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SG信披走向 深水区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079篇文章

欧洲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又有了新方向。

5月2日,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与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新发布了一份“ESRS-ISSB标准互操作指南”。

据IFRS发布的新闻稿指出,这份指南的推出一方面为同时采用ISSB和ESRS的公司减少复杂的决策成本,提高披露信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该指南也对ISSB和ESRS做了对齐,帮助公司理解两套标准的差异性,以及如何撰写合规的ESG披露报告。

的确,在此前欧洲企业的ESG报告披露里,气候相关的披露存在高度重叠,ISSB中几乎所有气候相关披露都被包含在ESRS中;其次,这两个标准也都强调了在公司财报中增设ESG专项的重要性,但始终没有联通。

对比两大准则能够发现,ESRS更侧重于对公司、人类和地球具有重大影响的披露。比如《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第1号——一般要求》(ESRS 1)指出,要求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有关报告主体的信息应延伸至公司上下游,公司需利用尽职调查和重要性评估的结果,结合其他ESRS的具体要求,披露对上下游活动的重要影响、风险和机遇,比如范围 3 (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

而ISSB则更聚焦于公司投资者对ESG信息披露的需求,即财务中的ESG信息披露。据ISSB推出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IFRS)S2版要求指出,公司报告主体需要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主体商业模式及其价值链当前和预期影响的描述,以及在主体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中,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集中的领域的描述(如地理区域、设施和资产类型),要求披露的数据细节更聚焦。

过去几年里,伴随着全球愈发重视气候变化和可持续性问题,欧洲企业在ESG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披露项目的标准难以统一及定量,导致部分企业存在ESG信息披露混乱、重复的情况。

此次“ESRS-ISSB标准互操作指南”的推出, 意味着欧洲公司能够借此来撰写两套标准下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更加“有的放矢”。

全球ESG信息披露正走向“深水区”

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份指南的主要结构,一共4个小节:

第1节讨论了 ISSB 标准和 ESRS 中的一般报告要求,并解释了这些标准在非气候相关可持续发展主题的重要性、表述和披露方面相互兼容的程度。

第2节以表格形式解读了ISSB 和 ESRS 标准下的气候相关披露要求。

第3节列出了 ESRS 标准下可能需要提供额外披露的事项,以符合 ISSB 标准中与气候相关的披露要求。

第4节列出了 IFRS 标准下可能需要提供额外披露的事项,以符合 ESRS 中与气候相关的披露要求。

对于这份指南的发布,ISSB 主席Emmanuel Faber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得全球可比的、有针对性的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披露,为投资者的资本配置决策提供信息。由于我们与 EFRAG 的深入合作,企业可以使用我们的联合指南作为提供全球基准的模块,同时还提供欧盟内部所需的增量信息披露。”

的确,笔者在阅读完报告后发现,这一指南除了“拉通对齐”之外,还要求了披露者需要对气候议题做两个标准下的一致性详细分析,这意味着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等议题需要更细致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不仅要把宏大的环境议题并入到企业报表里,还需要把企业在ESG方面分配的资源、行动计划、成本与支出进行更透明的披露。

正如法国巴黎银行 CIB 监管预期主管 Jeanne Aing所说:“新的指南代表着可持续投资的范式转变,它将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ESG数据,并鼓励企业拥抱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实施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显然,全球ESG的发展在欧洲的带领下正在走入“深水区”, 在可预想的未来,仅仅发布一份简单的ESG报告意义已不大了,企业需要戒掉“蒙混过关”的心态,将“科学、透明、可问责”的原则贯彻于心。

中国同样在路上

国内对于ESG披露的要求同样在迅速变得“科学、透明”。

4月12日,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上海、深圳和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又称《ESG报告》)。

《指引》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并对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等重要市场指数的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作出了强制要求,要求这些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具体议题方面,《指引》设置了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员工等21个议题,并通过定性与定量、强制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议题设置了差异化的披露要求。

无疑,此举将提升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披全面性和完整性,规范、全面的ESG指标将更加准确反映出中国上市公司的ESG治理水平。同时,对于那些经常“放卫星”的企业而言,未来的日子怕是会更加难过了。

总结来看,无论是欧盟新推出的“ESRS-ISSB标准互操作指南”,还是于这个五一开始实施的《指引》,都在给那些“口是心非”的中国企业敲响“警钟”,我们需要认识到推行ESG的重要性与挑战。

重要性这里不多谈。在挑战方面,当前国内企业确实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齐:

