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士兵丢的铜钱 首次!考古人员 捡到

6月3日,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考古发掘现场,正在怀柔120号敌台西北角采集土样的考古队员,在灰烬土中发现了一枚铜钱,上面“万历通宝”四个字不难分辨,明确的年代还原了这处遗存的时间,意外出现的铜钱也增加了这处敌台的神秘色彩。

在箭扣长城120号敌楼的灰土层清理过程中,考古专家发掘出了带有万历年号的铜钱,以及带有编号的火铳部件等文物。

“这是一枚铜钱!敌台里还有铜钱!大家快猜猜年代。”考古队员张志伟兴奋地用小刷子轻轻刷去铜钱上的浮土,发现一面没有字迹,翻过来仔细辨认后,才看出了万历的“万”字形状和“历”字的一撇。专家们齐上阵,终于认出了“万历通宝”四个字。

“真是惊喜!我们从2018年开展长城考古项目以来,第一次发现了明代的铜钱。”项目考古负责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尚珩赶紧凑上来仔细端详。“这座敌台是一次性垮塌的,垮塌的时期比较早,对于考古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从那以后的干扰就比较小了,垮塌的内部有可能发现更多古人留下来的文物或者遗迹。”

“‘万历通宝’四个字证明这枚钱币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般来说,发现明确纪年的文物,我们就会把年份作为这个遗迹的时间。比如我们所处的120号敌台,从形制上看是万历时期修建的,今天又出土了‘万历通宝’,就更加确定了这里出土的一系列文物都属于万历年间。”尚珩告诉记者。

这枚铜钱为什么会出现在敌台的灰烬土中?古代戍边士兵在长城上真的要带零花钱?对此,尚珩分析,“为什么这里会有钱币暂时难以考证。通常来讲,正在长城上戍边的将士们是不需要花钱的,就算是发工资,也是要到山下的城堡里统一发放。所以我们可以猜测,可能是某位将士把随身的钱币弄丢在了这里,跨越几百年被我们捡到了。”

120号敌台自发掘以来,惊喜不断。先后发现了疑似用于装填火药的铁器、佛郎机的子铳、水缸的碎片、青花瓷的瓷片等。而此前,北京长城考古已经发现了火炮、石雷、佛郎机、箭头等武器,也发现过水稻、黍、粟等碳化物。

“这说明戍边将士们在长城上生活是很艰苦的。”尚珩解释,将士们把长城敌楼当做了自己临时的家,生火、做饭、戍守都要在上面。当然将士们并不是常年驻守,他们也是会轮班的,自己的家人也需要照顾。古时候是以城堡范围来分管边墙,城堡里的驻军会轮番到边墙上驻守,和现在的边防哨所有点类似。(北京日报)


历史上为什么用铜而不用铁来制造货币

呵呵,不是这样的,这是由矿藏量决定的,矿藏量也决定了这两种金属的产量和市场价值.铁的矿藏量比铜的小啊~!那么铁的价值低,同样的商品用铜作为一般等价物则携带的少啊~!其实历史上金银的价值是一直下降的,就是由于产量的变化引起了其市场价值的变化啊~!

