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中国人的关系更加强调角色之间在关系当中的地位的差别。由亲向疏、从近到远排列这些角色身份,使之成为一个位差系统。
欺骗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始了对自己熟人关系的滥用。“杀熟”对象是,往往遵循是差序格局从疏到亲的顺序行为的这种倒差序格局性,从情感性来说是由欺骗者对于人际关系中亲疏关系的心理梯度决定;从工具来说,由各种关系所具有的稀缺性程度和稳定性程度决定。
用大白话就是,专门宰熟悉的人甚至亲密的人。利用的就是熟悉和亲密会产生的信任感,这是人际关系中最坏的一种模式。那些深陷传销组织,或者卖保险的,往往会对身边人下手,陌生人他们也没本事骗。
到了网络时代,杀熟有了新的内涵,也就是你越常用哪些网站和APP,网站和APP利用后台大数据分析就越了解你的喜好,对价格是否敏感等信息,你用的越多同时也说明依赖性越强,于是对于常客来说,可能付出的价格反而要比新用户更多——毕竟要用廉价来对新用户产生粘性。
这种新时代的杀熟我们不陌生,已经讨论了很久很久,当然也没什么结论和结果。有时候价差也不大,懒惰的人如我就很容易忽略过去,毕竟用顺手和习惯的app,也不可能说不用就不用,改变一个习惯是很难的。
因此虽然不断有讨论,基本都无疾而终。最近,关于杀熟的话题又来了。
近日,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在朋友圈喊话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质疑携程“大数据杀熟”的图片在网上疯传。
为什么会疯传?还不是因为于大伙的心皆戚戚焉么。
携程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机票价格都是航司根据需求随时在变动的”,但这个理由无法让黄渊普满意。之后黄渊普搜索了几趟国际航班,发现不少航班在携程的价格都高于其他平台。
因此,黄渊普产生了两个疑问,一,携程的最高会员购票不存在价格优势?二,和其他平台相比,携程本身不具备价格优势?
就此事,携程方面对媒体表示,携程不存在“杀熟”的情况,国际机票的价格会有波动,显示价格不同可能是“对接的价格在缓存中”导致的。
这个答复太官方了,只有一个问题:有没有看的时候是4000多,下单变成3000多,然后买完又变成4000多的例子?如果这种情况也有,那么缓存之说是符合逻辑的,如果这种情况从来没出现过,难道缓存也有智慧,懂得先用廉价吸引人,付钱时候再涨价?
随便搜了下,这种事太多了,从订飞机票订酒店到打车,甚至从外卖到听音乐,大数据杀熟的劣迹斑斑。
不信我们一个个来,刚才是订机票的,我们看看订酒店有朋友发现的事:
不同的手机,同时打开一个网站,查找一家酒店的时候:
打车:
吃外卖:
甚至听音乐:
连人民日报都对此发表过评论,讲的也算中肯:
可惜讲的问题都对,方法却等于没说。
一般能这样做的平台,都是有相当用户积累的平台,甚至就是市场上那头部几家,如果都这样干,讲真用户可选择余地并不大。
比如我也知道买机票去官网经常会更加优惠,但这就很不方便,得先用平台去看看有哪些航班,挑好后再看是哪个航空公司,再去下航空公司的app,除非特别闲且特别有耐心的人,普通人很难真的做到货比三家,大部分还是算了算了。
哪怕一些app口碑早就不咋的,还是得用。相信这些app的后台们也清晰的知道这一点,于是更加得心应手肆无忌惮,加上有AI加持,更是不必用心,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超额利润。
关于第二条加强监管就更没必要了,监管结果无非罚款,只要这个社会基础和根源不解决,那些罚款还是会通过各种杀熟手段捞回去,因为按照经济学原理,成本总是会让最终消费者承受。而且,监管过度只会帮助监管者扩权导致寻租空间增大,并不能达到监管本身想要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就没办法了,也有。个体不嫌麻烦,可以买个最便宜的手机下一堆类似app专门用来订票订餐打车。只是这种所谓的方式跟app大数据斗智斗勇太过卑微太过憋屈,而下面这位胡女士做的就很好,用法律武器控告。曾经有一个案子就是典型的杀熟,主角就是上述那家公司:
这个案子还获奖了:
然而胡女士仅仅是取得了微小的胜利,因为最后的判决依照现行法律,也就是赔了三倍而已:
我们就计算打官司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收益相比,收益微不足道,对这些杀熟成性的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惩罚。所以下面就有人回复:
这是正确思路,只有每次打官司且打赢后,能获得高额赔偿,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出于利益而不是义愤拿起法律武器,利益的驱动要远远大于义愤的驱动,这也是市场规律的决定性作用。
除了这个途径,应该没有更好的路径了。
在每个人拿起法律武器前,估计这次讨论也会像以往那些杀熟的案例一样,沉淀在人们的记忆中。
杀熟照旧。
马天宇吐槽携程吃相难看,大数据杀熟一直说要调整,为何迟迟没有做出改变?
马天宇吐槽携程吃相难看,大数据杀熟一直说要调整,却迟迟没有做出改变,究其根本是因为商家趋利!商家赚钱至上,怎么可能主动地放弃伸手可得的利益!大数据杀熟这一现象若是想绝迹,唯有相关部门纳入监管,明文规定禁止大数据杀熟,否则,商家不太可能放弃错位营销!商家最终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因此,会采取一切能够赢得利润的手段,圈住个段位消费者群体,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大数据杀熟!
