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了 深夜惊雷!39亿存款

兄弟姐妹们啊,A股又出了离谱的事情,上市公司39亿元的存款,可能要消失了。

39亿元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6月4日晚间,ST亿利(前称:亿利洁能)披露关于上交所对业绩预告更正事项问询函的补充回复公告。

其中显示, 亿利财务公司对于公司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货币资金的用途主要是向亿利集团及其关联方发放贷款,近日公司获悉相关贷款已被划分为次级贷款(不良贷款的一种),公司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ST亿利称,鉴于上述情况,公司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公司将尽快向相关方核实有关情况,压降存款规模。

4月30日,亿利洁能披露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6亿元,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5.4亿元、6.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1.62%、174.11%、188.52%。

业绩亏损的原因,是巨额存款减值。亿利洁能4月23日披露,将对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存款,计提约4.2亿元、占货币资金余额9.7%的信用减值准备。

而审计机构也对亿利洁能的2023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原因就是:

亿利洁能公司2023年12月31日存放亿利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款项为390,609.99万元,占期末货币资金总额的90.24%,已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42,000万元。亿利洁能公司期末有息负债较高,偿债压力较大。

由于财务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未来降低亿利洁能公司存款规模的措施因受外部环境影响可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判断亿利洁能公司存放在财务公司款项的可收回性及减值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准确性,无法确定是否需要对该存放款项及减值金额做出调整,也无法确定应调整金额及对财务报表披露的影响。

按照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其股票就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亿利洁能从5月6日正式开始"带帽",股票简称变更为ST亿利,随后就开启了“跌停之旅”,至今经历了超过20个跌停,股价仅剩0.68元/股。

而ST亿利背后的股东户数也极为庞大,超过11万户。

大股东亿利集团本身已深陷债务危机,其所持的上市公司超34%股权被全数质押。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亿利财务公司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莫迪宣布:获胜

印度总理莫迪6月4日晚宣布,执政党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获胜。

莫迪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印度人民连续第三次表达了对全国民主联盟的信任。“我向同胞们保证,我们将实现他们的愿望,我们将以新的活力、新的热情和新的决心继续前进”。

另外,根据初步计票结果,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

印度议会实行两院制,分为联邦院(议会上院)和人民院。人民院选举每5年举行一次,在人民院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组建内阁。

此次人民院选举投票从4月19日开始,共分为7个阶段进行。

路透社此前报道称,如果莫迪所在的执政联盟再次胜出,莫迪预计将成为继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之后首位连任三届总理的人。


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钱到底去哪了?

人民银行5月11日发布的4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这意味着4月份居民手中的钱比3月份少了1.2万亿,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呢?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原因:1、季节性因素4月份居民存款减少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因为每年的一季度末,商业银行都会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冲高存款规模,而到了二季度初,这些存款就会出现回落。 从历史数据看,居民存款在每年的4月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以4月为例,今年1.2万亿居民存款的减少量少于2017年(减少1.22万亿),2018年(减少1.32万亿)及2021年(减少1.57万亿)。 此外,4月份也是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时期,这也会导致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存款流向财政部门。 2、投资理财意愿回升另一些专家认为,4月份居民存款减少反映了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的回升。 因为在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转好的背景下,部分居民会将存款转化为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基金、黄金等。 从数据看,4月份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较3月环比回升1.2万亿至26.2万亿元,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下降趋势。 其中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较3月环比提高1.3万亿元至22万亿元,已经基本恢复至1月末水平。 同时,4月份黄金价格也出现了较快的上涨,从每克270元左右涨至每克290元左右,创下近八个月以来的新高。 这也可能吸引了部分居民购买黄金相关的产品。 3、提前偿还房贷影响还有一些专家认为,4月份居民存款和贷款同时减少,可能与部分居民提前偿还房贷有关。 因为在利率下行和房价上涨的环境下,部分居民会选择用闲置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还清或减少房贷,从而降低债务成本和风险。 从数据看,4月份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 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指按揭贷款,其减少说明了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现象。 此外,4月份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 据机构测算数据显示,4月全国50个一、二、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14%、-24%和-35%,4月地产销售情况较一季度明显走弱。 这也可能影响了居民的新增房贷需求。 我认为这些因素都是在当前经济和金融环境下的合理反应,也反映了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 随着经济复苏的进一步深入,居民存款规模和增速有望逐步回稳。

南宁一群储户在工行2.5亿存款被内鬼转走了,银行不承担责任该谁承担?

