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基金调研瞄准这些公司

昨日基金共对36家公司进行调研,扎堆调研、广合科技、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5月21日共57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36家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5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10家。中远海科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11家;广合科技、仙琚制药等分别获10家、10家基金集体调研。

基金参与调研的公司中,按所属板块统计,深市主板公司有24家,公司有6家,沪市主板公司有3家,科创板公司有3家。所属行业来看,基金调研的公司共涉及13个行业,所属汽车行业最多,有8家公司上榜;电子、计算机等紧随其后,分别有5家、4家公司上榜。

从基金调研公司的A股总市值统计,总市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共有2家,其中总市值超千亿元的有等,总市值不足100亿元的有17家,分别是海泰科、、聚胶股份等。

市场表现上,基金调研股中,近5日上涨的有19只,涨幅居前的有聚胶股份、、等,涨幅为13.86%、9.13%、7.86%;下跌的有16只,跌幅居前的有、潍柴动力、等,跌幅为6.31%、4.87%、3.40%。

数据宝统计,基金参与调研股中,近5日资金净流入的有13只,北汽蓝谷近5日净流入资金3.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资金较多的还有、嘉欣丝绸等,净流入资金分别为2.08亿元、9168.91万元。(数据宝)

5月21日基金调研公司一览


部分基金4年净值跌回起点 华商基金踩雷潮才刚开始?

