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新片被嘲烂片 喜头悲尾 又当又立 三年前的谎言藏不住了

原标题:又当又立?小沈阳新片被嘲烂片,喜头悲尾,三年前的谎言藏不住了

小沈阳主演的喜剧电影《末路狂花钱》正在院线热映

凭借着超高的上座率和排片,该片的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1.8亿,仅次于王一博的《维和防暴队》

这样的结果超出了不少网友的预期

尽管电影才上映两天,可豆瓣网已经开出了分数,是6.4分

这显然不是一个高分

高票房电影,为什么拿不到高口碑?

网友们的理由如下:

是真的不好看 ,剧情老套 ,没有一点意思 ,不推荐

喜剧就好好做喜剧,为啥中间总是强制煽情

我爸猜到了全剧情,连台词都不带差的

看完感觉是把一个小品拍成了电影,因为喜剧有市场所以现在都乱搞了很无语

陪朋友去看的,全程很多人笑(听口北方人),但我实在笑不出来,东北小品风,剧情开个头就能猜到后面,尬笑。1星给宝石哥的rap,1星算是全体辛苦分

简单总结一下网友的观点:剧情老套、喜头悲尾,小品式电影!

剧情老套?

我们来简单看下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主人公贾有为,被诊断出脑部肿瘤,只剩十天寿命

于是他卖掉了传言要拆迁的老屋,找回了当年家属院的发小兄弟,决定在生命最后的十天里放肆享受

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令人捧腹的故事,最终被证实“误诊”,钱虽然花了,但他收获了友谊和爱情!

被误诊?狂花钱?最后煽情?

这样的剧情,其实已经不能用老套来形容,烂大街更为合适

《我是余欢水》、《西虹市首富》其实都是这种结构

喜头悲尾?

喜剧电影如何收尾,是所有电影人要解决的问题

贯穿始终的搞笑,会让人觉得深度不够

为此,喜剧人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煽情,强行升华主题,强调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这种套路使用多了,就会让人觉得厌恶

小品式电影?

这一点很好理解,从开心麻花的沈腾马丽,到大碗娱乐的贾玲,再到现在的小沈阳,都是演小品火遍全国的

他们不是科班演员出身,只能输出小品中的表演方式

这种方式演短剧还可以,演两个小时的电影,就有点不合适了!

喜头悲尾?大家是否想起小沈阳三年前的言论?

这一幕出现在《我就是演员第三季》中

对于小沈阳的出现,评委表示很不理解

他是靠演小品火爆出圈的,坊间也一直流传着“没有人红的过2009年小沈阳”这句话

在那个圈子如沐春风的他,何必蹚影视圈这趟浑水?

小沈阳给出的回应是:

现在的小品都是喜头悲尾,这种模式我不喜欢,我只想让观众笑!

何为喜头悲尾?

即喜剧开头,悲情收尾,观众都是哭着看完作品的!

小沈阳的这番话不仅讽刺了“喜头悲尾”的小品乱乱象

也在告诉世人:真正的喜剧应该是一喜到底的,让观众笑才是目的,我不会和“喜头悲尾”为伍!

话是这么做的,小沈阳是这么做的吗?

我们简单看一下小沈阳过去三年都做了什么

综艺节目就有七八档,比如《象牙山爱豆团》、《萌探探探案》等

参演的电影多达十几部

其中,《麻花特开心》、《一盘大旗》、《加油姐妹》、《末路狂花钱》都是是喜剧!

尤其是当下热映的《末路狂花钱》,属于妥妥的“喜头悲尾”电影!

有人会问了,放弃了小品的小沈阳,为什么又拍了这么多喜剧电影,还是老百姓厌恶的那种?这不是典型的又当又立吗?

这恐怕只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以解释了

小沈阳不是科班演员出身,他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恩师赵本山

在小品领域取得成就的他,想要走出这个圈子,谈何容易?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喜剧片一直都是他们最喜欢的电影题材

沈腾、马丽、贾玲皆是靠此“发家致富”

哪怕小沈阳不喜欢这种表演模式,或者作品结构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低头!

因此,随着《末路狂花钱》票房大卖,未来,小沈阳可能会继续拍类似电影,在钱面前,个人喜好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小沈阳说现在的小品是喜头悲尾,曾经的他带给大家多少欢乐?

