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季净利暴涨6倍 数据中心营收猛增4倍 芯片战场丨英伟达高歌猛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没有意外,英伟达(NVIDIA)再次拿出超预期的成绩单,营收和数据中心业务均创下历史新高。

5月23日,英伟达发布了2025财年的第一季度财报,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其营收达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环比增长18%;净利润148.8亿美元,同比上涨628%,环比上涨21%。

同时,英伟达一季度毛利润率高达78.9%,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在280亿美元的上下2%区间,同样高于分析师预期,英伟达还预计,全年毛利率预计在70%左右。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直言:“我们已准备好迎接下一波增长。Blackwell 平台已全面投入生产,为万亿参数级生成式AI奠定了基础。”

近期,各大机构也纷纷调高英伟达股价预期,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英伟达股票的目标价格为1000美元;汇丰报告则将目标价格提高到1350美元(此前为1050美元)。

截至美东时间5月22日收盘,英伟达股价为949.50美元/股,市值23356亿美元,不过盘后股价突破1000美元。从今年3月以来,英伟达的市值就在2.3万亿美元上下波动,在科技公司中仅剩微软和苹果在前,黄仁勋坐三望二。

具体到核心业务线上,在占比最高的数据中心板块,英伟达第一季度营收达到创纪录的226亿美元,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427%。

以此计算,英伟达数据中心营收占比已经高达87%。谈及增势,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表示:“数据中心的增长,得益于对Hopper平台上生成式AI训练和推理的强劲需求。除了云服务提供商之外,生成式AI还扩展到消费者互联网公司以及企业、主权 AI、汽车和医疗保健客户,创造了多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垂直市场。”

Blackwell之外,黄仁勋还提到:“Spectrum-X(交换机)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能够将大规模AI引入以太网专用数据中心。NVIDIA NIM是新软件产品,它通过广泛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网络,提供企业级、优化的生成式 AI,可在任何地方(从云端到本地数据中心和 RTX AI PC)的 CUDA 上运行。”

再看游戏和AI PC业务,第一季度英伟达的相关收入为26亿美元,环比下降8%,同比增长18%,目前有消息称英伟达正在和联发科合作,进军PC芯片领域。

此外,期内英伟达的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为4.27亿美元,环比下降8%,同比增长45%;汽车和机器人业务营收为3.29 亿美元,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11%。

此外,英伟达宣布了1拆10拆股计划,6月7日收盘后,持有英伟达普通股的股东将收到额外九股,从6月10日起以拆分调整后的基准开始交易。在第一财季,英伟达总共回购了价值77亿美元的股票,并支付9800万美元的股息。

在黄仁勋看来:“下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企业和国家正在与 NVIDIA 合作,将耗资数万亿美元的传统数据中心转变为加速计算,并建立新型数据中心,即人工智能工厂,来生产新商品——人工智能。”黄仁勋表示, 人工智能将为几乎每个行业带来显著的生产力提升。

Counterpoint Research半导体研究副总监Brady Wang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行业从仅在LLM上训练AI模型转向部署多模态模型,再加上AI推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促使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大幅扩展其基础设施,从而使英伟达成为AI硬件供应商中最大的受益者。

同时,英伟达通过增加GPU销售及其多样化的AI软件收入来实现增长,按照其企业AI软件套件以每GPU每小时1美元的定价模式,英伟达也将显著提升软件收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英伟达第一季度实现的营收创纪录,达82.9亿美元,同比增长46%,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收入创下新高。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1

5月25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截至2022年5月1日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英伟达本财季营收8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6%,创公司历史纪录。净利为16.2亿美元,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46%。英伟达该季度营收高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但净利不及预期。

英伟达两大营收支柱游戏和数据中心业绩仍然强劲。英伟达CEO黄仁勋称,虽然游戏业务收入创新高,但数据中心已经是英伟达最大的平台,对下半年表现看好。

分板块看,两大业务中,游戏业务第一财季实现营收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主要涵盖台式及笔记本电脑所需图形处理器(GPU),以及向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供货的GPU。英伟达称,此前用于游戏的显卡价格高涨导致消费者难以购买,现在缺货情况缓解,但预计二季度游戏业务销售收入将环比一季度减少百分之十几。

