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会是下一个爆发赛道吗 医药牛长熊短

医药行业一直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 我国长期处于老龄化加速期,2021年已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一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势必会驱动诊疗需求持续高增长。简言之,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不断攀升,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数据来源:wind)

2000年以来医药行业经历了四轮较为完整的牛市行情,分别是:2006-2007年的大盘牛、2009-2010年的新医改牛、2013-2015年的创新牛和2019-2020年的蓝筹疫情牛。从长周期维度来看,医药板块牛长熊短。

鹏华基金金笑非指出,历史医药行情,通常有3个规律:首先,医药行情在牛市中鲜有缺席。第二,医药是进攻性非常强的行业。历史多次证明,即使是在医药与大盘同步上涨的共振行情中,医药由于兼具消费升级、创新升级两个方面,相比股基(中位数)仍有显著超额收益。第三,医药每一轮行情中跑出来的板块,都是新板块。从小市值股到蓝筹白马股、再到CXO、疫苗、中药、 创新药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2013年以来底部区间,但长期增长逻辑向好。 医药生物板块在近三年经历了较大的调整,虽然本轮调整时间较久,但长期来看,仍是A股长期走势较为稳健的板块之一。

●从医药行业的风险端来看, 集采、谈判降价、医疗反腐等政策因素经过消化后边际影响已经越来越小 ,行业中不少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

●从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来看,医药行业仍然具备较强的长期增长动力。 在老龄化、居民疾病谱变化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中仍然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些细分行业及行业中的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在业绩端保持高速增长。 同时,部分行业/企业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基于医药板块的风险消化与长期的增长逻辑,医药仍具备长周期向上的机会。

因此金笑非认为:“在医药反转时,以进攻的心态去配置,是很重要的。此时可以说,选择比努力重要,仓位比个股重要。”

有一种说法是,医药不适合用指数基金来配置,因为医药行业里的细分赛道非常多,每个细分赛道的投资逻辑都可能不一样,甚至相反, 因此一个包含很多细分赛道的医药指数基金的收益水平可能会被大大削弱,不如选择一个阿尔法突出的细分赛道做投资。

创新药作为政策明确拐点向上的新方向,正是这样一个医药子赛道。 医保谈判温和,支持力度持续增大。当前创新药已成为政策明确重点支持的方向,医保支付态度积极,医保谈判趋于温和,降价压力逐步缓解。

■医保政策扶持

从2018年开始大力控费以来,2023年医保谈判是最温和的一次降价,未来2-3年有望回归控费前状态。2016年以来,创新药相关的扶持政策也频频出台,可见政策力度。

■出海元年已开启

中国布局创新药不足15年,近5年才大规模研发,已有7款新药在海外上市,而日本这个过程长达30年:2010年至今,历经14年已有7款创新药在海外获批上市。相比日本,武田制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布局创新药,用了近30年时间,才成功推动创新药在海外市场获批。

■业绩盈利在望

创新药盈利空间巨大,但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十年前,我国制药水平一度较落后,那时别说创新药,连仿制药都难。但我国具备强大的、独有的后发优势。不但在研发环节,拥有庞大的工程师红利;在临床环节,还拥有庞大的医患数量。因此过去十年,国产药与海外的技术代际差在快速拉近。

当前,已即将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爆发阶段。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创新药,即将获批上市,或将快速带动业绩兑现。如:一款本土研发的新型强效BTK抑制剂,在“头对头”实验中,PK掉了国际顶尖对手,海外销售额预计超十亿美金,这样的产品后续还会批量出来。

在行情演绎中,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影响和扰动市场,但中长期维度来看,医药行业始终是强刚需行业,往往能够在格局优化、动能切换中迎来更好地高质量发展。

鹏华创新医药混合基金(A类:021308,C类:021309),将于5月24日结束募集。本基金主要投资创新医药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创新药十年一剑,”收获期”或至!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牛细分赛道之一医药行业,未来投资机会的探索

【 医药行业分析 】

带量采购预计会常态化,而且会从药品逐步扩大到器械和耗材。从大局讲是利好全 社会 的好事,但必然对相关医药企业形成成本压力,倒逼企业加强研发,也会促进行业进行整合集中。未来10年展望,优质公司将逐步胜出和集中。所以我们需要寻找和发掘的就是能够胜出的企业,并挑选最好的细分赛道。

细分赛道:医疗器械 :

医疗器械,目前核心设备还是国外公司的天下,国内占比很低,很多关键设备还无法国产化。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在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随着市场红利的释放,我相信会有企业能够胜出:

对于器械上选择投资标的,主要考虑已经胜出的公司,和综合研发实力强的公司。目前,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已经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占比超过 50%)的细分领域包括:1)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心脏封堵器、人工脑膜、骨科植入物中的创伤类产品等;2)大中型医疗设备中的监护仪、DR 等;3)体外诊断领域的生化诊断;4)家用医疗器械中的制氧机、血压计等。

