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背后 该来的总会来 有大麻烦

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 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 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 yetanbusiness@163.com ,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的活着。

文/叶 檀财经团队

一年一度的高考,每年最安静的两天来了。小贩不再叫喊,汽车不再鸣笛,大家说话变得小声。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54万,再创历史新高,这背后是1354万个家庭改变命运的期盼。

(图源:pixabay)

丽江女中的张桂梅希望有更多的女孩子走出大山:“我陪女高的孩子们高考已经陪了14年了,为了我们能够穿山越岭,走出这些沟壑,真的非常不容易。”

这关系到这些女孩子能否摆脱工具人身份,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最公平的人生路径,总是很沉重,18岁的年纪要承担的心理负担,远超18岁。

在朋友圈里,看到有的毕业生叫苦连天,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上名校的著名专业,却无法找到一份工作,导师安慰他们,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好了。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为《爱情刽子手: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10个心里故事》,作者欧文亚隆。

作者在探讨自由的时候说,自由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行为和以后的人生道路负责。

什么是负责?欧文亚隆很青睐萨特的说法,萨特认为负责是指“成为作者”,即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设计的作者

18岁之前,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些东西,18岁之后,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的作者,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

(图源:pixabay)

希望30岁之后脸上的每条皱纹,都能成为我们的勋章。

言归正传,下面进入本周檀几条正文:

中资不得不退出澳大利亚北方矿业,中国遭遇资源争夺战滑铁卢

6月5日财新报道,当地时间6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指令,由财政部部长Jim Chalmers签发,要求Yuxiao Fund等五名投资者在60天内出售其持有的重稀土开采企业北方矿业的全部股权,这五家公司持有的股权合计仅占北方矿业总股本的10.4%。

Jim Chalmers表示,该决定依据的是澳大利亚1975年《外国兼并收购法》。这一决定旨在保护国家利益,并确保我们的外国投资框架被遵循。

(图源:pixabay)

兹事体大。

根据长江有色网的消息,澳大利亚政府之所以插手,主要原因是北方矿业目前的管理层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投诉”,官方理由是:为了所有股东的最佳利益行事。

潜台词是, 中资股东的存在,影响了其他股东的利益。

2023年10月,Yuxiao Fund提名吴涛出任北方矿业董事的时候,北方矿业的董事会非常不满,认为这是Yuxiao Fund对公司管理和控制施加直接影响,因此寻求政府支持。

财新援引金杜律师事务所的文章指出,根据澳大利亚《外国兼并收购法》,只有股权超过20%,才可以动用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Yuxiao Fund等五名投资者目前只持有10%的股份。

从2022年开始,澳大利亚更新了关键矿产战略名录,明显收紧中资收购澳大利亚矿产。

Yuxiao Fund曾在2022年申请,将持股比例从9.81%提高到19.9%,遭到拒绝,为此,中国外交部还曾做出回应。

2023年3月3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会坚决维护在外投资运营的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利。

口头抗议显然意义不大。2024年4月20日,天齐锂业溢价5倍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Essential Metals Limited,同样宣告失败。

天齐锂业开出的价码是1.36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6.32亿元),而Essential Metals Limited的资产总额仅为1.31亿元。

给钱也不卖,有钱就收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图源:pixabay)

据我们统计,过去几年澳大利亚政府至少动用了三次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终止中国资本收购澳大利亚矿产。

据界面2016年10月25日的报道,近10年来,中国企业海外矿业的失败率可能超过95%。未来审核制度将越来越严。

随着新能源时代和AI时代的到来,矿产资源价值水涨船高,中国除了稀土其他矿产相对匮乏,选拔越来越少,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地映入眼帘。

万科今年过关了

本周楼市的动态不少,好消息是,万科今年过关了。

据华尔街见闻消息,6月5日,万科公告称,将全数偿付一笔于6月7日到期的中期票据本息,合计6.126亿美元。目前,6.126亿美元已汇出至万科地产(香港)有限公司的境外银行账户,并将于6月6日存入代理行指定银行账户。

据WIND数据显示,该笔美元债为万科年内到期的最大一笔债券,偿还完该笔美元债之后,万科年内再无到期的美元债,且年内偿债大关已过。

自从万科7折出售上海七宝,开启资产出售模式,到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得200亿贷款,万科累计拿到超过300亿元融资。

这些钱基本用来偿还短期债务了。

与其他类似的房地产民营巨头不同,万科房子买得还可以。据克而瑞数据,万科五月份全口径销售额233.3亿元,环比增长12%,基本属于随大势而变。

今年房贷利率持续下行,购房和还贷成本不断走低。

(图源:pixabay)

据贝壳研究院监测显示,2024年5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45%,较上月下降12BP;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90%,较上月下降26BP。这是2019年以来,二套房利率首次跌破4%。

5月一线城市放松后当地首套房利率下降速度最快,比4月份下降了31个BP。

据诸葛找房数据,今年第22周(5.27-6.2),一线城市放松之后,楼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回暖。其中上海回暖最为明显,二手房成交5909套,较前一周上涨31.75%;深圳则比较一般,第22周二手房成交量仅小幅上涨1.54%。

