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推出团购配送到家 快手加码万亿外卖生意

来源 |Tech星球

|陈桥辉

Tech星球独家获悉,从今年3月开始,快手基于部分本地生活商家的外送需求,进行商品外送功能优化,在商家售卖的团购套餐中,快手平台不仅在服务保障中增加了“仅支持外送”的标签,还增加了“外卖到家”的功能服务,由快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这意味着,在快手上用户也能够享受团购配送到家的服务。

实际上,快手的整个外卖模式与抖音外卖类似,平台并不亲自参与配送服务,而是为商家提供外送上的产品配套支持,包括提供团购商品的外卖展示标签,配送下单按钮等,出餐、配送等服务仍由商家完成。

而在此前,快手APP内并没有这些外送功能。去年11月,Tech星球曾披露,快手部分合作商家已将外送服务延伸至快手,即快手的部分团购也支持外卖到家。但整个过程是仅仅是快手商家自发行为,也没有如今快手这样予以支持。此外,整个配送需在商家指定的微信小程序或第三方APP内完成。

如今,用户已经可以在快手APP内,完成外卖团购商品从下单到配送到家的全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外卖的快手商家也在扩大。去年11月,快手客服表示,当时本地生活团购订单暂时仅支持部分肯德基和海底捞商品外卖/外送。而现在,拥有自配送能力的品牌商家都可以通过受邀的方式,获得快手团购配送到家的能力。

从到店团购,向到家团购进军,作为日活用户近4亿的短视频平台,快手成为继抖音后,第二个发力外卖的短视频平台。对于在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又将迎来一位重磅级玩家。

快手也能点外卖了

Tech星球通过体验发现,在快手APP内还没有专门的外卖入口,用户需要在“团购优惠”频道内搜索外卖等关键词,才能够显示外卖商品。

Tech星球从部分商家了解到,团购配送目前主要应用于客单价较高的商家,比如烧烤、小龙虾、烤肉等餐饮类目,价格在大几十到上百元,未来是否会向客单价低的商家逐步开放此功能,还需进一步观察。

以烧烤外卖为例,进入某商家的烧烤套餐下单页,除了看到套餐信息外,还能看到带有“进外送”的服务保障标签,指明商品仅支持外送。

图注:外卖配送到家的商品页面。

在线点单成功后,会在结果页出现一个“外卖下单”的按钮,非外卖团购套餐则不会显示类似字样的按钮。用户需要通过小程序兑换并预约配送到家。

Tech星球在快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的《商品类目和属性明细》中发现,对小程序的商品关键属性的核销类型的代码中,确实可以看到支持外送、到店/外送均可的字样。

图注:快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截图。

具体的配送操作流程是,点击“外卖下单”按钮后,会跳转至快手小程序进行外卖配送的操作页,用户可以选择立即配送或预约配送,紧接着填写地址和口味、备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在点击提交配送订单,即可完成配送操作,等待外卖到家。

图注:快手外卖下单操作页面。

配送服务由商家提供,配送费不定,比如,有的商家3-10公里免费配送,超出范围则需要支付额外的配送费。

有部分商家甚至在快手开启了外卖直播带货。在某龙虾直播间内,主播表示他们受快手邀请,刚开通外卖服务,Tech星球发现,位列他们直播间第一的可外送商品已经售卖超6000单,销售额超60万元。

图注:快手上的外卖直播带货页面。

对于快手的外卖业务,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是依靠商家配送的“团购配送”服务,更加符合快手自身的打法,也填补了快手本地生活在到家团购赛道上的空白。

围绕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场景,线上实现交易闭环,线下通过即时配送完成交易履约,对于快手而言,多一个场景也就意味着多一分商业想象空间。

外卖会成为快手的爆发点吗?

