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安排 北交所总经理隋强 积极培育耐心资本

5月2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在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北交所将围绕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基础制度安排;积极引入新质生产力企业等优质投资标的,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培育耐心资本,推出ETF产品,持续推动做市商扩容。

隋强指出,北交所是党中央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条件、有基础。北交所初步聚集了一批新质生产力特征突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现有248家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2%,战略新兴和先进制造产业占比79%,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占比近半,9家企业获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平均每家公司拥有95项专利,平均研发强度5.01%,约为规上企业平均水平3.5倍。

针对中小企业类型多、发展阶段各异的特点,北交所设计四套上市标准,引入授权发行、自办发行等便捷融资机制,将股权激励涉及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上限提高至30%,推出相对灵活的减持制度安排。着眼更好促进中小市值股票价值发现,提供多种发行定价方式,推出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交易制度,设置30%涨跌幅限制。

隋强指出,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改革举措渐次落地,市场活跃度、各方参与度持续提升。合格投资者近700万户,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均已入市,累计900余只公募基金参与市场投资。去年10月以来,市场日均成交85.4亿元,较改革前增加7倍;日均换手率4.4%,较改革前增加3.5个百分点,目前维持在2%左右。

隋强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加快“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16条”和北交所“深改19条”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推动北交所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优化基础制度,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应性。北交所将围绕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创新性评价标准,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基础制度安排,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既支持优质的新兴企业健康成长,也支持优质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着力提升市场活力韧性,增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和服务力。北交所将积极引入新质生产力企业等优质投资标的,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培育耐心资本,推出ETF产品,持续推动做市商扩容。同时,下大力气解决中介机构展业收益成本不匹配、投研机构研究供给不足、投资机构参与不够等关键问题,持续改善市场生态,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合力。继续加强与发改、工信、科技等方面的政策协同,落地与工信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的全面对接,精准对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上市需求。引导各方贯彻普惠金融理念,促进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相融合,构建一套更为有效的激励约束安排,完善“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体系。


北京将设立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释放了那些信号?

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作为我国的首都、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也将迎来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一、北京证券交易所怎么建?证监会回应

9月2日,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将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更好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资本市场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需要,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证监会将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2019年以来,证监会推出了设立精选层、建立公开发行制度、引入连续竞价和转板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取得了积极成效。精选层设立一年多来,总体运行平稳,各项制度创新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交易,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设立证券交易所打下了坚实的企业基础、市场基础和制度基础。

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在实施过程中,将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守“一个定位”。北京证券交易所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

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二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新三板现有创新层、基础层坚持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维护市场结构平衡。

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二是畅通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三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合格投资者踊跃参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

证监会将指导全国股转公司,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扎实细致做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制度规则制订发布、技术准备等工作,推动完善配套政策,确保这项改革平稳启动、顺利实施,把大事办稳、好事办好。

据“全国股转系统”微信公众号9月2日消息,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将牢牢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基础制度安排、畅通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纽带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个目标,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与沪深交易所和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强化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坚韧不拔、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抓落实,全力保障北京证券交易所顺利开市、平稳运行,切实发挥好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功能。

二、新华社: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迈出关键一步

9月2日晚,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表示: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这意味着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己任的新三板将站上改革新起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迈出关键一步。

理解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部署,要放在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大逻辑之下。近年来,新三板的改革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证监会介绍,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并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北京证券交易所仍是新三板的一部分,与创新层、基础层一起组成“升级版”新三板。

作为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举措,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必然会全面提升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据介绍,北京证券交易所将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这不仅意味着新三板精选层法律地位的提升,更将有效提升市场效率、激活市场活力,引导资源更多关注优质中小企业,提高品牌效应和吸引力,引领中小企业群体更好发展。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形成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和互联互通的格局,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市场结构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将更有活力和韧性。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将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从制度设计出发,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的市场运行、投资者结构、主要基础制度安排等都有着显著的中小企业特色,与沪深交易所差异明显。

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新三板将形成一个服务中小企业更加专业化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得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以来的两个交易日,券商行业指数涨幅达到5.40%,跃居申万二级行业涨幅榜第四名,50只券商股全部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广发证券、第一创业、浙商证券等3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18.48%、14.38%、13.71%。

三、利好哪些股票?

