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董 铭
国庆档刚刚结束,观众又迎来一个“银幕节日”:自本月11日开始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重映“接力赛”。从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到第八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创作跨度长达10年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以每周一部的节奏和中国观众重逢,影片数量之多,上映排片之密集,难怪有人感叹“这下真的要住在电影院里了”。
“90后”的老电影
对于很多“90后”来说,从2001年首部上映,到2011年上映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不只是小说和电影,也是童年的伙伴、青春的见证。哈利、赫敏和罗恩在电影末尾时已经成年,饰演他们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和鲁伯特·格林特也不再是童星,看着他们长大的观众也大多步入而立之年。如今在大银幕上重温《哈利·波特》电影,尤其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等前几部作品,更多了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有广泛观众基础的背景下,《哈利·波特》系列重映就不怕没有观众捧场。据猫眼专业版统计,《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两日就收获3383万元人民币票房,周日排片比仅次于《志愿军:存亡之路》,整体票房走势看好。事实上,这已经是该片第三次与中国观众见面,早在2002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在中国拿下5600万元票房,这个成绩放在当年已是不俗。
2020年第一次重映时,《魔法石》更是斩获1.9亿元票房,可见该片在影迷心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减当年,这一点从北京环球影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也可见一斑。4年前重映时优异的市场反馈让片方华纳影业更加有信心,这次把《哈利·波特》全套8部影片统统拿出来,让广大中国粉丝看个过瘾,也为提振整个市场大盘和好莱坞电影的人气出力。
发现“新细节”
对许多资深粉丝来说,虽然《哈利·波特》的情节早已了然于胸,时不时还能在家中电视或手机上重温,但情感的共鸣只有在封闭空间的大银幕上才会更加凸显,甚至发现某些“新细节”。例如在知道系列后期揭示的哈利与伏地魔恩怨之后,回过头才发现前期的魔杖等道具早已有所铺垫;体会到了斯内普教授的良苦用心后,才能理解他对于哈利的情感是多么隐晦,饰演者艾伦·里克曼的演技如此精湛。
饰演麦格教授的英国传奇女演员玛吉·史密斯不久前去世,再次在大银幕上看见她展现神奇的“变形术”时,又多了份对逝者的悼念。不仅是史密斯和里克曼,《哈利·波特》系列上映后的20多年来,已有多位片中演员去世,包括两位邓布利多校长的饰演者理查德·哈里斯和迈克尔·甘本、海格的饰演者罗彼·考特拉尼、姨夫的饰演者理查德·格雷弗斯等,大多也是英国影坛和戏剧舞台上的资深人士。
对于市场而言,重映《哈利·波特》这样的经典影片也不只是“卖情怀”,还兼具着提升市场热度、为新片预热、传承IP吸引年轻一代的功效。据统计,《哈利·波特》系列全球累计票房已超过77亿美元,堪称本世纪最成功的IP系列电影之一,粉丝一直在期待续集或衍生篇的出现,拥有版权的华纳影业也在想方设法挖掘其商业价值,像2016年推出的《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就是《哈利·波特》的正统前传,聚焦年轻的邓布利多和格林沃德的斗争,如今也已经制作三部曲。
《神奇动物在哪里》除了由小说原作者J.K.罗琳亲自操刀剧本,还力邀正传电影的导演大卫·叶茨执导,力求再现原汁原味的魔法世界。即便新续集口碑反响不一,但票房上足以把哈利·波特IP的人气延续至今,如今还有一些“00后”观众是在观看《神奇动物》系列后,再反过来重温《哈利·波特》正传。
“炒冷饭”?
近年来,经典影片的修复、重映在市场上越来越常见,观众也愈加明白:“重回大银幕”对于电影这一艺术类型和大众商品来说,本就是很常见的发行操作,既无需讽刺“炒冷饭”,也不必带有“还某某一张电影票”的狂热,可以用更加平静的心态重温经典。
今年11月1日,法国名导吕克·贝松的代表作《这个杀手不太冷》将在首映30年后在中国重映; 2012年《泰坦尼克号》以3D形式在中国重映,豪取10亿元票房,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为之惊讶。至于像《哈利·波特》原作者J.K.罗琳的个人言论争议,对于影片在中国的票房影响程度并不大。
此外,像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和《一代宗师》重映时,在镜头、剪辑和配乐上都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想要更适合观众的口味;而像《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些影史经典的修复、数码化和重映,其史料研究和艺术价值显然要高于商业价值。
当然,一些不算古老的影片重映,就明显是为后续票房和宣传服务。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如《沙丘2》《阿凡达2》在上映前,会把前一部翻出来短暂重映,让观众及时重温前情,这主要是为了给新片“暖场”。
还有一些影片虽然属于经典,但重映时机显得有些莫名其妙,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卖点,影院也看不到排片的动机,让观众无所适从。今年8月31日重映的《食神》就悄无声息地“一闪而过”,644万元的票房可谓惨淡,前几年的《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等,票房也只有几百万元,提振市场热度的效果极其有限,除了资深影迷外也很难让更多人知晓。▲
为什么近两年这么多经典的旧电影再次搬上大银幕?