二手房成交回暖,挂牌持续攀升,买卖双方都觉得成交窗口期到了 ,换句话说,有人看多有人看淡,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深圳等地稳了。

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全市有效在售二手房源连续三周增加,重新回到6万套以上。

5月28日,广州取消限售政策,部分拿证未满两年的次新房进入市场。据贝壳找房平台数据显示,5月27日至6月3日,广州新增挂牌量6132套,环比增加46.9%。

楼市相对疲软,去化率迟迟无法降低,开发商拿地热情下降,地方收入也越来越吃紧。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至5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为3146亿元,同比下降26.7%,降幅较1至4月大幅扩大17.2个百分点。

5月单月的房企拿地总额骤降,由4月的633亿元降至296亿元;5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下降74%,降幅环比扩大26%。

据国金证券统计,按照目前的情况,中性情景下,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或较去年下降约 8000 亿元。

很多人期待政府收储力挽狂澜,这方面有一条消息非常值得关注。

财新报道,5月30日,增城区政府官网挂出《关于广州(新塘)至汕尾铁路项目(新塘段)征集符合条件商品性安置房源报名的公告》,宣布拟购买市场化商品房作为项目安置房源,并向社会征集符合条件的住宅房源(房企),再依照相关流程选定安置房源小区(房企)。

增城区政府的收储之所以让人关注是因为,其价格原则上按照,“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的价格。也就是开发商的成本价收购,不打折扣。

目前新塘大部分商品房都在亏本销售,政府能够用成本价收购,对开发商的吸引力很足,符合条件的开发商,能报名的都报名了。

(图源:pixabay)

未来能不能有更多城市采取类似的措施,得看当地的财力。

房地产究竟何时见底,这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不久前高善文说,合理价格之后还要有一定的偏离度才算见底,也就是极度的乐观和极度的悲观。

最近国泰君安有一篇研报,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房产出清的过程。三个国家节奏类似,都是在极度乐观和悲观之际才掉头。

经济到底好不好,国统局和财新PMI又打架

分析中国经济是越来越困难了,很多数据相互矛盾。

(图源:pixabay)

比如财新PMI和国家统计局一直打架,一个涨,一个跌,很少出现一致性。

5月份的情况又是这样。5月31日财新披露,5月份 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7 ,微升0.3个百分点,创2022年7月以来最高。

单看财新数字很振奋,但国家统计局数据让人凉了半截。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告,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一个创新高,一个跌回到荣枯线以下。

仔细看,财新披露的5月份各分项中,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2022年7月以来最高。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上升,就业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也在荣枯线下回升。

可以理解为,好的地方更好,差的环节在修复。

(图源:pixabay)

国家统计局就是另外一番样貌了。

除了生产在荣枯线以上,其他所有环节几乎都在下滑,下滑最大的是订单、原材料库存等数据。

财新的统计口径更偏重沿海中小企业,国家统计局通常更全面。

单看中小企业,两者的偏差之大还是难以解释。

财新的结果正如前文所述,国家统计局在企业规模里面,按照不同规模进行了单独统计。

具体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企业规模划分,5月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个百分点。

我们没有看到比较好的解释,来说明中小企业的差别缘何。

从国家统计局的角度看,5月份的情况比较一般,根据中航证券的统计,从2014年到2023年10年里,有7年PMI在50以上,只有3年低于50。因此,2024年5月份的情况是弱于往年的。

中航证券从工作天数来分析PMI,同样比4月份少工作两天,5月表现比较差。

具体差在哪里呢?

广发证券从行业角度来分析,主要差在过去比较强的出口方向上。纺织服装、电气机械、通信电子,环比上月均有大幅下滑。

6月7日,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

5月当月,进出口3.7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5万亿元,增长11.2%;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2%。

4、5月份的出口连续超预期,证明抢出口确实在发生。

历来抢出口之后,需求提前兑现,会面临阶段性的出口回落,除非需求方有超出预期的表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似乎印证着未来出口的潜在回落可能。

美国需求不旺,加了个注脚。

经济观察报6月4日消息,ISM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48.7%,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低于50%,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美国制造业恢复力度持续减弱是美洲制造业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制造业需求出现明显下降是导致美国制造业走弱的主要因素,新订单指数降至45%左右,环比降幅超过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低于50%。

连续两个月回落,说明长期高利率开始抑制美国需求。

光伏出口遇到大麻烦,隆基绿能关停马来西亚工厂

据新浪财经6月6日报道,近日有传闻称,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的组件厂本周开始逐步关停,上周早些时候,隆基在越南电池片工厂的五条产线也已全部停工。

此前,还有网络截图称隆基绿能对国内部分生产基地排产及人员进行调整,采取三选一的方式:一是N+1赔偿并离职;二是拿基本工资2150元的75%,并回家等通知,公司有需要再回来上班;三是留下来上班并轮流排休。