我个人觉得,当“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剧话传开来的情况下,那些搞喜剧的如果不搞点悲情就很难受的样子。纵观现在所有的小品以及段子,都是无中生悲,让人觉得有点故作姿态的样子。现在的喜剧如果不悲,已经拿不出手了,观众想图一乐子,都不知道该看悲剧还是喜剧了。

我们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我们应该可以清楚的明白,不管是一个什么果实,它的内核是不会露出来的,它的悲在里面,而不是现在喜剧这种喜头悲尾,硬给你来一下子。我觉得很奇怪,喜剧里的悲不是强硬的拿给观众看的,为什么呢!就像卓别林与周星驰一样。

你看卓别林的喜剧,你会发现,他是在动作中让人发笑,而悲不悲的是后事,是观众走出剧场后回想起来品味的一种悲。周星驰也是,他的悲看起来是让人发笑的,觉得这个人跟一条狗一样,你会笑,你觉得好玩,但是当电影散场后你回想他的内容时,你会悲从心生。喜剧是这样一个东西,绝非现在这种披着喜剧外衣的悲剧情怀,这是可耻的。

我个人觉得小沈阳的喜剧就特别独特,没有什么让人泪目的,也没什么让人深思的,只是让你笑。内容里也确实有高深的东西,但那是散场后你回去路上该品味的事。小沈阳在喜剧这条路上是非常不错的,所谓的悲是他自己的悲,是他台上笑台下悲的一种状态,喜剧的悲是在台下的,不是在台上卖情怀。

你回想一下几年前的小品与喜剧,都是让人笑的,而且热热闹闹的笑。你再想想现在的喜剧,清一色的都是悲剧结尾,这是一种毒,就像那种肤浅的文青一样,搞得深沉文艺,其实骨子里想的却是如何吸引女孩。任何一种不自然的情怀与悲情,在小品里出现其实都是一种投机倒把。这个社会如果想让人哭是很容易的,让人笑才难。

我们回顾一下小沈阳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的作品都是把“喜”留在了台上,把“悲”留在了台下,而这才是“喜剧的核心是悲剧”这句话最好的解释。现在站在舞台上的演员都是一群卖情怀的,他们的喜剧除了让你哭,毫无可笑之处。

