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最大的意义是陪着自己一起成长 作家孙频分享新作

8月11日晚,孙频带着她的“小城女性系列”的三部小说《白貘夜行》《天空之城》《狮子的恩典》来到广州湾区书屋,与广州读者分享书中的故事,以及离开故乡后的切身感受。中山大学教授、博导谢有顺,暨南大学教授、博导申霞艳也参与了分享会。他们都是客居广州的游子,对于故乡和文学有着鞭辟近里的理解。

申霞艳: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是看它如何 对待女性

申霞艳是从湖南走出来的文学博士、教授,同为女性,她对于孙频笔下的女性有着非同寻常的感受。她以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举例,说到《天空之城》里的姐姐刘静是一个时代里典型的女性特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普通人家的孩子都以上中专为傲,这样可以早点接受就业安排,但其中的一部分人不甘于现实,重新参加高考,那是个激流涌动的时代,大家一面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一面又要面对现实的拷问。

说到小说中的女性,她说,过去文学作品的女性,都是按照西方女性主义的规范和刻板印象来描述的,孙频在小说里让我们看到既有反抗传统同时也反抗现代性的女性,比如《狮子的恩典》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从北京回到小城的,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框架都是要从乡村到小镇再到大城市的必然道路,而小说中反其道而行之,制造了一个“失败者”的角色,书名却用了“恩典”这样的词,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会越来越接受平凡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孙频的写作,是尽可能地发现时代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因为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看它如何对待女性,如何对待小孩,如何对待老人,如何对待弱者。”

谢有顺:现在的孙频变得温和、宽阔和仁慈

谢有顺教授也是出生于福建的乡村,后来到县城求学,一路走到长江学者的身份。他既回忆了自己的过往,少时与故乡的关系,也用三个关键词“县城、女性、故乡”总结了孙频小说中的人生命题。

评论家谢有顺

他说,山西有两个人对县城叙事特别情有独钟,一个是导演贾樟柯,另一个就是小说家孙频。“贾樟柯可能是中国电影界里最执着于关注县城叙事的,他的电影里有着典型在县城里漂泊的年轻人,这成了贾导电影里非常鲜明的印记。孙频有着县城生活的体验,县城也有外来者,也有精神的漂泊感,他们既满足于现状,又对外面的世界跃跃欲试,这是一种非常悬浮的精神错觉。”

说到女性作家偏重于写女性时,他说,女作家会看到更多我们不为人知的感受。比如在爱情婚姻这些事上,女性所经历所承受的东西确实和男性有着巨大的不同。《白貘夜行》里的四个女性,有着截然不同的四种情感状态,有结婚的,有离婚的,有单身的,不同的状态代表着不同的生活类型,这就是很巧妙的一种情感结构或者小说叙事的结构。把她们四个放在一起,既是对过往的生活回忆,也是她们的价值观的碰撞,各种不同生活类型叠加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他还提到小说里的一些细节,比如女主人公擦雪花膏,哪怕最终落到在路边摆摊卖烧饼也要擦雪花膏,这本身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

第三个词是关于故乡,或者说是乡愁,他说乡愁是矛盾的,是分裂感的,有着魔幻现实的感觉。当我们回忆起童年少年的时候,闻到家乡食物味道的时候,听到乡音的时候,内心自然会生起美好的安稳感。同时小地方也有局限,有着那种没有完全被现代文明所洗礼的东西,那是一个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美好与污秽并存的地方,所以在孙频早期的小说里,你会看到残酷、黑暗、绝望,而现在的孙频变得越来温和、宽阔和仁慈。

孙频: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和解

写作十六七年之后,孙频仍然执着于写自己的小城,写小城里的边缘人群。孙频说,我为什么愿意用这么多的笔墨去写县城,是和贾樟柯导演愿意用那么多的电影去表现他的县城,内核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孙频所在的县城和贾樟柯的县城相邻,所以有着更多的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鸣。

