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将援助乌克兰 爱立眼 预警机

【观察者网/文 山猫】

当地时间5月29日,瑞典政府公布了其第16轮对乌军援计划,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轮,瑞典政府官方网站在新闻稿中表示,包含该轮军援计划在内的额外修正预算金额达133亿瑞典克朗(约合90.25亿元人民币)。新闻稿称,自2022年2月以来,瑞典已经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达435亿瑞典克朗(约合295.13亿元人民币)的军援。

在这一轮军援中,首先包含的是常规的155毫米炮弹,以加强乌克兰“在战场纵深对抗俄罗斯部队”的能力,新闻稿也承认将使瑞典的防御能力暂时下降,将通过额外采购弹药来补充库存。退役库存的全部Pbv 302装甲输送车,包括维护设备、备件和弹药也将提供给乌克兰,用于为乌军近期新组建的数个旅配备车辆。

(资料图)瑞典Pbv 302装甲输送车

本轮援助计划中还包括为乌克兰军队提供瑞典军队编余的燃料运输车、为瑞典此前援乌的装备提供维护保障、捐赠订阅卫星通信的终端(即“星链”终端)等,以及为其他援乌基金提供财政支持。

这一轮“创纪录”的军援中,最为关键的是瑞典将“提供全新的能力”,以加强乌克兰的“集体防空”,其核心是为乌克兰提供ASC-890“空中监视和控制飞机”(AEW&C,即预警机),以及包括空中监视和指挥控制的培训、技术设备和后勤支持在内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这也是西方盟国首次提出向乌克兰提供预警机。预警机的提供将提高乌克兰“识别和打击远程目标的能力”。

ASC-890指的是瑞典空军装备的萨博340B AEW-300预警机,瑞典空军称之为S100 Argus(“百眼巨人”),萨博340 AEW系列预警机使用萨博340双发螺旋桨支线客机作为平台,机背加装爱立信PS-890“平衡木”式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及相关通信指挥系统,这套预警指挥控制系统更广为人知的名称则是“爱立眼”。

瑞典空军萨博340B AEW预警机,图为003号机,是现役两架S100D之一,装有ASC-890系统

瑞典空军预警机部队此前共拥有4架预警机,包括2架使用较老版本的FSR-890系统(仅具备空中雷达功能,指挥控制都需要下行至地面站)的萨博340B AEW(瑞典空军型号S100A),现已出售给泰国空军,目前只剩2架使用ASC-890版本系统(具备空中指挥能力,增加三名指挥控制操作员)的萨博340B AEW-300(瑞典空军型号S100D)。为填补失去预警机的能力下降,瑞典决定加速此前订购的2架S106 “环球眼”预警机(以庞巴迪“环球6000”系列喷气式公务机为平台,搭载“爱立眼-ER”预警的新一代预警和控制飞机)的交付进度,并额外购买更多的“环球眼”。

(资料图)装备“爱立眼-ER”系统的“环球眼”预警机

美国“战区”网站在关于此事的报道中称,获得预警机对于乌克兰来说“意义重大”,具备下视能力的空中预警机能够大幅提升对低空目标,如自杀式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探测能力,并且“爱立眼”预警机能够通过数据链与北约武器互联互通,如在乌军服役的西方防空导弹系统,此外一旦乌克兰开始获得F-16战机,也可以在预警机的指挥下进行作战。

据报道称,比利时援助乌克兰的30架F-16将在今年底前开始交付,图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访问比利时期间与F-16战机合影

除预警机之外,瑞典还将向乌克兰提供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瑞典为其赋予了RB-99的国内型号),这些导弹将进行适应性修改,以作为地面防空系统(即NASAMS)的弹药使用,瑞典空军则将额外购买新导弹来补充库存。


百眼巨人预警机

百眼巨人预警机

作为现场形势感知的重要机型,预警机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不过囿于技术高、投资大等困境,仅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在此领域玩得转。但当技术进一步发展后,瑞典却成为敢于吃螃蟹的国家,推出了自研的S100B白眼巨人预警机。

据了解,这款预警机起初以萨博340为型号,而后者却在客机基础上升级而来。直到1995年该预警机才正式获得了白眼巨人的封号,被瑞典人寄予厚望。当白眼巨人于1997年服役时,全球各国立即投以关注目光,因为其依靠相控阵雷达等优势能大幅提升战力水平。

如遭遇低空来袭目标时,预警机能够发挥情报搜集和信息共享优势,为本方获得更高生存力奠定坚实基础。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瑞典便开始了预警机的设计,而爱立信则迅速从有源相控阵技术角度,投身到机载雷达的研制进程。此后,该公司终于搞出了爱立眼机载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并完成测试任务。

据悉该雷达拥有450公里的最远探测距离,为全球首个有源相控阵雷达。有了这款雷达,瑞典于是以萨博340客机为基础而改装了萨博340预警机。

瑞典空军引进6套萨博340预警机,不过仅有4架搭载爱立眼雷达,从外型上看该预警机长度为20.46米,显得十分简洁小巧。在内部配置上,白眼巨人安装了仪表降落、导航等大量电子设备系统。

当服役后,瑞典十分重视白眼巨人的技术改进,视为自身海陆空多层指挥系统的重要核心。通过接收指挥中心指令,白眼巨人可以更好担负重任,有效提升了情报处置等能力。据悉,白眼巨人在整个网络中作用明显,能够获取更多情报信息。

