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 2026年将推出下一代GPU架构平台Rubin

6月2日消息,2024年台北电脑展前夕, 英伟达 CEO 黄仁勋 进行了一场AI时代如何助推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演讲。演讲中,黄仁勋透露2026年英伟达将推出下一代平台。

黄仁勋在演讲中公布了芯片产品的年度升级计划。黄仁勋表示,Blackwell芯片现已开始生产,英伟达计划每年升级AI加速器/AI芯片,预计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

另外,他表示,下一代AI平台将命名为Rubin。

今年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新一代的架构平台Blackwell和B200芯片产品,基于 Blackwell 架构的芯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 AI 芯片,也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芯片。据Wccftech报道,虽然英伟达要等到今年下半年开开始出货基于 Blackwell 架构的各类产品,但是预订的价格已经被推得相当高。

来自汇丰银行的分析师预计,GB200 NVL36/NVL72计算平台的定价分别为18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GB200的定价为6万至7万美元,B100的定价为3万至3.5万美元。(崔玉贤)


英伟达的GTX290显卡什么时候出?

最新消息又说新核心又遇到了麻烦,基于GT200核心的GeForce GTX 260/,新卡没有推迟,而是已经开始出货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会的问答阶段,NVIDIA总裁黄仁勋透露了一些有关55nm工艺新品的消息,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惑。 黄仁勋在回答高盛分析师James Schneider的提问时说:“我们的库存里仍然有65nm(显卡),而GTX 270/290就不是了,黄仁勋的话也就不矛盾了。 2、最新的传闻是错的、NVIDIA的确已经全面转向55nm工艺,GTX 270/290也已经准备完毕。 ”我们知道。 3、高端型号在NVIDIA的产品线里可能还不是最顶级的,所以NVIDIA和显卡厂商不得不先清空旧型号再发布新品;280都是65nm工艺生产的,而NVIDIA正在开发采用55nm工艺的新核心GT206;290,并命名为GeForce GTX 270/,但是由于Radeon HD 4800系列表现出乎意料,导致GTX 260/280销量不如预期,至今仍有不少库存,不得不继续推迟。 两款升级版显卡最初计划在第三季度末发布,但至今未见踪影,这显然和黄仁勋的话有些不一致。 到底怎么回事儿呢?1,且发布在即,之上还有发烧级。 这样划分的话,9800 GTX+等是高端品。 无论如何我们只能继续耐心等待并且祈祷一切顺利了,但现在生产的全部都是55nm。 目前出货的所有高端型号都是55nm的

什么是显卡··显卡贵吗·什么显卡最好

● 图形性能测试总结:在GTX200系列显卡强大的性能面前,给我们印象最深的非全特效流畅运行Crysis莫属,虽然9800GX2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靠的却是两个核心。 对于发烧友来说顶多使用两块9800GX2,但是GTX280就不同,支持三路SLI是其攀登性能巅峰的杀手锏。 GTX280在3DMark Vantage中流畅的画面与不错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可以说在这方面GTX200核心是没有对手的。 3DMark Vantage测试项目加入了不少物理计算来考验CPU性能,实际上将这部分运算交给GPU更加合适,GTX200核心具备了更强的物理加速技术,但这需要游戏的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会有不少PC游戏涉及物理运算,并且让GPU来处理,届时GTX200系列的潜能就可以进一步发挥!● 并行计算测试总结:14亿个晶体管是个什么概念?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理解,这里举个例子:Intel下一代六核心至强7400处理器(Dunnington核心)拥有19亿晶体管,这颗处理器是由三颗双核心处理器封装而成,外加16M三级缓存,所有的这些累计起来也才19亿,并使用45nm工艺制造而成。 而GTX200核心是真正的原生单GPU,使用较早的65nm工艺制造而成,GTX200不仅是最复杂的GPU,而且是史上最复杂的半导体芯片,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在NVIDIA连续三年稳居3D图形王座的格局下,GTX200的发布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王位,其更高层次的目的就是,从3D图形走向通用计算,从而向CPU发起挑战。 GTX200的核心架构是图形架构和并行结算架构的统一体,NVIDIA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通用计算的需要,为此对核心诸多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硬件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软件方面,基于C语言的CUDA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所采用,简单易上手的开发套件为GPU的通用计算扫清了障碍,现在GPGPU被大规模采用只是时间问题。 NVIDIA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将PhysX物理引擎从PPU到GPU的移植,由此足以证明CUDA强大的功能及易用性。 现在,很多基于GPU的非3D程序正在开发中(已经有Beta版本),比如本文中测试过的BadaBOOM视频转换软件、Folding Home分布式科学计算、Adobe Reader PDF浏览加速、PhotoShop CS4硬件加速、图片/地图搜索加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必将会有更多的GPU非图形应用走入千家万户!● 迎接视觉计算时代来临:从GeForce(民用消费)、Quadro(专业设计)、Tesla(科学计算)再到针对移动手持设备的Tegra,黄仁勋(Jen-Hsun Huang)领军的NVIDIA正一步步开创着属于他的图形帝国、引领视觉计算时代的来临。 相比CPU处理器多年面临的需求不足,NVIDIA创造需求推陈出新的做法使其更受推崇。 然而横挡在NVIDIA面前的仍然是座大山(Intel),尽管这座大山看上去那么遥不可及。 但在黄仁勋看来,3D图形终将成为PC(个人电脑)产业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缩小半导体工艺尺寸能走多远?

