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是全球性贡献和机遇 人民日报金社平

原标题: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是全球性贡献和机遇

图为1月30日,远洋滚装船在福州港江阴港区装运出口海外的乘用车辆(无人机照片)。2023年,中国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全年合计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一季度,中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4574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21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2381万千瓦。

一张张成绩单,反映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折射出惠及世界的澎湃活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开放竞争和互利共赢的发展逻辑。

以世界眼光、时代眼光、历史眼光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动缩影。放眼未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将在开放合作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靠的是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努力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智能化、数字化赋能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从而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十年磨一剑”的矢志创新。

图为近日,出口汽车在烟台港整齐排列,等待装船。

10多年前,全球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在技术储备、产业积累等方面占据优势。中国坚持市场主导、鼓励充分竞争,引导企业加速创新,推动技术快速迭代。

48小时、锁单突破6000台,上汽集团5月14日发布新款新能源车型——智己LS6,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系统、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新车型的诸多首创“黑科技”,是上汽集团十年如一日创新投入的结果。

早在2014年,上汽集团就开始智己汽车原点架构的前期预研,软件系统从1.0时代到3.0时代,智能驾驶从可用到好用,电池突破1000公里超长续航……正是靠着矢志创新、聚沙成塔,点点突破汇聚成中国整车优势。

西安隆基绿能电池工厂,智能搬运机器人往来穿梭,机械臂精准高效作业……在这里,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阳能电池下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宝。近5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已达180亿元,研发人员超过4000名。

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是世界产能版图中不折不扣的先进代表。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上海提供芯片、软件,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在长三角地区,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配齐所有零部件。

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形成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成本和效率在每一个环节实现优势集成。

“在中国,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日本《每日新闻》如是报道。

“近年来,中国新兴产业之所以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积极创新研发、控制生产成本的结果。”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直言。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充分开放。

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打开门谋发展。越来越多全球企业主动拥抱中国新能源产业,分享发展机遇。

4月,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其上海研发中心再升级,进一步提速在华智能化创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投资25亿欧元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

从有序调整新能源汽车外商准入负面清单到全面取消汽车领域外资政策限制,从引进更多新能源产业外资项目到鼓励国产新能源品牌加强全球合作,中国致力于通过高效的市场机制和良性的产业竞争生态,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一句话,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取得的竞争优势,完全靠的是“真诚+实干”:真诚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真诚地深化改革开放,真诚地促进合作共赢;实实在在地抓技术创新,实实在在地抓产品优化,实实在在地抓产业升级。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的是惠及全球的大国责任。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新能源产业促进了全球技术进步,提升了资源分配效率,创造了未来经济新增量,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积极效应有目共睹。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贡献,体现在为世界构建了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的一座变电站。张志国摄在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并网发电,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短缺局面;在肯尼亚,加里萨光伏电站投入运营,数万户家庭远离“电荒”……中国有序推进新能源国际合作,着力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贡献,体现在增加优质供给让全球消费者受益。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走向世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具有高质量、高效能、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今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2.1万辆,同比增长20.8%。

“以前,新西兰居民不熟悉中国品牌,我们在卖车时需要做很多背景介绍铺垫,现在,越来越多新西兰居民会因中国电动汽车慕名而来。”新西兰Rotorua MG门店负责人理查德·范德恩格尔的话,生动反映出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认识的变化。

“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英国,不仅降低了电动汽车价格,还鼓励了行业创新,让消费者和汽车行业都受益。”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评价说。

比亚迪ATTO3车型被英国新闻公司评选为英国2023年度最佳电动汽车,吉利几何E车型深受卢旺达消费者喜爱,长城哈弗H6新能源车型荣获巴西年度最佳动力奖项……西班牙媒体报道说,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上乘,几乎一半的西班牙人会考虑购买中国汽车作为他们的下一辆汽车。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贡献,体现在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赞比亚光伏电站、泰国水面漂浮光伏电站、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首期400兆瓦等项目纷纷实现并网发电……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开展新能源产业合作,长期扎根、深度融入、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合作国家深入互动,通过技术转让和项目本地化普及技术进步,助力合作方培育经济新动能。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2022年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加上中国国内的减排量约22.6亿吨,合计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给世界带来经济新增量。

