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破产清算管理人即将进场!刘自鸿凌晨发文 员工 真话不等于真相

本文字数:5629,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导读 :柔宇破产清算案正在选管理人,一旦选定将会进场接管柔宇。

作者 | 第一财经 王珍

5月30日的凌晨,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了一篇《关于柔宇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的文章。这份声明两天前就已在柔宇科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自2020年1月,刘自鸿在微博上分享了那一年CES上柔宇科技的企业介绍视频后,他的微博便再也没有更新,直至今天,他选择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声。

眼下柔宇正处紧要关头。据天眼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5月24日已发布了柔宇破产清算案采取推荐方式选任管理人的公告。管理人推荐的截止时间是2024年6月3日17时,如债权人不能按要求推荐管理人,法院将通过随机摇珠方式指定管理人。

第一财经记者5月30日下午拨通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联系人的电话,对方表示,柔宇破产清算案现在正在选管理人的过程中,一旦指定了管理人,会第一时间进场接管柔宇,目前后续时间还不好说。

广东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债务重组与预重整专业委员会主任邓培启律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破产法规没有规定具体的管理人接管时间表。但是,如果适用简易程序,需要在受理后三个月结案,故接管的时间需要尽快,管理人一般在接受指定后一周之内就会完成接管手续,顺利的话几天内可以完成接管。但如果破产债务人不配合,或者接管的资料和事务比较多,案情又比较复杂,那么接管的时间就会延长,需要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来定接管时间表。

柔宇员工王篷(化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他5月28日到柔宇总部基地旁的酒店,在律师处登记公司欠薪债权。他从律师处获悉,累计已有400-500名柔宇在职或离职员工登记了公司欠薪债权。但记者联系律师时,对方称不方便透露信息。

王篷说,一旦债权管理人选出来,管理人将进场接管柔宇。“柔宇‘成也刘自鸿、败也刘自鸿’。如果没有刘自鸿,就没有柔宇的故事和这么多投资。但是,刘自鸿没有充分尊重商业本质、市场规律,做产品更多是营销思维而非市场思维,在公司上市过程中没有顾及员工利益,让柔宇走向衰败。”

员工:“真话不等于真相”

刘自鸿转发的澄清声明中,回应了“核心技术源自国外”、“无法量产”、“没有大客户”、“上市只为圈钱”、“不惜血本营销”等传闻,表示相关传闻均为不实信息。其中提到,柔宇此前已合作的数百家企业客户包括空客、LV、中车、泸州老窖等。

“真话不等于真相”,王篷对记者说,这份澄清没有讲清楚柔宇与上述知名企业的合作内容,事实上柔宇并没有从这些合作中获得规模化收益。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2018年底,空客中国创新中心曾与柔宇科技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就柔性电子技术在飞机客舱的应用开展研究。2024年5月30日,空客中国创新中心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复表示,目前没有与柔宇科技进行项目合作的计划。

泸州老窖2021年曾采购过柔宇的设备,在酒博会上展示过“柔树”及带柔性屏的酒瓶。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带柔性屏的酒瓶仅在那次展会上展示,后期并没有生产和销售。

2019年,柔宇与LV联合推出带柔性屏的手袋,合作系列被命名为“来自未来的帆布”,并在国际时尚秀中亮相。记者在LV官网进行相关搜索,没有看到这款产品在售。

柔宇的发展历程曾备受业界瞩目。公开信息显示,柔宇创始人刘自鸿是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曾在IBM研发中心任职。2012年,29岁的刘自鸿从IBM辞职,与清华大学兼斯坦福大学校友魏鹏、余晓军及发小樊俊超共同创立柔宇科技,迅速获得IDG、深创投、松禾资本的融资。

2014年,柔宇开发出薄至0.01毫米的柔性屏样品,小而薄的屏幕被吹得卷起来,看上去如纸一般,却显示着彩色图样,它后来被造成“柔树”的叶子。这吸引了许多投资人。从2012年至2020年,柔宇8年完成了13轮、共98.5亿元融资,其F轮融资时估值已达419亿元。

据王篷介绍,柔宇科技2020年在高峰期时曾有2600名员工。不过,到2024年5月,柔宇目前员工人数已减少至只剩200-300人,是高峰期的约十分之一;其中,有100多名是生产线员工,部分要上班,维护柔宇剩余设备的正常运转,非生产线的员工都被“放假”。

柔宇5.5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2018年6月投产,设计产能可达100万片模组/月,但2022年已停产。调研机构表示,柔宇的出货量太少,没有统计。“柔宇一直没有进入主流的消费电子市场,几乎没有出货量,估计其OLED模组每年出货仅数万片”,分析师说。

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显示,柔宇科技申请专利数量从2012年开始增加,高峰期在2018年,当年专利申请量达1088项、当年授权专利占比达26.75%;之后,其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数量逐年减少,2022年、2023年仅分别申请专利3项、2项,2024年为0项。

今年3月,这家曾号称要打造“柔性星球”的柔性显示独角兽企业,被员工申请破产。

据爱企查,5月28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深圳柔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新增1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6868万余元,执行法院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该公司现存27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1亿元。

这只是“冰山一角”。2024年3月29日,柔宇科技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此次破产审查申请由被欠薪的部分在职和离职柔宇员工提出。2024年4月24日,柔宇科技破产审查听证会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

此次破产审查申请由被欠薪的部分柔宇科技在职或离职员工提出,共有300余人参与,且还有员工在陆续加入。据员工方统计,他们共被拖欠工资约6000万元,加上公司此前承诺的股权等合计上亿元。其中被拖欠工资时间最长的17个月,平均被拖欠15个月左右。

在听证会上,柔宇方面对破产申请提出异议并认为,公司资产超54亿元,包括房产、建设用地、生产设备、技术知识产权等,足以清偿破产申请人的债务。会后,一位柔宇员工向记者表示“比较失望”,认为很多人还在维护刘自鸿和柔宇最后的体面。

产业化上的“营销思维”

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一棵由500余片柔宇全柔性屏建造的“柔树”曾吸引不少人驻足,如今这棵大树没能等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柔宇有技术、有人才,有资源,却从估值约400亿元人民币的独角兽,落到如今濒临破产的地步。王篷认为,刘自鸿在做产品方面,更多是营销思维,而非市场思维。

多年前王篷初入柔宇时,柔宇还处于上升期。那时,VR(虚拟现实)概念刚火起来不久,Facebook在2014年花费30亿美元收购了VR初创公司Oculus。2016年9月,柔宇发布3D头戴影院Royole Moon,实质上是VR眼镜。

可是,VR眼镜那时太贵,效果欠佳,规模卖不起来,是小众的市场。王篷说,柔宇的3D头戴影院做了两代产品就不做了。“其实这没关系,慢慢迭代优化,可能第3、第4代就会是精品,可惜砸了钱、组建了团队,试一下就不再做了。”

王篷回忆,后来柔宇的很多产品,如智能手写本、折叠屏手机等,基本上也是浅尝辄止。王篷说道,因为做产品是为了赚钱,要把成本控制得低低的,卖的时候尽可能把毛利放高一点或者不亏,同时生产的时候不能有那么大库存,产销要匹配,这才是商业的本质。“他那时候(做产品)一开始就下很大的订单,但是卖不出去。他忽略了商业的本质,更注重面子上的东西,包括他现在不同意破产”。