从市场需求看,国内外卖市场还未饱和。据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配送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稳定在12%左右。用户规模更是已经突破了5亿人,仍有30%的市场未被渗透。对于快手而言,仍有一定的机会。

作为日活用户近4亿的平台,快手上的用户也存在一定的外卖需求。在快手内搜索“快手外卖”等字样,可以发现有不少有关快手外卖开通服务的视频。

Tech星球联系到一位可以开通快手外卖小程序的服务商,他告诉Tech星球,发布外卖开通服务视频后,自今年4月起,就收到了多达300多条的快手外卖咨询信息,商家对商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位已在快手开通外卖服务的商家运营人员李月告诉Tech星球,快手内用户对外卖的需求挺大。在快手还未支持商家做外送服务时,他就想做外卖。只不过步骤较为繁琐,需要在其团购套餐的商品标题中注明了“可配送”字样,用户在购买团购套餐后,私信商家快手后台并将收货信息发送过去,他们就会为消费者提供自行配送服务,或者寻找闪送、达达等第三方平台配送,接着当面或是由买家将团购券二维码私信发送至商家的快手后台,从而完成商品的核销。

即便操作复杂繁琐,他们每个月也能有10多万元的销售额。

而在李月所在的商铺,4月份正式开通外送服务后,一个月时间,外卖总单量就超过2000,销售额得到明显提升,达20万元,为了增加订单量,他们除了发布挂载外卖商品信息的短视频外,还开启了直播带货。

如今,像李月所在的店铺这样,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打通外卖销售渠道的商家已不在少数。而且,甚至有部分商家以外卖为卖点的短视频内容,获得过万的点赞,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

但短视频平台做外卖也并非易事。《晚点Late Post》去年披露,抖音外卖业务已放弃2023年达成1000亿元GMV的目标,GMV也不再是团队下半年最看重的指标。据了解,该业务当前的重心已转为:尝试用更多方式跑通业务流程。另据鞭牛士透露,抖音外卖已从本地生活业务线调整至抖音电商业务线,与小时达即时零售业务进行整合。意味着,抖音外卖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也并非一片坦途。

另一位在快手上有外卖配送服务的商家运营人员向Tech星球表示,短视频外卖虽然存在机遇,但要想做大也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譬如,尽管平台为他们进行了外卖功能优化,但无论是入口曝光、还是平台宣传力度,都不算大。而且,快手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其外卖相关的界面和功能还不如美团、饿了么等主营外卖的平台那样专门化和精细化,这会给商家带来操作上的不便,也可能会让用户在体验上感到繁琐。

最重要的是,快手缺乏自营的配送体系。快手在配送方面,短时间内尚无法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匹敌。缺乏成熟的自有配送团队,或与大型配送企业的深度合作,可能导致配送效率不稳定,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影响商家的口碑。

此外,外卖履约售后链路较长,若遇到餐损、以及未按规定时间送达情况,最终的责任还是回落到商家身上,解决售后问题等,商家的成本无形增大。

对于快手而言,要做好外卖这门生意,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美团 饿了吗 大众点评 行业分析

大众点评的点评功能会继续发光发热,因为你去旅游,会搜索当地,更多是大众点评的点评功能提供。 团购功能在和美团合并之后,也就是一般化。 美团的团购功能进入了夕阳期,团购的最辉煌点已经是曾经了。 外卖功能还在继续烧钱,不过都卖给代理商之后,对于美团公司是挣钱的,但是部分代理商就不好说了,良莠不齐。 饿了么被阿里收购之后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最拭目以待的还算是饿了么,举例一点:阿里在推出无人售货,如果客户提出配送呢?肯定是饿了么的地面部队。 此功能是点评和美团在以后的战斗中不具备的整合。 饿了么将会是物流+快递+外卖+配送等等功能的集合点。