马天宇买一张票需要一万元,而大多数人买同一张票仅需要三千元,这种成倍的价格递增,应该纳入不正当营销范围内!大数据杀熟已经无处不在,就连我们去吃自助餐,价格都是不尽相同的,可见大数据杀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此这般,行业“潜规则”要想有大幅度的改变,只有外力来驱使,如果没有外力,恐怕会打灯笼照旧!马天宇爆料此事,做的非常好,明星出面发声,相信这种现象很快便可以引起重视,从而得到解决!
反弹
此事传到网上后,网友纷纷表示既然大数据要杀熟,我们就只能强势反弹,尽量的避免大数据杀熟!那么,我们该怎么规避大数据杀熟呢?大部分网友觉得确保个人信息不外溢很重要,在网上不绑定储蓄卡很重要!另外尽量使用安卓系统或者鸿蒙系统的手机,如此,可以避免大数据杀熟!
评论
马天宇发文之后,马天宇下面的评论瞬间过万,由此可见,大家对于大数据杀熟深恶痛绝!从马天宇发文下的评论看,大部分人都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大家也迫不及待地希望大数据杀熟这种现象消失!
马天宇吐槽携程吃相难看,大数据杀熟一事,你的看法是什么?
网曝携程大数据杀熟,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何原因?
出现这种现状主要是因为这些平台在各自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所以它们想通过大数据杀熟的方式来获取利益。 早前美团大数据杀熟事件就已经引起了热议,但就在这件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携程又被爆出有大数据杀熟的现象。 有网友表示,现在这些大的互联网平台都开始利用自己数据上优势开始进行杀熟行为,很多平台对不同用户的价格差异巨大,但由于这些平台在一些领域的垄断优势,所以用户一直不得不默默忍受这些杀熟行为。
随后携程方面也给出了官方回应表示,平台决不会有杀熟的行为,如果相关用户或者媒体有关于携程平台杀熟的证据,可以对携程客服提供相关截图,平台会积极处理相关事件。 而早前携程的创始人梁建章也表示,在订单价格方面,携程的定价机制过于复杂,并且在平台中,叠加了大量的第三方公司,所以导致同一个订单,不同公司的报价都不一样,不同时间的促销价格也不一样,所以会给大众一种误解,以为携程平台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他表示,未来携程会更加让价格更加透明公开。
但对于此番回应,用户似乎并不买单,有用户表示,这决不仅仅是价格不透明的现象,很多人都发现了老账号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一些福利和优惠会越来越少,但新账号往往可以有一个更加便宜的价格,和更加多的优惠活动。
早前有权威媒体也发文表示,商家已经掌握了太多的个人信息了,有了这些个人数据,平台与用户之间处于一个更加不公平的地位,用户的选择权和议价权会受到损害。 未来监管单位应该严格管控这平台的杀熟行为,保护好用户的利益。
如何看待携程大数据“杀熟”?
携程又不消停了。 最近,有网友质疑携程利用大数据手段“杀熟”,针对不同的手机、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导致出现“酒店同房不同价”等问题。 也就是说,同样一个酒店房间,不同的人搜索出来的价格可能不一样。
这种说法真的让人吓一跳。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携程上订酒店,只会针对不同酒店的价格进行比较,而不会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比较,除非是几个人一起订同样的房间,才可能发现价格差异。 每个人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同样的房型,有的人可能认为400元的价格过高,而有的人可能很容易就接受了。 所以,如果携程暗中采取这种差别化策略,确实可能于无形中牟取更多经济利益。
针对网友质疑,携程回应称,网友看到的价差可能是由于日期、支付方式、是否含早、取消政策、不同供应商等原因导致的不同。 这些解释倒也不是没道理。 不同日期价格当然可能不一样,这个不用多说。 有没有含早餐,价格也不一样,这个网友恐怕也不会不懂。 还有供应商不一样,价格确实也会存在差异。 但是,网友显然指的是在同一时段针对同一房型的报价,而携程则以正常可能导致价差的因素,回避了核心问题。
且不说携程利用大数据杀熟有没有“实锤”,关键在于,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这种区别化策略的确很容易实现。 每个用户的订房、消费记录都存于携程,携程很容易判断该用户的消费能力,而且消费记录越多,分析结果就越准确,所以,无论网友质疑的真实性如何,这种“杀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用户有没有办法防范携程这么做?相形之下,拥有大数据便利和平台优势的携程是强势一方,用户哪怕真的被“杀熟”也很难取证。 但携程这么做是有高度道德风险的,一旦被用户发现确有其事,用户很可能毫不犹豫地“取关”,弃用携程。 毕竟,采取这种伎俩欺骗用户,是让人难以容忍的行为。
实际上,携程作为平台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不仅订酒店的价格优势丧失殆尽,而且平台服务内容越来越复杂,用户体验越来越差。 我就不止一次碰到,在携程预定酒店,结果价格比酒店高的情形。 在携程上预定酒店,往往还需要全款保证金,而实际上保证金并不是给酒店,而是进入携程账户,用户到酒店还要另外支付保证金。 携程利用这个时间差,估计沉淀了不少资金,利用这笔资金可以做不少事情,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 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所以,这里并不想指责携程是否真的利用大数据杀熟,而是这件事情提醒了消费者,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同时,这也提醒携程加强自我反思,是否在产品设计中存在类似漏洞,是否存在产品过于复杂导致用户不买账的情况。 当一个平台的用户粘性越来越差,哪怕再忠实的用户也可能转身离开。 作为使用携程15年以上的用户,我现在都有这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