英伟达一季度数据中心营收37.5亿美元超过游戏业务,同比增长83%,主要由于市场对公司人工智能产品的强势需求。黄仁勋预计数据中心业绩还将创新高。

第一财季,英伟达来自超大规模和云计算客户的销售收入同比翻了一倍多,垂直行业需求仍强劲,网络方面的营收加速增长。

另两项业务则是喜忧参半,专业可视化业务当季营收6.22亿美元,同比增长67%,该业务主要向工作站、3D设计用途提供专业级渲染GPU。受汽车行业部分供应链制约影响,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至1.38亿美元。

英伟达OEM及其他业务当季营收为1.58亿美元,同比大跌51%,环比下跌18%,环比跌幅主要源于挖矿专用处理器CMP出货下滑。5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已与英伟达公司就披露不充分达成和解。

先前SEC指控这家芯片巨头就加密采矿对公司的游戏业务影响披露不充分。在不承认或否认SEC调查结果的情况下,英伟达同意接受停终条令,并支付550万美元罚款。

英伟达还披露,随着放弃并购Arm后,向软银支付了13.5亿美元解约费用。

在地缘政治形势和供应链混乱影响下,英伟达对第二季度给出悲观业绩展望:预计营收8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英伟达CFO克雷斯在电话会上表示,预计中国和俄罗斯的游戏业务销售额损失约4亿美元,在俄罗斯的数据中心业务销售额也损失近1亿美元,共计损失超过5亿美元。

克雷斯还称,为了应对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英伟达将放慢招聘步伐并控制开支。

受悲观业绩预期影响,英伟达股价盘后跌超9%。英伟达股价波动同样波及AMD、美光、西部数据等半导体公司股票。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2

5月26日消息,英伟达披露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

报告显示,英伟达第一季度实现的营收创纪录,达82.9亿美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收入创下新高。不过,英伟达实现的净利润仅为16.18亿美元,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46%。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英伟达的调整后净利润为34.43亿美元,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3%。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在充满挑战的宏观环境背景下,英伟达在数据中心和游戏领域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深度学习自动化智能的有效性,正在推动各行业的公司采用英伟达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计算。尽管游戏业务实现的营收创下了季度新高,但数据中心业务已成为英伟达最主要的业务。”

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收37.5亿美元,同比增长83%,约占总营收的45.23%;英伟达的游戏业务实现营收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约占总营收的43.67%。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3

北京时间5月26日凌晨,英伟达(Nvidia)公布了2023财年Q1的财报。财报显示,英伟达Q1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82.9亿美元(约合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环比也有8%的涨幅。净收入方面,Q1净收入为16.2亿美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46%,同比下降15%。

总体而言,上一季度英伟达的表现略高于市场预期。

不过由于俄乌和中国新馆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英伟达对Q2的业绩表现比较悲观。该公司EVP及CFO克莱特·克蕾丝(Colette Kress)指出,这可能会影响大约5亿美元(约合34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财报显示,英伟达预计Q2的营收为81亿美元(约合543亿元人民币),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5.4亿美元(约合573元人民币)。

受此影响,英伟达股票盘后下跌6.5%至159.36美元(约合1069元人民币),连带主要竞争对手AMD股价也下跌了2.6%,英特尔的股价也略有下跌。

主营业务方面,作为英伟达的传统强势业务,以游戏显卡为代表的游戏业务Q1达到了创纪录的36.2亿美元(约合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6%。

英伟达表示,游戏业务的增长主要是由笔记本显卡和游戏主机芯片带动的。今年,英伟达发布了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消费者级显卡GeForce RTX 3090 Ti。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困扰全球玩家的显卡短缺问题也得到了缓解。英伟达表示,用于游戏的显卡库存已经“正常化”。从地区来看,北美的游戏需求依然强劲,但英伟达在欧洲部分地区和中国市场看到了一些疲软。英伟达预计第二季度渠道库存将基本恢复正常,但游戏收入也将下降10%左右。

