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从事的是教育行业,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不管是学科还是非学科,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大概率不会拔尖(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教师子弟之所以成绩平平的原因,大致列出以下几方面: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整天叽叽喳喳,老师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一边要上课,一边还要维持课堂秩序,难免烦躁不安。小学高年级,调皮学生增多,管理难度大,并且师生纲常意识减少,维权意识增加,让你不敢管教。初中阶段进入叛逆期,容易和老师对着干,他们不懂感恩,全靠管束,搞得老师很累。高中生开始懂事了,知道是为自己学习的,但是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你不可能静下心来看书,修身养性。其他教育领域的老师与此相似。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的老师是“不读书的老师”,哪有心思读书?
每天的工作都是面对孩子,在孩子面前的身份是老师。当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你给自己的定位大概率还是老师,甚至比老师还老师。你对班里孩子的管教是有尺度的,当今社会,不可能打骂,否则成本是很高的,而对自己的孩子,成本就低多了。那么孩子需要什么呢?孩子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而不是来自老师的说教。你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每天努力工作赚钱,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父母吗?无论你怎样说教,孩子就是不领情,因为他的思维还没到这一层。孩子要过了叛逆期之后才逐渐懂事,才知道感恩。
自己亲自看到了手下的优秀孩子,而自己的孩子成绩却不尽人意。看看自己的学历,想着孩子总不能比自己差吧!再看看网上那些成功的例子,不知不觉都当成了自己孩子的榜样。关键是,那些个优秀的孩子,父母可能是卖菜的,要么是卖小吃的,学历远不如自己。自己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便对孩子严格要求。总想着让孩子成绩好点,再好点,考试分数高点,再高点。报班,再报班,压力传导给了孩子,却没有去解决内驱力的问题,没有解决习惯问题,孩子学习被动,效率差,家长的期待只能是缘木求鱼。我看了无数优秀孩子的例子,大概率是,家长心态越佛系,孩子越争气,越认真,越失望。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没有认识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守株待兔的故事也不陌生,那就是用固有的思维来看待无常的世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触新事物,思维方式在变化,家长只要比较忙,大概率是跟不上这种变化的。孩子7岁了,家长却用5岁的沟通方法和孩子交流,孩子就会不听话。只要孩子和家长闹别扭,就是家长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分歧越来越多,矛盾越积越大,几年后,就迎来了叛逆期。家长把自己的职业研究透了,却没有去研究儿童心理,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不读书,不学习,不提高。
那么那个卖菜的妈妈跟上孩子成长了吗?没有,他只是没有阻碍孩子成长。孩子成长需要内驱力,需要好习惯,而你只关心分数。孩子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为人处事,各种社会知识等,而你只关心分数。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很多,比如作息习惯,说话习惯,卫生习惯等,而你只关心分数。孩子需要培养的能力有很多,比如各种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而你只关心分数。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而你丝毫不收敛,任性,给孩子造成了很多心理阴影,而你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成绩会理想吗!
在古代,读书人的孩子大概率不会差;在外国,教师的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在当代的中国,因为社会太浮躁,教育太卷,教师子弟多不争气。考虑如何能让自己静下来吧,修身养性,学习提升,否则……
文/王喜亮
独家文章,欢迎转发评论,禁止抄袭搬运
老师的子女都很优秀吗?长大了都能成才吗?
这不一定啊,我高中的时候,有一部分老师的孩子在重点班,但一部分也在平行班。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老师和家长只是个榜样带头作用,未来的路还是靠孩子自己走。
学生成绩好不好不一定与老师讲课水平有关,这是为什么?