经过进一步梳理发现,有45只券商股连涨天数在3天及以上,其中,海通证券连涨5天,包括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太平洋、中金公司等在内的9只个股连涨天数均达到4天。

对此,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证券日报》表示,券商股走强首先是因为基本面和估值的偏差。券商行业的基本面处于稳健向好态势中。半年报显示券商行业上半年经营表现整体靓丽。7月份以来A股市场交易趋于活跃,意味着券商三季报有进一步走好可能性。更长时间看,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处于推进过程中,券商也是主要的受益行业。

##金融活水持续灌溉创新型中小企业

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在北交所聚集发展,一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正在壮大,一条普惠金融之路正在形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交所“层层递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有利于更好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金融活水持续灌溉创新型中小企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7组数据讲讲它的变化

2021年11月15日,伴随着钟声的落下,北交所正式开市!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北交所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来一起复盘北交所的前世今生,看看它都取得了哪些傲人的成绩吧。

北交所的前世今生

在北交所还未现世之前,国内除了沪、深交易所外,还有一个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跟深交所分为主板、创业板,上交所分为主板、科创板一样,新三板也是实施分层管理: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

当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7300多家,只有1%属于精选层。换句话说,精选层公司都是相对优质且小而精的企业。

顺着这个逻辑,北交所的定位自然就比较清晰了,服务于创新型中小公司:很多企业想上市,但是由于规模等因素限制,未能达到上市标准,融资、发展受限,北交所就旨在解决类似的问题。

成功开市之后,借助转板机制,北交所成为了新三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之间的重要枢纽。

北交所和上交所、深交所的区别

那北交所和沪深两市交易所都有些什么区别呢?

具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上市要求、涨跌幅限制、交易方式等方面。

上市要求:在北交所上市企业最低市值≥2亿元,上交所、深交所最低市值要求≥10亿元。上市企业类型:北交所企业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沪深交易所主板的企业主要是一些成熟的企业,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是一些战略新兴企业,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是创新成长型企业。涨跌幅限制:北交所上市首日不限制涨跌幅,次日起实施30%的涨跌幅限制;沪深交易所主板上市首日实施44%涨跌幅限制,次日起实施10%涨跌幅限制。交易方式:北交所采用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交易;上交所和深交所采用集合竞价+连续竞价的方式。

北交所开市一年“成绩单”

俗话说,引金融改革活水,浇灌创新之花常新。

一年后的今天,开市的北交所已呈现百花争艳之势,成为了孕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摇篮。

一组组数据也勾勒出了北交所开市以来所取得的不俗成绩:

上市企业数量: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总市值约1947.98亿元。

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民营企业占比86%,超八成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创新特征鲜明。

专精特新:截至2022年10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八成以上的公司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其中47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年前三季度,这47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净利润21.31亿元,同比增长9.78%、16.38%,平均研发强度5.69%,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盈收状况: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123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2.07亿元、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33.25%、19.4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韧性。

分行业来看,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三个行业在2022年Q3以来表现突出,分别以326.45亿元、108.19亿元和91.81亿元,位列北交所行业盈收规模前三甲。

研发投入: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31.97亿元,同比增长33.10%,研发强度达4.37%,约为规模以上企业的3倍。研发人员:作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研发人员数量也能有效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截至2022年3季度末,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队伍颇具规模,平均人数达85人,30家超百人。创新成果:相关数据显示,12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2万余件,有效专利总量为720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为1700余件。投资者结构:在北交所的“另一端”,投资者结构明显改善,长期资金加速入场。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数量已超520万,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长线资金均已入市,超580只公募基金参与市场。(数据来源:根据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日报整理,截至2022.11.15)

值得关注的是,在开市一周年前夕,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正式推出了融资融券的“两融”制度,借鉴深交所、上交所市场的成熟模式,在增强市场活力、完善市场机制、提升市场定价功能方面意义重大。

同时,在11月4日北交所还发布了首只指数“北证50”的样本股名单,拟于2022年11月21日正式发布。

这也标志着北交所即将迎来指数时代,将激励更多的投资者入场,相关流动性也有望持续改善。

北交所改革效应持续释放“源头活水”灌溉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昨天,2022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满一周年。

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在北交所聚集发展,一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正在壮大,一条普惠金融之路正在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有强大的链头企业,链条上也要有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来把手、卡位,链头和链身缺一不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交所“层层递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有利于更好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精准服务中小企业的制度特色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助力其成长,是北交所的使命。

当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倒逼中国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也在考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渐成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战略性举措。

开市一年来,北交所改革纲举目张,在遵循证券市场一般规律基础上,北交所各项制度安排充分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成长规律,突出错位、包容、灵活、普惠的市场特色。

在上市审核中,北交所以“创新型”三字为标尺选贤举能,再用一次次的“北交所速度”为中小企业插上资本的“翅膀”。全面落实注册制要求,北交所建立了协同高效的审核注册机制,发行上市审核预期明、时间短,一年来,公司在北交所挂牌上市从受理到注册平均用时145天,最短用时仅72天。