(三)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行的是开放合作的光明大道。

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与共,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人类贸易实践,都在反复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全球生产率,才能继续把新能源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把新能源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中国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图为国产万吨级电动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

在海拔高达5193米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高原山地上,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按下“快进键”;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完成首航;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全球灯塔网络”,成为全球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

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绿色低碳技术尚未成熟,庞大的低碳发展需求与低成本绿色技术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突出。中国新能源技术不断升级、要素禀赋结构深刻改变、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结合,并通过大规模应用显著降低了新能源产品成本,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把新能源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中国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瑞典斯德哥尔摩,弗里哈姆嫩港口。这里坐落着蔚来汽车在瑞典的第六座换电站,一个连接斯德哥尔摩、哥德堡、马尔默三大城市的充电网络已经形成;今年1月,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正式投产……中国汽车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也带动全球相关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互惠贸易,不仅出口新能源产品,还大量进口保时捷、宝马等新能源整车,以及高端电动汽车的灯具、刹车系统、轮胎、减震器等零部件。此外,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主体包括大量外资企业。去年,特斯拉一家企业就占了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出口份额的28.6%。正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所言:“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蕴藏着海量市场需求,这将是各国发展的共同机遇。”

经历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各国之间存在产业竞争和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但诉诸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炮制出所谓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限制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只会造成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延缓、新能源技术进步步伐放缓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迟滞。

一个竞争有序、效率更高、容量更大、创新迭出、高度联通的全球市场,将为各国提供不断扩大的增量空间,让所有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全球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孕育着大海般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将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现自身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和改善全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灰犀牛事件是什么意思?

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黑天鹅事件”指的是概率很小但是影响非常巨大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带来颠覆性影响。“灰犀牛事件”主要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它会让你猝不及防,甚至比黑天鹅更危险。

自中国规格最高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闭幕后,“灰犀牛”一词大热,成为财经圈的时髦用语。那么“灰犀牛”究竟是什么意思?中国经济的灰犀牛是什么,A股的灰犀牛又有哪些?

什么是“灰犀牛”?

经常看股市新闻或者财经新闻的股民,可能对“黑天鹅”比较熟悉,指的是概率很小但是影响非常巨大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带来颠覆性影响,通常代表着利空,是股民最不愿意看到的词语之一。

而“灰犀牛”由于“外形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甚至比黑天鹅更危险”,因此被用来形容那些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灰犀牛”并非新词,早在2013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便提出了这一概念。2015年,伦敦商学院知名教授迈克尔·雅可比基于渥克的提法,首次发表了系统阐释“黑天鹅”到“灰犀牛”趋势演变的论文。2016年,米歇尔·渥克经过整理和研究,出版了《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提出“灰犀牛”主要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

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首次引用“灰犀牛”概念,发表了系列评论员文章,提出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灰犀牛”一词随即一炮走红,引起财经界对的关注和热议。

中国经济有哪些“灰犀牛”?

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都必然存在各自的“灰犀牛”,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灰犀牛”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可以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灰犀牛。从官方立场看,中财办于7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中对“灰犀牛”概念做出了解读,列举了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五大类问题。

灰犀牛1: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在我国包括理财产品、信托贷款、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业务或机构,是正规银行系统之外作为信用中介的实体和活动,对存款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替代,从而导致所谓的“金融脱媒”现象。由于受到的约束、监管相对较少,影子银行的产生实际上就存在规避监管的考量。

在经济扩张时,影子银行融资增加,容易加剧经济过热,推高资产价格,导致资产泡沫风险的累积;在经济下行期间,影子银行融资收缩,又容易加速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违约风险发生。2012年以来,影子银行融资占同期社融的累计比重最高接近40%。

灰犀牛2: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重要影响。

需求方面,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购房者的债务负担承重。如果房产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产抵押价值不足可能导致房贷违约,从而造成银行出现坏账损失;供给方面,房产价格居高不下带来土地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导致房企的开发贷款相应增加。同样,如果房产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企销售收入下滑可能导致房企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房企债券等出现违约。

更进一步,一旦购房者或者房企出现违约情况,银行变现抵押资产又会造成房价的进一步下行,从而出现“泡沫破灭-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