我含山唐上课,就一本书。 书,课堂上从未打开过。 一教案,教案是摆设,其实就在自己的脑子里,和一粉笔。 上课,摆什么花架子。
所谓上课好,也就是花拳绣腿,做戏给人看的。 我想大部分所谓公开课都是这个样子的。 你不脚踏实地,落实每个知识点,就花样多,一到考试,什么都不是。
我退休前,学校一中层教语文,公开课年年年上,从学校上到区到市,乃至到省,天花乱坠好评如潮;可一考试,全年级垫底。 你说,这样的好课跟成绩有关系吗?只是,可惜了孩子。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校最吵最烦最会惹事的班,语文英语都我自己教,还当班主任,还当年级组长。 教了两年,孩子们小学毕业考试,语文年级第二,英语平均分99分。 年级第一,在全区也是前茅。 不要以为一个课件就能教好学生。 课堂千变万化,有时候,学生就是不跟着你的节奏思路走。 如果老师没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你教案设计的再好也是白搭。 好成绩是磨出来的,不是花里胡哨表演出来的。 上课批改讲评订正,再批改,不容易啊!
我们应该呼吁,好好对待那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一般老师,他们才是真正的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老师,学生,家长,领导都应该思考找出成绩的行成流程。 问题中提出了一个教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流程,这个流程决定不了成绩。 看看学习方式,预习,复习,听课,练习……这些是不是学习的方法。 成绩没有这些能好吗?出成绩就是这些环节管理的好,学生有这些学习过程。 教育难在面对人,人不好管理,知识方面好办的多,没有管理人的能力的老师出不了好成绩的。
笔者来回答这个问题。我邻校一位女教师就是这样,学生成绩,年年考试全乡第一名,可是她的课讲的一般般。笔者觉得这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
01、小学阶段,管理严学生成绩好。在小学阶段,课讲得不咋的,成绩好是老师责心任强。 严格管理学生了。 那位年年考第一的女老师,下课都不回办公室,看着学生写作业。 学生呢,只有上厕所可以去,下课都没有玩的时间。 有一次,有个学生记忆差,“人”字不会写。 她让学生站在教室后面背“人字,一撇一捺”。 (这件事她的同事和家长都证实过)。 呵呵,我的孩子不让她教,我怕她把孩子教“呆”了。
02、学生成绩优异,成绩不仅仅指考试那点基础知识。有时生源好也是部分原因。考试不能代表学生获得知识的全部,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人们常说某某小学生成绩“优异”,笔者认为这是对成绩的“误解”。
03、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后来都怎样了?我举那位女老师的例子,她教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上初中没有突出的,有的厌学缀学,有的没考上高中,也有的考上高中学习也吃力。 而我的一位同事,女老师,课讲得好。 但是她不严格管理学生,她班的成绩最好时能占中游。 而学生升入初中却大放异彩。 不少学生到初中都是尖子生,升入了重点高中。 学生对她相当尊重,总念念不忘。
04、老师课讲得好,我指平时讲课(不是为领导听课特意做的一节课),学生受益。讲课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去学,而不是在“严看死管”下机械学习。 讲课好,再严格管理学生,成绩会更突出。
05、小学低年级总得双百的学生,也不能说“成绩优异”。等到三年级往上,学生动脑思考去学习,这时学生学习更具主动性。 如果成绩好,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保持住,将来孩子不会差。
06、如果是我的孩子选老师,我选讲课好的老师教。讲课引人入胜,孩子终身受益。 很多知识孩子听完课就记住了,孩子不会厌学。 讲课好的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智力,而“讲课不咋的”的老师开发学生智力做得不好。 “成绩优异”是靠严看死管“现得力”。
07、讲课好的教师,成绩不会太差;而“讲课不咋的”,学生成绩优异是暂时的,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笔者是老师,也是家长。 这个问题我和同事探讨过。 大家的看法和我差不多,而领导喜欢“成绩好”的教师。
如果讲课好的老师,在管理学生上下点功夫,会更好;而“讲课不咋的”的老师更要下功夫把课讲好,这样两全齐美。 都不会误人子弟。
我初中的物理老师,一节课45分钟,他先给我们自己看20分钟,然后,他讲5分钟,5分钟!从来不超过5分钟!然后,出题,给我们做练习15分钟,他再讲解5分钟。
他上课语言极其简洁,从不拖泥带水。
他的课,我们都爱听。 我们物理学习成绩也很好,在全县排前列。
但是,我们的物理老师上课并不得到领导和同行的认同,他参加优质课比赛从来没有获奖过。
所以,上课不咋地并不等于学生学得不咋地。 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主导只是导,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学,老师只是适当地引导就行了。 这样的教学理念,必然是教的不咋地,而学的却非常好。
我在大学的时候,那些年纪大的老师,他们上课还真的不咋地,一副老学究的样子。 但是,我们全班没有一个人挂科。
那些刚毕业回来任教的,上课情绪非常高,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学生非常喜欢。 但是,学生考试,大半挂科。
后来,其中一位老教师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老教师上课水平不高,出题水平也不高,都考他上课讲的,只要你听,就不会挂科;年轻老师上课水平高,出题水平也高,即使你上课认真听讲,也不一定能考好,学生挂科一大堆!
