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ESG转型遇多重挑战 排忧解难 资产运营服务科技化如何

资产运营服务科技化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近年以来,多地政府纷纷加大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作为招商引资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随着物流园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物流园区由于运营能力不足,面临企业租户不稳定、入租率不够高、租期不长、项目退出难等挑战。

究其原因,一是宏观经济波动加大,令众多企业对物流园区地段与运营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二是物流园区的ESG能力不足,也影响众多企业的选择,尤其在越来越多企业日益重视物流环节ESG运营成效的情况下,物流园区在ESG方面的不足,很大程度会影响企业的认可度。

但是,物流园区要提升ESG能力,绝非易事。

近日,普洛斯资产运营服务ASP(下称“普洛斯ASP”)联合多家保险机构发布《物流行业:园区ESG及绿色运营白皮书》显示,当前物流园区的八大管理要素——人员、车辆、货物、设施、设备、空间、能源与环境均存在差异化的ESG运营痛点,需要物流园区采取科技化、数字化措施推进ESG转型。

“比如一个区域若要新建物流园,在市场需求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做好布局规划,建设多大体量的库房,是否要建设坡道与宿舍楼等,这都需要物流园区根据自身的ESG发展目标,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落实长期可持续运营,实现业主期望的回报。”他告诉记者。今年起,普洛斯ASP上线的智慧园区ESG绩效数据管理系统已在300多个普洛斯物流园区应用,所管理的ESG绩效数据超过25万条,并联通普洛斯海纳碳管理平台,为后续物流园区减碳策略及措施制定提供相应数据支持。未来,这套系统将推广至更多普洛斯ASP运营管理的其他业主园区。

罗澍直言,物流园区的ESG转型征途,需要“耐力跑”——众多物流园区需花费更多精力修炼内功,持续积累自身ESG优势并填补原有短板,才能在这场“长跑”竞赛过程最终脱颖而出。

普洛斯

物流园区ESG转型经营面临诸多挑战

《21世纪》:随着国家制定“双碳”战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当前国内物流园区的绿色转型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物流行业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全球减碳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园区承载了物流行业的核心场景,但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能源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环境保护法规日益严格,这些挑战不仅对物流园区可持续性运营提出更高要求,也对资本方的长期投资回报构成潜在风险。

近年,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会损坏物流基础设施,引发交通中断与供应链延迟,导致物流园区运营中断等,甚至威胁物流园区员工安全与健康,令企业的资本性支出、维修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激增;

随着全球对化石燃料依赖减少与清洁能源推广,能源价格波动正在加剧,导致物流园区在能源消耗方面的成本增加,这不仅包括运输工具的燃料成本增加,还有园区内部设施的电力与供热成本增加;

此外,政府对碳排放、废水处理与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监管日益严格,导致物流园区要求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环保合规管理,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与经济损失。

《21世纪》:目前,极端气候对物流园区的运营冲击尤其受到关注,对此物流园区如何采取ESG策略有效应对这项挑战?

极端气候状况增多,的确是一个客观现象,比如全球变暖与海平面温度上升等。就我们的物流园区运营经历而言,近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比以往高出不少,比如极端高温与强降水等,倒逼物流园区对运营管理与安全防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数年前,普洛斯ASP已应用一整套科技化的园区运营管理体系,比如自研的气象云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事先掌握的气象数据,第一时间将工单下发每个物流园区,要求后者同步实施所有预防性专案。通过这个智慧化系统,所有物流园区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已做好准备,保护园区财产和人员安全。

与此同时,物流园区还需在日常运营方面下功夫,包括强化消防演练、应急突发状况下的预案处理演习等。

《21世纪》:物流园区要落实ESG经营,可能需涉及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人,车,设施,能源,环境、空间,设备、货等各个环节都要构建基于ESG的运营体系,其中的挑战有哪些?

人、车、设施、能源、环境、空间、设备、货,构成了物流园区运营的八大核心管理要素与基础框架,每个环节都是推动物流园区迈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节点。然而,当前这些要素都面临不同的ESG挑战:

在人员方面,不少物流园区的ESG运营经验不足将导致员工在ESG 意识与实践之间存在落差、物流园区在制定和执行 ESG 相关标准方面存在不足也会导致ESG 管理标准的缺失与滞后、员工高流动性则会触发ESG知识传承与技能积累方面的难题。

在车辆方面,新能源车辆推广与成本挑战、车辆使用安全与操作规范的缺失也是物流园区落实ESG运营的重要挑战;

在货物方面,环保包装与循环利用的缺失、员工环保意识与操作技能的不足、一线仓储、分拣和运输效率有待加强,都对物流园区能否做好ESG经营构成较大挑战;

在设施设备方面,设备升级与能耗碳排放的双重挑战、员工节能操作与安全维护能力不足、员工节能实践与培训激励的不足,同样是物流园区落实ESG转型的重要挑战;

在空间ESG 运营方面,如何做好空间规划与环境风险的平衡,员工空间使用与管理能力如何提升,不少物流园区的经验仍不足;

在能源 ESG 运营方面,化石能源依赖与多样化供应的挑战、绿色转型的成本压力与投资缺口、电网性能的新需求与稳定性保障,也是物流园区需解决的痛点。

方面 物流

赋能物流园区ESG转型“任重道远”

《21世纪》:近年多地政府积极投资建设物流园区,如今这些物流园区若要推进ESG转型经营,面临哪些挑战?会不会给物流园区与租户企业带来更高的运营成本?

