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收入占比超90%真实性多次被问询 公元股份子公司撤单北交所IPO

公元股份子公司撤单北交所IPO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徐佳

北交所排队近半年,公元股份(002641.SZ)子公司撤单IPO。

5月29日晚间,公元股份公告称,基于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综合考虑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公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元新能”)拟终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 (以下简称“北交所”)上市申请并撤回申请材料。

据了解,去年8月,公元股份正式对外宣布公元新能的北交所上市计划。同年12月,公元新能在浙商证券的辅导下通过浙江证监局的辅导验收。此后不久,北交所正式受理公元新能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后续公元新能对北交所审核问询进行了回复。今年4月24日,北交所还向公元新能发出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公元新能尚未进行回复。

按照计划,公元新能原本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4亿元,分别投入到安徽500MW高效N型光伏组件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性资金。

作为公元股份旗下太阳能业务的核心子公司,公元新能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和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庭院美化、智能家居、道路交通、户外野营、移动储能等场景。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元新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6.12亿元、10.29亿元、5.39亿元,净利润1639.39万元、1277.77万元、3328.04万元、3937.45万元,扣非净利润1176.28万元、1027.14万元、3120万元、3667.83万元。

境外收入占比超90%真实性多次被问询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首轮问询函中,北交所曾重点关注境外贸易政策及下游行业需求变动对公元新能经营稳定性影响,以及公元新能是否独立于公元股份,其境外销售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及真实性等。

境外收入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再次追问公元新能境外销售收入的真实性、经营业绩的稳定可持续性以及创新性特征。

招股书显示,上述报告期内,公元新能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销售收入占比为93.53%、95.19%、94.90%、90.62%。

而作为公元新能的母公司,公元股份以塑料管道业务起家,主要从事塑料管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建筑工程与城乡管网建设的综合配套服务商。同时,以公元新能为主的太阳能业务规模正在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公元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4.71亿元,同比减少6.35%;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3.43亿元,同比增长362.52%、555.07%。

新能

报告期内,公元股份的管道业务实现营收61.16亿元,同比下降5.64%;太阳能业务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下降4.68%。公司称,盈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树脂原料价格同比下降、销量增加以及本期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同比减少所致。

招股书 重大资产

但今年第一季度,公元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减少22.09%;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73.46万元、1098.58万元,同比减少80.73%、84.8%。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4521.html
公众号作者必备 腾讯AI助手App元宝来了
张家港一运煤船在连通长江的内河搁浅 环保部门已取样监测 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