作家孙频

她说,小说最大的意义是陪着自己一起成长,一个作家大部分的时间是非常孤独的,而小说对于作家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陪伴,是你说话的对象,是你精神上的承载体,是你不离不弃的伙伴,它像一只骆驼背负着你所有的悲伤、恐惧、快乐和希望。这些年里,它驮着我,艰难缓慢地一步步往前走,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和它同步的,因此对它充满感激。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会宽恕与和解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你和世界的宽恕与和解,更是和自己的深层次的和解。

这些年,孙频时常会回到自己的小城,用热爱和审视去观察那个被年轻人抛弃的小城,坐在街头去发现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讨厌的或喜欢的人身上的特点,那些属于文学的光芒。“我经常在黄昏的街头走来走去,或在街头一个固定的地方坐着,和那些孤寡老人、小贩坐在一起,那时候我像个无业游民,但就是当你把自己深深藏匿于人群当中,毫不出众,毫无特点,你身上没有一点点光彩照人的东西,平凡平庸得不被人注意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看到别人,看到生活,我觉得那才是一个作家应该有的状态。”

活动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编辑孙衍也提到孙频小说中的戏剧性,三部小说七个“出乎常理又在情理之中”的女性形象,恰如我们现实生活的映照。因为故事的戏剧性很强,其中的《天空之城》入选了阿那亚海浪电影节的短片环节,《白貘夜行》入选了第八届平遥电影节文学到戏剧的推介环节。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叶嘉怡