外卖行业的三边逻辑是什么

在线外卖商业模式迎来转变机遇 发展新技术成关键在线外卖市场双雄争霸升级,重点发展新零售业务2018年第三季度,美团上市后,在线外卖市场双雄争霸升级,行业进入发力期,饿了么、美团外卖均重点发展新零售业务。 分别有超四成的受访用户偏好使用超市、生鲜水果配送业务。 在线外卖平台提供的多元化服务,覆盖大部分本地生活场景。 在新零售时代,把握机遇,及时转型,将成为平台发展的转折点。 中国在线外卖平台服务新零售趋势明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线外卖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80.1%的受访用户偏好使用在线外卖平台的外卖服务。 48.1%的受访用户偏好使用在线外卖平台的超市/网购配送服务。 42.0%的受访用户偏好使用在线外卖平台的生鲜水果服务。 在线外卖平台提供的多元化服务,覆盖大部分本地生活服务场景。 在新零售时代,把握机遇,及时转型,将成为在线外卖平台发展的转折点。 2018年Q3中国在线外卖用户偏好服务类型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一.起点逻辑这个逻辑首先要回答的是: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源?为什么你能做而别人不能?王海军做亚朵酒店,是因为王海军之前是如家酒店集团的创始成员。 米雯娟做VIPKID,是因为她之前已经做了13年的少儿英语。 以上这两个人可以很容易的回答上面三个问题,而且说完你无力反驳。 但现实情况是,能够具备以上条件的创业者数量极少。 大部分都是并不具备,或者具备一定条件就开始创业了。 所以为什么有人说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那是因为总结出这句话的人多半是这部分人。 那难道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创业者就很难成功吗?美团给出的答案:不是。 美团除了做团购,它还做电影票、酒店、外卖、景区门票,在这几个方面美团都不具备足够的优势,但它却做到了行业前列。 二.非连续逻辑首先我们看美团的发展历程,2010-2013年美团做的是生活团购网站,2012-2015美团开始做生活团购APP,2014到现在美团又集中精力做了外卖。 非连续的意思就是,美团这三个阶段不是连着的,因为连续的意思是我做生活团购网站就应该在生活团购网站的基础上深耕下去。 美团没有深耕却做到了千亿市值,这背后隐藏着非连续逻辑的核心:趋势。 也可以通俗的讲是大环境变了。 为什么好好的生活团购网站不做下去,非要搞移动团购APP呢?因为美团明白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了。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例证,就是当你一个月不打开电脑,也不会觉得少点什么的时候,那就意味着PC时代基本结束了。 那为什么移动团购APP做着做着又开始搞外卖了呢?依然是非连续逻辑的核心———趋势发生了变化。 因为国内的团购基本是VC吹起来的,而VC敢花重金吹也是有参照系的。 这个参照系就是Groupon这家团购平台。 这家平台在2011年6月申请上市,预期估值250亿美元。 当VC们看到这个报价的时候基本都疯了,仿佛找到了新大陆,于是在国内就疯狂的投资团购平台,千团大战就是这么被推出来的。 这个事情到了2011年11月,也就是Groupon被估值250亿美元后的第五个月,原本预期良好的上市计划被拖了5个月,更糟糕的是,Groupon最终IPO的估值也由原来的250亿变成了100亿。 然后到了2012年的11月,Groupon市值跳水至22亿美金,整个市场一片哗然。 然后VC们纷纷变节。 这个时候美团就开始做外卖。 所以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趋势变了。 但趋势变了能解释美团从PC到移动,再从移动到外卖的非连续转变,却不能解释由外卖到电影票、酒店、外卖、景区门票啊?这里就要说到第三个逻辑:三.高低频逻辑首先,从外卖到电影票、酒店、外卖、景区门票也属于非连续性逻辑,但这里并没有明显的趋势存在。 所以高低频逻辑要解释两个问题,一个是非连续逻辑中的趋势问题,另一个是起点逻辑中的悖论问题,简单概述成两个问题就是,没有趋势就不能做了吗?没有起点(资源、人脉、经验)就不能做了吗?答案是可以,因为高低频逻辑要讲的是,当美团掌握了外卖这个高频应用后,就等于掌握了巨大的流量,这个点用梁老师的话来讲就是破局点。 试想,如果你每天都会打开手机点外卖,那外卖中推个电影票,推个酒店住宿是不是就更容易被你看到呢?这就像美团跟携程之间的竞争,在美团还没进酒店预订这块的时候,携程基本占据着整个酒店预订市场60%的份额,但美团却后来者居上,这里美团就抛开了起点逻辑,不在你已经占领的市场竞争,而是找携程的业务边界,也就是携程没覆盖的市场,比如钟点房的预订,医院、大学周边的酒店预订等。 然后美团再利用高低频逻辑,用高频的外卖给低频的酒店预订做推广,很快就起到了效果,最终,美团的在酒店预订方面迅速赶超了携程。 当然以上三点逻辑并不是美团成功的全部,这里主要讲成功的部分逻辑和思想,要想真正做到美团那样,要具备的东西还很多。 比如是亲投资人还是亲用户,看到趋势后是不是能果断行动而不是心存幻想,能不能找到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业务边界,以及团队的执行力够不够强等。

跟饿了么签了独家协议,现在美团来合作可以签吗?

不能 得等协议过期 比如你签了5年独家 就要等5年后才可以签其他人 不然就是违规 要赔钱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770.html
网易网2024年5月侵权举报受理公示
浙江台州石人峡景区 队友太差劲 驴友穿越河谷遇上山洪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