2018年,柔宇转做柔记智能手写本、柔派折叠屏手机。王篷认为,这在战略上也没有问题。但是,柔性显示屏产业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初始投资起码上百亿元,可能要投入上千亿元才能最终做成。生产线也不是说建就能建起来,因此,在研究技术的过程中,可能要做一些东西,给投资人看一看,讲讲故事,包装出概念来。

当时,柔宇做柔性显示屏的优势在于率先应用了IGZO(金属氧化物)技术。但是,柔宇没有把钱集中投入到加速IGZO柔性屏的产业化上,没有聚焦提升柔性屏的良率。刘自鸿把柔宇的技术卖点,对外包装为“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在2019年前,别人的折叠屏手机还没出来前,柔宇的柔性屏技术拥有一定优势,最终搞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消耗了资源,错过了时间窗口。柔宇2022年停产,荒废了三年,现在肯定没有优势了。”王篷说。

可以对比的是,国内另一家柔性OLED屏中小型供应商和辉光电,早期向酷派、金立、小米供屏,屏幕质量慢慢优化。现在柔性OLED屏的主力供应商三星、京东方,开始时推出的折叠屏也不完美,协同客户一起解决应用的问题,产品不断迭代,市场倒逼着技术不断进步。

2019年1月,柔宇曾炮轰小米折叠屏无技术,掀起主流折叠屏手机上市前的骂战。刘自鸿在微博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柔宇一位副总裁称,全球首款真正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柔派2018年10月开始在柔宇官网销售,同时拥有自己核心柔性屏技术和柔性终端产品如可折叠手机技术,且量产的公司只有柔宇,三星在2019年会是第二家。

“猛一听很厉害,但实际上回归到技术和产品本身,市场接受不接受,客户接受不接受?”王篷回忆说,当时刘自鸿要打造一个“柔性星球”,柔宇很多产品都带有柔性技术,如带柔性传感器的美颜自拍杆。“后来很多产品没有再做,柔宇的柔性传感器设备也低价出售,很可惜”。

“做自己品牌的折叠屏手机,也没有问题,只要把它当成一件事情来做,而不是当成宣传工具”。王篷认为,刘自鸿那时可以组建手机团队,把它独立或者成立合资公司,然后再去融资。当时,由于柔宇自己生产不了折叠屏手机,找了一家手机代工企业来代工,柔宇供应柔性屏。但结果是,柔宇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很粗糙。

后来,柔宇还开了柔派的粉丝会。但在王篷看来,刘自鸿更愿意把它做成一个公关事件,而不是真正倾听用户的反馈。“1万块钱的手机,(参加粉丝会的)学生能买吗?一看就不是真正的用户。他(刘自鸿)其实并不是市场思维,而是营销思维。但是,他掌控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

柔宇在5月28日的澄清中说,其一期投资约10亿美元,2018年6月点亮投产,随后进入量产爬坡,并为多行业客户及柔派手机出货供应了量产柔性屏。柔宇2018年量产折叠屏之初,考虑到产业成熟度,决定同时启动B2B和B2C战略,推出了自有品牌柔派折叠屏手机,当时未及时与下游手机品牌客户合作属企业战略选择,而非技术问题。

柔宇还表示,2020年已获得国内某知名手机品牌的折叠屏订单需求,后因商务条件原因未继续推进;此后与VERTU达成合作并为其提供两代折叠屏手机的ODM/OEM服务;2022年与某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启动折叠屏合作测试并获得认可进入其供应链管理平台。

“除了手机市场外,柔宇一直在积极开拓其他行业创新应用。“柔宇在澄清中还说,横跨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运动时尚、机器人、文娱传媒、办公教育等行业。新兴行业的柔性显示屏创新应用规模虽暂时不如手机,但行业应用潜力巨大,需要一定培育期。

“它(柔宇柔性屏生产线)的代数、产能、技术,那时候(2018年)都没有问题,现在就有问题了”,王篷认为,“他(刘自鸿)没有一颗谦卑的心来面对市场和客户,剑走偏锋,始终没有找到足够多的铁杆客户。”

治理结构缺憾与员工“反戈”

柔宇很早就设置了期权,这是吸引王篷等员工加入柔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柔宇科技2020年的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柔宇累计营收仅5.17亿元,累计亏损却高达31.95亿元;2019年柔宇营收仅2.27亿元,净亏损高达10.73亿元。2019年、2020年,柔宇科技分别在纳斯达克和科创板申请IPO,均没能成功。

在澄清中,柔宇表示,2020年初因为新冠疫情的暴发,公司主动撤回了纳斯达克上市的机会,后又因科创板相关政策的调整,公司再次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近两年,数位投资股东和刘自鸿多次主动借款合计两亿多元给公司,解决员工薪资和维持产线基本运行问题。

据柔宇的微信公众号,柔宇的投资机构有21家,包括IDG、深创投、深圳市投资引导基金、鲲鹏资本、保利资本、中信资本、松禾资本、源政投资、招商财富、基石资本、前海母基金、弘桥资本、浦发银行、越秀投资、富汇创投、盈科资本、安托资本、星河湾等。

王篷回忆,当时考虑美国上市时,资本市场把柔宇的价格压得很低,公司最终决定放弃。他说,柔宇高峰期估值60亿美元、约400亿元人民币,后来错过了上市机会。

上市失败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柔宇内部的矛盾,也折射出了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问题。

据爱企查,目前在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柔宇科技)的股权结构中,刘自鸿控股38.6085%,是第一大股东;中信资本(深圳)持股6.0491%;WEI PENG(魏鹏)持股4.971%;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持股4.6412%;余晓军持股4.474%;此外,还有其它股东。

“柔宇创始人中有三个博士,魏鹏博士已经不在公司任职了;余晓军博士2014年牵头研发出超薄柔性屏样品,他与刘博士(刘自鸿)之间已基本不说话”。王篷说,刘自鸿的控制欲强,基本上“一言堂”,如果出现不好的结果,大家就不了了之。

相比于目前国内主流的柔性OLED屏供应商,柔宇的投资额整体上是偏少的。京东方、TCL华星等一条6代柔性OLED生产线投资要300多亿元人民币,而柔宇一条5.5代柔性OLED生产线的投资约110亿元人民币。柔宇在澄清中说,国内外显示面板同行的投资均达到千亿甚至数千亿级别,柔宇通过创新,用了不足同行十分之一的资金。

不过,由于缺乏真正规模化量产的产品,2022年柔宇的产线在“量产”了约四年后停产。

怎样才能把柔宇的资源重新盘活?王篷认为,柔宇的生产设备中,Array(阵列)和模组等设备仍有价值,这些设备目前还开着。地方政府曾邀请中介机构来做评估,出过重整的方案,希望重新吸引投资,但刘自鸿在柔宇的股份可能会被稀释,他并没有同意。“这些(柔宇拖欠的)工资迟早都会给我们的,最极端的做法无非是(柔宇)破产清算”,王篷期待说。