细分赛道:药品 :

在带量采购常态化的影响下,仿制药竞争越发激烈,很多原研药企也举起大砍刀降价,所以药品重点考虑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对于药品研发,随着竞争加剧、研发成本的不断抬高、研发边际效益的下降,对中小药企形成巨大的研发壁垒、对大药企形成很大的成本压力。药品研发产业链已经开始走向类似电子产业的全球代工模式,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RO/CMO/CDMO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案,也就会产生大的国际药品研发生产链重构,对此将形成很大的投资机会:

其次是特色原料药:

细分赛道:医疗服务 :

这其实是老百姓心中的痛。中国一直是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而小医院和诊所等,又医疗条件不足。目前博弈出一些竞争优势的民营医院,都只要集中在辅助医疗、边缘医疗上。

细分赛道:疫苗 :

相比药品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疫苗行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竞争格局都更加优化,全球疫苗主要领导者是默沙东、赛诺菲巴斯德、辉瑞和GSK,而国内二类苗领域成规模的公司数量也不多,基本都是早年与计划经济时代疫苗行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公司发展而来。2019年10月15日,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成立,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明确提出,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推动疫苗行业整合重组工作,以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产业质量监管,鼓励集团化发展,完善招标采购等政策措施,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提高疫苗行业集中度。预计行业将迎来进一步洗牌,中小企业要么被收购、要么退出行业,龙头企业未来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成长空间将会进一步打开。

细分赛道:连锁药房 :

新冠肺炎爆发后,互联网巨头的介入,或推动行业格局生变。对于该赛道,观察和互联网的整合度,经营规范、服务能力强、规模优势大的龙头连锁药店还是有可能在行业的大浪淘沙中取得竞争优势。

重点公司半年报:

迈瑞医疗 :

康龙化成 :

长春高新 :

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发在本人的自媒体平台,仅仅记载本人的观点与见解,不代表任职机构的立场。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倪仁勇,执业编号:S09

恒瑞医药续集,当下恒瑞医药能否走出低估,我的依据在哪里儿

恒瑞医药,一路回撤,跌到现在的54元左右,几乎腰斩,很多朋友对此产生疑虑,甚至怀疑恒瑞医药是不是“吃错药”了,其他医药股,或多或少,有些反弹,而他却一路向西,下面分享一下本人观点, 【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说道恒瑞,不得先说说行业背景,属于医药-化学制药-创新药的细分赛道,在分析医药赛道之前,不得不先谈谈行业政策,这个是基础!

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元年了,将有很多病人,尤其是老年病种,比如慢性病、肿瘤、等等,所以,对于家庭来说,这部分开支无形中会增加,并成了不是刚需的刚需,一旦关乎民生,政策的“手”就出来了,比如,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带量采购、医保目录,等等一系列政策,创新药方面,审核加速,延长专利期,MAH,等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无非就几点,第一,控制费用支持(医保基金入不敷出了)要节约,花最少的钱,又要把病看了, 社会 稳定。【这里简单带一下,要说完,很长,这个是底层逻辑】鼓励创新,国产替代,替代的过程中,你的药效不能低于现在已上市的药(不管国产还是进口),最终还是要看疗效,就算再便宜,治不了病,药就没什么价值。【如果这个底层逻辑还不清楚的,可以去查资料,或者找我,需要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政策是医药赛道投资的底层逻辑,这个搞不清楚,你会错过高额收益】

第五次集采后,恒瑞股价持续走低,以后这个是一常态,不仅仅是对恒瑞,是最整个药企的。要么进入医保,来抢占市场份额,就是用量来换价,要么不进医保,市场份额丢失,恒瑞选择了降价进入医保,当然有两个产品没有进入。尤其是一些注射用的药品,通常要通过医院销售,药店销售很困难。那么这样情况对于恒瑞会怎么办呢?

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恒瑞正在, 从me-too或者 me-better逐步发展为可以在 科技 前沿参与全球新药研发,甚至取得了“best-in-class”的耀眼成绩,恒瑞医药通过自主技术研发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引领中国原研崛起。回头看,现在创新药企中,有几家可以与恒瑞同级别竞争,就那么几家,其他对手没有,而创新药市场规模前景这么大,赛道前景还是很好,关键恒瑞这匹马能不能跑出来,貌似他的创新能力,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跑出来的概率很大,很大。

