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俗过端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1 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的村民开展包粽子比赛。谢顺珩摄(人民视觉)

民间艺人在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给游客表演舞狮。杨 敏摄(人民视觉)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们和游客一起打糍粑。史开心摄(人民视觉)

市民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南路选购香包。陈永刚摄(人民视觉)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展示布老虎、香囊等。丁根厚摄(人民视觉)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汤河,参赛队伍的选手们进行龙舟竞赛。曹建雄摄(人民视觉)

连日来,全国各地开展精彩纷呈的假日活动,人们感受浓厚的传统民俗,迎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端午节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赛龙舟、包粽子、制作香囊、编五彩绳、绘团扇,祖辈传下的民俗,在这个端午热闹地流行起来。

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登舟!”教练一声令下,南开大学龙舟队副队长张子洋与11名队友在舟内坐定,屏气凝神。

“啪!”发令枪响,3艘龙舟挥桨出发,向着400米外的终点驶去。张子洋挥动船桨,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鼓点,将桨叶有力地一下下侧插入水。舟头,龙首昂扬;舟尾,浪花朵朵。

近日,2024天开津南园京津冀大学生龙舟邀请赛在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大学生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学生龙舟队伍奋楫竞渡。

过端午,粽子少不了。曾经逢节必有的“咸甜之争”,在年轻人对仪式感的追求中更显包容。杨枝甘露、芋泥咖啡等新鲜口味,香菜辣条、皮蛋鲜肉等奇特口味,“粽”有一款满足消费者。

“小时候过端午,姥姥都会买把艾草挂在家里,寓意驱邪纳福。”河南郑州00后女孩李梦圆说,“现在的门挂既保留了传统寓意,也更好看。”

端午前夕,在各大电商平台、线下花店,新式艾草门挂“火”了。与菜市场几元一把的艾草不同,这些新的艾草门挂加上了菖蒲叶、黄金球等不同花材,价格从几元到四五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店铺负责人唐真介绍,今年五彩绳手链、端午红色手链都卖得很好,店里已销售了上百万条。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报道)


端午节的由来和各地的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 由於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 由於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 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著。 风俗习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著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 这项活动的灵感是来自於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救屈原,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 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米包著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 而粽子的传统则来由於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他们不要将屈原吃掉。 农历的五月,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对中国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 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 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而人们也会挂带香包,它是以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所做成,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的脑海中,端午节的习俗好像只有吃粽子,赛龙舟,其实有很多。

·带肚兜——只是允许外公外婆给小孩子带,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带着肚兜满街跑。

·贴对联——跟贴春联一样,也是用红色纸书写,但涉及范围比春联更广。

·回娘家——出家的闺女和丈夫要回娘家,也从躲午。

·带绳子——一般是红颜色的绳子,有些是彩色的。是长辈前一天晚上给孩子带的。

·喝雄黄——这天要喝雄黄酒,还要用手指给孩子们额头上面用雄黄酒画“王”字。

端午节习俗(突出屈原)

端午节主要有以下习俗:(第一个和第三个都与屈原有关)1、吃粽子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 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 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2、挂艾草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 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 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3、赛龙舟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 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4、吃五毒饼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 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5、斗百草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 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 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6、收五毒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 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7、贴葫芦花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 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8、点雄黄酒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7957.html
恭喜!36岁胡安马塔从哈佛 专业毕业 媒体和体育商业 娱乐
且后台卡片样式迎来调查! 与鸿蒙系统携手共进 小米澎湃OS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