“这是一个战略方向定位失败的教训,最终资本需要产品和市场来兑现,有点可惜,但在意料之中。”一位显示面板行业的资深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柔宇战略方向定位在于“出奇”。首先2016年-2018年,主要的6代OLED面板生产线都用LTPS背板做,而柔宇的低世代OLED面板生产线却用Oxid(氧化物)背板(当时适用于高世代线)做;其次在屏量产后,主要的OLED厂商都把屏用来做手机,但柔宇却用OLED屏用来做LV之类的奢侈品;第三是柔宇自己做手机,也与其它手机面板厂不一样。“总体看,柔宇从技术路线、产品到业务模式,都想走不一样的路,但这也有很大风险——没有上下游同行协同。”

(实习生黄玟骆对本文亦有贡献)

微信编辑 | 高莉珊


从估值超五百亿,到被曝已6个月发不出工资,柔宇科技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柔宇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柔性电子技术生产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以及包括折叠屏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在内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机互动产品。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存在一条终本案件信息,未履行金额超9500万。在今年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北京柔宇电子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累计约775万余元股权被冻结。此外,该公司的4家分支机构均已注销。

2020 年,柔宇科技搁置赴美 IPO 的计划,抢在最后一天转向 A 股科创板,计划募资 144 亿元,其中 72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是招股书披露,从 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和 2020 年 1-6 月,柔宇科技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上述时间线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9 亿元、-802 亿元、-1073 亿元和-961 亿元。

核心配置上,FlexPai柔派搭载高通骁龙855处理器,最高配备8GB内存+512GB存储,拥有1600万+2000万双摄,电池容量为3800mAh,当时出厂运行基于Android 90深度定制的Water OS系统。刘自鸿从美国归国创业,和他的另外两名清华大学兼斯坦福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 10 万元创立了柔宇科技。2014 年 8 月,柔宇科技发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 001 毫米,卷曲半径可达 1 毫米。

这不是柔宇第一次被曝欠薪。2021年12月8日,柔宇科技就被曝资金紧张,大规模拖欠员工薪酬,拖欠时间达三个月以上。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柔性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也就是说,公司三年半累计仅实现营收 517 亿元,但亏损却高达 32 亿元,且亏损幅度有持续扩大之势。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柔性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柔性电子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教育办公等行业。

新手如何购买股票

仅靠融资其实很难让柔宇科技讲完自己的故事,柔宇科技需要进一步量产柔性显示屏。

很多人可能对柔宇科技不太熟悉,柔宇科技是柔性显示屏的独角兽,很多投资人也非常看好柔宇科技的后续发展。然而在柔宇科技公布了自己的研发技术和样品之后,柔宇科技一直没有办法实现柔性显示屏量产,这也直接导致柔宇科技失去了很多投资人的耐心,人们也开始质疑柔宇科技的经营模式。

柔宇科技被曝光有6个月没有发出工资。

柔宇科技的员工表示自己已经被欠薪6个月,在此期间,柔宇科技已经向员工发送了5次欠薪信,同时也表示会通过期权奖励的方式来弥补员工的损失。虽然大家非常看好柔性显示屏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认为柔宇科技是一家有能力量产柔性显示屏的企业,但很多人依然对柔宇科技不前景表示担忧。

柔宇科技始终没有办法量产柔性显示屏。

即便柔宇科技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柔性显示屏,但这个柔性显示屏只不过是样品而已,柔宇科技始终没有办法把柔性显示屏投放到终端的生产环节。虽然柔宇科技的估值曾经超过500亿元,但如果没有业务进账的话,柔宇科技不仅会面临发不出工资的窘境,甚至有可能会破产倒闭。

柔宇科技需要进一步把业务跑起来。

对于一家创新企业来说,企业的创新能力固然重要,但这家企业也需要思考如何真正盈利。很多投资人非常看好柔宇科技的发展前景,但投资人的耐心有限,如果柔宇科技不能真正实现柔性显示屏的技术的话,资本会迅速逃离柔宇科技,这可能会让柔宇科技陷入更为麻烦的融资境地,柔宇科技需要用真正的业务量来讲完自己的故事。

柔性屏幕概念股有哪些

新手在购买股票之前,需要开通股票账户,投资者可以去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开通,也可以在网上开通,开通之后,转入资金,选择一只股票,记住交易代码,在交易软件里点“买入”,输入股数和希望成交的价格,点“确认”,等待成交即可。 买入卖出的股票数量必须是100股的整数倍;股票的交易时间是:交易日的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其它时间内投资者不能进行股票买卖操作。 同时,对于新手来说,在选择个股时,尽量选择业绩较好,流通盘比较大的个股,以及分仓买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除此之外,对于没有开通创业板权限的新手来说,是不能购买创业板的个股,即3字开头的个股,需要投资者开通创业板之后,才能购买。

柔宇科技经营9年至今无盈利 深陷“叫好不叫座”困境破局之路在何方?

维信诺 :公司已与小米合作开发出柔性屏手机并可量产;

中京电子:子公司元盛电子研发生产的柔性印制电路板(FPC)及其组件(FPCA)产品能够适用于曲面屏和折叠屏, 已供货京东方、深天马等;

得润电子 公司的柔性线路板可用于柔性屏;

丹邦科技 ()公司的TPI碳化膜有望在柔性显示屏、柔性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应用;

深天马 :公司柔性屏已量产;

联得装备 公司柔性屏造设备已供货苹果客、有京东方、华为等,柔性AMOLED贴付等最新设备已可用于量产;

中颖电子公司开发的芯片可用于柔性屏,并以供货国内多家OLED厂家;

苏大维格公司光刻设备可用于柔性电子;

智云股份公司设备可用于柔性屏

扩展资料

柔性AMOLED屏幕仍有庞大的缺口,其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正在加速。据IHS预测,到2023年,柔性AMOLED在手机屏幕的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10%提升至24%,期间OLED屏幕将供不应求,而国产化则有望提速。

2月24日,华为官宣折叠屏手机,次日柔性屏概念股大面积涨停,京东方A、深天马A、领益智造等多达9只股票涨停。

本次华为Mate X手机正式发售也吸引了主力资金的关注,昨日京东方A大量资金涌入,成交量相比前日增长近3倍,股价上涨33%。

作为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三星是全球最大的AMOLED屏幕生产商,为了不受制于人,华为尽可能避免过于依赖三星的AMOLED屏幕,采取的措施是扶持国产面板巨头京东方和深天马。

早在2017年,京东方就已宣布成都工厂第6代AMOLED柔性显示屏生产线实现量产,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柔性显示屏的国家。京东方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柔性AMOLED屏幕供应华为Mate X手机。

大众公用通过参股的深创投间接持有柔宇科技股权,越秀金控旗下子公司越秀产业基金管理的国资创新基金也投资了柔宇科技。柔宇科技的首款折叠屏机型——FlexPai早在2018年就已经发布。

努比亚和维信诺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柔性屏“腕机”努比亚α,此前曝光的小米双折叠屏手机也是和维信诺共同开发。另外,小米手机新品CC9 Pro手机柔性屏同样由维信诺供货。

柔宇科技VC都不敢接盘了 今麦郎千亿方便面帝国要IPO了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

作为全柔性屏幕制造商,柔宇 科技 曾是资本界眼中的宠儿。天眼查显示,自2012年公司成立以来,柔宇 科技 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深创投、汉富资本等明星资金,就连投资大佬徐小平在错失投资机会后,更是大呼痛心。

然而,多年经营之下,头顶“折叠屏手机先驱”光环的柔宇 科技 却迟迟无法实现盈利,至今仍靠着融资苟活。在科创板IPO被拒后,柔宇 科技 的负面消息更是持续发酵,核心技术遭受市场质疑,欠薪、裁员屡屡发生。

进入2022年后,这一情况并没有改善。4月13日,公司独董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帮助柔宇引进战略投资;4月18日,子公司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再被曝光,执行标的146万余元。

从“中国之光”到负面频频、求救为生,柔宇 科技 究竟怎么了?