下面是对外看,既然国内集采不会消失,只有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恒瑞也是这样布局的,在国外有很多研发实验室(也许有朋友还不了解,这里科普一下,中国临床研发出来的药,要想到国外上市销售,是需要去过他国的许可的,比如美国的FDA等)以前是不认这个数据的,要重新搞科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人种等,现在国内审核标准与国际接轨,加速进程,当然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非常长,一般是10-12年,成功率10-12%左右,恒瑞早在2012年左右就布局海外市场,现在差不多10年了,开始会有营收增加,从公布的公告来看,恒瑞研发几款新药获得美国FDA审批,可以上市销售了。代表着变现奇点出现。

恒瑞还是一家非常优秀得公司,现在可以布局,但是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只是短暂的“陪伴”,那就不要碰他,短期内还是很难给你可观的收益。

食品饮料医药军工三大行业业绩确定性较高

食品饮料

优质公司受追捧

从白酒行业来看,天风证券分析师刘畅指出,高端白酒价格坚挺,批价呈逐步走高趋势。目前,全国各地高端白酒市场价格坚挺,一方面茅台、五粮液8月尚未发货,渠道货源紧俏。五粮液、泸州老窖渠道管理改善明显,通过严控窜货、处罚低价销售等方式保证价格稳定。白酒未来六个季度逐季环比改善的趋势较为明显,回调不改投资逻辑,持续坚定推荐白酒板块,重点推荐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口子窖,今世缘。

潜力股精选

泸州老窖()双品牌模式促增长

公司短期可以看下半年动销恢复,量价齐升,长期看高端品牌及中档品牌共同构筑稳定成长空间,持续坚定推荐。公司能够充分利用下半年有利时机实现动销加速恢复,全年实现稳定增长。东北证券指出,市场担忧五粮液价盘提升后对国窖渠道造成压制,实际上国窖通过品牌专营公司绑定核心经销商,城市级运营公司再次引入核心终端分利,渠道利润依然充足。在股东大会上,公司表示中档酒特曲将坚定品牌复兴战略,首先是提价,其次是放量,未来特曲将成为腰部增长支撑,打造次高端增长极,双品牌模式有利于公司的长期成长。

口子窖()布局消费升级风口

公司2019年在产品策略、渠道操作等方面进行改革,效果初显。公司是省内市占率第二的品牌,品牌高度仍存、厂商关系稳定、消费者基本盘稳固,仍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看好公司改革后的发展潜力。开源证券指出,安徽省200-300元价位段白酒市场快速扩容,该价格带已成为省内消费主流市场,公司价位段产品线布局留有空档。因此2019年7月公司针对性的推出了两款新品,丰满产品线。新品作为战术性产品,积极参与200-300元价位段竞争。口子窖10年、口子窖20年仍为公司战略性产品, 健康 增长,布局下一个消费升级风口。

新乳业()产能进一步释放

公司着重发展低温乳制品,通过重点布局、辐射周边的发展方式,通过优势区域布局开拓市场业务,作为区域型城市乳企的领导者,公司坚持“聚低温、讲新鲜、向高端”的产品策略,以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产品为主导,积极培育低温奶市场,不断提升低温奶产品在公司销售产品中的比重,符合乳制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消费升级趋势。川财证券指出,疫情对公司业务短期将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会影响公司优秀的成长性,公司“鲜战略”执行力强,并购管理能力优秀,未来也有望向其他区域拓展。随着产能的释放以及并购企业效益改善,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天味食品()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合计收入占比超过90%,近年来公司业绩加速增长。公司营收从2015年的8.6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7.27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8.73%;归母净利润从2015年的1.4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97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20.26%。川财证券指出,公司通过多年品牌建设,当前通过“大红袍”、“好人家”双品牌驱动,并稳步推进产品创新从而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整体来看,近年来火锅、川菜等餐饮业态消费热度提升带动复合调味料持续高速发展。公司产品、渠道齐发力,当前产能释放有望助力业绩高增长。

医药

需求加速回补

虽然在疫情影响下医药板块在一季度整体业绩有所下滑,但随着二季度国内复工情况良好,疫情导致的行业需求滞后将加速回补,业绩反弹趋势明显。有分析指出,医保控费大环境下,行业结构持续分化,部分细分领域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景气度持续。整体来看,医药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继续好于行业整体。当前医药板块的走强主要源于长期逻辑好、企业自由现金流优秀、利率降低长期趋势下确定性成长高景气领域估值具有提升空间。

潜力股精选

安图生物()化学发光领跑者

公司成中国第一家推出单个随机检测能达到200T/H 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的企业,免疫类诊断试剂的核心原材料的自给率超过70%。化学发光是当前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化学发光80%以上的市场被进口厂商垄断,国产品牌正加速进口替代中。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完善的销售网络,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长江证券指出,公司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完善的营销体系,流水线业务有望快速放量,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作为国内化学发光的领跑者之一,流水线的推出将进一步打开公司长期增长空间。