灰犀牛3:国有企业高杠杆

由于企业高杠杆借助相互担保、循环担保渠道,不仅助长盲目融资风险,还加剧了企业间风险传递,此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已经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根据2016年12月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测算,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总债务244万亿元(不含外债)。加上外债,中国合计的债务大概是255万亿人民币。2016年我国GDP为74.4万亿,这意味着我国的总负债率为342.7%,除去金融的实体总负债率刚刚超过250%。

这一数字略高于全球平均246%的债务杠杆率,但略低于发达国家平均279%的杠杆率。从具体国别比较来看,中国目前的债务杠杆率与美国接近,但远低于日本、希腊、西班牙等深受债务问题困扰的国家。

但是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常年高企。截止2016年1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31万亿,负债总额87万亿。而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5.99万亿,国企负债总额87万亿占比56%。其中“财大气粗”的央企更是首当其冲。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66.6%,高于同期中国实体产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0.4%,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56%。

灰犀牛4:地方债务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过高成因比较复杂,有财税体制、不恰当的政绩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等特定的历史背景。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5.32万亿元,债务率为80.5%。

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82万亿,截至今年6月底该余额数字为15.86万亿元,虽然未超出限额,但是我国地方债务问题所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灰犀牛5:违法违规集资

前不久,一个被冠之以科技专利的高架巴士项目——“巴铁试验线”在喧噪一时后,因非法集资的指控在今年7月初宣告夭折,其投资方的32名犯罪嫌疑人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遭警方拘捕,而这仅仅是我国肆掠的违法违规集资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当前我国一些地方、一些企业频繁出现各种变相的违法违规融资担保、拆分投资、高利贷和花样繁多的非法集资现象,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点多面广,既有非法集资这样的显性金融风险,又有银行违规授信、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隐性的违法违规行为。此外,金融领域还存在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什么建议?

新能源产业目的及影响是很好的,但是在中国目前来说走向市场还是一些瓶颈的。 一个是是否符合大众的经济承受能力,一个是市场的接受程度,另外还有就是开发成本问题。 并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就一定会有好的市场。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克服这些困难,在进入市场前也是需要做好配套设施的研发普及以及宣传作用的。

新常态下,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有什么意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当前,全球创新形态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加紧迫的战略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又应该以怎样的新思路实现科技创新的新作为?《经济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宝明。 陈宝明认为,尽管我国科技发展成效显著、创新创业生机勃勃,但长期以来,我国也存在着向创新驱动转型动力不足和创新环境不完善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较强的要素驱动惯性,制约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激励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还未充分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仍存在不足。 因此,在新常态下,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就是要在把科技进步放在前所未有高度上的同时,通过全面创新为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 因此,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实际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个关键“轮子”。 陈宝明进一步分析说,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是新常态的本质特征。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但经济发展将实现向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结构更合理转变。 特别是经济发展动力要向新增长点转换,在新常态的主流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传统投资、出口和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实际上只能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 陈宝明认为,当前我国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迎来重要机遇。 这是因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技术群体性突破,加速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兴起,为我国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和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 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速度加快,创新资源全球流动加速,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作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世界各国的竞争焦点,已从科技创新本身的竞争转化为创新体制机制的竞争,谁能够更快地适应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释放创新活力、集聚全球的创新资源,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 换言之,在形成国际比较优势的过程中,传统资源要素禀赋的重要性下降,而营造创新生态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如何理解全面创新的“全面”呢?陈宝明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创新的本质是全面的,包含着各领域、各环节的创新,也包括制度、管理、教育、文化、组织、工艺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全社会的创新。 陈宝明认为,新常态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既要尊重科技本身的发展规律,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紧密适应消费需求,解决社会和民生关心的科技问题,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 二是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的协同,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还要通过相关制度改革释放创新的活力,使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加通畅。 三是要加强管理、组织、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更有利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国内外创新的交流与互动,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创新资源。 四是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仅要重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作用,还要适应现代科技创新的新形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陈宝明认为,新常态下,我国不仅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创新,改善创新环境和制度;通过制度、组织、管理等的创新,为科技创新及其作用发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真正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4769.html
A股巨变 火了 大而美 1元以下股数量创历史新高
屏 甜蜜 榴莲自由 的中国机遇 论 新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