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和端午有关的植物档案

在众多传统节日里,端午节可算与植物关系最紧密的节日之一。在众多传统节日里,端午节可算与植物关系最紧密的节日之一。门楣插艾、挂菖蒲、兰汤沐浴、佩戴香囊、赏榴花等,这些植物不仅承载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是文化、文明的缔造者。

一株艾草,何以具有驱百邪的威力;在《诗经》中美了千年的蒲草,走上案头依旧清雅;同样散发清香的稻米,用万年的文明演变挑逗味蕾;火红的榴花,是生活的绚烂,品一颗桑葚,在端午佳节,把酒话桑麻。

能与草木与共,于人是何等的幸运。草木自然美好,自然含情,在文明的长河中彼此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心物相感的瞬间将熔于一炉。

1,百草之王·艾草篇

驱邪

艾草也称艾蒿、艾叶,是一种菊科蒿属的多年生植物。端午挂艾的习俗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端午时节正逢春末夏初,蚊虫滋生,人们习惯于将艾草挂在门上,因为它被视为一种具有辟邪、驱毒、祈福等神奇力量的植物。此后,这株叶被有灰白色短柔毛、植株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为人们“纳福”“驱邪”千百年,直至今日,每逢端午,我们还处处可见。

艾灸

古人视艾草为治病的神草,艾是纯阳之草,能驱逐寒气。晒干后的艾叶可以制成“艾绒”,用于艾灸。中医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除寒湿、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功效。《庄子》里记载的“越人熏之以艾”,《春秋外传》里的“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孟子离娄》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印泥

“一株艾草,万种作用”,除了制作艾灸之外,艾草也是制作印泥的原料之一,由艾草制成的艾绒,甚至艾绒的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印泥的等级。上好的艾绒纤维柔软细长,富有韧性与极好的吸附力,便于印泥上章。使用艾绒制成的印泥颜色鲜艳,历久不变,无侵蚀性;泥质细腻有光泽,富弹性,不硬结。

清雅

此外,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写下一首与艾草有关的诗《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端午节佩挂艾草不仅成了民俗,它的草木香气还飘散在文人墨客的书房里,成为端午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端午的一种清雅美学。

2,素雅的灵草·菖蒲篇

蒲月

菖蒲自古以来在端午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农历五月也被称为“蒲月”。菖蒲叶片细长如剑,有些地区会把蒲叶悬于门厅、床头等处,谓之“蒲剑”。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将“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斩魔入地府”的歌谣写成朱符贴在门上,或是将蒲剑编成小人形状随身携带,以期能够祛避邪疫,保佑平安。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艾草和菖蒲可说是端午的主打植物。

景致

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淡雅香气,适宜栽种在水景岸边,也可用作盆栽观赏。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从唐宋起,古人便开始流行植菖,将菖蒲当作案头清供,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用菖蒲制作的盆景,亭亭玉立,飘逸俊秀,富有诗意。

醒神

菖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菖蒲的根茎粗壮,叶片婀娜多姿,形态宛如兰花,碧绿的颜色好似翡翠,四季常绿,郁郁葱葱,充满了诗意。古人常将菖蒲称作"灵草"。菖蒲不仅颜值极高,还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缓解视觉疲劳,并通过其香气提神醒脑。

3,端午景·石榴篇

榴月

为何《追风筝的人》里会出现石榴?据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石榴的原生地在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的中亚地区,石榴刚入中国的时候叫安石榴。每逢农历五月份,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正值石榴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五月也有“榴月”之称。唐代诗人韩愈的《题榴花》,开头两句点明时令,勾画出农历五月里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石榴花也成为“端午景”之一。

女儿节

关于端午又被称为“女儿节”的典故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的。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端午正时节,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

符号

人们对植物的敬仰之情源于植物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和象征,石榴代表了丰饶、多产和重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希望。在中国花鸟画中,石榴是常画的题材,既体现其硕果累累丰收之状,又有“多子多孙”和“笑口常开”的寓意,故颇受人们的喜爱。这些吉祥美好的寓意,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符号。

4,万年起源·水稻篇

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用大米做成的粽馅软糯香甜,是人们过节必不可缺的时令美食。

传世

关于大米的起源,众多考古发现实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并且距今一万多年。在江西北部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距今10000多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证据,是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渐被“驯化”的最直接证据;河姆渡、良渚遗址发现碳化稻,逐渐摆脱野生稻依赖;春秋战国时期种植的水稻已超过10种,稻谷为贵族专属;秦汉时期随着稻米开始普及,人们对大米的吃法更加多样化;在宋朝,良种水稻跟着商人的海船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福建,在福建顺利扎根,进口稻种的引进出现;明清时期,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水稻品种日益丰富,一些优质产区产出的优质稻米,成为了朝廷的御用贡米……

