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开发 应用 三级跳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东北三省共有258所高校,其中“双一流”高校达11所。从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研究,到助力研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C919大飞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一批高校,为服务强国战略和区域振兴持续提供科技支撑。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各地各高校扭住自主创新“牛鼻子”,搭建中试平台、开展校企对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完成了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助推东北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唤醒”科研成果 搭建中试平台

车轮一转,装载着智能底盘的汽车像螃蟹一样横向行驶、原地转向。在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科研人员展示着最新研制的样车模型。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靳立强介绍,这项技术2017年就已成熟,但缺少机会走向市场。实验室到产业一线,只差“一步之遥”。

2024年3月13日,长春市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靳立强(右三)与同事检查智能底盘样车。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3年,长春市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为其提供了1000万元的种子基金、3300平方米的厂房,让“金点子”结出累累硕果。

中试熟化平台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也是检验科技成果能否“点石成金”的试验场。东北三省教育和科技部门搭建中试熟化平台,出台激励政策,让高校专家走进企业,让科研成果从论文变为产品。

一手对接高校,一手对接企业。2023年,长春市科技局和吉林大学共建吉林大学概念验证中心,确保科研成果在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上的可行性,实现“从0到1”的转化。

辽宁省采用充实、调整、合并、撤销等方式,优化重组高校科研平台。2023年辽宁高校新增重组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科研平台。

黑龙江省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建设首批7个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快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脱下实验服、穿上工作装,一批批高校学者走进企业。

“把研究搬入车间,以科技服务生产。”辽宁工业大学启动博士入企行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东北师范大学出台政策,将成果转化奖励前置,按照学校和成果完成人1:9的比例分配成果所有权,突破高价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瓶颈问题。

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立“服务龙江专项”基金,选派教师及研究生团队深入企业一线,牵引校企协同创新,推动校内成熟科技成果就地应用转化,构建“沉浸式”校企融合新模式,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

“政府和学校为校企合作搭台拉幕,一线教师成为‘登台唱戏’的主角,助力化解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石兆辉说。

“牵线”实验开发 校企“双向奔赴”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东北三省以产业升级的难点痛点为导向,采取“揭榜挂帅”制度,推进校企对接,让科技为产业升级点火助力。

企业“出题”,高校“解题”。

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禾丰体育馆内,人潮涌动、互动热烈,在这里举行的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上,科技点子与企业需求激烈碰撞。辽宁省教育厅现场发布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关键技术需求,为双方搭建桥梁。

在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禾丰体育馆举办的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现场(2023年9月摄)。新华社发

“今天,我校与企业签署的技术合同金额达1235.4万元,再创新高!”沈阳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技术瓶颈如何突破?”“产品缺陷如何弥补?”长春市科技局举办的吉林大学生物医药专场科技成果路演会上,医药企业围绕面临的技术问题与高校科技人员热烈交流。像这样的对接、路演、培训活动,在长春科技大市场内,几乎每天都要举行。

“我们按照企业的需求,采取‘揭榜挂帅’制度,让高校科研力量为产业升级提供源头活水。”长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农机……黑龙江谋划部署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技术攻关。通过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等重大项目支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成联合攻关体。

在“揭榜挂帅”制度下,科技创新“增量器”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车间里,焊花四溅,由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百浪汽车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多车型门槛前部输送设备,快速地将汽车前门槛送到焊接线上,实现了不同车型白车身侧围前门槛的快速定位及传输。以此为代表的系列技术成果提高了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质量,节约了企业成本。

矿厂内,上千平米的选矿车间内空无一人、几十吨的重型设备周围无人值守,生产线上各个工艺过程却正常运行……辽宁抚顺罕王选矿厂依靠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柴天佑主导设计的智能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技术,每天完成上千吨高品位铁矿石生产。

冰天雪地,童话城堡,一块块冰砖被机器精准切割完毕。哈尔滨工业大学任秉银教授团队解决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长期没有标准冰砌块自动化生产设备问题,他们研发的基于AI视觉的冰砌块质量智能检测算法取得多项成果。

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应用到产业里

通过产研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新兴产业快速起航,东北高校的科技力量为东北全面振兴持续助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大荒集团深入合作,肥沃的黑土地上,多项人工智能模型“走”进田间地头。

校企合作开发的农业遥感、长势分析、病虫害检测、杂草识别等感知模型逐渐完成,实现耕、种、管、收主要环节无人化,精准作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024年4月18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进行数据编程。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我们不断推动农工交叉研究,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金晶说。

在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仪就像一只灵敏的鼻子,可以“嗅”出大气中的碳排放浓度变化,精确测量出碳排放量。