南宁的一群储户在工行的2.5亿存款被内鬼转走了,我认为银行应该承担责任。

储户的银行存款无端消失的事件,其实也经常在网上看到。这些储户的存款之所以被内鬼转走,就是因为这些内鬼本身就是银行里的一些高管,他们代表着银行的形象,人们处于对银行的信任,对于拥有高管身份的工作人员,也是毫不怀疑,才会导致受骗上当。

南宁一群储户在工行2.5亿存款被内鬼转走了。

南宁一家工行的高管,利用自己的高管身份,暗中操作,把非常信任他的一些 VIP储户的存单,换成假存单,把他们的存钱转走。

案发后,虽然大部分的赃款已经被追回,但是仍然有1亿多存款没有追回。这些存款牵扯到多位银行储户,他们都是出于对这位高管和银行的信任,才把钱存到银行的。

法院的判决令储户们高兴不起来。

案件经过法院的审理,这名高管以盗窃罪,诈骗等罪被判处了刑期,并处以罚款。涉事的这家银行因为监管不力也被判出了作出相应的处罚和罚款。

但是储户们一点多亿的存款损失,则由这名被判刑的高管和他的同伙一起来承担,银行对于他们的存款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高管已经被判刑,让他承担这些存款损失,显然已经是不可能。该判决的都已经判决了,但是这样的判决却让储户们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银行不承担责任,该谁承担?

我认为这些钱就应该由银行来赔付。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因为银行的监管不到位,高管钻了管理漏洞的空子,才会导致储户损失严重。如果银行一味推脱责任,未来信誉必然会遭到崩塌,让良好的形象毁于一旦。

2.5亿的存款“失踪”,法院判银行无需责任,储户需要承担责任吗?

2.5亿的存款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法院却判银行无需承担责任。这让储户很难受,储户也不应该承担责任,因为这个钱是存在银行的,现在钱不见了,储户也是无能为力的。中国人民对于银行是非常信任的,把自己的钱存在了银行,但银行却把钱丢失了。在这之后可能很多人民就会对银行失去信心,不敢把钱存进去了。

储户需要承担责任吗?

当然是不需要承担的,因为这个钱是被工行某分行的高管弄走的,涉及的资金金额有2.53亿元,在结案之后还有1.2亿元没有归还。这些人都是进行大额储户的人是非常信任这个高管的,也是很信任工商银行的,但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是一个储户被骗了,其实共有28位储户被骗。这个高管之所以会做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因为投资失利,导致自己亏得血本无归,并且每个月还要支付450万元的高额利息,所以才会把主意打到储户们的资金上去。现在储户一直在进行维权,但法院却认为银行没有责任,这也让储户感觉到无能为力。

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在法院的判决书中,1.2亿元的缺口是由这个高管及手下共同承担的,银行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这样的说法是很冷酷无情的,所有的人都是想不到的。但是法院竟然判决了,储户也只能默默的承受,再去想办法把钱追讨回来。最后高管被判归还所有的资金,并且还被判了无期徒刑。银行也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回应,说这属于高管个人的犯罪行为,且不算是职务侵占,与银行没有任何的关系。

总结

从中可以看出把钱存入银行也是不怎么安全的,那老百姓这把钱存在哪里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1565.html
高考期间 志愿服务 北京城管将在考点周边开展 高考爱心服务站
香港特区政府 热烈欢迎 高铁香港段将引进卧铺列车往返北京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