“看似无情却有情,情至深处不自知。”‖《柳僧》

​“《柳僧》是我自己喜欢的一篇小说,是因为我觉得这篇小说里有一种痛到极致的深情。 真正的深情必然是这样,伴随着最惨烈的疼痛,无论是这篇小说里的母亲对女儿还是女儿对母亲,还是母亲对昔日的恋人都是这种极致的深情,而反面便是最酷烈的疼痛。 ”——孙频·《后记:我们的疼痛》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谢丹儒 1. 还记得小时候,老师会布置一些在他们看来很正能量、很温暖,也很煽情的活动,尤其是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这类的节日的时候。 那时候,懵懵懂懂,也不知道怎么做,尤其是在农村,落后的村子。 父母呢,很多人的父母都没有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 平日里和朋友聊天也绝大多数用的是家乡话,我们那主要是“客家话”为主,因为我是江西的。 就是有时候老师叫我们家长过来,他们也无法进行正常交流。 因为学校的老师绝大多数都不是本地的。 当然,这些都算不得什么重点,毕竟他们的主要任务还在于教育我们。 也许,是出于教育的目的,又或是这也是在教育我们成长,给我们灌输良好的思想,总之,他们在节假日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出来给我们。 比如,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辛苦了”,给爸妈洗一次脚并写一篇感想,还有就是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 原本,这在大城市,或是更加文明的城市,又比如西方这种国度,这是极其寻常的事儿。 就是看美剧,也是经常能够看到、听到的。 可我们那,在语言上似乎就没有“爱”这个“字眼”的存在。 甚至,我从小到大都从未听过它们的发音,就是“你辛苦了”,更多的也是用“劳烦你了”、“给你添麻烦了”这类的代替。 总之,在家乡话里似乎说话也总是习惯性的不正面去表达。 而是要绕上一个又一个的圈。 有时甚至委婉得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在表达的是什么了。 比如,我们用普通话可能很轻易的就能将“对不起”说出口,然而,用家乡话却更多的是用“不好意思”去代替,甚至这么多年我都还不知道究竟该怎样用家乡话说“对不起”这三个字。 当然,“谢谢”也是一样。 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从小到大,我既没有真诚的道谢、道歉,也不曾真正的说过“我爱你”,“你们辛苦了”之类的话。 当然,这些感激和歉意是能够意识到的,只不过,我们处理它的方式,更多的往往是用行动去弥补语言上的不足,真心诚意的表达谢意、歉意,用实际的好处去代替这些。 所以,不难想象,那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对我来说,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何等的别扭。 还好就是老师对于这些作业本身似乎并没有那么的放在心上,我们也是这样。 能蒙混过关最好,即使不能,那也没关系,反正父母也听不懂,不知道。 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独特的文明符号,独特的一个环境,形成了“爱的教育”的缺失,而我们也都习惯了这种保守的、委婉的表达。 反而是那种开放的、直接的表达,被认为是羞耻的,不礼貌的。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我们那的男人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木讷和本分的性格,而女人则呈现出一种偏向于保守,或是不够感性的迟钝感。 当然,这一切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和印象,并不能代表什么。 尤其是,近几年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跟着发生了转变,自然而然呈现出了一种新的面貌。 另一种世故圆滑。 可能也正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读《柳僧》的时候倍感亲切,亲近。 很轻易的就勾起了许多的往事:关于故乡的,关于父母的,也从故事中很轻易的从倪慧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曾经的,以及当下未曾觉察到,潜藏在骨子里的自己的影子。 2. 这些年来,没少看到或听到对“原生家庭”的控诉。 而这些控诉无不是在说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幸,缺爱、物质、自卑等等。 形象的说,就像是我们用手指指着那一个个的罪魁祸首——我们的父母。 父母大多数是不会去看这些的。 看不懂是一回事。 另一方面则是我们长大了,他们更多的也将注意力放在了我们的婚姻、事业、健康上面。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各种养生的文章链接不停的发到手机上、朋友圈,甚至60s的语音特别强调。 我的父母自然不会发这些给我,因为他们自己都看不懂。 但是,他们也会用别的形式,比如打电话的形式各种不同的明示暗示,旁敲侧击,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他们简直恨不得将“三十六计”通通用上,关键是,背后的原因竟然是,“我们这是为了你好”。 