据我自己的观察,物流园区在过去10年期间发生很大变化,比如如今众多物流园区都引入清洁能源、充电设施、屋顶光伏等,这在10年前或许是极其罕见的,但现在这些环保设备已成为新的行业标准。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物流园区租户企业引入自动分拣系统、密集存储系统与机器人技术应用,将它们作为入驻物流园区的标准配置,这在5年前也相当罕见。

这些变化,都对物流园区运营效率提升与践行ESG理念提出新的考验。一是多年前建造的仓库需根据新的使用场景,重新规划空间与设备;二是电力不足的物流园区需做好增容改造,因为自动化设施或冷链业务需要更多电力支持;三是物流园区需根据租户企业业务需求,做好诸多方面的自动化升级,比如帮助租户企业寻找合适供应商,进行仓库二次装修改造,把标准货架改造成阁楼式货架,提高生产作业效率等。

事实上,我们通过赋能众多物流园区践行绿色经营,发现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运营效率,部署更多新能源基础设施(屋顶光伏、储能、充电设施),反而能帮助物流园区与租户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至少不会增加成本。

《21世纪》:目前,不少地方物流园区正积极通过引入ESG能力以提升资产价值,为将来通过资产出售或纳入REITS实现项目退出做准备。目前,专业机构赋能这些物流园区提升ESG能力,面临哪些挑战?

排忧解难

当前普洛斯ASP服务的外部业主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大型物流综合体,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投资建设;二是部分企业的自建物流园区,一部分用于业务自用,一部分对外招租。

目前,这些物流园区面临的共同ESG转型挑战,是他们未必是专业的物流产业开发商或运营者,在物流园区专业运营方面仍缺乏经验。普洛斯ASP的主要做法,一是针对体量较大的物流园区项目,在后者处于策划施工阶段就提供行业经验指导,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二是尽早与一些物流园区项目磋商,输出贯穿规划、施工、经营、维护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服务。

具体到ESG运营,这些物流园的需求比较具有共性,比如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改善园区车辆出入便利性等举措降低能耗与意外事故发生几率。尽管不同物流园区的功能、使用习惯会基于服务行业有所差异,但若将它们放入ESG运营管理的大框架中,这些需求都是相通的。目前,普洛斯ASP会根据不同物流园区不同发展阶段输出相关技术与经验,包括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后期招商租赁协作等,助力他们提升ESG能力同时驱动业务发展。

加快构建行业认可的ESG运营服务标准

《21世纪》:当前,国内物流园区的ESG绩效评估标准似乎尚未统一。各方需如何努力,尽快做好这项工作?

物流园区ESG转型遇多重挑战

目前这个标准的确还未统一,但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企业均在积极推动这项标准的形成。物流产业参与者有责任与义务推动,尽快形成一个行业认可的ESG运营服务标准。

我认为,物流园区在推进ESG运营时,需将ESG考量与管理贯穿整个生态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从投资管理到设计、采购、施工,运营、资产再开发,确保每个阶段都能实现绿色管理,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责任的和谐统一。

某种程度而言,物流园区的ESG运营,不仅涉及内部运营效率与环境友好度,还能满足外部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ESG要求。在这个过程,各方需高度注意避免让ESG管理变成“孤立的流程”,务必要让ESG战略与业务发展目标、运营实践紧密结合。

这需要物流园区建立以量化ESG绩效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ESG平台。它作为统筹管理物流园区ESG绩效表现的中心枢纽,能实时监控和评估其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履行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结构的表现,支持物流园区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环境政策变化对运营的影响,或评估不同运营策略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后果。更重要的是,它能借助实时的、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协助物流园区及时发现潜在的ESG风险,并尽快采取优化措施。

《21世纪》:如今,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与企业意识到,物流园区的资产价值提升,不仅仅取决于地段与土地价值,还需要ESG运营等综合管理能力的助推。他们若要提升ESG运营能力,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目前,国内的确存在不少老旧物流园区,造成资源错配。比如有些物流园区设立在市中心,且相当分散,导致其运营效率不高。所以普洛斯也会配合地方政府做一些物流园区整合,例如最近在浙江,普洛斯协助当地政府将分散在当地的运输市场整合起来,纳入一个全新的高标准物流园区实施有效管理,对园区投资开发与地方政府治理而言,都是一个双赢效果。

