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十日内连创三捷 爱神星留轨级首飞

微信公众号“星河动力航天”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6月6日13时,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十三)运载火箭(任务代号:Love On Top),顺利将TEE-01B星(地球之眼1号卫星),纳星三号A星、B星,共3颗卫星与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送入瞬时轨道高度545km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十天内取得的第三次发射成功!

(微信公众号“星河动力航天” 王海霞摄)

TEE-01B星(地球之眼1号卫星)运行轨道高度为545km,可获取星下点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0.52m,幅宽优于14.8km的遥感图像。用于为我国国土资源监测、矿产资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公共应急卫生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纳星三号A星、B星是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两颗遥感技术验证卫星,主要进行对地遥感成像、对地光学信标导航验证。

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是国内首个商业火箭末级留轨试验平台,由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自主研制,该试验平台是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末级的基础上,通过升级实现在轨运行能力,可为新技术、新器件、新产品的在轨试验提供低成本、便捷性验证平台,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模式一:新器件、新产品在轨验证。可对新型或自研元器件、新材料、新产品进行在轨验证,为新器件或新产品的在轨应用提供验证支持,降低新材料或新产品在航天型号产品的直接应用风险。

模式二:可对在轨制造、在轨维修、空间操控、飞行器延寿等各类航天新技术进行在轨验证,实现新技术的在轨验证和在轨迭代。

模式三:空间生物实验。可对空间重力生物学效应、空间生物大分子晶体生长、空间细胞与组织工程、空间防护药物与器械、失重环境合成材料等进行研究。

此次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搭载了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毫牛级电推载荷,该电推载荷将进行在轨验证。

后续,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将继续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太空业务新边界,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截至目前,星河动力航天已为20家卫星客户,成功发射了48颗不同类型的商业卫星。


神舟飞船

神舟一号至六号发射及回收时间及地点: 神舟一号(无人) 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发射,21日回收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二号(无人) 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发射,1月16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三号(无人) 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时发射,4月1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四号(无人) 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发射,2003年1月5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五号(载人) 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21小时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搭载人数1人:杨利伟 宇航员梯队: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 神舟六号(载人) 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115小时33分钟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搭载人数2人: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神舟七号(载人) 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 搭载人数3人:执行任务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进行了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验证飞船返回控制等主要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二○○一年一月十日至十六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进行了第二次无人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进一步检验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table][tbody][tr][td] [/tr][/tr][/tbody][/table] 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一日、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至二○○三年一月六日,中国先后成功发射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进行了第三、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火箭逃逸、飞船应急救生等功能均为真实状态,飞行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状态一致。 二○○三年十月十五日至十六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二○○五年十月十二日至十六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七十六圈,历时四天十九小时三十三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资料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 “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离这一年结束的日子只有一个月零9天。 在7年时间里每天数着日历倒计时过日子的航天人中,许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 在新的战鼓声中,“神舟二号”又开始起步了。 正在驾驶隆隆天车挺进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必须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去争分夺秒!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 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 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 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 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 “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我国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虽然“神舟”飞船的研制、发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国研制飞船的起点更高。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 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 另悉,若一切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 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 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 那艘承载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划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 公元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 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结束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神十四发射时间及地点是什么?

神十四发射时间是在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任务主要目的为:

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

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3679.html
商标 智界 华为向奇瑞转让2枚运输工具类
让观众看清吃戏有多离谱 不会演别尬演!吴谨言一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