近期债务违约风险致使基金公司频频踩雷,其中尤以华商基金为甚,因踩雷违约债券,部分基金4年后净值一下回到起点。 5月15日,华商双债丰利债券A、C均下跌近9%。 截至5月21日,上述两款基金单位净值均低于1元,因踩雷违约债券,4年后净值一下回到起点。 针对上述多款产品踩雷违约风险债券,《投资者报》向华商基金发送采访函,对方回复称,公司旗下债券基金采用的是第三方机构估值,基金持仓情况以披露年报、季报为准。 对于上述情况,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债券违约表面上是因为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企业无法获得新的融资途径,借新还旧中的“新”没有,只能选择违约,实际上是因为企业本身的现金流不理想,经营不善,处于金融高杠杆空转过程中。 某大型投资管理公司投资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持续不断的企业违约将成为必然,因为国家没有改变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意图。 回到起点 回顾华商基金近期产品跌幅情况,5月7日,华商双债丰利债券A、C分别下跌3.99%、4.02%;5月15日,上述两款基金跌幅甚至为8.9%、8.88%。 华商双债丰利债券A、C属于分级基金,成立于2014年1月28日,基金经理是梁伟泓。 截至5月21日,华商双债丰利债券A单位净值为0.97,C单位净值为0.98。 4年后因踩雷,几乎回到2014年水平,投资者“扑空一场”。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华商双债丰利债券的净资产从2014年3月31日的1.42亿元,一路上升至2016年三季度末的106.08亿元,之后就开始跌跌不休,直至今年一季度末为6.13亿元。 一年半时间净资产下跌幅度高达94.22%。 这两款基金产品出现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踩雷数只违约风险债券。 查看持仓明细,最大重仓债券“15华信债”的持有比例高达24%。 “15华信债”的发行主体为上海华信,3月1日,华信债二级市场价格暴跌32.65%并停牌,报收61.29元,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15华信债”为2020年到期的五年期公司债,当前余额为30亿元,债项评级为AAA。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评级”)为上海华信的信用评级机构,3月2日,联合评级将“15华信债”从AAA下调至AA+;4月10日,下调至AA;5月4日,下调至BBB+;5月16日,下调至B。 对于华商双债丰利债券A,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该产品暂无重仓股票,但重仓债券中,“15华信债”持仓占比24.18%位列第一,持仓第五的为“11凯迪MTN1”。 值得注意的是,“11凯迪MTN1”为违约债券,其发行主体凯迪生态已于5月7日公告称,因无法足额支付中期票据本金及利息,构成违约。 而此前的2017年年报中,“11凯迪MTN1”并未出现在重仓债券明细中,可见,华商双债丰利债券应该是一季度加仓了“11凯迪MTN1”。 也就是华商双债丰利债券一脚踩上两个“雷”,即“15华信债”和“11凯迪MTN1”。 天相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向记者表示,踩雷多的公司可能是过度追求 收益 ,忽视了风控。 因此,公司的投研水平值得商榷,今年一季度加了一只违约债券。 此前,华商基金刚披露完年报,亏损了15个亿。 截至2018年3月31日,共有122家基金公司披露旗下公募基金2017年年报,盈利能力最强的是天弘基金,为571亿元;华商基金以-14.76亿元位列倒数第二。 “踩雷潮” “11凯迪MTN1”发行主体凯迪生态的另一即将违约债券“16凯迪02”出现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持仓债券明细中。 此前,中信资管内部员工爆料称,该基金“偷偷藏了”一只即将违约的债券,当这只债券违约风险发生后阻止赎回,并调降估值。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发送采访函,对方回复,“公司一贯守法合规经营,所有基金产品均按照基金合同开展投资运作,保护所有投资者权益。 我司已委托律师对发布、散播不实言论者采取法律措施,并将继续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与此前公司的对外声明内容一致。 此后,记者也向中信资管发送采访函了解相关事宜,截至发稿,中信资管并未回复。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共有20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规模合计超150亿元。 对比2017年同期,仅10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规模也只有一半左右。 某中型证券投资经理向记者分析称,近期债券违约主要因为主动收缩货币加上原材料上涨带来成本压力,资金面、基本面较为难看,大公司开始违约,小公司纷纷面临破产。 上述投资经理也表示,金融去杠杆的后果就是货币收缩,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最后那些高债务或以债务融资为主的企业会因为现金流断裂而瘫痪。 借新还旧实现难度在上升,现在AA+级别的公司债券都发不出来,兑现的资金也就没有来源了。 参考东方园林,债券主体加债项信用级别都是AA+,级别很高了,但10亿的债券只有5000万元被认购。 某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持续不断的企业违约将成为必然,因为国家没有改变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意图。 基金公司踩雷对自身的影响不会很大,属于资本市场正常现象,最多可能会影响基金公司声誉。 某大型销售平台投资顾问则认为,一款债券基金一般会投5-10只债券,如果一只债券违约了,多会通过基金产品的净值表现出来。 比如一款纯债基投资了10只债券标的,其中一只出现违约风险,等于净值下跌了10%。 当违约出现了,基金净值首先会亏损,其次需要注意债券有没有抵押或者担保,如果有可以直接进行处置;但如果没有的话,只能使用法律诉讼手段,查看公司是否有新资金偿还违约债券。 投资经理还解释称,债券发行后需要交易流通,现在连AA+债券都出现违约,基金公司只能购买AAA债券,但此种债券市场上很少。 债基除了配置债券,还配置 利率 债,但目前货币政策趋紧,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反映到债券价格下跌,基金公司亏损。 基金公司为了止损,需要甩卖流动性好的高评级债券和利率债,抛售带来的还是债券价格下跌,因此,债市比股市更熊。 上述投资顾问称,债市和股市相比风险较小,但债市违约直接面临本金的风险,特别是参与一些直投项目。

多只基金调研上市公司是利好吗

基金教研上市公司是不是利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第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业绩良好,增长稳定,这类的调研通常就是利好!第二种就是上市公司业绩较差,为吸引散户关注买入此股,而和基金公司合作放出虚假信息,吸引散户介入,以便上市公司抛掉股票套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求会计分录。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月15日向A企业预付材料款50万元,5月20日收A企业

看图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1140.html
实战很蹩脚 尴尬的少司缘 脑补强无敌 技能玩起来真难受
英格兰欧洲杯33人名单 拉什福德落选 凯恩领衔贝林福登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