反映在显卡价格上,去年疯涨的显卡价格已经开始下跌。根据PC硬件网站Toms Hardware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显卡有关商品的价格较1月平均下降了30%。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显卡短缺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但芯片短缺的情况可能还将持续。英特尔CEO帕特里克·基尔辛格(Patrick Gelsinger)就在4月份预测,短缺将持续到2024年。

数据中心业务方面,虽然从2019年才起步,但是增长迅猛。财报显示,Q1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7.5亿美元(约合2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15%,首次超过了英伟达最核心的游戏业务。

过去几年,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强劲的算力需求。以参数量达到了1750亿的通用AI模型GPT-3为例,微软2020年专为其设计的超级计算机就搭载了1万块显卡。

Nvidia CEO黄仁勋在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无论是工业界对人工智能重要性的认可,还是这些新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变革性质、推荐系统、大型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对话、全球数以千计的公司在云端使用英伟达人工智能,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推动我们的数据中心增长,因此我们预计数据中心需求将保持强劲。”

其它业务方面,专业视觉化业务同比增长了67%至6.22亿美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克蕾丝表示,工作站级GPU的表现仍然很强劲,因为公司正在持续投入对远程工作的支持。她还强调了旗下的3D协作/仿真平台Omniverse正在为像亚马逊、百事可乐、Kroger这样的客户盈利,提高了GPU的销售。

唯一表现不佳的是汽车芯片业务,Q1收入为1.38亿美元(约合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0%。英伟达将其归因于汽车供应紧张和车载娱乐SoC 收入下降。

此外,虽然收购ARM失败,但英伟达还需支付给软银至多12.5亿美元(约合84亿元人民币),这是在2020年两家公司签署合约时规定的押金。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英伟达本财季营收8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6%,创公司历史纪录。两大营收支柱游戏和数据中心业绩仍然强劲。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1

北京时间5月26日凌晨,英伟达(Nvidia)公布了2023财年Q1的财报。财报显示,英伟达Q1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82.9亿美元(约合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环比也有8%的涨幅。净收入方面,Q1净收入为16.2亿美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46%,同比下降15%。

总体而言,上一季度英伟达的表现略高于市场预期。

不过由于俄乌和中国新馆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英伟达对Q2的业绩表现比较悲观。该公司EVP及CFO克莱特·克蕾丝(Colette Kress)指出,这可能会影响大约5亿美元(约合34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财报显示,英伟达预计Q2的营收为81亿美元(约合543亿元人民币),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5.4亿美元(约合573元人民币)。

受此影响,英伟达股票盘后下跌6.5%至159.36美元(约合1069元人民币),连带主要竞争对手AMD股价也下跌了2.6%,英特尔的股价也略有下跌。

主营业务方面,作为英伟达的传统强势业务,以游戏显卡为代表的游戏业务Q1达到了创纪录的36.2亿美元(约合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6%。

英伟达表示,游戏业务的增长主要是由笔记本显卡和游戏主机芯片带动的。今年,英伟达发布了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消费者级显卡GeForce RTX 3090 Ti。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困扰全球玩家的显卡短缺问题也得到了缓解。英伟达表示,用于游戏的显卡库存已经“正常化”。从地区来看,北美的游戏需求依然强劲,但英伟达在欧洲部分地区和中国市场看到了一些疲软。英伟达预计第二季度渠道库存将基本恢复正常,但游戏收入也将下降10%左右。

反映在显卡价格上,去年疯涨的显卡价格已经开始下跌。根据PC硬件网站Toms Hardware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显卡有关商品的价格较1月平均下降了30%。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显卡短缺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但芯片短缺的情况可能还将持续。英特尔CEO帕特里克·基尔辛格(Patrick Gelsinger)就在4月份预测,短缺将持续到2024年。

数据中心业务方面,虽然从2019年才起步,但是增长迅猛。财报显示,Q1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7.5亿美元(约合2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15%,首次超过了英伟达最核心的游戏业务。

过去几年,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强劲的算力需求。以参数量达到了1750亿的通用AI模型GPT-3为例,微软2020年专为其设计的超级计算机就搭载了1万块显卡。