“学霸光环”下的独角兽 抗衡三星的“国产之光”

说起柔宇 科技 ,还是要从“学霸”创始人刘自鸿说起。

2000年,刘自鸿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攻读本科、硕士学位,2006年,赶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6岁那年,刘自鸿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IBM纽约全球研发中心。工作三年后,刘自鸿归国创业,成立了柔宇 科技 ,主攻柔性显示技术。

归国那一年正是2012年,国内4G牌照还未下发,国内通讯业正处于3G到4G的过渡期,智能手机还未大范围普及,柔性折叠手机的概念更是没影。

全球制造柔性屏的主流技术是三星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处于垄断地位,刘自鸿的柔宇 科技 自主研发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2014年,柔宇 科技 推出了全球最薄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001毫米;2018年,柔宇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后被BBC评为世界通信行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手机。

凭借着柔性显示技术,柔宇 科技 成为当时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之一。2019年11月,创始人刘自鸿上榜201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第222名;2020年,柔宇 科技 以60 亿美元估值跻身《2020 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 强榜单》。

由此,资本宠儿柔宇 科技 被誉为可以打破三星柔性显示技术垄断的“国产之光”。

B端C端两头不靠岸 良率“数据打架”令市场质疑

中国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经因为错失柔宇 科技 的投资机会,感慨到“柔宇 科技 是我做投资以来,一个真正错失的项目,每次看到他们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

柔宇 科技 作为资本宠儿,创立9年,收获13轮融资,然而,公司的业绩似乎无法令投资人满意。

根据柔宇 科技 闯关科创板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1H1期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万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合计517亿元。同期,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93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合计亏损3195亿元。

连年亏损幅度扩大,是柔宇 科技 近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为什么一家成功研发出全球最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的企业,却迟迟无法获得盈利?

答案或许可以从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中窥见一二。

招股书显示,公司产品一直“叫好不叫座“。2018年-2020年H1,柔宇 科技 的全柔性显示屏产量分别为7748片、314万片、486万片,而同期的销量分别为2099片、527万片、221万片。

据此计算,柔宇 科技 2018年-2020H1的产销率分别为2709%、1680%、4558%。由此可见,公司空有产品,却叫不开市场。

产品卖不出去,积压导致了柔宇 科技 存货的快速攀升。2018年-2020H1期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由万元增加至万元,增幅达到%。

产品滞销之外,柔宇 科技 的良率无法令市场信服。

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其中透露出柔宇 科技 的良率为816%,这一水平与京东方大致相当,但招股书的数据似乎无法与该数据匹配。

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H1期间,公司产量1230张,如果以816%的良率计算,实际合格产量为1004张大板;同期,公司的小片实际产量为片,这意味着一张大板仅可以切割成48份小片。

此前,京东方斥资465亿打造的重庆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曾透露相关数据,6代产线最经济切割为67英寸手机屏幕,如果按160mm 78mm的宽高尺寸计算,能够切割207~209块小片。

目前市场主流的折叠屏是8寸,面积大于普通手机,但切片数量也不可能由200片左右将低到50片左右。这一数据的不匹配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产品良率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面板产商,柔宇 科技 却一直采用To C与To B并行的商业模式,既做柔性屏,也做手机产品。

柔宇 科技 曾高调推出折叠屏手机FlexPai 2,上市定价9988元,成为当时市面上唯一一款低于元的5G折叠屏手机。

然而,这一款手机在与其他手机产商的较量中似乎并没有体现出其优势。据京东柔派官方旗舰店显示,截至4月19日,FlexPai 2的评价数仅为2000+,与大牌手机厂商的折叠手机评论数存在明显的差距。

柔宇 科技 追求C端产品,却吃力不讨好,也成为当前市场对其诟病一个点。

现金流持续吃紧 柔宇 科技 路在何方?

产品缺乏市场,经营效益持续不佳,柔宇 科技 一步一步走向了现金流吃紧的地步。

据天眼查显示,柔宇 科技 自从2020年5月获得顺丰控股()、光证中丽、中铁大成的3亿美元融资后,已经近2年没有得到新的资金血液。

企业经营多年亏损,又无法获得新融资,柔宇 科技 创始人刘自鸿在2021年12月9日凌晨引述《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并发文表示: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进入2022年后,柔宇 科技 的现金流紧张进一步加剧。据媒体报道,3月29日,柔宇 科技 员工称,自己6个月收到5封欠薪邮件,公司员工人数也由OA系统的1800人下降至700人。

对于欠薪,柔宇 科技 在邮件中表示,“公司融资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然而,这样的内容已经无法令员工信服。

4月13日,作为柔宇 科技 独董的刘姝威通过个人账号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 科技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不过,这一呼声并没有得到认可。网友认为,柔宇 科技 产品缺乏认可度,公司无法实现自身造血,仅能靠融资续命,市场化竞争之下,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就该让市场淘汰。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 财经 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 财经 ”,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股融易资讯今日话题

柔宇 科技 VC都不敢接盘了

接连两天,知名经济学者、柔宇 科技 独立董事刘姝威在社交媒体等公开渠道接连发文,呼吁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 科技 解决资金短缺,引进战略投资者。

成立近10年,融资近百亿,估值最高达500亿元,曾经投资人眼中“错失它,让我心如刀绞”的项目,曾经喊话要依靠柔性屏技术“将世界掰弯”的天才团队……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困境。3年半累计亏损3195亿元;拖欠员工半年薪资;员工从1800人下降到700人;3次寻求上市均以失败告终。

与疫情无关,大多数人认为,柔宇的问题出在商业模式上,决定了柔宇最终无法实现“自我造血”。

曾经活在光环下的柔宇 科技 陷入了负债累累的风波里。员工看不到希望,纷纷辞职,自2022年开年以来,柔宇 科技 OA系统里的员工人数不断的减少,已经从1800人下降到700人左右。

创始人刘自鸿自己就是典型的“学霸”。身披高考理科状元、清华硕士、斯坦福大学毕业用时最短的华人博士等光环,2012年5月,刘自鸿用辛苦筹来的400万人民为启动资金创立了柔宇 科技 ,与他一同创业的是他的清华兼斯坦福校友余晓军和魏鹏。

刚创业的前两年,柔宇 科技 寂寂无名。他们的目标就是做世界上最薄的柔性显示器,这个超前的想法曾让当时的很多人直呼“看不懂”。直到2014年8月,柔宇 科技 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全球最薄(厚度为001毫米)的可弯曲柔性显示屏。