我想,很多人大概都听说过这句,也有人将此理解为“以爱之名”的绑架,或是道德束缚之类的。 其实,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这就是爱,这就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才处处的替我们着想,为我们的事业操心,为我们的家庭操心,为我们的健康操心。 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的义务,他们的使命,甚至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关心和爱。 反正,我父母就是这样,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可能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等他们明白过来其中的爱,或重要,或表达的好意、“心意”时,他们自然也就嫁接到了自己身上,然后以这样的方式爱我们。 所以,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等你们自己为人父母了,你们就懂了。 ” 可惜的是,这种爱被安上了以爱之名的“罪名”。 而我们也对此深以为然,将过往的种种不幸,以及当下的不幸,统统归结于这种爱,这种罪孽。 嫌弃和抱怨,甚至仇恨。 现在当然不同以往。 以前,父母结婚往往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婚姻”,还结婚年纪都偏小,结婚得特别的早。 有的十五六岁就结婚了,十七八岁就生小孩了。 而且他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围绕着怎样活下去而奔波着,整日忙碌,什么恋爱、感情,哪里比得过一顿好吃的来得幸福呢?至于小孩就更是如此了,能养活小孩已然不易,何况好几个小孩都需要养活。 而女性在这段婚姻中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夫教子”,忙里忙外,家里的农活、家庭、小孩,甚至老人都需要照顾到。 至于说生小孩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还是为了养儿防老,又或是为了名声,总之,很少有人说是出于爱。 因为他们没有那条件,也因为他们连“爱”是什么都尚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 也是,他们没得选,又或者说不敢。 世人的目光远比想象的可怕多了,尤其是在封闭的环境、落后的文明之下。 小孩子就更是如此,他们也没得选,生而为人,我们都没得选择。 出身没得选,原生家庭也没得选。 但,这是否说就能真正的将这一切怪罪于我们父母呢?我们是否也需要反思一下呢? 尤其是,在当下的文明,我们都已长大,父母对我们的管教说到底是不放心我们。 若我们真正能够独立,能够将生活的重担承担下来,我想,还会故意刁难我们的父母终是少的。 我们对于“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陈词滥调,可能早已免疫了,但细想一下,谁不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呢?即使不是,终归每个人是不同的吧,不同的个体、独立的个体。 他们可能确实缺乏“爱的教育”,而我们呢,自诩进入文明的文明人,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比他们好吗?我们就懂得爱吗?依我看,不见得。 3. 《柳僧》这篇小说,给我的感觉很奇怪: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排斥,既害怕又忍不住去关注这么一种“人生”。 它给我一种照镜子的后怕,一种如同宿命般的纠缠,毫无疑问,我害怕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害怕故事的结局,害怕那种遗憾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那是对父母,对自己,对命运,和对明天的害怕。 小说中,倪慧的父母早已去世多年,只剩下一个正逐渐走向痴呆的老母亲。 而她自己,一个马上奔四的女人,一个月前她刚离婚。 男人要了房子,把一辆半旧的雪铁龙留给了。 母亲逐渐走向,婚离了,房子也没了,最后连工作也丢了。 虽说是主动离职,倒不如说给自己最后留一个体面。 “她所在的保险公司又加大了任务量,被一帮生鲜的小女孩衬托着挤兑着,她连着两个月没有完成任务。 ” 这一切就像是上天的惩罚,好像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在了这个不再年轻的女人身上。 最后,她决定在奔四的时候疯狂一次,自己开车带着母亲回老家去。 回那个她从未见过的山西去。 这也是老太太的心愿,她想回家想了四十年了。 原本异乡漂泊,那是身不由己。 原本回老家应该是“衣锦还乡”,可对于倪慧来说,哪一个是她的家呢? 她自己的家庭,已经破碎了,离婚了。 她原生的家庭,也只剩下一个可怜的老太太和她自己相依为命。 家乡,说到底,那是她父母的家乡,他们的根在那儿,而她现在更像是无根之萍,只是随波逐流罢了。 母亲回到山西,自然是希望“衣锦还乡”的,即使没有,对于爱美了一辈子的她来说,也是需要装出一副“衣锦还乡”的样子的。 因为,那是她的心愿,她的记忆,她的羁绊也都在那儿。 她的昔日恋人在那儿。 所以,母亲花了一个月的退休金,购置了好些礼物,虽说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却也是样子还是要有的。 另外,她还特意花了五百块钱买了一个男士真皮皮包。