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何时跟上 全球宽松周期已开启

本周,两家发达国家和地区央行降息,全球宽松周期已经毫无悬念地开启了。传统大央行例如美联储和英国央行还在矜持中,但离降息也不会太远。

本周,欧洲央行近五年来首次降息,使20个使用欧元的国家的基准利率从去年9月份以来的4%的历史最高点,降至3.75%。

(图表来自欧央行官方网站)

有意思的是,欧央行进行的降息是“鹰派降息”。因为该行依旧表示,抗击通胀的战争并没有结束,同时也不保证后续会继续降息。该行在生命中表示:尽管最近几个季度取得了进展,但随着工资增长的提高,欧元区价格压力依然强劲,通货膨胀可能会一直高于目标,直到明年。

欧央行行长Christine Lagarde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继续遵循“依赖数据、逐个会议的方法”。她说:“我们并没有预先承诺采用特定的利率路径。”

欧洲央行做出这一决定之前,加拿大银行本周三降息,成为过去几年中第一家降低借贷成本的七国集团央行。 瑞士和瑞典的央行今年也下调了利率。

(图表来自加拿大央行官方网站)

即便如此,交易员也非常确定,美联储下周不会降息,7月也不会降。目前而言,美联储自身和市场都预计会在今年9月降息。同样,预计英格兰银行也不会在6月20日的会议上降息。英国和美国一样,都面临着大选,货币政策上会更加谨慎。

走在前面但不着急和美联储拉开太大差距?

无论是欧央行,还是其他三家发达国家央行,都没有承诺会连续降息。市场也接受了这一点,认为欧央行在7月会保持利率不变。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欧洲经济学家Mark Wall表示:“这不是一家急于放松政策的央行。”

一方面,欧元区经济尚可,连续降息没有迫切性。

欧元区的通胀率从4月的2.4%上升到5月的2.6%。 核心通胀剔除了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也随着工资的快速增长而加速。本周四,欧洲央行将今年的通胀预测从3月份的2.3%上调至2.5%。该行补充称,将“在必要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利率限制”,以使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

欧洲经济在去年陷入衰退,现在复苏信号明确,这也会推高通胀。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和汉堡商业银行(Hamburg Commercial Bank)对采购经理的调查,5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总产出创下12个月新高。与此同时,商业信心达到两年多来的最强劲水平,失业率创历史新低。

欧洲央行将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测,从3月份的0.6%上调至0.9%。

另一方面,美联储还没有降息,美元依旧强势,欧元有较大的汇率压力。如果欧央行降息太快,欧元兑美元贬值幅度极可能变大,这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同时也会导致资本外流。无论是欧央行,还是其他央行都不愿冒这样的风险。


美国QE3还会出来吗

应该不会。 一、前两次的定量宽松从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并没有明显改善。 二、美联储虽然不会轻易再行宽松,但会在一个时期保持联邦利益的现有水平和购买美国国债。 以继续增加流动性和防止美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

美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 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 所谓“量化宽松”,或称定量宽松,是指由央行提高银行准备金。 事实上所有的央行量化宽松都涉及到资产购买——主要是回购政府债券,以及出售这些资产给央行的银行准备金账户。 央行调控经济的常用工具是通过利率,以及创造储备以降低短期信贷市场的利率,特别是储备市场,也被称为联邦基金市场。 但是,截至2008年12月,美联储已经创造了足够的储备来推动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零的水平,这是联邦基金利率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 一旦到达这一水平后,如果想进一步宽松政策,美联储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加储备,而这对短期利率并不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因此,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央行在短期利率处于或接近零时增加储备的政策。

您好,我想问一下美国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谢谢。。考试题目。。

你好!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却出现了超预期的复苏。 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的GDP增幅达到2.5%,而就业率亦出现持续改善的局面。 在经济增速企稳的情况下,继续刺激的必要性开始下降。 在此背景下,美联储撤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逐步提上了日程。 显而易见,当前全球货币大潮渐退的趋势已然形成。 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近期来发生不小的震荡,可谓风云迭起。 特别是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比如印度、南非、印尼、巴西等,出现流动性减少、跨境资金撤离、货币贬值、资产价格下降等种种问题。 更有甚者,个别国家金融市场展现的危机征兆,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的症状似有重叠。 新兴市场的动荡表现,一时间引发不少困扰与惊惧,其央行也开始积极采取措施,以抵御美国货币退潮带来的阵阵寒流。 本文先论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功过与撤出,然后就针对当前的新兴市场的动荡展开分析,并提出应对后量化宽松时代之策。 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经济好转,这个加上全球经济复苏,所以缩减QE是正常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6087.html
风险出清成关键词 年内10余家信托董事长履新 东莞信托换帅获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