大剧场的演出气氛,乐园演出有小剧场的情趣。 大剧场有整出大戏的灯光布景布置,乐园演出有乐园演出的热闹。 乐园演出很锻炼演员,能让演员有的放矢的增加演出机会,在大剧场演员演出机会也不会很多,乐园演出正好练兵,让观众看会比往常在排练场排戏强得多,这是最实战的舞台经验。 大剧场,也就是通常的剧场剧院,会施展开剧团所有的灯光布景设施,大戏会有很热闹的群众场面,武戏的‘开打’也可以折腾的开,观众看着也过瘾。 音响设备也能有效地发挥、美化演员的声音。

小品表演有哪些技巧?

小品表演的技巧有:1、讲话要清楚明亮,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方言要针对方言受众。 2、语言的技巧非常关键,每一句话的起承转合、音调、语速都要用心去抠;3、表演需要配合。 从头到尾都必须在角色里,不能松懈了表情和肢体动作、或者去抢戏,相互配合才能精彩;4、要学会调动情绪。 在上台前,要调动点紧张感,适度的紧张感有助于我们对表演的投入;5、如果发生失误,尤其是忘词,要会灵机应变;6、走位要精心设计,要针对不同的舞台做不同的设计。 背台什么的禁止出现不雅台词和情节;7、舞台表演要夸张化,但不能特别过火;8、表演要有灵性。

中南剧场的剧场配置

作为现代化的新型剧场,中南剧场在建筑设备上充分考虑了演出功能需要、公共环境舒适、高效节能环保、科学先进管理的要求,采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在内部交通方面,共有电梯3部,采用进口知名品牌讯达电梯,其中2部客梯,一部内部用。 另设有舞台运景升降设备,可从一楼入口处直达中、小剧场侧台、绘景制作间,便于演出时的道具布景运输。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水源热泵系统和全自动变频主机,降低了日常维护费用,提高了采暖制冷功效。 剧场南立面二层设置有大型10米×6米LED电子显示屏,通过内部视频转播及通讯系统,可对外发布演出信息及广告。 剧场内部设有视频转播、舞台监督、声控光控、内部通讯等多个智能化系统,能够对演出活动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全自动控制舞台机械、灯光、音响设备,并能将剧场内部演出情况同步传输到观众候场区及演员化妆间,同时具备对外进行文艺演出转播的功能条件。 剧场内公共区设有自动门禁、消防联动、安防、通讯等设备系统,包括中央空调、变配电系统,均采用智能化集成系统统一控制管理,在剧场内设有自动化控制中心。 中南剧场作为中南地区唯一的专业话剧演出场馆,其演艺功能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中剧场演出话剧;小剧场除能够演出儿童剧、木偶剧外,还可用作多功能厅。 剧场内化妆间具有化妆、洗漱、淋浴、更衣等功能,化妆镜、座椅、灯光等设施均能满足专业演员要求,并能通过视频系统关注演出情况,随时候场登台,中剧场及小剧场化妆间最多能同时容纳30人进行化妆,设有贵宾位17个,休息间2个。 布景绘制及服装制作室能够充分满足剧场演出的日常业务需求,能够利用舞台升降运景设备直达剧场后台及出入口。 剧场内声学要求极高,中剧场以自然声为主,电声为辅,小剧场以电声为主。 在声学装修上,采用GRG材料吸音板及吸音棉填充,对墙面、吊顶进行了吸声反声处理,在剧场各主要出入口、电梯口、升降平台入口处均设置了声闸作为隔声消音措施。 由于中南剧场紧邻轨道交通线,经环境评估论证,采用地下混凝土连续墙进行隔振,能够有效防止轨道交通的振动噪声影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1120.html
大道之行 携手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向前发展
歌手 究竟捧出多少黑马 全网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