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倪慧的性格本就更像她父亲,沉默寡言,越是痛苦越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当着母亲哭是一种能力,她学不会,她已经来不及去学会了。 从很小的时候,她和母亲和父亲三个人之间有一种默契,就是表达出感情似乎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他们永远不会对对方说,我是爱你的。 他们都学不会。 另外,就是她永远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和人交流。 母亲病了,抑郁症、失眠症,甚至逐渐走向痴呆。 与此同时,还附带着肥胖,失忆,以及伴随着老而生出的许许多多的孩子般的任性和无理取闹。 就是这样的两个可怜女人,可怜的母女,相依为命,更是相互折磨。 所以,这次回老家,不排除有“补偿”的意味。 这也是作为女儿,所能做到的,唯一能做到的了吧? 可是,回到老家之后,又如何呢? 在那里,她们只能暂住在亲戚家,甚至为了吃几餐、住几天,还需要花钱,花钱还需要看人脸色。 寄人篱下的滋味,家的温暖,以及所谓亲情,母亲的哥哥早已痴呆,他早已忘了母亲了。 即使,母亲见到昔日恋人,也早已是物是人非。 最后,母亲的钱包也并没有送出去。 似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父亲终于是一个有故乡的魂魄。 这就是“柳僧”了。 “那一棵棵古老的柳树像一群穿着黑衣的僧侣。 ” “每一棵的下面都是一座坟。 ”4. 无论是原来的城市湖南,还是老家山西,似乎对于这对可怜的母女来说,都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了。 瞎活着,有时候活着,哪怕是瞎活着,也不得不继续着。 “其实只有有钱人才高尚得起来文雅得起来。 ” 说到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活着。 而生活,家乡,回忆,昔日恋人,亲情、爱,这些更像是负累,是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也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和真相。 但,它们是存在的,是真切的。 而对于倪慧他们来说,见证这一切的似乎只有那一群裹着黑衣的“老僧侣”了。 对于,他们老家的人,似乎也是如此,祖祖辈辈如此,古来如此,一直如此。 直至他们也成为其中的一个僧侣。 小说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回湖南,尽管在那儿他们也没有家。 “在湖南虽然孤零零的,这么多年都听不懂那边的话,可是我在那里毕竟不用寄人篱下,不用看人的脸色,还是死在湖南算了。 ” “这么多年里我一直觉得我是湖南的客人,可是现在才知道,在这里我也是他们的客人,他们不会让我长住这里。 除非像你爸那样已经死了的人。 ” 然而,最后他们还是长住在了山西,像她爸那样长住着。 在回湖南的路上,再次见到了母亲的昔日情人,与他一起还有两个人。 只是这一次,他不是来告别的,而是为了他的瞎活,他们一家人的瞎活。 “车不错,留下,人不能留,会报警。 ” 就这样,一对母女的尸体被扔在了阴森的柳树林里。 “你和你爸就是一个模子里拓出来的,心好,嘴上却永远不会说出来。 你们啊。 我想听他一句体己话,愣是等了一辈子也没听到。 ” 倪慧的那句“对不起”还是没来得及说出来。 5. 其实,读完这篇小说之后的很久一段时间,我都未能释怀。 很难说,《柳僧》这篇小说具体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具体的情节也琐碎,然而,却也觉得真切。 细微的真切,真切的疼痛,也是深刻的真切。 倪慧是父亲的模子里拓出来的,她的这句“对不起”既是自己想说的,同样是替父亲向她说的。 “她想,无论怎样还是要对母亲说一句对不起。 替她也替已经死去的父亲,那个老实巴交的父亲活着时受的苦也许比她还多,但还是要替他向她说一声,对不起。 为他从来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那句话,她明白,他仅仅是因为说不出口。 ” 其实,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想,在等,也想着尽力去弥补,想着讨好,想着“赎罪”。 为自己的曾经犯下的过错,叛逆,为自己的偏见,为自己的说不出口,当然,远远不止这些。 说到底,这究竟是血缘关系的缘故,还是长年累月的陪伴,又或是我们长大,父母变老的轮回,不论是什么原因,于我而言,总归它是一生的羁绊。 其实,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说一句对不起,和得到一句对不起,一句体己话,真的有那么大的关系吗?可从小说《柳僧》的角度而言,这句“对不起”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了。 只道是:“看似无情却有情,情至深处不自知。 ” 木心说:“诚觉世事可原谅,但不知去原谅谁。 物是人非,那些人也早已化为烟尘,究竟该原谅谁呢?” 博尔赫斯说:“我从不谈论什么背叛和原谅,遗忘是唯一的背叛和原谅。 ” 而对于《柳僧》这篇小说,与其说是一个故事,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关注,一种记住。 又像一面镜子。 关注这么一些人,记录下这么一种人生、一些遗憾,以及记录下这么一种疼痛,一种深情。 而这镜子,穿透时光,直通过往,照见内心,以供自视。 关于《柳僧》,我想,我不会忘记的。 我会记住的,记很久很久。