小品还没整明白,又开始当导演了?宋小宝的颓势,赵本山也救不了

不知从何时起,小品圈里刮起了一股“演而优则导”的风气。 继小沈阳、沈腾、常远等多名喜剧演员转型做导演后,宋小宝也踏上了这条路,首次执导电影《发财日记》。 为了宣传新剧,在上映之际,他还专门请到恩师赵本山为其题字。 分别多日的师徒,相处时非但没有任何生疏感,对话还十分轻松有趣。 赵本山调侃道:“我给你写完了,票房不好别找我”。 宋小宝则逗趣回应说:“我要卖多了你可别跟我分呐,师父”。 虽然两人尽显诙谐幽默,似乎电影也会因此增添色彩,可观众却并不买单。 不少人吐槽道现在什么人都能做导演了吗?言外之意则是并不看好宋小宝这部新剧。 其实,这也不能怪大众的眼光过高。 毕竟这些年喜剧演员导出来的电影,大部分都是烂片无疑,一上映就有滑铁卢之势。 再加上宋小宝巅峰之际就开始呈现衰落之状,好作品越来越少,段子缺乏新意,观众缘也在逐渐减少。 因此,大家对他做导演一事,持质疑态度也是很正常的。 用句话来说就是:老本行小品还没整明白呢,就开始跨界做电影了? 新剧还未上映,就被叫衰,这不仅印证了宋小宝的作品正在被时代“过滤”,还体现了“赵家班”一派渐渐陷入没落之境。 宋小宝出生在一个极度贫困家庭之中,为了贴补家用,读初二时他便辍学打工。 那一年,他才15岁。 彼时的他,还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做最简单的洗碗工,每个月工资才300来块,勉强够生活。 这种平庸的日子,在4年之后才被改变。 19岁时,他看到二人转团体下乡演出,凑着热闹上去扭了几下,刚好被演员焦小龙瞧见了。 焦小龙心想,这是个好苗子,便将其收为徒弟。 从此他开始跟着师父学习二人转,在鞍山等地不断表演,磨炼水平。 2007年,宋小宝的技艺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舞台上表演自如。 同年,他在吉林表演二人转时,这份 搞笑 神态吸引到了赵本山,随即将他纳入麾下,成了“赵家班”里第32个徒弟。 彼时,赵本山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小品奇才”,事业正是辉煌时期,能得到他的赏识,意味着命运都可能由此改变。 所以,宋小宝在团队里也特别努力,想着被师父提携一把。 但遗憾的是,在他之前,赵本山已经把小沈阳当成了“重点培养弟子”,自然就不会对他格外重视。 再加上他初入旗下,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赵本山并没有带着他上春晚,而是让他先去参演电视剧《关东大先生》。 两年后,他也成了经验老道的师兄,赵本山便让他参加综艺《本山大本营》,在节目里表现较佳的他逐渐小有名气。 看到宋小宝表现愈发优异,赵本山决定亲自带他出演小品。 2011年,两人于辽宁春晚合作节目《相亲》。 凭借两句经典台词:“瞅你那损色”、“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观众开始记住了这位个头小小、皮肤黑黑、爱戴红帽、十分 搞笑 的小品演员——宋小宝。 但,让他爆红的并不是这个小品,而是真人秀《欢乐喜剧人》。 4年后,他登上“喜剧人”的舞台,在这里,他创作出了无数个令人捧腹大笑的节目。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那句:“这后宫佳丽三千,皇上就偏偏宠我一人,于是我就劝皇上一定要雨露均沾,可皇上非是不听啊”。 渐渐地,观众越来越喜欢这个极具特色的搞怪演员,尽管最后是“开心麻花”团队斩获了当年冠军,可他却成了观众缘和受众度最高的那一个。 这一年,他彻底火了,事业开始走上巅峰时期,人气甚至比小沈阳都要高。 据说那时的他在《欢乐喜剧人》里面,一次出场费就要80万,而次年的时候,他就接下了20多档综艺节目。 如果大致估算一下,宋小宝的商业价值可能达到上亿的程度。 徒弟如此优秀,师父状况应是如何呢? 有趣的是,宋小宝出名之际,正是赵本山隐退之时。 宋小宝爆火之际,便是赵本山衰落之时。 2011年,宋小宝有了自己的人气,这一年却是赵本山最后一次登上春晚。 此后,徒弟幕前拼搏的势头越来越猛,师父却只想回归幕后。 时间再往后推两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功成名就的赵本山,正式宣布退出春晚舞台。 谁曾料想,离开春晚的他势头直线下降,人气急剧下滑。 那几年,他的商业活动也被砍掉不少。 最有意思的是,曾靠“赵本山”这块金字招牌打出不少知名度的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也在2015年正式更名为辽宁大学艺术学院。 此时,关于赵本山的批评声越来越大,甚至有教授直言不讳地说:赵本山时代就此结束了。 非议不止的年代,对赵本山来说也是莫大的打击,或许他真的就这样陷入了衰落之地。 不过幸运的是,此时的宋小宝已经在 娱乐 圈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小品特色”,成为当代出名谐星。 这对于赵家班来说,也算是一种欣慰。 