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连春秋 古法开新境 非遗连四纸

(原标题:非遗连四纸:一纸连春秋 古法开新境)

中新社江西铅山6月2日电 题:非遗连四纸:一纸连春秋 古法开新境

作者 朱莹

立夏前后,在江西铅山县,取武夷山脉毛竹为原料,发酵、制浆、抄纸,历时一年,一张有着“寿纸千年”之称的连四纸就此诞生。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连四纸又被称为“连史纸”,防虫耐热、长久不变色,旧时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将连四纸列为元代“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清道光年间,铅山连四纸每年外销20多万担,远销日本、南洋。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北麓,盛产毛竹。以毛竹为原料,配以武夷山天然泉水,铅山的“天时、地利”给了连四纸诞生的土壤。传承至今的工匠技艺,则是成就其“寿纸千年”最不可或缺的“人和”要素。

“漫长的岁月里,连四纸因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而日渐式微。”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章仕康近日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末,铅山境内最后一张连四纸纸槽曾一度停止生产。

2006年,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连四纸制作技艺仅有3人掌握,章仕康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5月28日,在铅山连四纸发展有限公司工坊内,章仕康正在制作连四纸。 朱莹 摄

今年53岁的章仕康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天柱乡人,父辈以造纸为业,他从小熟悉各环节造纸技艺。为抢救、传承和发扬连四纸制作技艺,当地启动了传统产业复苏工程,章仕康参与其中。

“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连四纸手工制作技艺被称为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发展至高峰时的“活化石”见证。据介绍,连四纸的制作技艺复杂而精细,生产使用全天然原生态的浆料、纸药纯手工制作,有沤、蒸、漂、舂、抄、焙等七十二道工序,生产周期长达一年。

抄纸、覆帘、榨纸、牵纸、焙纸……走进铅山连四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铅山连四纸公司”)工坊,数名工人正在制作连四纸。章仕康抬起纸帘、入池轻划;伴随着浆水经过竹帘时细密的哗响,游离在水中的纸浆被抄捞而出,结成一张有形薄纸,附着在竹帘之上;再将有湿纸的一面朝下,放在压榨机底座的木板上,帘子轻轻揭开,一张连四纸的雏形便铺陈开来。

5月28日,工坊内连四纸湿纸平整地刷贴在火墙上焙干。 朱莹 摄

“一张合格的连四纸,韧度、平整度、厚薄、均匀度、光滑度都要合格。”章仕康说,制纸过程枯燥辛苦,从入门到掌握制作技艺至少需要两三年。如今,铅山连四纸公司已培养了11名县级传承人,基本都是章仕康的徒弟。

近年来,江西铅山县建设连四纸展览馆(博物馆)、研学和拓展基地,连四纸连起一条条产业链。在当地城区的纸曰书房,连四纸摆件、纸灯、纸扇、背包……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市民在店里体验拓印、古籍修复等。

5月28日,江西铅山县城区纸曰书房内的连四纸文创产品。 朱莹 摄

据了解,当地扩大连四纸文创产品生产、数字化转换和创意设计,开展劳动教育与研学旅游,诠释非遗的现代意义。截至目前,铅山连四纸公司今年销售额约200万元人民币,文创产品品类已超过150款。

千百年前,铅山县“舟车驰百货,茶楮(纸)走群商”,连四纸走遍大江南北。如今,“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整柔韧”的连四纸,继续着承载古韵的千年使命。(完)


纸桥的做法 详细的制作步骤

准备材料:几张纸,透明胶布。 1、首先,将纸卷成圆柱,如图所示。 2、再将几根短的对折。 如图所示。 3、将对折后的短的卷纸固定在长的上面,如图所示。 4、其余几根同样处理,固定住,充当桥梁的基柱。 5、再取一张纸,折叠成适当的宽度。 充当桥面。 6、然后将桥面粘贴在桥体上,一个纸桥就制作完成了。

怎么剪四个“春”字连在一起?

1. 准备好材料,正方形纸,铅笔,胶水,剪刀,绳子。 2. 取出正方形纸,折成小正方形。 3. 把正方形撑开折成三角形。 4. 取出铅笔在纸上画出“春”字模样。 5. 把三角形对折之后用剪刀沿着铅笔的痕迹裁剪好。 6. 裁剪好后已经可以看出“春”字的形状了。 7. 打开以后就是四个春字了。 8. 取出绳子在顶点处固定好。 9. 涂上胶水,然后靠拢。 10. 这样就完成四个春字的裁剪了。 汉语拼音:chūn春的部首:日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9首尾分解:日部件分解:日造字法:会意笔顺编号笔顺读写:横横横撇捺竖折横横春基本解释1. 一年的第一季2. 两性相求的欲望3. 生机4. 姓。 词组1. 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2. 妙手回春[ miào shǒu huí chūn ]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3. 春满人间[ chūn mǎn rén jiān ]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4. 如坐春风[ rú zuò chūn fēng ]像坐在春风中间。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5. 口角春风[ kǒu jiǎo chūn fēng ]口角:嘴边。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 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6. 春秋鼎盛[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7. 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8. 着手生春[ zhe shǒu shēng chūn ]见“ 著手成春 ”。 9. 春风得意[ chūn fēng dé yì ]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 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 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10. 春诵夏弦[ chūn sòng xià xián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 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后泛指读书、学习。 11. 春风风[ chūn fēng fěng rén ]风人:吹拂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 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12. 满脸春色[ mǎn liǎn chūn sè ]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

贴春联的来历要简洁些大概在40~50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因满族尚白,清宫贴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区可能更早),家家户户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3744.html
罗素 为何要赞美闲暇
双方可能签约4 Shams 湖人计划让雷迪克长期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