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粽子 端午这些美食你吃过吗?

古籍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 任昳霏: 《东京梦华录》里面记载了香糖果子、白团,那么这个香糖果子和白团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像糯米团子一样的东西。有一些可能偏向于药材类的,比如说菖蒲、木瓜、紫苏,它会剁碎,放在一个匣子里面端上来,然后让大家吃。


端午节除了粽子外各大美食盘点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什么 1、油糕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 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 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2、 茶叶蛋 每年端午节,江西南昌那地方都会煮茶叶蛋和咸水蛋。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漆成红色,装在彩色网袋里,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它的意思是希望孩子一生平安。 3、面扇子 这一天,许多本地端午节都在蒸“面扇子”,面扇呈扇形,有5层。 每层撒上胡椒粉,做成各种各样的纹理,染上颜色,非常漂亮。 据说这一饮食习惯是从端午节期间做扇,卖扇,赠扇演变而来的。 4、煎堆 每年端午节期间,福建晋江地区的每户人家都要做煎堆,把面粉、米粉或番薯粉等材料调成浆糊煎成的。 5 、打糕 端午节是延边朝鲜族的重大节日,当地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就是打糕。 将艾蒿和糯米放入木制的大木槽中,用长柄锤打成的米高米糕。 这种食物非常具有当地的民族特色。 6 、大蒜蛋 吃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节的习俗。 每年端午节,家庭主妇都会早起,把大蒜和鸡蛋一块煮,做早餐。 一些当地人在煮大蒜和鸡蛋的时候也放一些艾蒿叶。 据说端午节早饭吃大蒜、鸡蛋可以避免“五毒”,有益健康。 7 、雄黄酒 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人都知道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一个特色。 雄黄酒是由白酒和雄黄制成的。 民间认为蛇和其他有毒昆虫的毒可以被雄黄酒破解,端午节可以喝它可以驱邪避毒。 为什么它叫做雄黄酒呢?也许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 8、煎饼 “五月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端午节期间,河南人不仅吃粽子,还吃油条、麻叶和薄煎饼。 在各种食品中,菜角,糖糕和薄煎饼是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其中,薄饼深受河南人民喜爱,周口等18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小米薄饼、葱薄饼、韭菜薄饼等多种薄饼。 9、 豆腐 江苏同里,在端午节,每个家庭都要赶紧到菜市场买豆腐,作为端午节的必备品。 根据每个人的口味,豆腐可以红烧,生拌,或是做麻婆豆腐。 10、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 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 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11、糖枣糯米饭 端午节,纳西族要吃糖枣糯米饭。 糯米饭能温补脾肺、补虚寒,而且糯米会有糯米素,含有不少的维生素,大量的磷质、钙质、铁质、蛋白质及脂肪,更加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血。 所以要特别注意,有糖尿病的人不宜进食。 12、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 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 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 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除了粽子,你们家乡的端午节还会做什么好吃的

1、炸菜角、炸糖糕在端午节这天要吃炸菜角、炸糖糕的习俗,不知道有多少地方存在,我们河南这边是有这个习俗的,基本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炸一些来吃,有些嫌麻烦的,也会到集市上,购买一些,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说,端午不吃糖糕菜角,那就不算过端午,可见糖糕菜角在端午这天的重要性。 2、茶叶蛋端午节吃茶叶蛋也是一些地方的习俗,据说茶叶有避邪的功效,在这一天,大家通过吃茶叶蛋来寻求好运,也有的地方吃鸡蛋(不是茶叶蛋也可以),因为相传在以前,除了鸡蛋小孩不会生病,图个吉利的意思,一直流传到现在。 3、咸鸭蛋端午节吃咸鸭蛋,和吃鸡蛋的寓意差不多,也有祈祷不生病、图吉利的意思,另外,夏季高温时,咸鸭蛋有一点的预防或治疗咳嗽、嗓子痛、发热等症状,所以,会选择在端午节吃咸鸭蛋。 4、黄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因为黄鳝一年之中,正是在端午这个时期,肉比较鲜嫩而且营养很高的时候,再加上黄鳝是一种不错的补样品,具有补气、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所以,在端午节时,也是人们要吃的一种食物。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哪些小吃

粽子之外的端午节小吃

打糕

文化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极反复捶打。一般多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随后,一份香甜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艾馍馍

不少当地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同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灭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肌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不管食仍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煎堆

每逢端午时节,福建晋江地区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煎堆”呢?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而端午节吃煎堆的食俗就由此而来。

黄鳝

除了粽子

过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的时分,也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养分的时分,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黄鳝因为口感软滑无刺,一向都是淡水水产中对比受欢迎的一种,尤其是关于孩子和白叟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成效。

东西

面扇子

很多地方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哨子面

饽饽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陕西哨子面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是岐山哨子面最为著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端午这些美食你吃过吗?

大蒜蛋

吃大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据说端午节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可避“五毒”,有益身体健康。

薄饼

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叶子饽

叶子饽,是玉林人的节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阳这两节属必不可少的美食.关于叶子饽的传说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历史颇久远.到了后来叶子饽渐渐演变成玉林当地一种大众化的地方传统特色小吃。 叶子饽以糯梗两种米磨成粉做成,属蒸制食品,通常单个饽是一巴掌长左右分为甜和咸两种口味馅料,随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馅的,一般为甜味放馅料的则视各人胃口而制。做叶子饽通常是采用芭蕉业,粽子叶,竹叶等具有清香味的叶子包着蒸出来的饽泛着浅青色。叶子饽的特色就是色泽嫩亮口感细软香糯不粘牙。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7773.html
别再哭弱了 嫦娥迎来二次变异 前期免疫和伤害提升
以色列五月预算赤字占GDP的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