特约撰稿 莫大康 推动半导体业进步有两个轮子,一个是工艺尺寸缩小,另一个是硅片直径增大,而且总是尺寸缩小为先。 由半导体工艺路线图看,2013年应该进入14纳米节点,观察近期的报道,似乎已无异议,而且仍是英特尔挑起大樑。 尽管摩尔定律快“寿终正寝”的声音已不容置辩,但是14nm的步伐仍按期走来,原因究竟是什么? 传统光刻技术与日俱进 当尺寸缩小到22/20nm时,传统的光刻技术已无能力,必须采用辅助的两次图形曝光技术。 提高光刻的分辨率有3个途径:缩短曝光波长、增大镜头数值孔径NA以及减少k1。 显然,缩短波长是最主要的,而且方便易行。 目前市场的193nmArF光源是首选,再加入浸液式技术等,实际上达到了28nm,几乎已是极限(需要OPC等技术的帮助)。 所以Fabless公司NVIDIA的CEO黄仁勋多次呼吁工艺制程在22/20nm时的成本一定相比28nm高。 其理由是当工艺尺寸缩小到22/20nm时,传统的光刻技术已无能为力,必须采用辅助的两次图形曝光技术(DP)。 从原理上讲,DP技术易于理解,甚至可以3次,或者4次。 但是这样带来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光刻加掩模的成本迅速上升,另一个是工艺的循环周期延长。 所以业界心知肚明,在下一代光刻技术EUV尚未到来之际,采用DP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并不是问题,更多的是要从经济层面做出取舍的决定。 193nm光刻技术在计算的光刻技术辅助下,包含两项关键的创新,一个是同时带OPC(光学图形修正)的两次图形曝光技术,另一个是采用一种倒转的光刻技术来改善困难的布局复制,可以在局部区域达到最佳化。 因此可以相信,传统的193nm浸液式光刻技术加上两次图形曝光技术(DP),甚至4次,从分辨率上在2015年时有可能达到10nm,这取决于业界对于成本上升等的容忍度。 7nm还是5nm 除了工艺尺寸缩小之外,产业尚有多条路可供选择,如450mm硅片、TSV 3D封装等。 何时能够达到7nm或者5nm,截至今日尚无人能够回答,因为EUV何时进入也不清楚。 乐观的估计可能在2015年或2016年。 如果真能如愿,可能从10nm开始就采用EUV技术,一直走到5nm。 但是目前业界比较谨慎,通俗一点的说法仍是两条腿走路。 在今年的Semicon West上各厂家的反应也是如此。 Nikon正努力延伸193nm的浸液式技术,甚至包含450mm硅片;而ASML由于获得英特尔、三星及台积电的支持,正加快NXE 3300B实用机型的发货。 据说已经有6台NXE 3100 EUV设备在客户处使用,累积产出硅片已达片。 另外,下一代EUV设备NXE 3300B已开始安装调试,计划2013年共发货5台,另有11台NXE 3300B的订单在手及7台订单在讨论中。 ASML正在准备450mm光刻机,它是客户共同投资计划中的一部分。 公司有信心将3台EUV的营收落实在2013年的销售额之中。 ASML在2013年展览会的演讲中详细描绘了业界期待已久的EUV光源路线图,近期Cymer公司已推出了专为ASML光刻机配置的40W极紫外(EUV)光源,工作周期高达每小时30片,并计划在2014年时NXE 3300B中的光源升级达到50W,相当于43WPH水平。 而100W光源可能要等到2015年或2016年,相当于73WPH。 至于何时出现250W EUV光源,至少目前无法预测,除非等到100W光源成功,并有出彩的表现。 500W光源写进路线图中是容易的,但是未来能否实现还是个问题。 只要实现73WPH,可以认为EUVL已达到量产水平,因为与多次曝光技术相比,它的成本在下降。 在10nm节点以下如果继续釆用MP多次曝光技术,则可能需要4x甚至8x的图形成像技术。 因为从理论上讲,硅晶格大小约0.5nm,通常大于10个晶格尺寸,即约5nm时,才可能有好的硅器件功能,所以可以认为5nm是工艺尺寸的最终极限。 预测在2024年以后半导体产业可能发生革命性变化,电荷不再是传输信息的唯一载体,同时计算架构也可能发生革命。 另外,ASML、IMEC及Applied Materials等共同协作,认为采用EUV技术有可能达到小于7nm,由于EUV技术同样也可采用DP两次图形曝光技术来提高分辨率。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继续发展,之后的每一个工艺节点进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要求达到财务平衡的芯片产出数量巨大。 现在市场上已很难找出几种能相容的产品,因此未来产业面临的经济层面压力会越来越大。 然而除了尺寸缩小之外,产业尚有多条路可供选择,如450mm硅片、TSV 3D封装,FinFET结构与III-V族作沟道材料等,此外还有应用商店。 而站在客户立场,他们并非知道芯片的内部构造,仅是需要价廉、实用,而又方便使用的电子终端产品。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9109.html
少一位队友就无缘季后赛 他不是历史前十球星 麦迪质疑库里地位
OPPO还没上桌 荣耀 苹果 华为吃肉喝酒 小米 vivo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