至于你说的重新上映的电影,其实应该指的是那些已经在国内上映过,时隔多年后再次上映的影片。 2008年的《东邪西毒终极版》,2011年的《倩女幽魂》,2012年的《新龙门客栈》 2015年的3D版《一代宗师》、3D版《功夫》《甜蜜蜜》等等。 它们有的会翻录成3D版,有的会进行高清画质修复,有的会增加新的内容,以吸引观众。 这股重新上映的风潮,应该是受到2012年《泰坦尼克号》3D版上映的影响。
一部普通的重映片,票房达到1000万基本上就有望盈利了,其利润空间甚至超过了许多新片。 所以在较低成本下,即使票房不高,小投资也能获得高回报。 经典影片有情怀,喜剧类型未出现重映电影中,70%多是八九十年代的港台片,究其原因,其一是迎合大众的商业片,其二是引起情怀观众的集体怀旧,虽然成绩不错,但重映类型比较单一。 话说,之前经典的搞笑喜剧类型的电影还从未重映过,而且早前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凤毛麟角,也许有的在电脑上看过,但毕竟和在影院直观的感受大有差距,搞笑、悲伤、情怀都会被无限放大而引发连锁反应。
想想上世纪90年代甚至2010年以前,影院数量之少、银幕质量之低、声音效果之差,很难保证观众较好的观影效果,大家观影的积极性也不高。 而现在大有不同,在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井喷式”繁荣,大众观影习惯的不断养成和强化中,更多的人会走进影院,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人们都已成为观影主力和新的增长点,而且影院银幕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观影体验之佳,能够更好地让观众欣赏重映电影其经典美学与故事表现力,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毕竟不是每一部老电影都敢重映,重映的电影一定会有它的经典和闪光之处。 首先要有过硬的质量,大众关注的焦点仍以内容为王,然后要有清晰的受众群体才能更易产生共鸣,加上恰到好处的营销宣发手段,想不赚钱,有点难。
时隔40年,为什么李连杰的成名作《少林寺》会重映?
40年前的老电影《少林寺》经过高清修复以后要重映,这部老电影引来了广大网友的讨论,广大网友表示,自己的童年回忆要重新展示在大荧幕上,并表示一定会去捧场。 而且在最近几年很多的老电影,像《无间道》《霸王别姬》也曾在高清修复后重映,那么这些影片为什么会重映?这一举措会为电影事业带来哪些影响,接下来小编就会为大家的深度解读一下。
这些老电影的重新上映,最重要的考量就是经济上。 虽然说,老电影的修复工作投入比较大,人工修复的占比越高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也就越多。 但是随着最近几年疫情情况的发展,电影行业新片的拍摄也极为不顺利。 在此情况之下为了促进电影行业的稳定,人们便开始想到把老电影画质调整优化以后再投放到院线,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挽救电影行业。
除了考虑到经济上的条件以外,更要考虑到情怀价值。 尤其对于这些老的国产电影来说,很多人第一部看的电影就是《霸王别姬》或者是《开国大典》等。 正如那位网友所说这是他们的童年,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最早观看的电影得十分有印象,会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在里面,因此除了票房的收益,情怀也无比关键。 尤其是在过去,我们是作为小朋友的身份去看这些老电影,现在我们是以大朋友的身份带着我们的小朋友去看这套电影,那一定有不一样的意味。
另外一点,这些影片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电影,这些电影的传递出的价值观,也经历过时间的检验,往往能够让人们跨越时空都能感到共鸣。 这些修复后的老电影,不仅比以往更清晰,而且各类的承载着我们童年的回忆,更能够发挥我们传统文化优秀的品质,让更多的人喜爱我们的老电影,更加助力中国影视业的发展。
决定一个电影是否重映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都是一些原本票房就很好或者很经典的电影,借着上映多少周年等等的借口搞个修复版或者3D重映,比如《泰坦尼克号3D》,《侏罗纪公园3D》,星球大战更是在美国不知道重映多少次,主要是因为这些电影都太经典了,很多的让你看一遍都看不够,会连续的重温很多次,也是票房很高的原因,一般这样的电影就会连续的重新上映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