我国最早的货币出现于哪个朝代

1.中国最早的钱币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最初是用以物易物作为商品交换手段的。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物品越来越多,交换的物品种类不断增加,实物交换就显得不太方便,于起就需要以某种天然物作为交换商品的手段。 因为贝本身具有天然的单位,而且轻巧坚固,便于携带,同时在原始社会先民早已用贝作为装饰品,对它很熟悉,所以用贝作为交换商品的手段是最方便合适的。 因此可以说,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起动使用的是天然贝,以后又产生了人工制造的骨贝、石贝、陶贝和铜贝等。 2.中国最早的金币我国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黄金了,但是最初黄金只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当作赏赐、馈赠物的。 在我国,黄金作为货币应以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版为最早。 这种郢爰金版形状像一块块豆腐干,上面打上许多印记,计有“郢爰”、“陈爰”、“鬲爰”等五六种,使用时根据需要临时凿开。 因为金版上的印记大部分为 “郢爰”二字,故称“郢爰金版”或“郢爰金饼”。 这些印记像印章一样,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印子金”。 3.中国最早的银币1974年秋天,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农民在挖石灰池时发现一件三足带盖铜鼎,内藏有银布币18件,重3072.9克。 银币皆为铲形,銎(qiong音琼。 铲上按柄的孔)作圆柱状,除一件空前外,其余均为实首。 按布体大小可分为长、中、短三型,其中最大者长15.7厘米,宽5.8厘米,重188.1克;最小者长8.4厘米,宽5.8厘米,重134克。 《中国钱币》1983年第3期介绍,从造型、制作特点看,这批银布币属于春秋中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最早的银质货币。 笔者认为,它应属于专门用以赏赐或贮藏的钱币,而不是流通货币。 4.中国最早的统一流通货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林立的政治局面,造成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各种不同特点的货币形制,形成不同类型的货币流通领域,基本上是四种形状各异的货币体系,即贝币体系、布币体系、刀币体系及圜钱体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对刀、布、贝及圜钱,对我国的货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并为此而颁布了法令。 “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 ”规定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 黄金用于大额支付或赏赐,而半两钱则为日常流通货币。 秦半两“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是我国最早的统一流通货币。 5.中国最早的金质方孔圆钱1980年8月陕西省咸阳市北塬下出土一枚五铢金币,其形制与常见的西汉铜五铢相同,圆形方孔,钱的正反面均有轮廓,直径2.55厘米,正面穿上横郭,金币重9克,经化验金的成色为95%。 据钱币专家鉴定,这枚西汉五铢金币的铸造时间当在武帝元狩五年至宣帝神爵四年之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所见的年代最早的金质方孔圆钱。 6.中国最早的银质方孔圆钱1955年南京光华门外黄家营五号六朝墓出土银五铢二枚,其形制为东汉五铢,也可能是六朝时仿制,应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银质方孔圆钱,可能是殉葬的冥币。 7.中国最早的铁钱钱币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铁钱是西汉末年公孙述在四川成都称帝时所铸的铁五铢,现此说已被否定。 解放后在我国湖南长沙、衡阳和陕西西安等地的西汉古墓中出土数量不少的铁质半两钱,仅长沙西汉古墓一次出土就达32枚,面文篆书“半两”二字,%B

蒙古的钱币什么样

蒙古货币简介蒙古的货币名称为Tugric(简称Tug),中文名称为图格里克(简称图)。 蒙古货币的发行银行是蒙古的中央银行——蒙古银行(TheBankofMongolia)。 目前流通的货币有、5000、2000、1000、500、200、100、50、25、20、10、5、3、1图格里克等面额纸币,另有50、20、15、10、5、2、1蒙戈(Mongo)铸币。 1图格里克等于100蒙戈。 蒙古是世界上具有几百年使用货币历史的国家之一。 据文献,曾在蒙古境内生存的匈奴国开始发行使用纸币,但最早使用硬币还是在成吉思汗时代,忽必烈汗时代首次使用金、银货币。 1921年3月13日蒙古独立,曾于1921年11月发行临时性可支付的证券,面额有100、50、25、10元;1924年由蒙古财政部发行证券,面额有50、25、10、5、3、1元。 1925年2月22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决定,实行货币改革;同年12月9日,蒙古工商银行(以后改名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开始发行本国的货币图格里克。 在此之前,蒙古没有发行过自己的货币。 在蒙古的主要外币是美元、人民币及欧元等,可以自由兑换,目前1美元USD=1668.17图,1欧元=1841.68图,1元人民币(RMB)=166.58图,(2007年12月末汇率)。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825.html
被溪流吞噬的浙江游客 去年中国156人死于户外探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