只不过这份好运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年时间以后,便将宋小宝打入了谷底。 彼时,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宋小宝经常在综艺节目里,却鲜有新的小品出现,就算是作品,也只是“新瓶装旧酒”,毫无新意。 最重要的是,2016年时,他参演辽宁春晚小品《吃面》引起了网友热议。 虽然,这个作品带火了“没毛病”这个词,但是不少观众表示只要仔细观察一番,就能发现宋小宝的 搞笑 特色无非是自嘲、大声、表情夸张、有点装疯卖傻之态。 而且,看过他的小品之后,大家基本上都是哈哈一笑就没了下文,不会有任何深刻的思考点和记忆点。 再加上每个小品的套路都大同小异,时间一久,只要看了小品开头,几乎就能迅速猜中结尾。 这种“快餐作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很难再制造出当年的爆笑点,缺乏新颖性、观众缘降低,宋小宝的事业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次年,宋小宝主演的喜剧小品《烤串》,再次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原因有三。 第一,这档节目和此前的小品并无太大差异,一般来说能让观众发笑的节目,基本都是在说一些观众意想不到的包袱。 这样才能创造出不同点,观众也能自然发笑。 可套路相同的节目,大家在观看之时,都能迅速想到下一个笑料是什么,相当于被提前剧透,也就毫无看点了,作品自然很难引人发笑。 第二,《烤串》里有个喝酒的剧情,宋小宝基本都是真“喝酒”,还是对瓶吹的那种。 这一点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觉得这种情节就是俗不可耐。 因其“真喝”的段子,引发了大众讨论早年作品的热潮。 有人开始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搬出来,谈论到以前的小品也是基本都是无实物表演,却能引起共鸣,这也印证了宋小宝的作品不如以前。 最后,就拿赵本山作品和宋小宝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师父的作品都有其内涵,怎么到徒弟就没有了呢? 比如说1991年,赵本山的小品《小九老乐》就显示了新的婚姻现象,也代表着女性地位正在提高。 又或者说1999年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反映了改革几十年的差异,表示人民幸福度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作品都是如此贴合事实,有趣生动,引人思考。 放眼望去,宋小宝的作品质量并未达到这种高度。 究其原因,或许就是赵本山辉煌不在,很难再把徒弟带出新的高度。 而此时的宋小宝,也明白自己很难创作出众多令人赞赏的作品,再加上身体大不如前的原因,他决定暂时歇一歇。 2016年底,他宣布暂别综艺,此后,他在荧幕前的活跃度便逐渐降低。 次年,郭德纲开始导演电影《祖宗十九代》,同门师兄小沈阳也在拍摄电影《猛虫过江》,观众对此都有一定的期待值。 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影响,宋小宝也决定追逐自己的梦想,放手一搏去做导演。 同年,他便开始筹备拍摄电影《发财日记》的工作,直到今年才会正式上映。 在没看到预告片之前,观众就对此不抱希望,看过预告片之后,大家更是直呼“烂片无疑”了。 首先就是这种熟悉的“二人转风格”,尽显“韵味”。 紧接着,还有这样“自嘲身高”的老套路。 而后,电影结尾可能还有关于孩子的“感人结局”,这就像传统小品中的“喜头悲尾”,强行煽情。 光是预告片的剧情,就很难让观众笑起来,就拿一部电影来说,最精彩的应该就是这种短片,基本上结合了全剧最精彩的情节。 如果这时都不能把观众逗笑,那真的无法想象正片是什么场景。 而且现在电影的受众度都是年轻人,大家在网上看过的段子数不胜数,对新鲜事物的渴望非常高,仅仅是靠“乡土风”,根本抓不住观众的心。 这一次,已经在小品上吃过大亏的宋小宝,可能凭借电影也无法挽回没落的局面。 其实,赵本山的产业帝国在“滑坡”之际,影响的并不止有宋小宝一人。 此前,小沈阳自导自演喜剧片《猛虫过江》,就遇到了事业的滑铁卢。 这部号称“史诗级烂片”的电影,评分只有3.7分。 就连人民日报都点名批评它是“故事通俗,人物单薄”,侧面说明这部作品内容空洞,毫无水平。 文松也是赵本山徒弟之一,他在主攻小品之时,用“娘娘腔”姿态圈粉无数。 而后,他开始转型做了演员,可由他主演的《营救汪星人》仅仅只有210万的票房,可谓是彻底翻车。 还有他与刘小光一起合作出演的《S4侠降魔记》,上映不到几天,就被撤档。 就连“赵家班”一同出演的《奉天往事》《笑盗江湖》也被无数观众吐槽,评分低到不忍直视。 所以,如今的赵本山很难再回到当到事业巅峰之时,赵家班也陷入衰落的境地。 以宋小宝为主的徒弟们,更是遭人诟病。 这之后,他的弟子们未来的处境,也不知道会如何。 作者:炸胡牌 责编:CHEN