就赋能外部物流园区提升ESG运营能力而言,我们会在信息化、数字化系统投入更多精力。前不久,有一个物流园区完成屋顶光伏建设,当地业主在光伏并网发电后询问该如何管理,我们建议引入一个智慧园区系统,包括智慧能耗管理模块,可以更高效地管理整个物流园区能耗状况。事实上,在赋能外部物流园区提升ESG运营方面,我们的案例越多,就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服务好更多物流园区。

如今,越来越多物流园区也注意到,要提升自身资产价值,更需要一场“耐力跑”,花费更多精力与时间练好内功逐步提升ESG运营能力,吸引更多租户企业长期“入驻”以持续提升租金收入。原先,不少物流园区担心自己没有抓住稍纵即逝的业务拓展机会,现在他们都关注构建一个更具长期可持续性的稳健运营模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物流行业为何如此火热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物流业除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功能要素外,还应具有资源配置作用、准金融功能和高度的信息化,所以说,现代物流是一个以资源配置为中央,具有准金融功能、具备高度信息化特征的综合服务行业。 恰是有了这个想法主意,淘宝、阿里巴巴才适时的泛起并迅速发展。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出海内新兴行业电商发展的形势,这些新兴的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已经据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钢铁物流工业中一个标志性的模式,应该是集钢材仓储、加工配送、钢材交易、钢材集散、电子商务、银行信贷、网络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钢铁物流园区,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等功能。 中小企业在资金链供给与平台搭建上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他们在不同行业的电商发展中泛起瓶颈障碍。 物流业界的专家提出,应从对现代物流理解的角度去考虑钢铁物流工业的发展思路。 因此这类中小企业想走电商之路,想使用电商物流带来的便利为企业发展带来便利,必需去借助第三方平台完成和实现。 作为新兴的电商发展工业——物流工业,曾几何时物流行业在传统模式下承担着巨大的信息本钱和时间本钱,物流行业中特别是物流企业和个人车主在传统模式下承担着行业本钱逐渐增大的压力和市场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的风险,这些中小型从业者和企业无力去承载发展电子商务的带来的资金压力。 信息技术和物流行业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供给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我国,物流信息化尺度建设滞后。 在国际天梭腕表集装箱和ED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各国开始进一步在物流的交易前提、技术装备规格,特别是在单证、法律环境、治理手段等方而推行国际同一尺度,使海内物流与国际物流融为一体。 而今跟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良多企业意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潜伏价值和贸易运作上的上风是其他任何的运营方式所无法替换的;零售业的你争我夺,施华洛世奇商业业的风起云涌,淘宝、阿里巴巴给无数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电子商务时代的便利和快捷。 文章出自:昆明货运信息部

急需物流管理论文一篇,题目是:浅议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字数5000~8000。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浅析【摘要】物流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企业物流费用最小化问题,物流市场发展规模的衡量,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角色,物流园区热等问题。对这些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重视和解决,才能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物流;企业;发展;费用;规模