柔宇 科技 从2012年5月创立至2021年9月近十年期间,共进行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权融资约3653亿元;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717亿元。现金流入合计亿元。

据媒体报道,柔宇 科技 估值最高达到500亿元。但是,在融资路上一路坦途的柔宇 科技 ,却始终没能圆好自己讲出的资本故事。

在商业模式上,柔宇 科技 采用的是To B和To C双战略,生产的全柔性屏既用于自有品牌消费电子产品,也会对企业合作伙伴供货。

相信在那个时候,柔宇已经抛弃了幻想,清楚想越过至暗时刻的话还得靠自己。如今,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真正地站在了悬崖边上。

今麦郎千亿方便面帝国要IPO了

今麦郎董事长、总裁范现国有一个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想到什么就立马写下来。

范现国未曾考虑过退休,他壮志未酬,声称不会轻易离场。

每个本子上,都记录着他对今麦郎集团细枝末节的思考、规划和布局。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今麦郎创始人范现国正处于感冒状态中,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始终面带微笑,说话时语调沉稳缓慢,带有明显的河北口音。他这样讲述其重视品牌定位的原因,“快消品的核心及第一生产要素是品牌。”在他看来,品牌强弱与产品数量成反比,产品越多品牌力越弱,“就像吹气球一样,你吹的越大越容易破”。所以,品牌要有分级。他以丰田 汽车 为例,丰田旗下有雷克萨斯这个豪华车品牌,还有皇冠、赛恩、日野等不同定位的子品牌。

这种专注且规律的状态,他将之归结为米哈里《心流》一书中提到的“心流”——在做某些事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他认为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思考,才能通过不断复盘,明确目标。

范现国颇有感悟:做企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喜欢钱,但喜欢挣大钱。世界一直在变化,重要的是要看到不变的是什么?人生之路,要与能带来长远利益的人同行,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范现国对华龙面的定位是物超所值、精品低价,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生意理念。因为他深信一句老话,“人叫货,叫也不理。货叫人,不叫自来。”

今麦郎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了IPO辅导协议,正式冲击A股;2022年1月29日,今麦郎获得了加华资本6亿元融资。

自1994年成立至今已28年,今麦郎的上市历程也几经坎坷。如今,范现国即将迎来首个IPO。相比早早上市的康师傅和统一,今麦郎在资本市场上迟到太久。对于上市,范现国说,“之前想把流量做上来,想要整体上市,所以相对慢了一点。”

股融易资讯: 科技 、资本与经济动态

360推出元宇宙产品“N世界”

360于近期推出了一款元宇宙产品“N世界”。一位接近360的人士表示,360对于这款产品比较重视,目前已经为“N世界”启用了“ncn”作为官方网址。一位域名商表示,这类单字母的域名价格在千万级别以上,特别是“ncn”符合N世界的品牌。

近200家公司一季报大幅预增,三大行业景气高歌猛进

截至4月14日,已有498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387家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为777%,当中更有190家公司预计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100%。在预增阵营中,与新冠检测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锂电及光伏产业链表现最为抢眼。另外,煤炭化工等周期股业绩增长也令人振奋。

马斯克:若收购推特被拒绝,将动用备用计划

4月14日公布的文件显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有意以每股5420美元的现金收购推社交媒体平台推特公司,交易金额将达到430亿美元。推特的大股东沙特王子Alwaleed bin Talal拒绝了马斯克的报价,他认为这一报价没有接近推特的内在价值。在当天的TED大会上,马斯克本人也针对收购推特做了进一步说明,他坦承,自己不确定能否成功完成收购,但如果推特拒绝他的提议,他有B计划。

消费延迟但需求强劲,家居建材头部企业逆势扩产

业内人士表示,受疫情和地产调控影响,消费者对家居建材的需求出现“延迟消费”现象,但市场需求依旧存在且较为强劲。同时,企业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韧劲。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不少企业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在疫情叠加调控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依然面临不小挑战。尽管经历着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也同时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面对号称有2万亿规模的家居建材市场,头部企业依然鼓足干劲迎难而上。

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增长256%,高技术产业亮眼

4月14日,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实现了“开门稳”,其中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当前多个国际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不确定性较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吸收利用外资一季度保持了两位数的同比快速增长,彰显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认可,对中国未来市场潜力的高度重视。这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供应链核心国家组织全球价值链的能力。从领域上来看,现代服务业、高附加值制造业仍将是吸收利用外资的主力部门。

许多上市公司大手笔投资未来,制造业成热点

20亿元、188亿元、208亿元、330亿元……在有市场人士认为,行情低迷之际,涉及电子、新材料、风电、光伏、有色冶炼等各类产业投资的动作却此起彼伏,彰显了各方对相关领域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从财政部、央行到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都在释放稳增长信号。据了解,4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关情况,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举措出台。有专家预计,下一阶段,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资,以及加大产业支持性政策等方面均会释放更多利好。

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500家

创业板近日迎来又一家深圳本土企业——铭利达,至此,深圳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突破500家。梳理发现,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从0到100家,用了16年;从100家到突破300家,用了10年;从300家到突破500家,仅用了5年时间。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市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47家,创年新增数量 历史 新高。2021年末,深圳市境内外上市公司为495家。截至目前,深圳50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2万亿元,是深圳去年GDP的4倍左右。

以下是股融易资讯为您整理的今日股权融资事件

“跑象 科技 ”获得天使+融资

新一代实时数据平台“跑象 科技 ”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由九合创投投资,源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官方介绍,跑象 科技 瞄准数据处理链路的核心环节切入,通过支持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处理、实时数据查询和数据应用构建,提供端到端实时数据链路基础能力。

“易咖智车”连续完成两轮融资

智能数字化移动平台“易咖智车”宣布连续完成近亿元的A轮和A+轮融资,分别由奋信投资、硅港资本投资,老股东辰韬资本跟投。势能资本担任两轮的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易咖智车融资负责人蒋志强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产品迭代和开发、招募人才,并为未来开拓海外市场做准备。

高 科技 环保技术企业“俱源 科技 ”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近期,高 科技 环保技术企业“俱源 科技 ”完成两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零度资本投资。俱源 科技 创始人周浩表示,本轮资金将用于生产线扩建、市场推广、研发投入及团队建设等业务方面。

“九霄智能”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九霄智能”宣布已在今年2月完成近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由杭州长江创业投资领投,华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仿真工具的算法开发和工程实现,逐步打造完整的数字IC前端工具链。

柔宇科技资金链断裂亏超30亿

柔宇科技资金链断裂亏超30亿

柔宇科技资金链断裂亏超30亿,连日来,柔宇科技被传“欠薪半年”,又爆出全员放假三个月的消息,彼时的明星项目柔宇科技身陷各种负面报道。柔宇科技资金链断裂亏超30亿。

柔宇科技资金链断裂亏超30亿1

曾经风头无两的柔宇科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除了外界已知的部分员工被迫“放假”,柔宇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供应商欠款仍未还完,大规模拖欠员工薪资;产线几乎停跑,无法支撑后续订单,甚至连基础的生产物料也不充足。

全柔性屏幕制造商柔宇科技曾是资本的宠儿,其宣称创新开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是打破三星垄断的“国产之光”。从2012年成立到2020年,柔宇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总计98.5亿元。但在享受资本盛宴的同时,柔宇的产品却叫好不叫座,始终难以盈利,直至彻底陷入困局。

多位柔宇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关于柔宇之后的续血方案,管理层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等待政府资金或外部融资入注;第二,被其它屏厂收购;第三,自救转型,向华强北维修市场供应手机屏幕,或向手机厂商供应屏幕。如果这三条路都走不通,只剩最后一条破产清算。

对于上述消息,截至发稿,柔宇方面没有回应。

不过,就当前的资金困局,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也于4月13日通过个人公众号呼吁政府救助:“我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便开拓我国柔性技术的应用市场。”

资本到底会不会救柔宇?如果融资无门,柔宇还能靠什么续血?