孙频《盐》:没有了盐,世间便没了味道

《马太福音》说:你们是世上的盐。 盐若失去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为什么我们是盐? 因为盐是最渺小的,最卑微的,在众多调料中最微不足道,却是这世间最重要的调味品,没有了盐,世间便没有了味道。 人的一生很短暂,在历史长河中也极其微小,如沧海一粟,如大海一滴水,但也不能磨灭我们活着的意义。 我们来世间一趟,经历了不同的故事,看了不同的风景,形成了无可替代的个人魅力,有爱有恨,有亲有友,这便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孙频是一代青年女作家,1983年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2008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目前在读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同时属江苏作协作家。 曾发表小说集《疼》《假面》《三人成宴》等。 2019年6月获得《钟山》之星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奖。 她虽年轻,但笔力却老道,出版的《疼》《盐》《裂》三部曲获得业内一致好评,她对人性的刻画,对黑暗中尊严的拷问,对生存困境的不断追寻,让她的每一个短篇故事都深入人心。 《盐》出版在2017年,全书由六个短篇故事构成,有边缘人的生存挣扎,有缺乏母爱的童年阴影,有关乎自尊的强烈追求,也有对爱情的幻想和破灭,每个故事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今天,我将选取书中的两个短篇,来阐述孙频心中的“盐”。 1.《无相》被馈赠的人,黑暗中挣扎的尊严 来自大山深处的于国琴,毫无疑问成为了大学里的“特困生”,学费靠着助学贷款,生活费被一位老教授资助,每个月300元的伙食费。 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都小心翼翼,规划着每顿饭的花费,常常是啃个馒头,喝碗剩汤。 她害怕自己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她有强烈的自尊心。 可无奈,窗口的那些卖饭的师傅还是记住了她,一看见她来,就准备好她要的馒头。 她感谢那位老教授的资助,可内心也害怕见到他,毕竟被人资助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然而,她还是躲不过,学校安排这些特困生去勤工俭学,也安排她每周去老教授家里,帮他打扫一下卫生,算是一种回报。 她终究要和这个隐身人见面了,她一直悬着的自尊心,马上就要碎一地了。 老教授和蔼可亲,可她浑身不自在,像是一个囚犯在接受审讯,想起自己每天都欠他的钱,于国琴更是坐立不安,老教授还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招待她,更是让她觉得这是陷阱。 相处过几次后,于国琴发现老教授不过是孤单,需要她陪着吃一顿晚饭,她突然就对这个暮年老头产生了一种怜悯,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女儿又在国外,漫长的孤寂无处打发,况且老教授对她挺好,并没有非分之举,于国琴放下戒备,真心把他当作自己的祖父了。 老教授开始给她塞钱,可怜她的身世,又说自己的钱没处花,于国琴从开始的拒绝到后来的欣然接受,心理变化让她自己也吓了一跳。 后来两年的相处时光,从小心翼翼到亲近随和,于国琴一直感叹自己幸运,她对老教授的家,也有了家的感觉。 凡事都有代价的,老教授终于提出要求了,他想看看于国琴年轻的酮体。 终究是躲不过这一天的,她最初的担忧,临到最后,还是成真了。 灰暗的灯光中, 她一件件褪去自己的衣服,把自己残存的那点尊严一点点撕碎了。 她内心深处不再感激他的资助和馈赠,好像已经和他平起平坐。 这次事件之后,于国琴再也没去过他家,毕业前夕,她接到了老教授的电话,他祈求她再去看他一次,她知道他的目的,不过是馈赠给她一把钱,然后以欣赏女性身体的理由让她脱光衣服,她拒绝了他的钱,却照旧褪了衣服,算是最后的回报。 老教授犯了心脏病,于国琴察觉到了异样,却还是快速地走了。 那天,老教授因心脏病去世,于国琴知道后,眩晕地站不稳,她不敢质问自己的内心,是她选择见死不救的。 这是一个馈赠的故事,被馈赠的于国琴,对老教授的感情非常复杂,感激中藏着愤恨,因为她是被施舍的,她透过老教授,看到了自己的不堪,她唾弃自己,更厌恶自己,不能饶恕自己。 如果你曾帮助过一个人,就不要事后经常提起,这才是人最可贵之处。 然而,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付出就想要回报,馈赠就会高人一等。 在于国琴那里,被馈赠是羞耻的,如果老教授从未出现,她一定会感激涕零,可偏偏,他提出了要求,把所有的感激都变成了愤恨。 