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 多家日本车企被曝 涉及部分在售车型

6月3日消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会长(董事长)丰田章男今天(6月3日)下午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就丰田汽车公司曝出“存在测试违规、提交虚假数据”的行为道歉。今年1月,丰田章男就曾因丰田旗下公司的一系列造假丑闻鞠躬道歉。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今天发布的消息,鉴于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大发工业”等近年来接连被曝出“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时所需的型式认证过程中发生不当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此前指示85家汽车生产公司调查并报告是否存在类似情况。而截至5月底,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共五 家公司,查出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

此外,据环球网援引时事通讯社、《每日新闻》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3日通报称,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5家汽车、机车生产企业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当天,丰田、本田、马自达企业高管分别召开记者会,就此事道歉。

关于日本车企的舞弊行为,报道举例称,国土交通省表示,在车辆安全性能测试中,丰田曾提交虚假数据,还曾不当改装测试车辆,造假行为涉及两款卡罗拉车型和一款雅力士车型。据报道,丰田、马自达、雅马哈的造假行为涉及各自企业的部分在售车型和停产车型。本田、铃木的造假行为仅涉及停产车型。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 正今天在记者会上对此表示遗憾,称这种行为“损害了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日本国土交通省目前已指示丰田汽车、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三家公司“暂停部分目前正在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的出货”,“并对消费者做出详细说明”。今后将结合现场检查结果,基于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近年来,日本制造业质量丑闻层出不穷,涉及汽车、钢铁、化工等诸多领域。仅以丰田汽车为例,前年以来,其子公司日野汽车、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等也都相继曝出在产品检测中存在违规行为,给丰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曝大规模造假

前不久,成立于1946年的老牌日本制药企业小林化工公司“爆雷”,被指造假长达40年。 来自央视的最新报道称,日本另一家行业巨头,专司刹车等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16日对外承认,其产品质检数据中有11万多项存在篡改等造假行为。 据报道,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16日公布,该公司日本国内工厂生产的刹车及零部件产品中,有多项质检数据是篡改或者编造出来的。 其中,大约有5000项没有达到汽车厂商约定的标准值。 曙光制动器还公布,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时间跨度长达20年左右。 据悉,本次造假事件波及包括丰田、日产等在内的多家日系车企。 其中,丰田还是曙光制动器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1%。 针对此事,有记者联系了曙光制动器日本总部,负责人回应称,涉事零部件波及到10家日系车企,但具体企业名称无法公开。 不过他也同时表示,这些车企重新检查后都认为产品性能没有问题,所以曙光制动器以及相关车企目前都没有召回的计划。 日本汽车零部件公司及车企“造假”问题频发。 2017年日本神户制钢被曝铝制产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遭人为篡改,丰田等多家日系车企均使用了该产品。 2020年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电装公司”因生产的燃油泵存在缺陷,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多家日本车企受到影响,导致丰田、本田、斯巴鲁、马自达等车企累计超过500万辆汽车被召回。 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也让日本制造业的光环再次蒙上阴影。

日本汽车行业有哪些大规模造假事件?

日本汽车行业的大规模造假事件有:2017年斯巴鲁深陷“糊弄门”、日产汽车造假事件、丰田安全气囊事件、日本均胜“数据篡改”事件、三菱电机伪造文件事件、曙光制动器造假事件。

1、2017年斯巴鲁深陷“糊弄门”

2017年10月27日,斯巴鲁承认,公司下属两家工厂使用无资质检验员“糊弄”新车出厂前的整车检查,此行为已成“常态化”,持续约30年,丰田等多家日系车企均使用了该产品。斯巴鲁公司社长吉永泰之承认,公司存在上述违规行为,召回25.5万辆汽车,并鞠躬道歉。

2、日产汽车造假事件

2018年7月9日,日产汽车召开记者会承认,公司在日本国内5家工厂生产的19款车型存在尾气排放和油耗测量造假问题。对于造假原因,负责生产和开发的日产汽车执行董事山内康裕表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厂没有配备拥有检测知识和技能的监督员,因为交货时间紧,质检员就通过造假来提高检测效率。”