多次冲击IPO失败,融资受阻

外部援助是柔宇目前最大的希望。据界面新闻了解,柔宇与深圳市政府的接洽从去年就已开始,但迟迟没有进展。

多名柔宇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深圳相关部门就陆续派人来柔宇做相关资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产线、产能、技术路线、管理架构等等,并测试了柔性屏良率,尽调工作也接近完成。

“我们特地跑了产线,当时测出来的良率数据非常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证明我们这条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内部都觉得这笔融资有戏,毕竟尽调费用也不便宜。有消息说3月中旬钱会到位,但因为深圳疫情加一连串的事件影响,始终没有等到答复。”了解评估过程的员工任晓宇(化名)表示。另据刘姝威在公众号中披露, 此次考核投片良率达81.6%。

与此同时,柔宇也在寻求外部融资,但并不顺利。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春节前,柔宇已经出现大规模欠薪的情况,当时柔宇曾与外部股东就一笔总额约3亿元的融资进行谈判。但出于某种原因,柔宇并未成功拿到这笔投资。

此外,柔宇仍未放弃IPO的想法。柔宇员工张俐俐透露,在今年年初的高管会议上,曾有人提出等政府资金到位后,就在今年第三季度赴美上市。另一位员工也表示,公司一直传出要再度上市,也告知员工可以把被拖欠的薪资兑换成期权,但真正兑换的员工并不多,因为大家对公司上市的结果并不看好。

柔宇资金链趋紧其实早有迹象。2020年至今,柔宇曾至少三次寻求IPO,但都因各种原因碰壁。根据柔宇创始人刘自鸿在内部会议上的解释:第一次美国上市失败是受疫情影响,第二次冲击科创板失败则归咎于“蚂蚁事件”。去年,柔宇也曾尝试到纳斯达克上市,但该计划未能成功。

今年3月末,柔宇还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一位员工分析称,这次调整可能是在为迎接融资做准备。

界面新闻获得的一份内部邮件截图显示,此次调整中,柔宇成立了集团执行管理委员会EMC(Excutive Management Committee),负责集团的综合运营和管理工作,向集团CEO汇报。2022年EMC委员有三位:刘自鸿、魏鹏和叶建海。据公开资料,刘自鸿是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魏鹏任柔宇科技首席探索官(CXO);叶建海则是柔宇科技副总经理。

从业务角度来看,新的组织架构与此前的差别并不大,仍然走To B(面向企业)、To C(面向消费者)两条路线,但将以前的各个事业部明确成了六家子公司,各子公司相对独立运营、自负盈亏,EMC的三位成员分管不同的子公司。邮件中并未明确指出由谁来担任CEO,有员工认为这是刘自鸿“放权”的表现。

但张俐俐指出,尽管这份架构调整中有放权迹象,但柔宇当前最核心的子公司——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柔性屏显示的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仍然属刘自鸿分管。

“业务角度变化不大,放权也不彻底,所以内部认为这次调整更像是与资本的博弈。”张俐俐分析称。

艰难自救

在真正获得外部救助之前,柔宇早已开始尝试自我造血。

柔宇在近期公布了两笔大额订单。一笔来自深圳中智卫安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卫安”),它将向柔宇科技批量采购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用于公司全线商用机器人产品,自2022年起连续3年采购金额累计约30亿元。

价值30亿元的订单,对当前的柔宇毫无疑问是一个好消息。但有了解交易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这笔订单目前仍然停留在框架协议层面,内部并没有实质性推进。而目前仅融资到B轮的中智卫安是否有能力支付30亿元的采购金额,同样也是未知数。

另一笔大额订单发生在2021年11月,这是一笔总计6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合同。根据协议,从2022年开始,柔宇科技将向客户陆续提供柔性屏OLED显示模组,两年内完成全部订单交付。

柔宇并未公布具体的客户名称,但上述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这笔订单的合作对象正是华强北企业,柔宇将向华强北维修市场供应手机屏幕。该人士称,此订单在实质性推进过程中,不过由于交付还未完成,资金也并未完全到位。

任晓宇对界面新闻解释说,华强北的市场很大。以维修业务为例,很多换屏业务都需要屏幕供应,这是柔宇今后考虑的一个方向。

另外,“还是有手机公司愿意为柔宇的屏幕买单。”此前海外奢侈手机公司VERTU曾与柔宇有合作,不过合作暂无更新进展。

多名接受采访的柔宇员工表示,柔宇有柔性屏技术、产线和一定量产能力,这是目前柔宇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后续转型做屏厂的基础。

柔宇一直采用To C和To B并行的商业模式,但C端业务并不被人看好。根据多位柔宇员工的说法,柔宇手机等终端产品的销量并不如人意,但投入却相当高。因此,内部一直有砍掉C端、全面转型To B的想法,但始终未得以实施。

目前的问题是,即便柔宇拿到了一些B端订单,向前推进也存在困难。一方面,柔宇生产线几近停跑,物料紧张;另一方面,欠薪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员工都已启动仲裁程序,并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据界面新闻了解,公司高管曾主动约谈部分核心员工鼓励留岗,还向部分员工发放了留岗补贴。这些留岗补贴并非现金,而是期权。一位拿到留岗补贴的员工告诉界面新闻,每个人拿到的多少不一,但按照当时4元/股的股价计算,其拿到的期权价值在几十万元左右。

不过,除非柔宇能够成功上市,否则这些期权对员工而言无异于废纸。

柔宇科技资金链断裂亏超30亿2

4月13日上午,知名学者刘姝威在朋友圈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各方向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柔宇科技”)伸出援助之手。

刘姝威在文章中提到了柔宇科技亟待解决的困难,由于柔性屏产线2018年投产,部分应用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近一两年才完成,所以柔宇科技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时,已经出现资金短缺,导致柔性屏产线无法正常运转,无法完成法国空中客车等产品订单,也无法进行持续的研发工作。

对此,刘姝威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其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便开拓我国柔性技术的应用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创立于2012年5月,2014年8月,柔宇科技制造出厚度仅为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的柔性屏幕。

据柔宇科技此前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提名刘姝威任柔宇科技独董,任期为3年。刘姝威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此外,刘姝威也是万科A()、格力电器()、中光学()的独立董事。