老教授一生桃李无数,每年都会资助特困生,可他的动机并不纯洁,需要陪伴无可厚非,还提出特殊要求,也是对自己的付出讨要回馈,大概“无私奉献”这个词,早已不复存在。 而于国琴最后的见死不救,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出来作祟,如果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她的羞耻和不堪,就不会有人再以资助她为由,肆意妄为了。 2. 《祛魅》不合时宜的心高气傲 李林燕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在自己家乡的县城高中,做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 她每天一早起床,给自己化好妆,穿起大衣,站在窑洞前背宋词,这景象与这所落败的学校格格不入。 到了晚上,她捧着莎士比亚,捧着巴尔扎克,一本一本地看下去,她还要写信,在落叶上写,在手帕上写,整个人洋溢着一种浪漫文艺的气息。 这样的日子,她过了五年。 信一封封地寄出去,可一封回信都没有收到。 只不过毕业前夕和一位旅美作家有过一夜温情,她便做起了梦,梦想着能飞往大洋彼岸,逃离这县城。 梦醒了,她连自己都骗不下去了,时光一去不复返,她为这个不着实际的梦想,活成了与周围人截然不同的样子。 她不再奇装异服地站在门前背书了,妆也不化了,她抽着烟,躲在屋里写自己的诗歌,哪怕这样还吸引了一个男性诗人,他对她充满崇拜,觉得这犄角旮旯的地方竟然有女诗人,实在了不起,她再次着了魔,和这男诗人成为了情人关系,关系并不牢靠,仅仅一年就分开了。 从20岁到30岁,十年过去了,她空洞地守着那个旅美作家,耗费了十年,连她自己也觉得浪费了,周边人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娃的生娃,唯有她,活成了边缘人的模样。 在她33岁的时候,终于有人向她求婚,却是她的学生,一个18岁的高三男生,只因受过她的馈赠和照顾,就对她感激涕零,说要娶她。 这段婚姻注定是个悲剧,可李林燕还是跳下去了,她供养他大学的一切开支,等他大学毕业,他们领了结婚证。 她已走向衰老,而他正意气风发。 事态的发展我们都能料想到,他有了新欢,而她为了解决掉第三者的麻烦,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拥有青春时,不懂珍惜,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把青春浪费了。 她失去青春时,不切实际,活在虚幻的安慰中,把婚姻摧毁了。 她的故事,是千千万女性的缩影。 年轻时候,不合适宜的心高气傲,总遥望着远方,期待着自己的白马王子,一天天等下去,耗下去,到最后,除了残存的一丝青春回忆,什么都没有得到;等到了年华老去,又不得不抓住眼前人,谈上一段不如意的感情,走进自己曾排斥的婚姻中。 如果她能把握当下,认清现状,不那么沉迷幻想,也许她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盐》这本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是微小的,不被瞩目的,生活在人群边缘,但他们的存在,也射影出一个庞大的群体,每一个认真活着、微不足道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故事,就像一粒盐,再小也充满味道。 生而为人,我们没有选择,就算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看明白一生的真相,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唯一能做的,仍然是如何认真的、艰难的、顽强地把我们这一生过好过完,尽自己最大努力地去做一个有尊严,有爱也被尊重、被爱的人,便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目标和动力。 在她的小说中,人物往往陷入破碎绝望的家庭中,需要依靠自身强大来修补内心,所以让读者感到疼痛和心酸,通过她的文字,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生活形式,读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从而得到感悟: 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磨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种历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5112.html
Intelligence 4可能无法使用Apple iPho
全国首个公共科考码头顺利完成交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