这就是江湖。
老师:很上心和你探讨这个问题。 撇开“你会教呗”等赞美之词外,我想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偷懒和马虎,更不说虚伪和骄傲了。 打个比方,和农民种庄稼一样,在同等条件下(自然灾害除外),你的付出(包括智慧、经济和劳力)与收获往往成正比。
在同校同级班教学中,学校为了形成竞争机制,一般情况下,都会按学生的成绩优劣,通过排列组合,大致均衡地分到每一个班。
作为教师,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像你说的“我讲的课不咋的,学生的成绩优异,同事课讲的好,学生成绩不咋的。 ”我认为一个好老师,不仅仅是“课讲的好”就完事,更主要的是责任心。 有些老师天资聪颖,课堂组织严密,语言表达能力强,学生喜欢,就学得快,学得好。 但不否认哪一个班都有三、五、七个熬时光的厌学生。 课后不抠,不辅导,到期中期末统考中,这些同学就拉了人均分,再加上中等生的不巩固,他的教学成绩当然就会“不咋的”。 这就叫“只管种,不管收。 ”
凭空臆想,你的情况就不同了。 首先肯定你是一个责任心、自尊心、使命感兼备的老师。 我这里有几个例证,恕我啰嗦几句。 我原在的中学有几个同行们冠以“节能灯”、“千瓦棒”、“拼命三郎”的老师。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抠”住了学生。 所不同的,“节能灯”女,姓张,任初二班数学兼班主任。 她善于培养小教员管理学生,那年的小教员是许雷鹏,个子不高,圆脸,贼呼呼的。 他各科成绩都冒尖,人缘好,善于表达,是张老师的得力助手。 那年十月,张老师请假一个月在市医院给母亲看病,很自信的给校领导说:“不用找人代课,我已经安排好了……”她在医院竟然用电话遥控小教员授课解疑、督察辅导,查漏补缺。 记得那年期末考试,在同级班中,仍然名列前茅,令人惊叹;再说“千瓦棒(女)”和“拼命三郎”吧!按照同事们的话说,就是“我们上班,人家下班,我们下班,人家上班。 ”意思是说待我们下班吃午饭或晚饭时,人家已经吃过了,这时他们坐在备课组办公桌前,成绩中下的学生一个个拿着作业让他(她)面改,错的地方及时纠正(不过有时弄得学生都吃不上饭)。 他们连课间都要利用起来查三两个学生,天天周周年年持之以恒!其单科成绩总稳固在全县三 、五、七名水平。 当然还有导师型的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他们,她们就是寸草,就是春蚕,就是蜡炬,就是默默奉献的最基层,最普通的共和国乡镇中学教师。
朋友:有你的号吗?请入座!入座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抑或你本身就知道,是在出题考我们呢!