Nvidia CEO黄仁勋在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无论是工业界对人工智能重要性的认可,还是这些新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变革性质、推荐系统、大型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对话、全球数以千计的公司在云端使用英伟达人工智能,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推动我们的数据中心增长,因此我们预计数据中心需求将保持强劲。”

其它业务方面,专业视觉化业务同比增长了67%至6.22亿美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克蕾丝表示,工作站级GPU的表现仍然很强劲,因为公司正在持续投入对远程工作的支持。她还强调了旗下的3D协作/仿真平台Omniverse正在为像亚马逊、百事可乐、Kroger这样的客户盈利,提高了GPU的.销售。

唯一表现不佳的是汽车芯片业务,Q1收入为1.38亿美元(约合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0%。英伟达将其归因于汽车供应紧张和车载娱乐SoC 收入下降。

此外,虽然收购ARM失败,但英伟达还需支付给软银至多12.5亿美元(约合84亿元人民币),这是在2020年两家公司签署合约时规定的押金。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2

5月25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截至2022年5月1日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英伟达本财季营收8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6%,创公司历史纪录。净利为16.2亿美元,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46%。英伟达该季度营收高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但净利不及预期。

英伟达两大营收支柱游戏和数据中心业绩仍然强劲。英伟达CEO黄仁勋称,虽然游戏业务收入创新高,但数据中心已经是英伟达最大的平台,对下半年表现看好。

分板块看,两大业务中,游戏业务第一财季实现营收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主要涵盖台式及笔记本电脑所需图形处理器(GPU),以及向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供货的GPU。英伟达称,此前用于游戏的显卡价格高涨导致消费者难以购买,现在缺货情况缓解,但预计二季度游戏业务销售收入将环比一季度减少百分之十几。

英伟达一季度数据中心营收37.5亿美元超过游戏业务,同比增长83%,主要由于市场对公司人工智能产品的强势需求。黄仁勋预计数据中心业绩还将创新高。

第一财季,英伟达来自超大规模和云计算客户的销售收入同比翻了一倍多,垂直行业需求仍强劲,网络方面的营收加速增长。

另两项业务则是喜忧参半,专业可视化业务当季营收6.22亿美元,同比增长67%,该业务主要向工作站、3D设计用途提供专业级渲染GPU。受汽车行业部分供应链制约影响,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至1.38亿美元。

英伟达OEM及其他业务当季营收为1.58亿美元,同比大跌51%,环比下跌18%,环比跌幅主要源于挖矿专用处理器CMP出货下滑。5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已与英伟达公司就披露不充分达成和解。

先前SEC指控这家芯片巨头就加密采矿对公司的游戏业务影响披露不充分。在不承认或否认SEC调查结果的情况下,英伟达同意接受停终条令,并支付550万美元罚款。

英伟达还披露,随着放弃并购Arm后,向软银支付了13.5亿美元解约费用。

在地缘政治形势和供应链混乱影响下,英伟达对第二季度给出悲观业绩展望:预计营收8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英伟达CFO克雷斯在电话会上表示,预计中国和俄罗斯的游戏业务销售额损失约4亿美元,在俄罗斯的数据中心业务销售额也损失近1亿美元,共计损失超过5亿美元。

克雷斯还称,为了应对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英伟达将放慢招聘步伐并控制开支。

受悲观业绩预期影响,英伟达股价盘后跌超9%。英伟达股价波动同样波及AMD、美光、西部数据等半导体公司股票。

英伟达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3

5月26日消息,英伟达披露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

报告显示,英伟达第一季度实现的营收创纪录,达82.9亿美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收入创下新高。不过,英伟达实现的净利润仅为16.18亿美元,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46%。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英伟达的调整后净利润为34.43亿美元,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3%。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在充满挑战的宏观环境背景下,英伟达在数据中心和游戏领域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深度学习自动化智能的有效性,正在推动各行业的公司采用英伟达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计算。尽管游戏业务实现的营收创下了季度新高,但数据中心业务已成为英伟达最主要的业务。”

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收37.5亿美元,同比增长83%,约占总营收的45.23%;英伟达的游戏业务实现营收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约占总营收的43.67%。