一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起以董事会为核心的ESG组织架构 ,如何建立以董事会为核心的ESG工作体系,明确ESG战略制定、ESG决策执行、ESG风险管理过程中各层级的职能分工和执行流程,这是需要克服的一点。

二是在当下的ESG信息披露中,定性与定量的气候情景分析是国际通用的分析方法,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未培养建立起完善的测算气候风险对企业现金流影响的能力和机制, 如何建立披露流程与体系,是当前大部分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正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宋志平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ESG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平行论坛上所言:“对上市公司而言,编写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不只是信息披露问题,还是从战略到治理,再到具体议题实践的系统性工程。”

在当下,ESG披露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正从“选答题”转变为“必答题”。未来,ESG披露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数据也会越来越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企业主们还需“未雨绸缪”。

感谢您的阅读。ESG从业者或对此有兴趣的研究者、投资者,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申请加入我们社群。


盟浪的ESG数据有什么特点?

盟浪的数据亮点是模型、数据通过了市场的验证。 在2020年,与博时合作,以盟浪数据、模型为选股基础,发布了中国首支交易型指数及该指数相关的金融产品——可持续发展100ETF,并在2020年2月于上交所正式挂牌交易。 截止至2022年3月中旬,博时可持续发展100ETF累计收益率为18.8%,同比超过沪深300的19.5%,跑赢大盘。 盟浪FIN-ESG数据及评估模型,打通了从数据到评估模型,从评估模型到金融产品的闭环,经过了市场的验证。 在经过市场验证的数据及评估模型基础上,盟浪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出了数据产品:数据通、义利通、避雷通、信披通、碳和通,需要可以网络搜下。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金融市场基本功能

