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普微短剧丨GO 兔 启程回家 月球

李浙

这两天,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完成了几项大任务——月背采样封装、在月背展开五星红旗、上升器月球背面起飞。而今天(6日),嫦娥六号上升器又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快点击视频!让总台“空天逐梦”IP形象“空天兔”带您一起看看整个精彩过程。

闫帅南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 制丨王琰 李浙

制片人丨崔霞

导 演丨李嵬嵬 宫俊杰

策 划丨总台“空天逐梦”新媒体工作室

AI技术 | 谭阳 周建 高夕晴 李丹 郭庭昊

CG制作丨 张文静 张艺 支欣 刘昌 关剑 付昊 李冰雪

支欣
张艺

我们在月球上发现了什么?

我们在月球上有很多发现,但是即使人类已经踏足月球50多年,更多的还是未知。 总体而言,人们有两类发现。 第一类是对已有的认知进行了确认;第二类是对月球有了新知。 第一类发现中,我们早已知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海洋水体、没有生命等,探月工程帮助我们确认了这些已知的事实。 第二类发现比较有意思,比如“嫦娥四号”之前发布的一张图片上有个“小屋”,由于图片分辨率受限,大家都在猜测它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外星人的住所?后来我们通过更高清的视像才知道,那是一块轮廓形似房屋的岩石。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带回来1731克月壤样品,并分批次发给科学家们。 科学家们通过对月壤的分析、研究,发现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并非已经沉寂了30亿年,可能在19亿年前仍有活动。 这些发现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也是我们继续探测月球和太阳系的动力,这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关于探月工程,我国在2003年前后正式提出探月工程计划,到2020年底“嫦娥五号”圆满完成返回任务,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目前已开展了三期探月工程,圆满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本答案来自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与中国儿童中心联合推出的系列科普图书《答案》,内容由领域科学家/专家校验通过。

月光可以晒黑皮肤吗

AI科普微短剧丨GO

可以的,月光也可以晒黑皮肤。 晒太阳让皮肤变黑主要是日光中的紫外线长波(UVA)及中波(UVB),紫外线可刺激人体本身黑色素细胞出现黑色素,并使表皮增厚,其实是人体对抗刺激的防卫动作。 若光源与紫外线波长相近,一样会刺激皮肤让皮肤晒黑,甚至晒伤。 因光线的波长大不相同,卤素灯等的波长可能与紫外线相似,不过波长相近,也需配合距离、照射时间与能量,所以不是所有的灯光都会晒黑呦!不论白天或晚上其实都需要防晒,除赏月以外,其实对於白天残留的过量紫外线也不可忽视,记得涂抹防晒霜后记得仍须再补充,以确保防晒效果。

关于月亮的科技知识

嫦娥六号

月球(moon)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著地球。 自月球形成早期,月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url]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 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 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 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日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日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 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 又由于月球轨道倾斜于地球赤道,因此月球在星空中移动时,极区会作约7度的晃动,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 再者,由于月球距离地球只有60地球半径之遥,若观测者从月出观测至月落,观测点便有了一个地球直径的位移,可多见月面经度1度的地区。 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 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2/3处)。 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迎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迎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迎时针绕日公转的。 很多人不明白为甚么月球轨道倾角和月球自转轴倾角的数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转轴倾角则相对于卫星(即月球)本身的轨道面。 在这个定义习惯很适合一般情况(例如人造卫星的轨道)而且是数值相当固定的,但月球却非如此。 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著5.145 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 因为地球并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 期间,白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倾斜于黄道面)的夹角会由28.60°(即23.45°+ 5.15°) 至18.30°(即23.45°- 5.15°)之间变化。 同样地,月球自转轴与白道面的夹角亦会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 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 56°的摆动,称为章动。 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月交点--其中升交点(北点)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面以北;降交点(南点)则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以南。 当新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日食;而当满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月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4310.html
中国证监会 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
华为之前也降两次价 华为做不到!比亚迪 幅度挺狠 余承东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