在科技界对屏幕的需求仍是硬度与透光的年代,康宁的大猩猩系列玻璃屏在苹果的带动下成为业界的主流,2014年11月,康宁才推出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屏。而柔宇科技造出的世界上最薄柔性屏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科技界。

随着业内对柔性屏的呼声愈来愈高,柔宇科技也获得了不少风投,从2017年8月到2019年11月,柔宇科技就获得了7轮融资,其中包括中信资本、深创投、杭州基石、保利等知名投资机构。

而如今,号称要“掰弯”世界的柔宇科技,似乎自己先“直不起身”了。连日来,柔宇科技被传“欠薪半年”,又爆出全员放假三个月的消息,4月6日,柔宇科技还就此事辟谣称,公司目前没有全员放假,很多员工还在上班。

2020年,柔宇科技的估值来到60亿美元,但是亏损却未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融资离开柔宇科技,根据其招股说明书,从2017年到2020上半年,柔宇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在这短短三年半内,合计亏损高达32亿元,在此期间,柔宇科技累计仅实现营收5.17亿元。

某风投机构负责人分析称,“将一张视为概念的屏幕包装成产品,未来的市场有多大,应用落地又可实现多大市场,这些都是当时柔宇没考虑的,只是一味的融资、投入研发、建产线。”

根据招股说明书,柔宇科技近几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08.17%,此外,柔宇科技还建设了总造价110亿元,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类6代显示屏生产线,其满产规模超过每年5000万片柔性显示屏。但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柔宇“全柔性显示屏”的产量仅为7748片、片、片。

“无法造血,使得彼时的明星项目柔宇科技身陷各种负面报道。而此次刘姝威的发文,也可从侧面印证目前柔宇科技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上述投资人士补充道。

此外,记者注意到,市场也有传出柔宇科技是“深圳三骗”之一的言论,称其是“高调打着高科技幌子骗人圈钱的项目”。据悉,2020年的最后一天,柔宇科技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但次年的2月9日,柔宇科技和保荐人中信证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拯救柔宇,保持我国在柔性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刘姝威的发声音能否为柔宇科技带来生存的希望,银柿财经也将保持关注。

柔宇科技资金链断裂亏超30亿3

当国内手机市场刮起“折叠屏”之风,入局玩家正高歌猛进之时,有着“独门”柔性屏技术,号称“高良率、低成本”的柔宇科技却正经历“凛冬”。

此前造出世界上最薄的柔性屏,这个曾估值百亿人民币的独角兽企业正经历产品乏力、上市未果、拖欠薪资的窘境。

2014年8月,柔宇科技造出厚度仅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的柔性屏幕。彼时,柔性屏这一概念成了资本竞逐的对象,8年时间,柔宇顺利完成A-F轮融资,仅已披露的融资就有近百亿元人民币。

然而,吃到资本的.甜头后,缺乏“造血”能力的柔宇却难以“柔”克钢。继上个月被曝欠薪半年之后,4月6日,柔宇科技再传将放假三个月。

欠薪停工退租,放假三个月也是一种“变相裁员”?

通知放假的当天,柔宇员工的经历也颇具戏剧性。

深圳总部的柔宇员工阿文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4月6日那天,她和同事先是收到了口头通知的放假,HR在部门群里以文字形式发布通知,然后部门领导、HR和全员一起开会通知放假,并表示不会有邮件形式的通知。

“后来,可能因为事情发酵,有媒体报道了公司‘全员放假’,HR才在下午五点多补发了邮件,强调公司并非‘全员’放假,表示特定的项目如果需要继续进行的话,让领导自行安排,”阿文说。

不过,面对员工,柔宇的重点之一远不应是纠结放假的到底是不是“全员”,而是何时才能补上欠薪的窟窿。

早在2021年9月,就有自称柔宇员工的网友发帖,称公司欠薪。多位柔宇员工也曾在2021年12月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证实柔宇未如期发薪,“现在公司已经欠我5.5个月的工资了,”阿文叹气。

但是,在阿文和同事们看来,欠薪的窟窿柔宇能否填得上还是未知数,但拖欠薪资早已使得公司内部“军心不稳”,“虽然大家都希望公司好,但也要生活的,现在许多老员工都已经陆续离职了,大家互相之间也会打听新的工作机会。”在员工们看来,此次三个月的长假看起来就是一次“变相裁员”,或将促使更多的人选择离开。

压倒柔宇的“雪花”:技术、量产及商业化能力备受质疑

柔宇的资金紧张远不止体现在欠薪一方面。2022年2月底,因为欠租等原因,据传柔宇位于深圳南山的总部大厦退掉了一层办公场地,由原有的18-19楼两层收缩至仅有19楼一层。4月6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实地探访深圳柔宇总部看到,18层已人去楼空,只有19层在正常办公。

此外,柔宇在自家的生产线上巨额投入但回报甚微,也使得柔宇因“血槽”不足陷入与生产线厂房建设方纠纷的窘境。

天眼查显示,2021年10月13日,因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柔宇科技未履行金额9503万元,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

曾经估值6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今日何以行至至暗时刻?在外界看来,柔宇科技的研发耗资惊人,但产能利用率不高是其受备受质疑的一点。

招股书显示,柔宇最近几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高达308.17%。斥资110亿,柔宇还建设了造价110亿元,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显示屏生产线。招股书显示,全柔性显示屏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设计产能分别是11.67、46.67、23.33千张,但实际产能分别为1.76、14.56、1.23千张,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和5.3%。可见柔宇的产能远未饱和,生产线可能存在大量闲置情况。

对于C端用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产品”也是柔宇留给外界的印象。在产线投产以来,柔宇的全柔性屏一直未在主流手机厂商的手机上大规模商用;在其他应用场景,其对外宣称的合作客户,如中兴、空中客车、中国移动等,在市场上也几乎看不到其共同合作的产品。

在业内投资人的眼中,柔宇至此现状或因方向策略上的判断失误。熟悉柔宇的投资界业内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技术出身的刘自鸿低估了自建生产线的烧钱速度,即便是百亿资金,自建生产线也能很快烧光,“团队对生产线的烧钱速度没有准确判断,即便是好的技术也浪费了。如果选择与拥有成熟生产线的企业达成合作,结果或许会不一样。”

员工透露公司近况:未公布的新技术尚不成熟,持续欠薪但社保一直没断

与外界的质疑点不同,在员工们眼中,柔宇并不缺优秀的技术,只是选错了方向,内部管理也不够成熟。

入职五年,阿文见证了柔宇从“巅峰”到“至暗”。她透露,在内部员工们看来,现阶段柔宇还没有对外公布的技术,在行业内都是领先的,但还要持续研发,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需要降低成本。“没公布的项目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目前还没有考虑大规模生产。”

此外,现在已经公布的产品,就屏幕类的良品率而言,也是合格的。“今年年初公司自己请了三家权威的测试公司来进行测试,三家测试良品率都拿到了很好的数据。”

不过,阿文坦言,尽管在技术方面一直位于超前的位置,但柔宇毕竟是刚进入手机行业,而其他大厂已经沉淀了很多年,它们想要追赶柔宇的技术并不困难,导致柔宇主攻的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占到太大优势。