8月3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先立后破 双碳助力美丽中国”主题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金融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促进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不断推进的长期过程,屠光绍称,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体系还需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尚存供需、结构、基础设施和金融政策方面四个方面的不平衡。 其建议,以碳市场的建设为引领,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功能的健全和完善。 碳市场下一步的建设重点在于行业、产品和投资人的扩容。 双碳目标对金融需求巨大,将推动金融业转型屠光绍表示,金融服务双碳意义重大,成绩显著。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不仅事关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与全球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方都要努力,要积极参与,而金融作为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对双碳目标的推进和实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屠光绍指出,近两年来,金融体系在服务双碳目标的推进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体现在绿色金融的加快发展方面。 绿色金融既包括对“纯绿色”属性的实体经济的支持,也包括对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后者也被称为转型金融。 近两年,绿色金融的规模快速增长,产品工具不断增加,政策不断聚焦,同时绿色金融生态、特别是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应该说,绿色金融在促进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尚存多方面不平衡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实现双碳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推进的长期过程。 屠光绍指出,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体系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金融要服务双碳目标,还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平衡。 从服务双碳的总体状况上看,存在双碳对金融的实际需求与金融资源供给上的不平衡,包括总量、结构和质量几个方面。 总量方面,绿色金融的资金总量以及占整体金融的资金比例仍较低,难以满足双碳目标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结构方面,双碳涉及能源供给、能源需求以及碳利用,其中,能源供给需要更多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涉及新能源的生产及储输网荷等建设改造。 能源需求则涉及传统行业低碳减排的转型升级,特别是重点行业要更大程度上利用新能源并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这对于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也就是转型金融的概念,目前绿色金融体系对转型金融的供给存在很大不足。 除此之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特别是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很大。 至于金融供给,质量还需要保证,比如一些“漂绿”以至“假绿”行为,也吸纳了一些金融资源,说明部分金融资源并没有用到绿色低碳方面。 金融供给需要提高效率,把金融资源用到真正有需求的地方。 从绿色金融体系本身看,存在投融资功能和结构上的不平衡。 其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中,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偏低,目前的绿色金融产品中绿色贷款占绝大多数,这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结构有关。 在直接融资中,又以绿色债券为主,绿色股权融资占比偏低。 而双碳目标的推进过程中,无论是新能源的生产、与新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能源生产和利用的重大技术改造以及CCUS的产业化,这些领域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所需资金周期长,都更适用于直接融资、股权融资方式,这就需要加大投资的供给。 所以,未来要加快提升绿色金融中的直接融资占比,直接融资中要加快股权融资的发展。 至于金融资源供给主体和业务关系,目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协同度还不够。 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重点行业的改造项目,完全依靠商业金融很难符合其资金需求特性,而完全靠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也不能满足其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所以如何把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协同起来,使得各种金融资源实现更有效的配置,产生综合效应,是很重要的任务。 此外,我国碳市场功能尚不完善。 地方性碳排放市场已试点几年,去年7月全国碳市场开始运营,取得初步成效。 但目前碳市场的定价、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三大功能还需要深化。 从绿色金融生态体系看,绿色金融的业务发展与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包括绿色统计指标体系、绿色核算体系、绿色信息披露体系、绿色评价体系等,这些体系都是绿色金融业务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或重大项目的绿色经营状况如何,要看其“碳资信”,即企业或项目的“绿色含量”、碳减排情况,如果没有统一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信披标准、评价体系,金融机构很难去鉴别和选择,使得金融资源的配置没有针对性,配置的效率无法保证。 近两年来,政策制定部门、管理部门及行业自治组织都在加快绿色金融相关规则和标准的完善,已经取得一些进步,但仍需不断健全与完善。 从金融政策方面看,绿色金融的整体推进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还存在不平衡。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存在着地区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的不同,双碳目标的推进过程中各个地区的任务也不一样,绿色金融体系一方面要整体推进,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区域特点和战略定位,制定一些有区域重点、针对性的政策。 比如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给基地,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新能源生产、新能源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现代制造业发展,可以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点,绿色金融可以针对这些重点对西部制定更有利的政策。 相对而言,东部地区更多的是使用传统能源的产业,这些行业需要转型,对资金的需求也聚集在绿色科技发展以及减碳相关的技术和装备改造上,金融需求与西部不同。 因此,金融政策需要根据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来制定,使得总体推进和区域发展相互兼顾,形成互补,从而推动绿色金融体系整体更有效的发展。 金融体系必须“以变应变”,以碳市场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功能健全针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现状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需求,屠光绍对绿色金融体系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建议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整体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双碳目标的推进,会对金融服务的方式、产品的供给以及金融体系的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新需求,为了更好服务于双碳目标,金融体系必须“以变应变”,不断改革创新。 其中,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包括开放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不同领域的需求与不同的产品和工具如何匹配,如何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协调,以及投贷联动引入的资金供应主体之间如何更好协同,都需要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来解决。 其次,以碳市场的建设为引领,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功能的健全和完善。 屠光绍提出,碳市场下一步建设重点在于行业、产品和投资人的扩容。 行业方面,目前全国碳市场参与者以电力行业为主,而双碳目标不仅涉及能源生产,还涉及能源利用,各个行业都牵涉其中,所以未来需要有更多行业进入碳市场。 产品方面,目前碳市场交易的产品主要是碳排放权,下一步应在全国市场重启CCER产品,还要逐步发展各类碳资产、碳信用品种,包括碳期货等,形成产品链,对碳市场的资源配置及风险管理功能起到支撑作用。 投资人方面,目前碳市场的交易者主要是电力企业,未来应该随着行业及品种的扩容,逐步扩大碳市场的投资人类型,特别是让专业的投资人、机构投资人进入。 我国已经有一些碳资产管理机构,还有ESG基金以及其他投资于双碳相关领域的机构投资人,将这些主体纳入后,碳市场的投资人结构会更加丰富和健全,对于保证市场的流动性、推动市场功能的完善、促进碳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以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健全为引领,为绿色金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绿色金融相关制度、标准、规则、管理体系的完善,还包括基础设施机构、平台的发展,还会涉及会计、税收等配套制度的完善。 金融服务双碳目标推进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还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度供给方面更好发力,形成良好协调。 第四,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合作。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识,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开放,要更加重视国际合作。 这方面我国已有一定实践,包括绿色金融的产品、工具与国际接轨,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以及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等。 国际合作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另一方面,在应对气侯和生态变化方面,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与国际进行更多互动,从而为绿色金融的资源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盟浪ESG系列SaaS碳工具与其他碳排放工具对比有什么优势?

盟浪旗下SaaS产品有:盟浪碳和通、义利通、信披通、避雷通、数据通。 其中⌄盟浪的碳SaaS产品比之市面其他产品更全方位、不同层级的碳核算体系,核算体系最为全面,不是仅针对单点单面的核算。 不仅核算碳排放,还在线识别并计算减排效果,从而为企业节能减碳提供决策方案。 精准核算,内嵌权威标准,不同于市面其他竞品的轻量计算器功能,以数据和核算为底座基石,提供绿色金融及绿色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评估评级企业碳排放水平。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4762.html
一起品尝奢华美食 到探望闺蜜向太 61岁关之琳露面状态好
德里赫特与穆西亚拉参与合练 拜仁官方 伤员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