穿皮衣的花臂CEO——撼动巨人的英伟达

半导体市场向来是一个硝烟未灭另一个硝烟又起之地,大佬们摆棋弄局,小弟们争相突围。

每隔数十载,市场格局又大变。

前有半导体界称霸已久的巨头英特尔,因困于制程进展缓慢休憩片刻,便引来无数垂涎其地位已久的竞争者——台积电大步超车,从5nm到开始布局3nm;三星不甘示弱,下血本开多条产线,剑指龙头;AMD推陈出新,疯狂抢占PC处理器市场。

而其中,突围最成功的当然要数AI芯片领域的佼佼者英伟达。

短短几年,人工智能从一个冷门的非主流领域,变成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网红”,甚至发展到了商业的最前沿。

今年来,以 游戏 显卡成长起来的英伟达可算是吃到了甜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居家隔离办公期间,在线 游戏 和远程计算服务让英伟达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2020年8月17日,英伟达公司股价再创新高,493美元的收盘价之后市值冲破3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第一,比巨头英特尔高出近1000亿美元,这个市值也等于老朋友AMD、Intel两家的市值之和。

这一件又一件的喜事,足以让英伟达创始人老黄-黄仁勋兴奋不已——看来以后怼英特尔更理直气壮了!

老黄于1963年2月在台湾出生,后在1972年举家移民美国。

老黄在上高中的时候就迷上了计算机,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俄勒冈州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和芯片设计。在那里,他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

毕业后,他们搬到了硅谷,黄仁勋开始了他在竞争对手AMD的第一份工作。老黄工作的同时也在继续着学业,并于1992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在他的第二份工作,就职于芯片制造商LSI Corp期间,他遇到了在Sun Microsystems(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工作的Malachowsky和Priem。

1993年4月,在圣何塞Berryessa立交桥附近的Dennys里,三位年轻的电气工程师——黄仁勋和朋友马拉乔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联合创立了Nvidia,启动资金4万美元,致力于生产能够为视频 游戏 生成更快、更逼真的图形专用芯片。

公司起初没有名字,黄仁勋说:“我们想不出名字,就给所有的文档命名为NV,意思是‘下一代’(next version)。”由于需要让公司具象化,创始人只能去查阅所有带了这两个字母的单词,他们发现了“ invidia ”,它在拉丁语中意为“羡慕”。于是名字就这么敲定了。

三人在21世纪初看到了 数字化浪潮 的机会,并且希望用与英特尔在1990年代相同的方式定义计算。

英伟达创始人之一的马拉乔斯基说: “ 1993年没有市场,但我们看到了一波热潮。” “每年都有一个加州冲浪比赛,比赛时间为五个月。当他们在日本看到某种形式的波浪现象或风暴时,便告诉所有冲浪者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因为两天内会发生波浪。就是这样我们才刚开始。”

浪潮?

三人看到的浪潮,就是那个年代新兴市场——图形处理器(GPU)。

在 PC 诞生之初,并不存在 GPU的概念,所有的图形计算都由 CPU 进行计算,直到NVIDIA提出了GPU概念。

GPU通常作为视频 游戏 玩家插入PC主板的卡出售,可提供超快的3D图形。不过这项技术在当时并不被看好。

1995年9月30日,英伟达发布第一款可以真正意义上被称为显卡的产品,叫做NVIDIA STG-2000X。该产品采用英伟达的第一代NV1架构,开发成本为1000万美元。

这款产品并不成功,而且花光了英伟达筹来的第一笔投资,之后又经历了NV2的研发,均在市场上没有掀起什么浪花。这个刚成立没几年的年轻公司几乎破产,陷入财政危机的英伟达被迫解雇一半员工,最后仅保留了约40名核心人员艰难地维持公司的运作。

直到1997年,RIVA128的研发,它的速度是其他图形处理器的4倍,被视为英伟达第一款最成功的显示核心。借着这款产品的成功,英伟达一鼓作气于1998年秋和1999年2月分别推出了TNT和TNT2,一举占据了显卡芯片市场的主流位置。从此GPU就改变了世界,特别是在 游戏 领域,NVIDIA GPU几乎已经成为了 游戏 设备的标配。