“喜头悲尾”小品模式遭到陈佩斯痛批,这种模式的源头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沈阳退出喜剧界时说:“小品我放弃了!喜头悲尾,我不喜欢。”小沈阳宣布放弃小品。这是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当漂亮的女主持人问小沈阳,还会回去演小品吗时,小沈阳说的一句话。

《金牌喜剧班》中,陈佩斯对王喳喳的《电梯奇遇》进行了深入灵魂的痛批

认为这是一个缺少喜剧内核,强行煽情的半成品。而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喜头悲尾这种低劣的处理手法作祟。如果把所有前面的过程再缩短还能好看,你看一遇到鬼就好看了,观众知道,你们不知道,于是就出现了喜剧情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如何保持它,在这个基础上往前发展就更好了,其实我特别反感这种所谓“光明的尾巴”,光明这两个字用的是一个借口,是我们能力不足。

春晚语言类节目开始变得索然无味,其实就是“喜头悲尾”作品大行其道开始,打着喜剧的幌子,包袱笑料少之又少,于是将戏核放在了结尾,用一个强行泪点来试图升华主题,但观众感受到的,只是满屏的尴尬。

喜剧小品首先应该突出的就是喜剧效果

能够通过喜剧小品的情节冲突、演员的语言和表演逗得观众开怀大笑,就算达成了喜剧效果。喜剧小品的主要功能就是逗人一笑,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在小品中特别强调要突出一个什么主题。只要够滑稽幽默,让人们捧腹大笑,就达到了喜剧小品的目的。看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那些小品,哪个作品要突出一个什么主题了?只要把人们的笑声从心底引爆出来就是最好的作品!

看我们早期的很多喜剧小品比如《拔牙》、《主角与配角》、《捐助》等等,哪部作品有多么鲜明的主题了?只要让人忍俊不禁 回味无穷就足够了。看了这些小品,生活中的烦恼一下子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能够提振人们精神,让人们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生活当中,其喜剧小品的意义还不够大吗?有些故意通过煽情 催泪的手法,要突出一个什么主题的做法,实在是在画蛇添足!以前的小品好看

陈佩斯朱时茂,赵本山范伟,赵丽蓉巩汉林,牛群冯巩等等这些大师级人物才是真正逗我们笑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品都开始煽情了,好像不让你掉点眼泪就不罢休一样。比如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小品版本就是一会笑一会哭的,虽然整体演的也很好,但是还是电影这么看比较好,小品主要还是搞笑比较好。

如果是电影的话,我看的一会哭一会笑,我觉得这个电影是成功的,它带我进入到了它的情绪里。但是这是个小品啊,我看小品的初衷就是为了开心啊!就是想看搞笑的,仅此而已。

喜头悲尾的作品很多都是那种所谓主旋律具有说教性质的作品,有时甚至去强制煽情,看得特别尴尬!春晚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的!

一个好的作品,当然可以给观众所启发和感悟,我们希望出现更多这样的作品,但是前提你要知道,你是一个喜剧节目,你有没有让观众笑了,得到放松了!最基本的前提都没有做到,再煽情也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只要这个作品没有涉及违法和道德底线,能你让观众笑了,就是成功的作品。再进一步,如果还能让观众有所思考,那是锦上添花的作品。至于感悟到什么,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启发也不一样。

陈佩斯表示了大体的意思

现在的作品大多都是这种喜头悲尾的剧情,观众乐不起来,这不是观众的笑点高了,是创作本身出了问题,这并不是观众想要的效果。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会想要用这种强行煽情的方式烘托气氛。观众不是来听道理的,你只需做好分内事让大家开心就够了,毕竟“笑”才是喜剧的最初心。

希望陈佩斯老师的点评能够给这些只懂以煽情结尾的喜剧制作人敲个警钟,在往后的日子里带给我们更多的欢乐和优秀的作品,保留经典。

小品是文艺作品的一种,也是为大众服务的

最终目的是人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开心一笑,小品成功的关健是给人欢乐,宣传正能量。无论哪一类文艺作品,首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弘扬正气。其次表演的技艺与其内容 。充满正能量,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要容于社会,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弘扬正气,宣传道德规范,倡导诚信友爱、爱岗敬业精种、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抨击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弘扬英雄事迹。小品好坏主要是内容要充满正气,通俗易懂适于大众,表演给人们带欢乐与开心的效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068.html
什么东西洗好了却不能吃 脑筋急转弯 猜猜看! 答案很有趣
假日经济大放异彩 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