4日晚上,隆基绿能有关人士回应上证报记者 ,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进行洞察和研判 。同时,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出现不同区域基地的生产计划调整。在此期间,隆基绿能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轮休等多种措施,将生产计划调整对员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基本印证了市场的传言。

据能源一号公号消息,天合光能目前在泰国、越南的生产基地,也传出停产。对此天合光能方面向能源一号解释称: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这个检修每年的年中都会有。

东南亚是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美国的最重要基地 ,占据美国市场80%的组件份额。东南亚出问题对中国光伏企业影响很大,隆基等龙头股价近期大幅波动。

5月27日,我们曾经撰文《这个变化太突然,我难以置信,悄无声息间,美国光伏成了全球第一》,特别提醒,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风险,美国的贸易政策很明确,就是各种围追堵截,减少中国光伏进入美国。

不料一语成谶。

过去光伏企业借助东南亚规避贸易风险,现在看东南亚也无法幸免。 据InfoLink测算,东南亚厂商组件成本仅较美国本土厂商低3美分/瓦左右,若美国开始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加征关税,东南亚厂商的成本优势丧失,美国市场份额难保。

(图源:pixabay)

一旦6月10日对东南亚的裁定落地,东南亚产能可能会彻底丧失成本优势。

去美国是个办法,但难度很大。据华夏能源网《中国光伏出海2.0时代:赴美建厂热背后的诱惑与陷阱深度》一文,在美国建厂困难重重。

文中举例,晶澳在美国的组件工厂2GW的产能,投资规模居然达到12.44亿——与国内5800万元/GW 建设成本相比,投资成本相差十倍。

据SMM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组件企业计划在美国布局生产产能约24GW,其中已经投产约2GW。

据能源一号的统计,过去几年光伏企业一直在快速扩张,目前的情况下,东南亚的人员安排,美国人员的招募都是问题,国内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所以如果未来欧洲再有点啥,光伏企业的预期更加惨淡。

为了过冬,隆基6月6日发出公告,要发行规模为不超过人民币 100 亿元(含人民币 100 亿元)的债券。

光伏跌了这么久,产能扩了这么久,怎么也要见底了吧,也许还要等一等。

光伏龙头们为对美出口焦头烂额,新能源三件套里的新能源电池龙头们,也在遭遇飞来横祸。

据东方财富6月6日报道,美国议员6月6日致信国土安全部,要求将两家中国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国轩高科(Gotion)列入实体名单。议员穆勒纳尔在信中呼吁应立即禁止上述公司相关货物进入美国。

6月7日,因为上述消息,宁德时代股价大跌,最多跌幅超过8%,且成交量也迅速放大,投资者们夺命狂奔。

宁德时代目前的境遇,让我们联想到药明康德最开始的遭遇。

宁德时代目前对美业务敞口不大,但因为国内内卷严重,出口是宁德时代打开空间的必经之路,如果去不了美国,只靠欧洲,天花板已经出现。

光伏、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拳头产品接连被美国政策影响,市场情绪不稳,很多对美敞口大的公司都在大幅调整。

英伟达高处不胜寒,黄仁勋7,5亿美元

英伟达代替了苹果,黄仁勋人称皮衣黄,代替了乔布斯和马斯克。

股价印证了这点。

6月5日,美国英伟达(NVIDIA)的总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超过苹果,仅次于微软位,居世界第2位。英伟达成为历史上第3家总市值站上3万亿美元大关的企业。

(图源:pixabay)

两年时间,英伟达市值光速上升。2023年5月,总市值首次在半导体企业中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2月,不到1年的时间里又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

黄仁勋用黄氏定律代替了摩尔定律。

黄氏定律,即图形处理器(GPU)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传统的中央处理器(CPU)。根据摩尔定律,芯片中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24个月翻一番,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现在这个周期被缩短到18个月。而黄氏定律认为,GPU的性能每两年将增加一倍以上。

虽然这一假设的有效性受到英特尔等质疑,但万物互联以及用电量的下降,逐步成为现实,成为硅基生命中的重要一环。

英伟达股价上涨太快,遥不可及,风险加大。理由如下:

一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好;

二是英伟达在6月7日美股收盘后将进行10:1的股票拆分,6月10日后按照分割价进行交易,黄仁勋将在明年3月底前,胶手最多60万股,总价估计超过7亿美元;

三是美媒近期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司法部近期将就调查AI大厂是否涉及垄断达成协议。

市场震荡加剧。

(图源:pixabay)

写在最后,外贸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也是最具看点的地方,但在地缘政治面前,经济性让位于政治,很多竞争优势反倒成了竞争“劣势”。

这个局面如何解,主要看各国之间的协调,企业基本无能为力。

近期,不少出口型企业股价都有调整,和海运价格有关,也和抢出口之后面对更多地缘挑战有关系。

重重险阻,总会过去。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 叶檀财经、叶檀暖人 生、叶檀聊人生 、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 叶檀财经团队 编辑: 椰子

图片: 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6488.html
或成第二个王哲林 首份NBA球探报告!崔永熙望在二轮末被选中
53架无人机 夜袭乌克兰 5枚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