再加上手机是快消品,更新迭代很快,柔宇投入的资本也跟不上产品技术的更新。“现在公司的状态是,还有一两个和屏幕或传感相关To B方面的业务项目在进行,但不足以养起公司。”

资料图

在员工们眼中,公司管理也还不够成熟,发展步伐迈得太大太快,但管理却没有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进步。“从30人的公司和300人,再到如今一两千人是两码事。许多关键的部门都没有放手给职业经理人去做。”

阿文提到的这一点,在柔宇的招股书中也可窥见一二。招股书显示,实际控制人刘自鸿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且均为公司全部已发行的A类普通股,合计占公司投票权的比例为71.56%。

在公司特别表决权机制下,公司实际控制人能够决定股东大会的普通决议,对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也能起到类似的决定性作用,但是,限制了除实际控制人外的其他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重大决策的影响。

不过,阿文仍对柔宇抱有希望,她透露,虽然工资一直在拖欠,但社保方面还在继续缴纳,老板保证公司的五险一金不会断掉。“至于我自己,对公司还有一些希望,至少现在还保留着在公司的岗位,不过未来可能会找下一家公司,现在不着急。”

柔宇科技经营9年至今无盈利 深陷“叫好不叫座”困境破局之路在何方?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

作为全柔性屏幕制造商,柔宇 科技 曾是资本界眼中的宠儿。天眼查显示,自2012年公司成立以来,柔宇 科技 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深创投、汉富资本等明星资金,就连投资大佬徐小平在错失投资机会后,更是大呼痛心。

然而,多年经营之下,头顶“折叠屏手机先驱”光环的柔宇 科技 却迟迟无法实现盈利,至今仍靠着融资苟活。在科创板IPO被拒后,柔宇 科技 的负面消息更是持续发酵,核心技术遭受市场质疑,欠薪、裁员屡屡发生。

进入2022年后,这一情况并没有改善。4月13日,公司独董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帮助柔宇引进战略投资;4月18日,子公司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再被曝光,执行标的146万余元。

从“中国之光”到负面频频、求救为生,柔宇 科技 究竟怎么了?

“学霸光环”下的独角兽 抗衡三星的“国产之光”

说起柔宇 科技 ,还是要从“学霸”创始人刘自鸿说起。

2000年,刘自鸿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攻读本科、硕士学位,2006年,赶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6岁那年,刘自鸿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IBM纽约全球研发中心。工作三年后,刘自鸿归国创业,成立了柔宇 科技 ,主攻柔性显示技术。

归国那一年正是2012年,国内4G牌照还未下发,国内通讯业正处于3G到4G的过渡期,智能手机还未大范围普及,柔性折叠手机的概念更是没影。

全球制造柔性屏的主流技术是三星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处于垄断地位,刘自鸿的柔宇 科技 自主研发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2014年,柔宇 科技 推出了全球最薄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0.01毫米;2018年,柔宇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后被BBC评为世界通信行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手机。

凭借着柔性显示技术,柔宇 科技 成为当时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之一。2019年11月,创始人刘自鸿上榜201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第222名;2020年,柔宇 科技 以60 亿美元估值跻身《2020 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 强榜单》。

由此,资本宠儿柔宇 科技 被誉为可以打破三星柔性显示技术垄断的“国产之光”。

B端C端两头不靠岸 良率“数据打架”令市场质疑

中国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经因为错失柔宇 科技 的投资机会,感慨到“柔宇 科技 是我做投资以来,一个真正错失的项目,每次看到他们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

柔宇 科技 作为资本宠儿,创立9年,收获13轮融资,然而,公司的业绩似乎无法令投资人满意。

根据柔宇 科技 闯关科创板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1H1期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合计5.17亿元。同期,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93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合计亏损31.95亿元。

连年亏损幅度扩大,是柔宇 科技 近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为什么一家成功研发出全球最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的企业,却迟迟无法获得盈利?

答案或许可以从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中窥见一二。

招股书显示,公司产品一直“叫好不叫座“。2018年-2020年H1,柔宇 科技 的全柔性显示屏产量分别为7748片、31.4万片、4.86万片,而同期的销量分别为2099片、5.27万片、2.21万片。

据此计算,柔宇 科技 2018年-2020H1的产销率分别为27.09%、16.80%、45.58%。由此可见,公司空有产品,却叫不开市场。

产品卖不出去,积压导致了柔宇 科技 存货的快速攀升。2018年-2020H1期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由.22万元增加至.18万元,增幅达到366.09%。

产品滞销之外,柔宇 科技 的良率无法令市场信服。

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其中透露出柔宇 科技 的良率为81.6%,这一水平与京东方大致相当,但招股书的数据似乎无法与该数据匹配。

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H1期间,公司产量1230张,如果以81.6%的良率计算,实际合格产量为1004张大板;同期,公司的小片实际产量为片,这意味着一张大板仅可以切割成48份小片。

此前,京东方斥资465亿打造的重庆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曾透露相关数据,6代产线最经济切割为6.7英寸手机屏幕,如果按160mm 78mm的宽高尺寸计算,能够切割207~209块小片。

目前市场主流的折叠屏是8寸,面积大于普通手机,但切片数量也不可能由200片左右将低到50片左右。这一数据的不匹配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产品良率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面板产商,柔宇 科技 却一直采用To C与To B并行的商业模式,既做柔性屏,也做手机产品。

柔宇 科技 曾高调推出折叠屏手机FlexPai 2,上市定价9988元,成为当时市面上唯一一款低于元的5G折叠屏手机。

然而,这一款手机在与其他手机产商的较量中似乎并没有体现出其优势。据京东柔派官方旗舰店显示,截至4月19日,FlexPai 2的评价数仅为2000+,与大牌手机厂商的折叠手机评论数存在明显的差距。

柔宇 科技 追求C端产品,却吃力不讨好,也成为当前市场对其诟病一个点。

现金流持续吃紧 柔宇 科技 路在何方?

产品缺乏市场,经营效益持续不佳,柔宇 科技 一步一步走向了现金流吃紧的地步。

据天眼查显示,柔宇 科技 自从2020年5月获得顺丰控股()、光证中丽、中铁大成的3亿美元融资后,已经近2年没有得到新的资金血液。

企业经营多年亏损,又无法获得新融资,柔宇 科技 创始人刘自鸿在2021年12月9日凌晨引述《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并发文表示: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进入2022年后,柔宇 科技 的现金流紧张进一步加剧。据媒体报道,3月29日,柔宇 科技 员工称,自己6个月收到5封欠薪邮件,公司员工人数也由OA系统的1800人下降至700人。

对于欠薪,柔宇 科技 在邮件中表示,“公司融资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然而,这样的内容已经无法令员工信服。

4月13日,作为柔宇 科技 独董的刘姝威通过个人账号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 科技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不过,这一呼声并没有得到认可。网友认为,柔宇 科技 产品缺乏认可度,公司无法实现自身造血,仅能靠融资续命,市场化竞争之下,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就该让市场淘汰。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 财经 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 财经 ”,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5011.html
出场136次打入58球 传奇!官方 卡瓦尼从乌拉圭国家队退役
曾拒2年5000万报价!队记 勇士和克莱的合同谈判无任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