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原标题: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 文化自然遗产绽放时代新韵)

编者按:

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蕴藏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自然遗产包罗山水万象,125多万座大山孕育出的绝美自然风光,贵州这个宝藏之地,不断向世人展示着这片土地的无限魅力。五彩斑斓的文化遗产与雄奇秀美的锦绣山河,共同铺展出一幅生机勃发的动人画卷。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策划“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报道,展示贵州自然珍宝、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让人们在融会历史中传承文化、连结古今,共同构筑我们的美好家园。

非遗“火”起来

相比过去的“低调”,如今的贵州非遗随着传承展示场景日益增加,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得火起来。

“贵州,你太美啦!”自“村超”“村BA”出圈之后,便成为贵州非遗展示的日常舞台,无数非遗项目通过球场走向全国。6月1日,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活动走进台江“村BA”现场,侗族非遗舞蹈“蝉印”与黔西市省级非遗项目“金钱棍”的精彩亮相,受到观众的喜爱。

今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录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组走进台江录制贵州篇,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知名歌手周深,央视主持人龙洋组成嘉宾团,实地探访贵州非遗之美,让贵州非遗热度持续高涨。

周深为家乡打call,他表示,贵州民俗特别好,风景特别好,人特别好,美食也特别好,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贵州,爱上贵州。

“只要来玩就能体验非遗项目”,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从去年6月开始打造“多彩贵州非遗文创集市”,这里每天都能赶非遗大集,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轮番上场,成为不少游客的最爱。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策划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会场设在铜仁,将开展非遗巡游、端午赛龙舟、传统医药非遗体验、非遗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全省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14场,其中线上活动16场,线下活动98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在贵阳、广州两地推出“布衣传世 锦绣黔程”布依族服饰文化推广传习系列活动、华章锦绣 ——粤黔两地非遗服饰交流展两大活动。

据介绍,截至目前,贵州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19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5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自然遗产“靓”起来

贵州的山水形貌极为丰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成就了贵州自然之美,山高、峰秀、谷深、水绿、峡美,可谓移步换景,处处风光无限,多样的环境使贵州成为国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孕育出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净山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作为全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最多的省份,近年来,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推进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让生态瑰宝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化屋景色-鸭池河大桥。张加林 摄 (贵州图片库 发)

“荔波的水是我见过最好看的。”6月3日,面对记者采访,深度游玩荔波小七孔的广东游客范琦连连竖起大拇指。

坐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荔波成为贵州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高铁开通后,以小七孔为代表的景区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MAB),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以云台山为代表的施秉喀斯特地貌于2014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被世界自然遗产联盟的专家评价为: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不可比拟的自然美”。

赤水丹霞则是中国丹霞最大的连片分布区,亿万年时光才得以沉淀出的丹霞地貌,用岁月的土壤讲述着地球的变迁,勾勒出赤水大瀑布、佛光岩、燕子岩等自然景观,吸粉无数。

发现和挖掘贵州自然遗产价值,贵州一直在路上。4月13日,绥阳双河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科考传来好消息,由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时珍等组成的专家科考队,在双河洞洞系一上层支洞考察时,再次发现熊猫化石遗迹。在专家看来,双河洞内接连发现熊猫化石遗迹,对双河洞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过程中的古地质环境、动植物生存条件等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承与保护齐头并进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自然遗产亮丽多姿。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内涵被不断激活,自然遗产潜藏的时代价值被不断激发。

在非遗传承方面,贵州高度重视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关立法。相继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

2023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全省75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展非遗资源专项调查,查明有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布点4300余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0余人、发现非遗资源线索1400余条,基本实现了“每个中国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效挖掘至少一项非遗资源”的工作目标。

在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中,贵州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走在前列,不断涌现出来的优秀成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通过采取整体保护、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措施,贵州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在文化遗产方面,贵州还通过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从9个大的方面,系统科学制定128项重点工作举措;贵州文物工作者深入长江流域开展文化文物资源调查,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眼下,贵州正积极筹备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苗族村寨、侗族村寨、中国白酒老作坊4个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绥阳双河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有序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和传承方兴未艾。

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看来,文化和自然遗产需要传承和保护并行,更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

其实对于中国的自然遗产和这个文化遗产真的是要好好的保护起来了,真的这个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就是符号,所以不好好保护的话都会慢慢失去了。最近很多人的保护意识也都涨了不少,也得益于一些节日的建立。那么这个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下。

1、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

是六月第二个星期六这一天。

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意义

强调它的精神意义,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全民的文化遗产日,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

遗产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所有活动都应是公益活动。

文物和文化机构的工作要在遗产日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进行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这一天,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的情怀。

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发展目标

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

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这一天被设定为了强调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鼓励公众成为遗产保护的主人翁和积极参与者,将国家的文化举措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发文化行为。 遗产日是一个专注于文化的主题日,所有活动都应该是公益性质的。 文物和文化机构在这一天应该充分发挥作用,普及遗产内涵和保护意识。 教育界也可以利用这一天培养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情感。 自2006年起,中国开始设立文化遗产日。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自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主场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 政府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目标是希望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到2010年,建立较为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到2015年,形成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确保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同时,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使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并没有选择在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选择了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以确保这一天的广泛代表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5362.html
家长就不淡定了 语文能考149分!这位考生霸气发言
这题我得学!考生家长们也有 反诈试卷 要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