3、丰田安全气囊事件

2020年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因在撞击事故时安全气囊可能无法打开的缺陷,丰田、本田在美国与加拿大共计召回车辆612万辆。同年,高田“夺命气囊”的阴霾还在,又一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日本电装因为“熄火门”事件,让丰田、雷克萨斯、马自达、三菱、本田、斯巴鲁等众多日系车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大规模召回潮。

4、日本均胜“数据篡改”事件

2020年10月,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对部分在强度测试中没有达标的安全带进行了“数据篡改”,可能导致大量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而这些“不达标”的产品,此前也随之进入到日本车企内部,国土交通省预测,仅日本国内可能就有900万条安全带不达标,涉及大约200万辆汽车。

而包括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内的10家日本车企,均有使用该公司提供的产品,日本国土交通省已要求各家车企为大规模召回做好准备。

5、三菱电机伪造文件事件

2020年 12月15日,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三菱电机承认曾向欧洲车企出口大量不达标产品长达3年之久,甚至在出口时伪造大量虚假文件,瞒天过海,掩人耳目。

从2017年6月开始,欧洲实施无线电设备的新规,而三菱电机的一批零件不符合新规标准,三菱电机为了继续向欧洲销售这些不合规的零件,提供了伪造的“符合规定”文件。在接受欧洲当地检查时,还通过临时改造零件蒙混过关。事后,三菱电机表示,“对客户及相关人员造成莫大困扰,对此深表歉意,将努力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6、曙光制动器造假事件

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于2021年1月16日曝出质检数据造假,其公司生产的刹车及零部件产品中,有多项质检数据是篡改或者编造出来的。

据了解,曙光制动工业近年来定期报告的产品总数为19.2213万件,其中存在不当行为的报告数据为11.4271万件,涉嫌造假数据占比近六成,在其供应的零部件中,有4931例未能通过曙光制动工业与其汽车制造商客户商定的质量标准,而这类“缺陷”零部件均正常交付给合作车企。曙光制动器还公布,造假行为从2001年便开始了,时间跨度长达20年左右。

日本钢企造假,日系品牌的车还安全吗?

说起日本的行业,很多人对这个国家早已经耳熟能详了,然而在近几年,日本的企业却频频被爆出造假,从之前的三菱改汽车燃效数据、高田篡改安全气囊测试数据后,第三家日本神户制钢却也被爆出篡改数据的丑闻。

该丑闻一曝光,丰田汽车、三菱重工正在研发的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三菱支线客机”(MRJ)、日本东海旅客铁道公司运营的部分新干线列车等终端纷纷中招,波及企业达近200家。

在8日的时候,神户制钢自己承认,旗下的多家工厂确实存在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的强度以及尺寸等出厂的检验数据,以此来充好。至于是不是管理层串通恶意造假,那就不得而知,反正他们也没承认。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欢购买日车,日产车在国内一直有着一个纸老虎的名称,现如今此事一出,那么对于日产车的经济是否会有影响。

其实早在去年就出现了“夺命气囊”事件,高田公司在日本是属于最主要的气囊生产商,却由于去年7月的时候,因为质量问题而被牵连出造假的丑闻,当然其检测的产品数据都是经过篡改,质量检测环节中删除了部分数据从而编造所谓的理想结果,那结果就是在今年6月高田公司申请破产。

还有在去年4月的时候,三菱公司也承认了在其生产的四款轻型汽车的燃油效率测试中存在违规操作,涉及车辆达到了超过60万辆。

同年5月,日本的第二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也承认在其本土销售的16款车型存在燃效数据造假,数量涉及超过210万辆。

以上的种种数据来说,在造假上,技术确实很高,不然也不可能十来年之后才被挖出来,以前都嫌弃日产车,这些有另外的理由不购买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1477.html
涉嫌计划暗杀泽连斯基 波兰已逮捕18人!
价格创近5年同期最低 牛羊肉为何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