我的观点 :课讲的不咋的,学生成绩却 优异 ;课讲得很好,学生成绩 却 不咋的。 这种现象在我周围存在的 不少 ,甚至都习以为常了。 因为教学是门 综合艺术 ,你不能仅仅用 讲课 来衡量。
01、你很可能像我们学校的赵老师赵老师是 顶替 父亲上班的,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算是“自学”成才吧。 我听过她几次课,就上课来讲, 毫无新意 , 平铺平叙 , 中规中矩 ,板书也没有特色。 但人家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优异 ,每次都能拿到年级 第一 。 而且人气很高,每学年开学初,不少家长 点名 要进赵老师班。 分析一下原因:
(一) 讲课没有“ 花样 ”,但知识点不会错。
(二) 对学生要求 严格 ,课堂纪律很好。
(三) 作业比较多,学生 反复 练习,掌握的很牢固。
(四)运气 比较好,每次都能抽到一班比较好的学生。
(五) 任教时间比较长,周边认识的人多,每次都有家长 点名 要去她班。 而挑班的往往又是尖子生。
02、同事很像我们的小张老师小张老师刚进校时,我听过她一节课,确实 “惊艳” 到了。 小姑娘多才多艺,能唱能弹还会画,上课时 落落大方 ,“台风”很正,普通话很标准。 语文教学中 穿插 了跳唱的环节,课堂 气氛 十分活跃。 板书是连写带画, 赏心悦目 。 每每代表我校参赛,都能获奖。 但所在班的学习成绩,比不过赵老师。 我认为大约也有五个方面的 原因 :
(一) 课堂上连唱带跳,边写边画,气氛很活跃。 但小学生往往 顾此失彼 ,把一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抛到九霄云外。
(二) 小张老师在上课时的花样太多,对知识点强调不够,学生掌握的知识 不扎实 。
(三) 小姑娘自认为小学内容很简单,经常是让学生 口头 说一说,书写太少,没有赵老师扎实。
(四)运气 不好,每次抽到的学生没有赵老师班好。
(五) 一般家长还是 信任 老教师,要挑也是挑赵老师,所以她班几乎没有尖子生。
03、老师讲课的好坏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你认为自己的课讲的不咋的,我估计有 自谦 成分,不可能一无是处,如果真不咋的,学生的成绩也 不会 优异。
同样你认为同事课讲的好,很可能是同事在讲课的某一方面很 突出 ,而你恰恰做的不好。 如果同事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好,学生成绩 也不会 不优异。
决定学生成绩的因素,不仅仅是老师的讲课,你讲课 也许 比同事逊色,但 或许 你教学扎实,对学生要求严格; 抑或 你运气好,抽的这个班学生普遍素质高,所以成绩好。 教学成绩的 好坏 不仅与授课老师有关,而且和学生也有绝大关系。
重申我的观点你讲课不咋的,但学生成绩优异;同事课讲的好,但成绩不咋的,这种现象在学校并不少见。 既然学生的成绩好,说明你的教学方法有可取之处。 你既不必灰心,也不用骄傲。 如果你能用心学习,取长补短。 相信某一天,你一定会骄傲的说,我不仅课讲的好,学生成绩也很好。 期待你的这一天。
学生成绩肯定与老师有关,不过关系大小差异很大。
实际上,学生的成绩也是有不同方面的。 比如说环境应变能力、自我管控能力、科目学习能力等等方面,成绩可能都是不同的。 通常我们说的学生成绩,主要是指科目学习能力的体现。
就科目学习能力来说,学生成绩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学生状态、家长影响、教师作用、学校影响和 社会 影响。如果要用个公式来描述的话就可以这样:
学生成绩=a*学生状态+b*家长影响+c*教师作用+d*学校影响+e* 社会 影响
也就是说,一个学生的成绩,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只有所有这些因素都发挥了该有的作用,学生的成绩才会达到满意的程度。
所以说,人类 社会 是一代推动一代进步的,互相联系的。 无论是谁,都应该有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仅仅发泄一下不满。 如果干脆去干扰破坏教育环境,那就更不应该了!