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适度包容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中关联交易占比高、区域及客户集中、业绩波动等阶段性规律性问题,为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留足空间。

在发行融资端,北交所坚持与新三板协调联动、一体化发展,采取“按需、小额、多次的接续融资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多种权益融资工具,实行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向特定对象定向发行等多元融资方式。构建充分博弈的定价机制,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平均2.07亿元,单次融资金额从0.4亿元到17亿元不等,支持企业合理按需融资。

“虽然北交所公开发行融资金额绝对值不大,但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而言却意义重大。在北交所上市能帮助我们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更切实地保障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北交所上市公司大禹生物董事长闫和平对记者说。

持续深化制度改革成“源头活水”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年来,围绕门槛、估值、流动性等话题,北交所与新三板协调联动、一体化发展。

持续制度创新、深化改革,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

今年9月2日,财政部在北交所首次发行国债,标志着北交所政府债券业务迈入新的阶段。

11月4日,北交所发布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并将于11月21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行情授权与指数基金开发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北证50的问世使得市场首次有了可以衡量和观察北交所整体走势的重要宽基指数,市场机构可以陆续开发跟踪北证50的被动型产品,为市场引入持续增量资金和多样化投资者。

11月11日,北交所发布融资融券业务规则。相关规则的发布,借鉴了沪深交易所市场的成熟模式,有利于丰富投资者交易策略,满足投资者多元交易需求,促进市场价格发现,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

据北交所新闻发言人透露,北交所正在持续推进技术准备、权限开通、投资者培育等工作,尽快推进融资融券业务正式上线。此外,交易所引入做市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等改革举措也在稳步推进中。

多位受访的市场人士均感受到,北交所帮助大量创新型中小企业走上资本市场之路效果突出,更多中小企业开始转变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更加积极规划在新三板挂牌和北交所上市。

各方资源也在加速向北交所汇聚。数据显示,开市以来,券商各条线均逐步加码,加大直投、投研等全链条服务,形成一批深耕市场业务的特色中介,逾900家次机构参与北交所上市公司调研。最高法出台司法保障意见,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门协同促进,76个省市政府和21家银行先后与北交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一流的交易所要有一流的企业”

“一流的交易所要有一流的企业”,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在2022年服贸会资本市场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论坛上谈到,上市公司质量是北交所龙头撬动作用发挥的依托,是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一个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化创新形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正在形成。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民营企业占比86%,超八成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覆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超过八成公司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9家,平均研发强度达5.4%,创新特征鲜明。

强劲的发展活力与发展韧性从企业的经营业绩表现中可窥一二。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2.07亿元、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33.25%、19.43%。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31.97亿元,同比增长33.10%,研发强度达4.37%,约为规模以上企业的3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更多北交所“未来之星”正在路上,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有已注册待上市企业16家,提交证监会注册企业13家,上市委审议通过待提交注册企业8家。

同时,北交所在审企业117家、在辅企业297家。它们以中高端制造业或高技术服务业为主,近八成获得国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认定,超三成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一个刚满周岁、尚属青涩的交易所,北交所的发展离不开规则设计者的锐意革新,更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各守其位、各尽其责的合力呵护。这片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如何看待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

挺好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在新三板精选层的基础上设立的。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有助于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助力相关企业成长。 扩展资料:一、开通北交所需要什么条件。 1、按照北交所的标准看,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为开通交易权限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资产满足50万元。 2、具备2年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身份证名下账户首次交易,买卖股票或者ETF都算交易经验。 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空户和可转债打新的时间则是不算的。 其中,涨跌幅限制及申报有效价格范围方面,北交所竞价交易涨跌幅限制比例为前收盘价的±30%。 开通条件和现在科创板开通条件一致,开不了科创板的股民们也开不了北交所。 已经开通新三板精选层权限的客户自动升级具备北交所账户和交易权限,无需操作。 二、建立北交所的原因1、北交所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家证券交易所,更是为了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主要原因是,在以往a股IPO审批制度和审批制度的框架下,企业能否实现IPO,更多关注的是其过去的盈利能力,即过去的“盈利能力”,而非未来的成长预期。 这就造成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不能帮助优秀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导致中国广大的投资者们无法获得快速成长企业的诸多红利。 2、成立北交所的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完成了中小企业“一步一步”的培育路径。 换句话说,北交所的成立从根本上补充了中国资本市场不能服务中小企业的功能缺陷。 开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关键目的就是为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连通直接融资方式,让众多的投资者有着投资参加共享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成长的收益。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821.html
阿兰3场造5球扛旗国足 中超最佳阵容 奥斯卡领衔
栽在了文旅上 落马的南阳 网红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