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勤 未来十天北方高温几乎 这场热浪何时结束

北方正经历今年来最强的高温炙烤。这个端午小长假,北方多地“热力爆表”,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十天(11日至20日),北方地区高温还将继续发展。

为什么会这么热?高温什么时候减弱?记者就公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气象专家。

山东、河北超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破纪录

这个端午小长假,北方多地“热力爆表”。6月8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迅速发展。6月10日开始,高温天气进入了鼎盛期,高温范围再扩大,河北南部、山东北部有成片的40℃出现。

6月10日15时全国气温实况图。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气温排行榜来看,今天(10日)10时至15时,高温排行榜前十的门槛提升到了40℃,除了新疆霸榜前三名外,其余都是山东的站点。截至10日下午,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

为何这么热?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受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高温发展。

符娇兰提醒,本轮高温天气是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有极端性,部分地区发生中暑气象风险高,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驾车出行注意防范高温爆胎等突发交通事件;高温影响期间用水用电需求激增,公众需注意用电安全。

未来十天北方 持续高温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十天(11日至20日),北方地区高温将继续发展。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35℃以上高温日数有6-8天,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可达9-10天,高温几乎“满勤”。

6月10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6月11日白天,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山西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北疆盆地和南疆盆地、海南岛西北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山东中北部、河南大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东部等地最高气温37℃-39℃,河北中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6月11日08时-20时全国高温落区预报图。

具体来看,预计11日至14日,华北、黄淮、苏皖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陕西、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盆地地区等地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可达40℃-42℃。其间,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部分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可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高温何时减弱?中央气象台预计,15日至16日,上述地区高温范围和强度有所减小,但河南等地高温仍将持续;17日至6月下旬前期,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部分地区气温可达40℃以上。

北京或将连续度过5个高温日,雷雨大风“溜缝儿”

受暖气团控制,北京连日来晴晒高温,6月9日、10日,北京连续度过了两个高温日(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高温还将持续。

今天下午,北京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1日至13日,每日13时至17时,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介绍,本轮北方高温过程中,部分城市可能直接达到或超过常年的6月高温日数。以北京为例,常年6月高温日数为3.9天,根据实况和预报信息,从6月9日至13日,北京或将连续度过5个高温日。

6月11日-14日最高气温预报图。

今年的热浪来得又快又猛。与去年相比,今年北京的高温橙警来得更早,2023年6月16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当年的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今年比去年早了6天。

除了高温,北京还有大风、雷电、冰雹。今天下午,北京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雷电黄色预警,10日下午至前半夜,北京大部地区有雷阵雨并伴有短时大风和小冰雹。这场强对流天气中,风比雨更强,预计当前至前半夜将有短时大风,阵风可达9、10级,山区局地可达11级以上。

明天午后,北京依旧是“高温煮雨”的模式,白天晴转阴,午后大部地区有雷阵雨。

今夏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仍以偏高为主

从常年来看,6月至7月是华北、黄淮等地最容易出现高温的时间段,北方这次过程并不算罕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局地还存在破纪录的可能。

“今年夏季,我国的高温天气来得相对比较早一些,全国的高温天气过程也会出现得比较频繁。”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曾在采访中表示。

过去两年,我国都度过了高温炙烤的夏季。2023年夏季,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仅少于2022年同期,全国平均气温也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2022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为22.3℃。今夏我国的气候将如何发展?

要深究天气变化,“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是绕不开的话题,二者出现常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

据监测,助推全球气温升高的厄尔尼诺现象(海温异常偏暖)已经有了结束的迹象,与厄尔尼诺相反的拉尼娜(海温异常偏冷)将出现。郑志海表示,拉尼娜对全球和我国的气温影响有非常大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从目前预测来看,进入拉尼娜状态要到夏季后期,而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受到全球变暖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大陆高压的影响,“拉尼娜对今年夏季的影响相对来说不是很大,预计今夏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

高温炙烤,用人单位应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

高温天气无声无形,但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高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害,也会影响能源电力等方面。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梁莉介绍,高温易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增加中暑的风险。从6月9日起,华南、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逐渐升高,达到“较易发生中暑”及以上等级。6月11日,河南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将“极易发生中暑”。

市民应注意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太阳暴晒的时间,建议携带遮阳帽、遮阳伞等防晒用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暑,防止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另外,老人和儿童由于身体较为脆弱,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正午出门,并且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儿童需加强看护和照顾,不要单独留在封闭的车里。

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工作,如有必要应采取轮班制,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在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用人单位应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如提供清凉的饮料以及调整工作时间等。

另外,高温天气期间,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空调风扇使用增加,将导致用电、用水需求上升。预计当前到13日,受高温天气影响,新疆、内蒙古西部、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电力负荷气象条件预报指数较高,其中10日到13日偏高30%左右。建议以上地区的电力能源部门做好电力设备维修、电力作业施工人员防暑降温等工作。

新京报记者王景曦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越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9239.html
北京高考最后一天 部分考生提前结束高考 家长手持鲜花相迎
端午假期 金价大跌 央行也暂停买金 有何信号 冲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