“传道、授业、解惑”,授课,只占其中之一,尤其是对小学、初中学生来说,“传道”更加重要。 所以,也就会出现这样的老师,他们文化水平不高,讲课和评优无缘,却能教授出成绩优异的学生。
小学、初中所学课本知识难度相对不高,学生如果能够做到按部就班地学习,并且做题细心些,成绩都不会太差。 老师在这个阶段,强调的多是纪律、学习自觉性,倾向于培养习惯,改正缺点。
如果一个老师在这些方面能够做好,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班级,就会有浓郁的学习气氛。 由于老师不需要操心纪律和其他方面的事情,也会把更多心思用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来。
在八十年代,就出现过这样的老师。 那时候有许多工厂工人经过培训成为老师,甚至有的学校本科毕业的老师屈指可数。 这些老师文化程度不高,授课水平也不行,但是,班级纪律都非常好,学生成绩无论整体还是个人都非常突出。 连当时一些省市特级教师都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归结为,这样的老师善于“传道”。
作为老师传授课本知识是一方面,教学生做人是另一方面。 如果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并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一个合格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缺一不可。
学生成绩好与不好,只能理解为与老师讲课水平,有一些关系而已,对学生成绩好坏,不能说是绝对的。
我既当过学生,长大成人后也当过多年老师,我体会到老师上课水平高,教的方法生动,学生容易记得住。
在我当学生期间,和自己当教师过程中,认为学生本身接受理解能力,具有相当大的关系,否则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成绩就不可能出现高、中、低三种情况了。
不知大家怎么看,不当请指教。
你好,我想就这个问题说一下我身边的例子。
2016年的时候,我们学校七年级有两个重点班,数学老师有一个是县里的名师,课讲的相当好,青春活力,30岁左右,我们称呼为A老师。 另一个数学老师40多岁,成熟稳重,一看就是很有经验。 我们称呼为B老师。
第一次月考,轰动了,B老师的班级数学成绩三分之一都是满分,而且低分也都是110左右(满分120),A老师的班级满分不足五分之一!
因为是重点培养的班级,所以学校很紧张,连忙组织老师们向B老师学习,听课,经验交流,忙的不亦乐乎。
但是真的到了她的课堂,你会感觉真的很一般,就是让学生反复的练,做题。 讲题。
而A老师因为是名师,所以讲公开课的机会也比较多。 她的课堂重难点突出,激情四射,特别有活力,学生也很愿意听。
但是为什么成绩相差这么大呢?
很多人就私下总结:因为B老师对学生要求严,全部奔着考试去的,而A老师比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看,这就是两个老师的区别。
朋友们,你们觉得两位老师哪个更胜一筹呢?
“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什么意思?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 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父兄有善行,子弟不容易学,恶行却是学得很像。 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就象水流一样,下流容易上流难。 修德好比爬山,父兄登在高处,子弟不一定爬得上;父兄若在坑谷,子弟一滚就下。 因此,教子弟最重要的是自己先端正身心,以身作则,起到好的表率作用,这样才能使子弟心悦诚服。 正其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即是说,只有先“正己”,才能够“正人”。 荀子则明确提出,作为教师,就必须“身为正仪”,起到典范的作用。 韩愈则阐明了“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的道理,强调了进行身教的重大作用。 �今天,作为长辈、领导干部,如果夸夸其谈,满嘴仁义道德,实际行为却男盗女娼,违法乱纪;台上一套,台下又一套,晚辈、属下怎么可能不受其影响而为非作歹呢?“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是的,自己不按照道德办事,连妻子儿女都不会听信于他的,别人又怎么会呢?俗话说得好 “上梁不正下梁歪”,身教重于言教嘛。 做长辈与领导的,还是要多多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才对啊!先不要动不动就指责百姓怎么样!�向来小人就是嫉妒君子,因为小人没有什么雅量,看不到别人比自己好。 因此,一旦那些有德的君子犯了一些小过失,也就会被那些无德的小人加以夸大、渲染得津津乐道,并且想乘机把你搞得一无是处,然后他们才会快活。 �所以,君子和小人相处时,一要慎言慎行,正己正身,不给小人以口实;二要平心静气,不要因为太急切于维护真理、道德而和对方斤斤计较,或者过于严厉地责备对方。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小人,自然也没有什么雅量来容忍别人的过失。 只怕教他不成,反而使他恼羞成怒了再来害人。 “宰相肚里能撑船”、“君子不计小人过”,淡然处之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