从一株毫不起眼的野稻,一步步登上粮食作物界的“王座”,而今养活了世界上超过60%的人口,上万年的稻米变迁史,是社会发展的不断折射,也是人们探寻美味的不变初心。

5,民间圣果·桑葚篇

据史书记载,桑树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被誉为“东方神木”。中国古代重视农桑,衣食为本,是农桑文明的主要体现。刀耕火种满足了“食”,满足“衣”的便是桑蚕养织,所以当时桑树遍及全国。《本草图经》中就有记载,“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迄今,在山东省夏津县,还有一片全球规模最大、树龄最老的古桑树群。“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房屋周边栽种桑树和梓树是中国家庭的传统,所以桑梓也渐渐开始指代房屋,进而也成为故乡的代名词。

圣果

桑椹又名桑果,关于桑葚果实的食用,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2000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此外,民俗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在端午这一天要喝雄黄酒,要吃樱桃和黑白桑葚,俨然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俗语:“五月的桑葚胜人参”,在端午吃桑葚,便有了驱虫辟邪之意。

《本草新编》有“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的记载。桑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同时,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

文|Kean 审|钱琪瑶


端午节挂艾草的历史???明天之前一定要有啊!!!!

艾为古今灸治的主要材料,因为艾具有其它温热灸所不能代替的效能,并适用人体各区穴位的各种灸法,所以《内经》把艾作为灸法的代名词。 艾草的认识艾,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黃草、家艾、甜艾、艾蓬、香艾。 艾是古代人取火的重要材料之一,又因远古时代的医家用艾来灸百病,所以也把艾称作为灸草。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 无意争颜成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这是古代诗人对艾草的真情描写。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在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风兮。 ”从这部公元前的著名诗集中载有“艾”的情况看,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是很高的了,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了。 这种应用当然是以医学用途为主的,这一点可从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 此外,《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孔璠之《爱赋》有“奇艾急病,糜身挺烟”等记载。 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药物。 艾在民俗应用上十分的普及,自古以来有着“清明插枊,端午挂艾”的习俗,端午节到来,老百姓在自家的门窗上挂上艾叶,用来“避邪”、“袪毒气”。 在一些经史书籍身上还记载着在端午节时“悬艾人、藏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艾草的应用艾在中国的民俗史上的运用很广泛,但是它有真正作用确是在医药的运用价值上。 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写过两本《蕲艾传》和《人参传》,李言闻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此书可能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这在中国几千年的草药史上,为一味地道药材而著书的只有“ 艾”,并把艾的价值和人参的价值相媲美。 在众多的草药中,艾的自身功效极为特殊,它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经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安康”这充分肯定了艾的功效,它被古人称之为百草之王。 此外,李时珍对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 ”此术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名传渐远,闻名天下。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 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叶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它疾病。 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受病。 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造愈。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少腹坠痛或崩漏带下等经寒症及妇女产后虚寒性腹痛等用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 这些用艾方法在全国很多地方民间都习惯采用。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由生长,以湖北蕲州产的艾为最佳,叶厚绒多,疗效亦佳,故以蕲州艾为著名。 艾在春季抽茎生长,茎高60-120厘米,叶形为羽状深裂,叶片尖端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有白色毛绒,质柔软,折断为白色,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的花,有圆筒状的花冠,其中排列着小头状花序。 艾叶有芳香性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 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枝割下,晒干或阴干后,置于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反复捣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留下的柔软纯艾纤维,即成柔软如棉的艾绒,其色淡灰黄,干燥易燃这为佳。 《本草纲目》中说:“拣去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箩去渣滓,去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 用时焙躁,则灸火得力。 ”艾绒质量的好坏,对施灸的效果也有影响,艾绒质量好,无杂质,而干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疗效好,反之则差。 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燥,易使病人感觉灼痛,难以忍受,且因杂质较多,燃烧时常有爆裂的流弊。 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说明古人对艾的选择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三年之艾就是陈艾,陈艾的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等等。 故临床上应该用陈艾而不用新艾。 在《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

枣树和柳树的相关资料

枣(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别称枣子,大枣、刺枣,贯枣。 鼠李科枣属植物,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 花黄绿色,两性,无毛,具短总花梗,单生或密集成腋生聚伞花序。 核果矩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 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8毫米。 柳树是旱柳 、腺柳、垂柳等柳属植物的总称。 柳属多为灌木,稀乔木,无顶芽,合轴分枝,雄蕊数目较少,虫媒花等特征表明,较杨属与钻天柳属进化。

彩椒这种植物的资料

╳彩椒更多图片(8张)彩椒是甜椒中的一种,因其色彩鲜艳,多色多彩而得其名。 在生物上属于杂交植物。 彩椒富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不仅可改善黑斑及雀斑,还有消暑、补血、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在生物上属于杂交植物,并不是转基因食品,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是颇受欢迎的点缀、搭配型食材。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8372.html
直言非常反感被叫网红 董宇辉回应目前状态
40岁的郭碧婷真给向家长脸! 穿着接地气 生图曝光后 买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