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出仰天长啸:
救命啊,这种上不如老、下不如小的日子,我真的是过够了!
原来,她的妈妈上了老年大学后,仿佛绘画天赋觉醒般,学了一个多月就画到这种程度:
图源:网络
评论区的网友也有同款破防,这是妈妈学了摄影后拍出的照片:
图源:网络
这是爸爸在石头上画的鱼:
图源:网络
网友:好好好,这是有什么一到老年,就天赋觉醒的设置吗?
而不仅是网友们的爸妈,现在很多老年人,进入老年,才是人生阶段新开始。
身体尚属健康,有闲又有点钱,学习新技能,参与新活动,生活不要太五彩斑斓。
而享受老年生活的他们,被称为 “新老人”。
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2024年10月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
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9697万人。
他们, 很忙的,有自我发展的需要;
他们, 不再认为带娃是中国老人的宿命,隔代抚养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义务,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不是无条件全力以赴;
他们, 对个体自由和老年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直接表达出这一诉求,不再是牺牲自己的余生,决定将更多老年生活留给自己。
尽管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观念,认为带孩子是中国老人的“宿命”,甚至有人因此成为远离家乡带娃的“老漂族”,给老人带娃赋予了一种苦情或溺爱的色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单一。
新老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度过老年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带娃。
新老人带娃
主打看我愿意
一席演讲中,做老人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彭华茂曾提到:
老人其实有强烈的掌控自己生活的愿望,而不是子女包办一切,以一种“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的心情,去面对老去的大人们。
说到底,就是, 比起我们要给老人什么,更重要的是问老人“你要什么”。“被人需要,比被人关照”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
有些新老人,是本身就享受和孙辈相处的快乐。
像当孩子们组团前来“蹭吃、蹭喝、蹭睡”时,有些老人化身为“葫芦娃爷爷”,投入到“专职陪玩”的角色中。
图源:励志故事
除了本人陪玩,“就地取材”也是中国老人另一项技能。
比如,“爷爷牌旋转木马”一次性带三个孙辈玩耍,不出门就能拥有定制版小型游乐场。
图源:@爆笑gif图
还有@蓝心,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她为外孙女量身定制的20+套“闯江湖套装”。配色清新,剪裁服贴,让小家伙瞬间变身“小女侠”。
图源:小红书@蓝心
除了日常的陪伴与游戏,不少老人在辅导功课方面也手拿把掐。
在一段采访里——
记者问:“你这是在做作业吗?”
面对记者的询问,老奶奶微微一笑:“不是,小孩子的。”
已经68岁了,为什么要做题呢?
闵奶奶的“学霸秘籍”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陪伴孙女一同学习,关键时刻可以出手辅导。
图源:观点致胜
还有爷爷为了孙子能练就地道的英语口音,每晚跟着教学视频读上数小时,板书也写得一丝不苟。
图源:vera217416
这精神头,这行动力,这学习力,孙辈:有爷爷奶奶,是我的福气!