当飞行高度在6000米时,爱立眼系统能对450公里范围内的300多个目标进行追踪。从性能上看,爱立眼系统具有很强实用性,虽然机型不大,但功能一点都不弱。作为一种侧视雷达,爱立眼系统一般状态下会有扫描盲区,想要解除这种技术难点,必须采用特殊飞行路线。

请问空军装备部工作是怎样的??/

空军装备部负责全空军的装备工作。

空警-200的技术特点

空警-200平衡木中型预警机安装的条状雷达天线,外形类似瑞典研制的“爱立眼”(ERIEYE)预警雷达。 该预警雷达是瑞典爱立信集团微波系统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主动相控阵雷达,采用平衡木式的双面侧视电子扫描相控阵天线。 雷达天线长8.6米,宽600毫米。 天线罩长9.75米,宽780毫米,重约900千克。 罩内装192个固态发射/接收(T/R)模块和大约4000个天线单元。 雷达使用S波段工作,对高空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达600千米,能同时跟踪300个目标。 在6000米高度上,它对大型空中目标的有效作用距离为450千米,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标的控测距离为300千米。 它能够在一个密集的敌对电子战环境、大量雷达杂乱回波和低目标高度的条件下,在330公里的距离发现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具有海洋监测能力,能在320公里距离发现海上目标。 雷达具有全面扫描监测同时对感兴趣的重要方位进行频繁扇形扫描的能力,而且一个单独扇形可能是同时在不同的模式中扫描。 雷达综合性能非常好,具有窄波束、高精度等特点,可同时跟踪300多个目标 。 该机的平板雷达酷似瑞典爱立信公司研制的“爱立眼”机载相控阵雷达,俗称为“平衡木”。 由于平板雷达特有的性能,空警-200探测海上目标的性能将非常突出 。 该机配备有多功能中继通信线路和自动工作程序,能够将空中收集到的情报、数据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自动传回己方的地面指挥控制站。 从“爱立眼”预警雷达的性能看,空警-200安装的预警雷达与其十分相似,其探测性能强大。 由于运-8的机内空间要比瑞典萨伯-340、萨伯-2000两种载机大得多,可以安装更多的操纵平台和机载电子设备,因此,对目标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对己方战斗机的指挥控制能力也要比其高很多,总体性能应不低于台湾装备的美制E-2C。 但是这种预警机仍然只是一种地面控制的机载监视系统,探测到的雷达图像通过数据链传送到地面防空系统的指挥中心,再进行处理分析。 功能如同和总体空中防御网络整合的一个机载雷达,因此不需要大量机载人员,全体人员仅2-6名。 空警200平台的运-8是对运-8C的大改型,整个改动量达到80%以上,几乎相当于重新设计。 这种被称为运-8三类平台的新机主要改进之处包括:机体长度增加到36米,货舱长度由15.7米增加到16.2米,容积增大;取消机头处的领航舱,换成不透明雷达罩;取消了尾舱,并对机体进行了修型设计,使机体尾部线条更加流畅;采用机翼整体油箱,载油量从原来的16吨提高到20吨,航程从原来的3000多千米提高到5000千米,留空时间由不足7小时提高到8小时以上;换装了4台国产涡桨6C发动机,单台功率提高到5100马力,总功率增加了20%,同时换装了国产六叶复合材料螺旋桨,显著提高了在高原、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降性能和载重量,噪声也大为下降;水平尾翼的翼梢增加了垂直端板,提高了飞行操纵稳定性;改进了热空气和电加温防冰系统;用先进的电子防滑碳刹车系统替换了惯性防滑钢刹车系统;换装了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实现了玻璃化座舱和飞行技术与系统状态参数的综合显示;在操纵系统采用助力技术,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减轻了驾驶员操纵负担,改善了人机工效等 。 “空警”-200预警机采用了运-8运输机的升级型号——运-9(运-8系列Ⅲ类平台/高新工程第三类载机)的机体 。 运-9针对运-8C的缺点,进行全新设计和改进,主要解决两个重大问题:第一个是发动机,原来的涡桨-6功率只有3000多马力,影响运-8的高温、高原性能;第二个是航程,运-8C取消了安-12的机身油箱,少载油近8吨。 运-9平台换装了涡桨-6C,功率提高到5100马力。 机翼增加整体油箱,载油恢复到安-12的水平,还更换了整体航电系统。 空警-200采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的座舱综合显示技术,提高整机作战使用效能和座舱的人机工效性。 这种“玻璃座舱”显示方式在中国飞机的首次应用 。 空警-200的综合航电系统设计以座舱综合显示系统为核心,采用较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将航电系统进行一体化综合设计,使各子系统(设备)按功能划分,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就必须对座舱综合显示系统方案论证、画面定义、操作规程提出具体要求,在技术上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 陕飞最终实现了以座舱综合显示系统为核心,通过座舱综合显示系统软、硬件,将航电、发动机、液压、操纵、环控、燃油、飞控等系统综合成一个整体,以实现飞行信息的综合处理、综合显示以及系统工作方式的综合控制,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国产飞机平台与国产某系统的集成应用 。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4927.html
汛 北京大兴城管 查隐患清障碍 速行动保安全
美到不可思议!独库公路即将通车 助力新疆旅游 公路 热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