泰格医药()业绩持续高增长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为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企业提供综合全面的临床研究服务与解决方案,降低研发风险、缩短研发周期、节约研发经费。东莞证券指出,2019年新增订单金额42.31亿元,同比增长28.17%。2019年在手订单金额合计50.11亿元,同比增长36.06%。公司持续增加人员数量有望提高订单消化速度,转而增加业绩弹性。一致性评价带来大量临床试验需求,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扩增有序进行。借助中国医药市场特别是临床CRO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未来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率。

恒瑞医药()进入快速放量期

公司以卡瑞利珠单抗、吡咯替尼、19K为代表的6款重磅创新药已上市,并开展了丰富的临床试验增强产品竞争力。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例,目前在国内开展的II/III期临床试验数量遥遥领先其他PD-1/L1,肺癌、肝癌、食管鳞癌等大适应症进度领先,公司重磅创新药将进入快速放量期。海通证券(港股)指出,公司研发投入大,2019年研发费用合计39亿元,共获得18款NMPA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批件,遥遥领先包括外企在内的其他企业。公司是国内创新药龙头,管线进入爆发期,多个重磅新药已上市,5年内有望每1-2年都有创新药持续获批,有望进军全球市场。

欧普康视()竞争优势显著

公司作为国内首家获得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的企业,竞争优势显著。公司目前已有115家子公司,新设6家医院,自有视光服务终端160多家,产品成功进入900多家视光服务终端。分地区来看,华东主战场持续扩张,销售额达3.94亿元,占比达61%,其他地区加速扩充。兴业证券指出,公司快速扩充产品线,形成了核心产品、核心配套、视光其他产品三大品类。近三年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4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9%,公司所处细分行业赛道优质,行业内竞争优势显著,且核心主业高增长的同时扩容视光全产业链,看好公司的短中长期发展。

国防军工

具有长期增长价值

伴随复工以后的加班赶工,自二季度起绝大部分军工企业营收及业绩将恢复增长。整体来看,军工行业全年业绩确定性较高,当前尤显难能可贵。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军工板块逐步迈入价值成长阶段,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重要,标的股价走势与基本面关联度越来越高,自下而上选股将成为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横向比较其它制造业,军工行业的优势在于长期成长确定性。

开源证券分析师段小虎预计本轮军工行情有较强的持续性。段小虎表示,首先是“十三五”末、“十四五”期间各型武器装备补缺补强逻辑刚性持续,而在国际政治遭遇 历史 性变局的条件下,为保障国家政经、领土安全,先进武器装备列装存在拐点加速放量的必要性;其次是持续激化国际政经关系,从而刺激板块投资情绪。两大逻辑短期不会改变,故持续看好军工板块行情。持续推荐军工板块,同时依循选择高景气度子行业的逻辑,继续看好精确制导武器板块,受益标的为新劲刚、精准信息、长城军工、航天电器等;看好升级化航空发动机板块,受益标的航发动力、航发控制、航发 科技 、应流股份;看好新型战机板块,受益标的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直股份、中航飞机、中航沈飞等;看好泛在信息化装备板块,受益标的国睿 科技 、四创电子等。

潜力股精选

新劲刚()布局军工信息化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供应商。公司还拥有丰富的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储备,并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泰证券指出,2019年公司收购宽普 科技 100%股权,进军军工电子领域。根据公司公告,宽普 科技 2019年至2021年业绩承诺为4千万元、5千万元和6千万元,其中2019年度宽普 科技 实现扣非净利润4354万元,顺利达成第一年业绩承诺,在未来两年有望继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航发动力()核心主业稳增长

公司是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龙头,具备涡喷、涡扇等全种类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是三代战机国内唯一发动机供应商。公司业务逐渐向航空发动机主业聚焦,核心主业贡献85%的营收和近90%的毛利,核心主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东北证券指出,自主研制的WS-10系列发动机在多个系列战斗机实现对进口发动机的替代。我国战机在数量与质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未来先进战机有望规模化换装列装,释放大量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配套、维修需求。中小功率涡轴、涡桨发动机产品谱系完整,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军用直升机快速列装,将催生大量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采购需求。

中航机电()市场空间逐步打开

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是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机电系统领域国家队,在我国航空机电产业中具有绝对龙头地位。公司的发展历经三次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从“小、散、弱”到“大机电”转变,形成了以军用航空业务为核心,兼顾民用领域协同发展,涵盖机电系统全产业链的格局。安信证券指出,公司航空主业突出,内生增长稳健,将核心受益我国军机尤其是战机新机型换装列装加速、新机型机电系统价值量占比逐渐提升以及维修市场空间的逐渐打开;同时民机机电系统在以国产大飞机等为代表的民机中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中直股份()直升机行业唯一上市公司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991.html
拜耳在华新建健康消费品供应中心 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又到狂炫水果的季节!我国果蔬零售企业近百万家 成都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