上个世纪90年代末,70家GPU公司中存活下来的只有Nvidia和AMD。

与台积电

1998 年英伟达与台积电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台积电开始协助制造 NVIDIA 产品。

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也许是同是老乡情谊,在一次采访中黄仁勋回记起1995 年的某天,张忠谋在跟他谈生意时说道,“我赴汤蹈火也要拿到你生意。” 黄仁勋说:“我们两家总共已做过100 亿美元的生意”。

1995 年,32 岁的黄仁勋遭遇商业瓶颈写信给张忠谋,询问台积电能否替 NVIDIA 代工生产第一颗芯片。随后台积电接下英伟达的订单,帮助其快速占领市场。黄仁勋对这段雪中送炭的情谊感动不已,据说还将这段经历画成了漫画送给张忠谋。(不得不说,画得是比我好多了。)

2017年黄仁勋获颁交大名誉博士,张忠谋也亲自到场祝贺,并表示与黄仁勋的友谊长达25年。张忠谋2018年6月在台积电股东常会后正式退休后,黄仁勋还受邀参加张忠谋的家宴。黄仁勋在家宴致词最后,也念了他写给张忠谋的一封信。这封信像是当作他们最后的道别,因为2019年的英伟达就转投由三星代工。

英伟达1999年1月全年营收突破1.5亿美元,并同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时,市值达2.3亿美元左右。2000年,公司收购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显卡芯片领导者3dfx,进一步壮大技术储备。2007年英伟达收入超过40亿美元,与上市时相比收入翻了近26倍!

2008年到2010年,受到“显卡门”事件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上升势头正猛的英伟达遭遇了当头棒喝。公司一次性支付了近2亿美元来解决该产品质量问题,重创之后英伟达进入了短暂的停滞期。

终于来到关键性的2012年!

2012年,多伦多大学的Alex Krizhevsky创办了能够从100万样本中自动学习识别图像的深度神经网络“AlexNet”,成为人工智能的标志性事件。随后,斯坦福的 Andrew Ng 与 NVIDIA 研究室合作开发了一种使用大规模GPU 计算系统训练网络的方法。深度神经网络技术迅速发展,Nvidia 也一举成为深度学习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公司。

2016年9月13日,公司在GTC CHINA 2016 (NVIDIAGPU技术大会)

上发布了推理加速器Tesla P4/P40,形成了深度学习的核心产品。

据悉,英伟达数据中心的业务可分为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以及可视化三大部分。目前,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约一半的收入来自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40%的收入来自于高性能计算。

英伟达在AI领域的高歌猛进甚至让半导体老炮英特尔都感觉到了威胁,以至于英特尔很快地开始大举收购小型AI初创公司,以免错过下一波浪潮。

除了 游戏 、数据中心业务,英伟达也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多个布局。2015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块车载超级大脑第一代Drive PX,2017年,英伟达发布了全球首款为全自动驾驶系统设计的计算机芯片,这套名为Drive PX Pegasus的新系统面向Level 5级别的自动驾驶 汽车 。近年来,英伟达深耕自动驾驶领域,如今已经成为自动驾驶硬件的前沿公司。

近日,英伟达公布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公司第二财季的营收为3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其中,数据和 游戏 收入占大头——数据中心业务(包括Mellanox在内)营收达到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游戏 业务营收为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为2.03亿美元,同比下降30%;机动车业务营收为1.11亿美元,同比下降47%。

与一贯的500强CEO的形象不符的是,黄仁勋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标志性的皮衣,以及手臂上有一个英伟达logo的抽象版本。

“我一直认为我们距离倒闭还有30天的时间,”黄仁勋说,“这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自满,我甚至不希望自己安定下来。”

往期精选

英特尔52年——大厦将倾,冰山欲倒

设备区|中微半导体:撑起国产设备“半边天”

设备区|光刻机还要“卡”多久?留给上海微电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286.html
法斗耳朵出来的褐色东西是什么 法斗耳朵有褐色东西出来
五月天演唱会回应假唱争议 称站在这里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