2024年3月14日,在位于吉林长春的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装配光学测量仪器。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公司创办人常帅介绍,他们利用长春理工大学的技术成果,聚焦环保、能源、交通行业,已研发出双波段气溶胶激光雷达、测风激光雷达及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测量仪等序列化产品,可准确反演大气透过率、环境污染源排放、风速风向、碳通量碳浓度测量,未来可贡献数亿元产值。

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各大医院用于血细胞分析的关键医疗设备均被国外企业垄断。在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的带领下,樊江莉教授与团队成员一道,成功研发出“基于靶向性近红外荧光染料”的高端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用于血常规检测,其检测结果准确快速,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价格也只有进口设备的一半。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樊江莉(左)教授与同事及学生查看实验结果(2021年11月摄)。新华社发

2023年,吉林省高校共承担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1272项,技术转让合同数452个;黑龙江省支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0项,带动企业研发投入5.26亿元;辽宁省普通高校转化科技成果7638项,转化合同金额40.26亿元。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成果,切实担负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说。


如何打造高效的研发团队

高效的软件开发团队是建立在合理的开发流程及团队成员密切的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成员共同的迎接挑战、有效的计划、协调和管理各自的工作以至完成明确的目标,高效的开发团队具有如下特征: 1、 具有明确且有挑战性的共同目标 一个具有明确的而且有挑战性目标的团队比目标不明确或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目标的团队效率高得多,通常技术人员往往会因为完成了某个明确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的完成具有挑战性的意义而感到自豪,反过来团队成员为了获取这种自豪的感觉而更加积极的工作从而带来团队开发的高效率,如作为系统设计人员很清楚的知道在什么时候要做到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必须完成,为了完成工作必须面临哪些挑战,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等为设计出一个高质量的软件项目提供了重要保证,而模模糊糊的去设计一个系统或模模糊糊的就去编写代码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会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因此高效的软件开发团队具有挑战性的共同目标。 2、 团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在一个高效的软件开发团队中,成员们凝聚为一个整体共同进行工作,他们是相互支持、互相交流、互相尊重的,而不是相互推卸责任、保守、相互指责的,在一些散乱的开发团队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程序员是比较保守的,明明知道另外的模块中需要用到一段与自己已经编写完成但有些难度的程序代码,他也不愿拿出来给其它程序员共享,不愿与系统设计人员交流,这样给项目的进度造成了些不可度量的因素。

如何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企业如何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创新就等于慢性自杀。 企业应当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推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呢?一、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是关于企业技术开发的目标、方向和路线的选择。 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目的是使企业建立技术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错误一般是有机会改正的,而战略失误往往是没有机会更改的。 战略失误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因此,要谨防技术创新战略失误的发生。 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可以是自主创新战略,可以是模仿创新战略,也可以合作创新。 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是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力量,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 自主创新战略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新技术的扩散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企业就可以利用技术的壁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创新产品和工艺的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竞争对手无法抗衡的有利地位。 二是自主创新为企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技术信息和科技研发能力,为企业进一步进行改进性、渐进创新打下基础。 自主创新经常是一些根本性创新,它可以带动某一新兴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这样创新企业就可以作为技术扩散和创新集群的源头,发挥带头和主导作用。 三是自主创新企业一般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在产品投入之初,创新企业可以首先建立起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率先占领产品生产所需的稀缺资源。 自主创新的这些优点,要求企业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和研究成果积累,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自主创新的缺点是对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资金投入、承担风险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模仿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的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模仿创新战略有两个优点:一是回避了风险。 模范创新者可以通过率先创新者创新活动的市场表现,在众多的技术成果中选择最成功的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及改进,或者直接采用购买、引进的方式获取成果。 这样可以降低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市场开发的风险,享受到率先者开辟市场投入的诸多效

科学研究中有哪些科研不端行为和不当行为

一、科研不端行为:国际科技界将严重违反基本的科学诚信的行为称为科研不端行为1.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包括: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 2.损害他人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如将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未经本人同意将其列入作者名单,将不应享有署名权的人列入作者名单,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或排名,或未经原作者允许用其他手段取得他人作品的著者或合著者身份。 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如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使人产生为其新发现、新发明的印象,或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 3.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包括:未经许可利用同行评议或其它方式获得的上述信息;未经授权就将上述信息发表或者透露给第三者;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 4.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包括: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将基于同样的数据集或数据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除非各作品间有密切的承继关系。 5.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软件或其他与科研有关的物品。 6.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包括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二、科研不当行为:科研不当行为是指,虽然违反科学的目的、精神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没有直接触犯明确规定的研究活动的道德底线的行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2365.html
印度精英仍在反思 普京告别中国好几天 莫迪不应该一错再错了
世界需要更多的电动汽车 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