科●一、前言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的产物。传统的物流活动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经济活动单位内部,随着企业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传统分散的物流活动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在企业内部实行专业化物流分工,随后又出现了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包括运输(含货运代理)、仓储、搬运装卸、加工(含整理)、包装、配送,以及相关的信息传递等活动。从行业分类来看,运输、仓储、搬运装卸、配送均属运输服务行业范畴;加工、包装属加工行业范畴;信息传递则属电信服务行业范畴。从产业分类来看,运输服务与信息服务均属第三产业范畴,而加工则属第二产业范畴。近年来,不少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政府或物流主管部门甚至大型物流企业都在制定本地区或本企业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许多地区纷纷建造占地数千亩甚至几万亩的物流园区,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不同层次的物流专业课程。在这蓬勃发展的物流活动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二、企业物流费用最小化问题一个企业的各种活动都是围绕着利润最大化展开,物流活动也不例外。但有些企业却片面的把物流目的理解为物流费用最小化,认为只要尽量地压缩企业的物流费用,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这种认识是停留在传统营销观念下的物流管理,仍然将物流看作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策略,而没有从战略上来认识物流在企业整体层面上的作用。事实上,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竞争日益明显,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状况要求企业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市场。所以,物流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而是企业如何参与社会经济大循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综合实力的问题。企业物流费用的控制,必须服从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物流的目标也应该发生变化。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阶段,需要大量的产品推介活动,使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尽快认知,因此应进行频繁的物流活动。这个阶段,即使物流费用过高,但对企业的后期发展是有利的。在产品的成熟和成长阶段,产品营销相对稳定,这个时期物流活动应围绕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展开,物流部门应该努力和其他部门配合,在顾客中营造忠诚的企业形象,保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之,应该从企业整体利益考虑物流费用的高低。三、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角色物流产业能够从整体上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但如何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却有不同认识。一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促进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由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来完成,管理创新由企业管理部门和政府等部门来完成,因此,对物流产业的管理属于管理创新的范畴。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在于正确处理市场和管理的角色。美国的物流产业发展动力来源于市场,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逐利行为。但在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在这个过程的作用是管理、支持和规划。与美国相比,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国有资产比重高,微观经济主体缺乏“理性人”的假设,如果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予引导,而让位于市场的自发调节,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应抓紧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强对物流产业的管理、规划和引导。四、关于物流园区热物流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硬件,其中包括良好的仓储和运输等条件,中心城市发展物流业,不仅满足城市本身运转的需要,还可以为其腹地提供服务,因此,在适当的地点建立适当规模的物流园区值得肯定。但是目前出现的物流园区热却令人深思。目前我国各地在建的物流园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的规模,这些园区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的重复规划、资源浪费不能不引发人们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反思。对物流园区建设的地点和规模,都应该经过科学的论证,而不应该盲目发展与建设。同时,物流园区是物流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不是人为规划出来的,应该是先有物流活动再有物流园区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另外,有些城市提出把物流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也值得考虑。物流产业总体上属于第三产业,必须有基础产业的支撑,没有第一、第二产业的存在,发展物流产业,无疑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正像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批发市场热一样,市场建设容易招商难。已经有证据表明某些物流园区由于定位不准,没有发挥出设想中的作用,而沦落为批发市场,或者重新成为农田。五、物流市场发展规模的衡量衡量我国物流发展潜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往往采用物流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方法这个方法值得商榷。首先,物流产业规模与该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例如,两个城市的GDP虽然相同,但一个以第三产业(如服务业)为主,而另一个城市以第二产业(如电子机械制造)为主,则这两个城市的物流产业规模肯定不会相同。其次,物流规模还与生产力布局有关。一个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越高,生产协作能力越强,则该地区内部的物流规模越小。若该地区生产的产品恰好被该地区所消费,且生产原材料能自给自足,则该地区的物流规模应该很小。因此,即便两个经济体的GDP相等,也不能认为两地具有相同的物流产业规模。第三,物流产值占G D P的比重与经济体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有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粗加工产品和笨重产品占较大比重,物流产值占GDP比重较高是正常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精加工的产品比重上升,会导致物流产值占GDP的比重下降。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和物流产业发展,不能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也会同比例发展,而人为地夸大物流市场规模。六、结束语现代物流产业引入我国不过20年左右,但我国的物流实践和理论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必须深刻理解物流的内涵,准确把握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创造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制定正确的物流发展战略。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发展中会存在各种问题和难题,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发展中的问题给予重视和解决,不断为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开辟道路。【参考文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4]唐纳德·鲍尔索克斯,戴维·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作者简介:王在峰,男,1978年12月生,山东沾化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结合实际谈谈发展现代物流有何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 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因而它的发展,必将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定律,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演进升级的过程。 现代物流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是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的特征,能够促进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的转型,整合传统经营业务,延伸服务范围。 其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现代物流是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计划经济时代是以生产为中心,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库存大,占用资金多,而运输和仓储企业有效货源不足,设施利用率低,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资金的流动是以获取利润为前提条件,“唯利是图”是其根本的特征。 通过运用现代物流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再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 同任何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一样,现代物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就业的扩张。 而第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的投入能创造出比第二产业多得多的就业岗位。 最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 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服务性产业,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是一个地方十分重要的投资环境,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形象。 日本在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体现出较强的导向作用。 日本政府主要通过规划优先、加大投入、出台政策三大手段加强对物流产业的引导。 首先是规划优先。 考虑到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和市场有限,商品进出口量大的实际情况,按照“流通据点集中化”战略,在大中城市的郊区、港口、主要公路枢纽等区域规划建设物流园地。 同时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求加以汇总,实现混载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其次是政府加大物流基础的资金投入和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日本政府于1997年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对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中心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如日本最大最新的综合物流中心——和平岛货物中心建设总投资572亿日元,其中70%由中央财政出资,20%由东京地方财政出资,10%由企业投资。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日本已建成20多个平均占地74公顷的物流园区。 第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在完善道路设施、改善城市内河运输条件、缓解城市道路阻塞、发展货物联运等方面,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如放松政府管制、建立政府部门协调促进机构、提供政府援助等可行的鼓励政策。 日本物流业在短期内就得到迅速发展与日本政府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9766.html
总产值破2200亿元 中国动画长大了
搞笑段子 那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不够爱他! 闺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