无论是陪伴、陪玩还是陪学,新老人都狠狠刷了一波又一波存在感。
他们,不是接送娃、给好吃的、溺爱的模糊面孔;
他们, 卸下社会角色后,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带娃中,而不是带娃的附属。
他们, 让孩子拥有治愈一生的幸福童年,也让自己拥有治愈每天的幸福晚年。
新老人
决定将更多老年生活留给自己
当然,也有老人选择主动退出孙辈的照顾,将老年生活更多留给自己。
安静弹吉他的酷酷老baby:
图源:网络
0帧起手就是大画的民间野生艺术家:
图源:网络
行走在时尚最前沿的人形衣架子:
图源:网络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爷爷奶奶的故事:
奶奶退休后专攻国画,三十年如一日;
图源:哲小宁
爷爷则投身于书法、摄影和电脑学习,从486到win10,电脑书籍堆满房间,自学Photoshop,如今91岁高龄仍能自如使用滴滴打车和饿了么点外卖。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活到老学到老的爷爷奶奶,是我最好的榜样。
越长大越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变得越来越懒惰,感兴趣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会因为嫌麻烦而放弃学习新的事物,会因为杂事繁多而无法坚持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
反思了下,发现自己正在逐渐成为最不想成为的那一类人:思维固化,容易放弃,缺乏好奇心。”
图源:哲小宁
而这些新老人们, 活出自己的人生轨迹,无形中也是隔代教育的一部分。
对于他们来说, 清闲并不是一种享受,更多的是空虚。
他们 不想陷入无聊,不想让生活陷入波澜不惊的沉闷中,他们想活出自我,想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性。
正如聚焦老年人的纪录片《前浪》导演陈子芃所说:
“马路上都是老年人,我现在觉得他们 一个个都特别有个性,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时候老年人会表演老年,特别是面对年轻人,扮演成熟稳重的老者。但当一群老人聚在一起时,他们都会暴露自己本性,该啥样啥样,完全没有刻板印象里老年的样子。”
老是每一个人的未来
一些标签和刻板印象该去掉了
对于现在很多老人而言,“漂”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 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流动人口的7.2%,其中近半数是专为帮助儿女带娃而迁徙的“老漂族”。
传统观念中,带孩子似乎成了中国老人的宿命,甚至被赋予了苦情或溺爱的标签。然而,现实已远超这一框架。
无论是选择带娃,还是旅游、跳广场舞,每个选择都应基于老人个人的考量,不应被“困”住,也不必被过度“排斥”。
现在很多老年人选择旅游,甚至旅居。
据文旅部的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至2023年,45岁以上的中老年游客已经在全国总量中达到了超过36%的占比;
据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的数据,在2040年前后老年旅游将占到全国旅游市场的50%左右;
据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康养旅游课题组今年6月末发布的《中国老年旅居康养发展报告》,课题组测算:
“十四五”(2021-2025年)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
大部分老人并非想象中的“老态龙钟”最大的价值只能是帮忙带娃,相反, 他们对生活还有很多的热情,他们还有很多个人价值待发展。
图源:网络
正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的主任医生李霞所说:
现在社会对老年人的认识和要求是不符合人性的。这个社会总是要求老年人好好地待在那里,别动,别出事,别生病,安安稳稳活着就不错。
但作为一个人, 无论在什么岁数,他都有自己的需求,想做些事情,想发挥些功能,想找到自己的价值。
不管是带娃、还是其他也好,都是老年人活出自己的选择。
老年人对人生所怀抱的热情,其实不逊于年轻人。
我们无法做到去附和“老年相当于冬季/黄昏”的陈词滥调,也无法要求老年人不该拥有跟年轻人一样的热情、好奇心等。
我们需要记得,老,是每一个人的未来;
他们不是遥远的他者,也是将来的我们;
他们现在活出自己的模样,也是将来的我们的模样。
参考资料:
[1]新周刊-带孩子,是中国老人的宿命
[2]新周刊-“出钱可以,但别想让我们带孙子”
[3]武志红-这届老年人也太野了,哈哈哈哈哈哈
老人不给带娃就不赡养为什么成了新型不孝?
因为现在有的人认为老人给自己带孩子天经地义,我赡养老人,老人就应该给我带孩子。
现在年轻人普遍都是晚婚,而老人年纪一大了,带孙子就很吃力。 而孩子普遍比较调皮,不分白天黑夜的闹,老人的身体是明显吃不消。 一旦孩子有个什么感冒了,父母往往就会责怪爷爷奶奶。 再加上有些媳妇还比较挑理,老人帮忙带孩子了,还不懂感恩,吃力不讨好。
人一生要经历的大都逃不开生娃带孩这一件事。 以前家庭模式一般都是男方出外打拼,女方留守在家看孩子,但现在不同了,夫妻双方都想用事业证明自己,不想让自己青春睁好岁月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蹉跎掉,所以他们就把带孩子的注意投向了自己的父母。
孩子比较听话懂事的还行,但如果孩子是那种特别闹腾的,年轻夫妇都忍不住头大,父母神经更容易衰弱。 而大多年轻人愿意将孩子交给有经验的父母带,也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孩子确实太能闹了。 不敢想象,父母的晚年生活就这样被折腾着,这样的做法也太不孝了。
有些人会想,作为长辈不帮忙带孩子,老了以后凭什么给她养老?其实,无论父母帮不帮忙带孩子,给他们养老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个在法律上也是有规定的。
何况把儿子拉扯这么大,供他读书、上大学,帮他凑钱买房子、给他彩礼钱结婚等等,父母已经尽到了所有该尽的义务了,法悉察铅律上也没有规定父母就要帮儿子、儿媳妇带孩子。 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理伦常,而且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不孝顺,将来子女也会如此对待你们,这是言传没运身教的作用。
如果真有孝心,子女就应该引导父母更想做的事,让他们去见识和丰富自己的世界,而不是自私的只想自己的时间成本。 而且既然生了孩子,便应该对孩子负责,而不是撇到一边不管不顾。
作为理智的人,老人有义务帮助孩子带娃吗?
在我们中国,现在的社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家里面是男孩的父母都会帮孩子准备好房子,等到以后结婚生子之后也会帮忙带孩子,但是桥宏烂在外国,其实父母都是非常的放心的,只要孩子成年之后,作为父母的义务就已经算是完成了,没有必要非得给孩子买房子或者是看孩子等等,因为自己也有自己的老年生活,不想要过多掺和孩子的事情。 其实作为父母的没有义务帮自己带孩子,只能是看父母愿不愿意帮你敏漏带了。
一:老人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
当你成家立业之后,你和自己的爱人就是一个新的家庭,自己生的孩子也需要自己养活,按理来说作为父母的是没有义务必须要帮你带孩子的。 因为父母也是操心劳累了一辈子,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到了老年之后,还要辛苦的帮忙带孩子,这本来就是看老人自愿与否,但是没有义务。
二:帮你带孩子是不愿意你辛苦。
其实在我们中国,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帮孩子带宝宝,所以慢慢的就让大家觉得父母就应该帮自己带孩子。 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你长多大,在父母的眼中都是孩子,因为父母不愿意你辛苦,在现在竞争压力很大的情况下, 为了帮助子女减少负担,所以才会帮你看孩子,这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三:如果父母帮你带孩子一定要懂得感恩。
要明白一个道理就算是父母为了做了很多的事情,那也不是父母应该做的,自己要心存感恩之心,尤其是帮你带孩子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所以作绝塌为子女的,不要觉得父母做的都是理所应当的。 爱都是相互的,父母帮你带孩子,你也要好好的孝敬父母。
所以说没有什么是谁应该帮你的,包括父母,这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罢了。
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
女性生完孩子后的前三年,不仅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也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转折点。 面对新的生命,需要陪伴孩子去适应这个世界,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宝宝会因为失去扒拦妈妈的保护而时不时地哭闹,这让大部分刚升级的妈妈显得迷茫无助。 那么,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1、婆婆带娃是情分,不带是本分春烂胡。 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但也很开心,只有带过孩子的妈妈才能经历这种泪流满面的日子。 婆婆不帮忙带孩子,就是体会老公媳妇情比金坚的时候了。 只要老公是一个有历段责任的人,即使赚的钱不多,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的爱的教育,对家庭很投入,一个能体贴理解自己的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依然可以过得很幸福。 孩子出生前三年后,夫妻关系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夫妻感情越来越深。 没有老一辈的帮助,夫妻俩只能带孩子。 如果丈夫是一个心疼妻子的人,自然会在日常生活中尽全力照顾孩子。 这样的丈夫心里很清楚妻子生孩子有多辛苦,自然也不想让妻子在照顾孩子的路上太辛苦。 女人如果能遇到这样的老公,也是很幸运的。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夫妻能携手共度难关是好事,感情也会越来越深。 3、变相啃老。 虽然老人帮忙带孩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两个人的收入还不够养活一个保姆或者一个月嫂。 想在经济上解放自己,只能向父母要钱。 有时候老一辈人不照看孩子,给点钱也是好的。 很多夫妻会认为,既然不能帮忙照看孩子,至少可以给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其实这已经变成了变相的“啃老族”。 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是现实生活的压力摆在那,这也是迫不得已的结果。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是否需要婆婆帮忙带孩子,要看具体情况,但无论如何,日子是自己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更多的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